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預防魚塘病害,平時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方面?

春風化雨282793871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春天的腳步近了。正是放養魚苗的最好時節。全國各地的魚塘養殖朋友們正忙著培育魚苗,小心呵護安排,都是為了再新一年裡,魚塘裡獲得滿滿的收穫做準備。而魚塘病害預防工作一點也不讓養殖朋友們放心,始終成為養殖朋友們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搞好魚病放生措施,為當年收穫提供有利條件,應該做到一下幾點能起到很好預防措施。


第一,全魚塘放幹裡面的所有水,充分暴曬,然後用生石灰撒於魚塘內,每畝50-80千克全塘潑灑。能有效殺死魚塘裡的細菌、寄生蟲等,同時也能很好改善魚塘內水質。

第二:對養殖工具比如 魚網、魚桶、篩網等等進行沐浴式消毒,常用的就是食用鹽水浸泡10~20分鐘。往往都把工具消毒,而忽略對魚苗的消毒,常用3-5%食鹽水或者高錳酸鉀浸泡5 ~15分鐘,其實有經驗養殖朋友們都知道可根據魚的靈活程度合理安排。


第三:選擇優質魚苗,合適的時間進行投放魚苗,魚苗選擇鱗片和魚鰭完整無損,魚體有光澤、活潑好動,身體肥滿的健康魚苗。放養最適合時間就是春天水溫大約在8-15℃時,將放魚的容器在水面慢慢的傾斜,讓魚慢慢遊去魚塘,切記颳風下雨時放養。

第四:合理放養密度和混養比例。近幾年,習慣於高投入、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使得水裡氧氣過低有機物超量,從而誘發病害。所以科學的放養對調節水質,預防魚病,提高魚的質量和產量都有積極的作用。


滿滿收穫的季節


魚塘病害預防平時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方面呢?

養殖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做好細節才能得到好的養殖效益。那麼,針對魚病防治,應該做好甚麼呢?

1.池塘的物質基礎。好的池塘條件是取得好的養殖成績的物質基礎。及時清淤,定時清塘,根據養殖品種和階段調整水位,根據池塘水質變化採取消毒,換水等措施保持水體肥活嫩爽。保持一個好的水質基礎。

2.做好生物安全措施。進排水口安裝濾網,最好掛袋消毒。引進魚苗魚種事先對相關區域進行信息收集以免引入新的病害。引種下塘前進行藥浴處理。各種工具儘量不串塘使用或串塘使用先消毒。

3.優質的飼料營養。科學配比,工藝優良的飼料不但是魚類健康的營養基礎,還能夠減少水體中的飼料散失,甚至減少水體中的糞便排放,為控制水質打好基礎。

4.科學管理,合理利用魚塘設施。針對魚病高發季節,堅持做到早晚巡塘,定時消毒,結合生物製劑調水。有條件的可以定期測水,高溫高溼季節合理利用增氧機,結合換水以保證水質。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去細化。只有系統,綜合運用好相關技術才能取得好的養殖成績。


轉眼就是老農了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1.做好清淤和消毒

池底淤泥是各種病原孳生和寄生場所。苗種放養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清淤和消毒。清出的淤泥要運到遠離養殖場地,並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餅、敵百蟲等藥物消毒。進出水口要設置過濾網。


2.建立隔離制度

養殖動物疫病一旦發生,必須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 已發病的養殖動物不向其它水體轉離。工具未經消毒不在其它水域使用。發病死亡的屍體應及時掩埋、銷燬。要採取有效對策控制疫情傳播、蔓延。


3.實施消毒和預防

苗種放養前,必須進行消毒,避免帶入病原體;使用的工具採取清洗、日曬、藥物浸洗等消毒措施,防止病原相互傳播;定期和不定期在餌、肥料中用藥物消毒;經常清除食臺和食物殘餌,每隔1~2周用藥物潑灑1次;根據養殖動物的生長季節性,採取外消和內服相結合的預防措施,把疫病控制在初始階段。


