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清朝前期,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景德鎮瓷器需求量的激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仿古和創新品種層出不窮。康熙的創新品種有郎窯紅、豇豆紅、琺琅彩、粉彩、“青花五彩”等釉彩裝飾品種,風格別開生面;雍正時期的官窯則以各種仿古高低溫顏色釉見長,特別是仿宋代五大名窯釉色古樸典雅,樸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藝,精妙絕倫、鬼斧匠工,許多創新品種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青花玲瓏瓷、象生瓷雕、仿金銀器、仿銅器、仿竹木、漆器等特種工藝瓷,惟妙惟肖。特別是乾隆時期創制的粉彩轉心瓶和各色釉彩大瓶,工藝繁複、燒製耗時費工,真是巧奪天工。


一、康熙時期

清聖祖玄燁(年號康熙)在位61年(1662一1722年)。據文獻記載,康熙十年景德鎮曾奉旨燒造祭祀用器。但到了康熙十三年由於吳三桂的叛亂,景德鎮窯業幾乎完全停頓下來。直到康熙十九年左右,景德鎮制瓷業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康熙官窯燒造的歷史並不很長,這也是康熙官窯器的數量遠不及乾隆官窯的原因之一。

從康熙朝起,御器廠的窯務不再和明朝一樣由宮廷內臣管理,而是改由朝廷派員駐廠督燒或由地方官吏直接管轄。習慣上用每一個督窯官的姓氏來稱謂其管轄時期內的官窯,康熙時的官窯中以臧窯和郎窯最為著名。

臧窯是從康熙十九年九月,清廷指令工部虞橫司郎中臧應選等四人駐廠督燒供器開始,至康熙二十七年停燒為止。這段時期的官窯瓷器生產,據《景德鎮陶錄》記載:“土坯膩,質瑩薄,諸色兼備;有蛇皮綠、鱔血黃、青翠、黃斑四種尤佳,其澆黃、澆紫、澆綠、吹紅、吹青者亦美。”可見減窯以燒製單色釉的成就最大,創燒了許多新品種。臧窯的青花和五彩瓷,仿製明代宣德和成化的工藝,也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並不遜色於明代官窯瓷器。

郎窯是指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由當時的江西巡撫郎廷極管轄下的御窯廠。郎窯的最大成就是恢復燒成了從明代嘉靖三年起就已失傳的高溫紅釉工藝。這就是著名的’‘郎窯紅”瓷器,除郎紅外,郎窯還燒出了豇豆紅、郎窯綠等極為名貴的單色釉瓷器。郎窯青花和白釉瓷器也不遜色,青花瓷器多以成化官窯為摹本,而白釉瓷則仍以仿宣德器為主。這就正如清劉廷璣在《在園雜誌》中所說的“仿古暗合,與真工無二,其摹成宣,釉水顏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極難辨別。”郎窯還開創了在素燒瓷上雜施黃、綠、紫等色釉的素三彩瓷器。

康熙官窯品種十分豐富。除藏窯、郎窯的創新品種外,康熙的青花瓷器還運用了分冰的新工藝,將青花料分成深淺不同的色調,用這種深淺不一的青料所繪製的山水圖和花卉,人物紋等,具有遠淡近濃,陰陽向背的立體感,恰以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效果,被譽為“青花五彩”。即用青花料繪畫出的有五彩瓷風格的畫面。康熙晚期,皇室還從國外引進了一種專門用於在白色的瓷胎上繪彩的琺琅料,由宮廷畫師繪出樣本,造辦處的工匠在景德鎮御窯特製的瓷胎上繪琺琅彩,琺琅彩瓷十分著名,其色調比傳統的五彩瓷柔和雅麗,令人愛不釋手。琺琅彩料價格昂貴,一直由宮廷所壟斷,所以產量極低。康熙琺琅彩器有紅料或藍料“康熙御製”四字楷書方框款,是極其名貴的瓷器品種之一。康熙朝官窯瓷器的大發展,為雍正、乾隆時期更大規模的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郎窯紅

