05.07 此人42歲當皇帝,在位22年,開創了盛世局面,為何被稱為逆賊?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兩種皇帝深受後世之人推崇,一種是披荊斬棘、肈造社稷的開國之君,另一種就是守成創新,開創盛世局面的中興之主。今天給大家說一個皇帝,他文治武功超凡,一生既有開創又有守成,是古代難得的明君聖主,可是卻被後世之人稱為逆賊。他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此人42歲當皇帝,在位22年,開創了盛世局面,為何被稱為逆賊?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10歲的時候就被封為燕王,成為屏藩朱氏江山社稷的的藩王之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棣可能永遠與皇位無緣了,可是隨著大哥太子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的相繼離世,他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本來按照古代皇位“立嫡立長”的規則,燕王朱棣很有可能會成為皇太子,並順利登上帝位。可是呢,朱棣的父親朱元璋並不這麼想,他太喜歡長子朱標了,所以愛屋及烏,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這就形成了歷史上少見的皇位隔代而傳的現象。

此人42歲當皇帝,在位22年,開創了盛世局面,為何被稱為逆賊?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稱帝,他對祖父大封藩王倚為屏障的做法很不滿,他覺得這些藩王叔叔們已經構成了對自己皇權的威脅,於是採取了削藩政策。但是事與願違,朱允炆弄巧成拙,使得藩王叔叔們有了造反的理由和藉口。燕王朱棣帶頭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通過長達三年的內戰,朱棣成功將侄子推下了皇位,自己當了皇帝,這一年他已經42歲了。

此人42歲當皇帝,在位22年,開創了盛世局面,為何被稱為逆賊?

朱棣在位期間,展示了他超凡的文治武功,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東西南北的邊防,鞏固和擴大了明朝的疆域;並且他加強了對南海的經營,多次派鄭和下西洋,使得大明王朝的威名遠播於海外,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在位的22年裡,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有了“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歷史美譽和地位。朱棣本人也由此得到了一代聖主的美譽,有人甚至說只有後世的康熙皇帝才能與他相媲美。

此人42歲當皇帝,在位22年,開創了盛世局面,為何被稱為逆賊?

可是,朱棣之所以能夠當皇帝,是以小宗入大宗,篡奪了大哥朱標一系的皇位。這在講究“正統”的古代,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且朱棣在位時期,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對政敵採取殘酷的打壓政策,動輒滿門抄斬,手段極為兇殘,因此也有人稱他是暴君,是逆賊。總之,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但總體來說是功大於過。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