4.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

一是合理放養,包括放養的某一品種密度要合理;混養的不同種類的搭配要合理。二是科學管水和用水,經常監測主要水質參數、包括PH、溶解氧、溫度、鹽度、透明度、總氨氮、五硝基氮、硫化氫、鹼度以及有毒藻類和數量。三是保證充足的溶氧,保持養殖水體中溶氧在3.5毫克/升以上。


5.正確使用水質保護劑

通常在養殖的中後期,根據養殖池塘底質、水質情況每月使用1~2次生石灰或沸石、過氧化鈣和光合細菌。這樣既具有達到防病、防害的目的;又具有不汙染水環境,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等優點。



灣塘谷




春夏季節是魚類生長的旺季,但也是病菌和細菌高發期。此期間隨著魚餌的大量增加,水質也極宜發生變化。管好水質是養魚的重中之重,若疏於管理,則可能前功盡棄。故此時的管理至關重要,下面介紹一下管理方法及預防措施,希望能在養魚類方面給您以幫助……


(1)選擇合理水質,在養殖中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糸著事業的成敗。一般要求清潔衛生,無任何汙染源。魚塘入水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加入晶體敵百蟲融化成溶液潑入池內,進行殺菌殺毒處理。



(2)要定期抽水換水,保持魚池水位充足,做好水溫的調控"塘水溫與天氣溫差在8度"之間。並要對魚塘採取增氧機增氧的措施,防止魚類因缺氧而"翻塘"。


(3)合理投餵食料,夏季因魚生長較快而要增加其投餵食量。投食做到堅持"五定"的方式,即′定人,定時,定質,定量,和定位。降低養殖成本,出產優質安全水產品。

(4)嚴防魚病發生,首先要堅持定期防病,每月用生石灰溶液消毒一次。每畝用硫酸銅300克或硫酸亞鐵125克兌水進行全池潑灑。若發現病死魚要及時撈出,並遠離深埋。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5)根據池塘條件和配置狀況及技朮管理水平,將放養魚的種類及數量。魚在達到一定的重量時,選擇在高溫季節來臨前進行捕大留小的方法,這樣不僅減少其養殖容量,也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也降低了魚群體對池塘和水質生態的影響。


黃河奔流


一是平時注意消毒工作,二是可以定期添加菌寶貝微生物菌種,對於魚塘的病害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農業微生物


從山鄉到水堡打工,第一個工作就找了個養魚的差事,養了一年放棄了,雖沒學多少經驗,但養了一季魚經過了整個過程和大家分享。

進廠子就拉魚,數百米的大網把塘中的魚趕到一角捕撈成商品運走,剩下漏網之魚把水排幹後也撿了上來,魚塘水乾了有也無人經管,風吹日曬快二十多天老闆拉來了一車生石灰,叫我們打工的撒在了塘裡,把四周的草都砍了,鼠洞內投了藥進行了填補,看渠中水清了放了一塘。過了幾天拉來了一車魚仔,兩人抬著一箱箱放入水中魚苗在陽光下緩緩遊往池中,從此每天打喊不叫野鴨,海鷗鳥類在池中戲水,十天後就投餵小魚飼料了,雖著魚齡的增加,飼料也在變,天陰多霧天池塘中開著兩臺增氧機,魚最怕天悶浮頭,一不小心整池就沒收入了,經常也投餵藥但不知是啥藥,那時也不管,以後走了也不關注這方面知識。


克己復禮18


魚塘屬公共設施,是以種植用水和農戶家庭用水為主題的。輔以養魚,是有利利用,魚水一家、有水就應有魚是自古的規律!也是有益利用,魚兒的生死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判斷水質的信號。魚塘不可私有化,不準對塘排汙和投肥投糞養魚,也不許個體對塘投藥及投物消毒。魚塘是水利建設的工作,經歷N年後暴曬塘底用機械清出底泥就可以了。護以自然與放養魚苗順其自然搞水產是兼容的,“青山綠水”總是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