郎窯的最大成就還是恢復燒成了明代自嘉靖年間絕燒了近兩個世紀的高溫銅紅釉。因是在郎廷極督窯期間燒成,所以稱“郎窯紅”。郎窯紅是以氧化銅為呈色劑,用13000C以上的高溫還原焰燒成。因為銅離子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所以郎窯紅對燒成氣氛、溫度要求很嚴格,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所以當時有民諺說:“若要窮,燒郎紅。

康熙郎窯紅的燒製成功,不僅由於工人的技術精良,窯爐的先進,而且和它的配方科學有著密切的關係。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古陶瓷科學工作者曾對明代祭紅和清代郎窯紅瓷器進行了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的測定。郎窯紅的燒成溫度高達13300C。其化學成分也與明代祭紅極為接近,如下表: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在古代沒有任何物理或化學測試手段,完全靠經驗掌握的情況下,能達到這樣近似的配方,是十分不容易的。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郎窯紅主要是仿製宣德紅釉中比較深沉的牛血紅,亦有少量色階稍淺的寶石紅。郎窯紅的特點是釉層清澈透亮,釉面除大片裂紋外,還有不規則的細小開片紋,俗稱牛毛紋。釉汁濃厚,在高溫下形成垂流,器物口沿露出胎土的粉白色、也有淡青或淺紅色,稱“脫口”。熔融的釉層垂流到器底,經特殊處理過的器足,阻擋了釉面的繼續下淌,形成一圈深紅色的聚釉,即流釉不過足。這就是所謂的“脫口垂足,郎不流”。康熙郎窯紅的特徵還體現在裡釉和底釉上,裡釉有米黃色(俗稱“米湯釉”)、微青色(俗稱“蘋果青”)、白色三種,均開有紋片。郎窯紅器足底釉有米黃色(圖1),蘋果青色,均顯露紅色的斑暈,偶然也有紅釉底和白釉底。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郎窯紅的典型器有觀音尊(圖2),荸薺扁瓶、棒槌瓶、貫耳瓶、爆竹瓶、膽瓶、花觚、渣鬥、爐、盒、水盂、高足碗、笠式碗、墩式碗、盤等,小件器多為各種文具。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2. 豇豆紅

這是康熙年間創制的新的紅釉品種。豇豆紅的燒成比郎窯紅難度更大,是顏色釉中最難燒成的品種,呈色千變萬化,沒有一件相同的作品,所以名稱也很多,如“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臉”等。豇豆紅的製作工藝也很複雜,它往往要在器表掛三層釉。最下一層是帶氧化銅的熔點較高的釉,第二層是帶還原劑的透明釉,最上層為熔點較低的銅紅釉。當窯溫升至1200℃左右時下層釉中的氧化銅析出,進入第二層釉中遇還原劑後呈現紅色,如果溫度繼續升高,那麼又會有部分銅離子進入面釉,遇到窯爐中氧化焰,就會重新被氧化而形成綠色苔點,這就是豇豆紅隱現綠色苔點的原理。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圖4 清康熙豇豆紅釉瓷器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康熙豇豆紅產量很低,僅是官窯少量燒製供皇室使用。與郎窯紅不寫底款相反,豇豆紅器的底足內均以白釉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圖3)。豇豆紅無大器,最高者不過20釐米左右,目前所見器型共有8種(圖4),以文具居多,分別為鏜羅洗、印合、太白尊、蘋果尊以及少量小件陳設瓷柳葉瓶、菊瓣瓶、萊菔樽、蟠螭瓶(圖5)等。過去古董界根據豇豆紅髮色的不同,將其釉色分成幾等。最上者,釉色明快鮮豔,通體一色,潔淨無瑕,稱“大紅袍”;其次者,釉色略淺,柔和悅目,釉面具有粉質感,往往帶有深淺不一紅色斑點,稱“美人醉”;再次似老豇豆皮一般,紅釉中帶綠色或白色,所以叫“豇豆紅”;釉色再淺,彷彿紅釉上有一層白霧的稱“娃娃面”;最差的是次品,釉色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還有釉麵灰黑不勻,器下部呈黑釉焦色的“驢肝”“馬肺”等都屬於次品之列。按理說,官窯的次品是要就地銷燬,不允許出窯的,可能是由於豇豆紅實在是太難燒成的緣故吧,才使得少量次品流傳下來。其實豇豆紅中最難燒成,也最具特點的還應屬於紅釉中帶有綠色苔點的一類,也有稱之為“蘋果綠”。清人曾用洪亮吉詠蘋果詩句來描述它“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可說是恰如其分的。由於,豇豆紅燒製難度大,又專限於宮廷使用,流傳下來者極為稀少而珍貴,所以仿者甚眾。今所能見到的多數為清末光緒及民國時期的仿品。現代景德鎮和臺灣仿古瓷業中也已能燒出帶綠色苔點的豇豆紅器。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3. 琺琅彩

琺琅彩創燒於康熙中期(康熙三十五年左右),是借鑑了銅胎繪琺琅(即景泰藍)工藝創制的瓷胎琺琅器。琺琅彩瓷中所用的琺琅料是從歐洲進口的,由於價格昂貴、數量極少,彩料一直為宮廷所壟斷。因此琺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極為名貴的宮廷御用器。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康熙琺琅彩瓷是先在景德鎮燒製素胎,器內施釉而外部則無釉,俗稱“反瓷”,再由專人送至京城,由宮內造辦處琺琅作瓷工根據如意館中宮廷畫師繪製的畫移在瓷坯上,再入低溫爐中烘烤而成。琺琅彩瓷雖創新於康熙,卻盛行於雍正和乾隆時期。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康熙琺琅彩造型多為盤、壺、盒、碗、杯等小件器。專供宮廷中皇帝、嬪妃玩賞及祭祀活動的供器之用。其基本色彩有紅、黃、綠、紫、藍、白等色。所有琺琅彩均有色地,且繪畫繁密。紋飾以纏枝牡丹(圖6)、月季、蓮花、菊花等花卉紋圖案最為常見。康熙琺琅彩還首次引進了金紅(胭脂紅)。底款均為紅色(圖7)或藍色(圖8)的“康熙御製”琺琅料款。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琺琅彩發展到雍正時期,技術可謂更加成熟。由於雍正皇帝極喜淡雅的水墨山水畫和花鳥,所以雍正時期的琺琅彩瓷,除了繼承康熙的各種色地滿繪花卉外,還發明瞭白地琺琅彩山水,花鳥人物圖盤、碗等。畫工極細,紋飾疏朗清雅,勝似中國傳統設色工筆畫。所用白瓷胎一部分由景德鎮運京,也有一部分為宮廷中舊藏的脫胎甜白瓷。繪畫和烘燒均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內進行。繪畫採用當時宮廷畫院“如意館”中的紙絹工筆畫法。其花卉、鳥禽(圖9)、山水、人物的勾、畫、皴、染等均同於紙絹畫。其中許多就是如意館畫家的手筆。繪畫設色都極精巧,雖系工筆,仍然俏麗生動。畫面多有題詩,詩句有四句、二句和單句。一般為行書,少見隸書。並有胭脂紅或磯紅引首朱印,句尾亦有紅印落款。不愧是集詩、書、畫、印和燒瓷工藝之大成的藝術珍品。在雍正彩瓷中屬於白地琺琅彩的數量還不在少數。對此清宮造辦處琺琅作檔案中有許多詳細記載。如在“造字3290號”檔案中有:“雍正二年二月初四日怡親王交填白托胎瓷酒杯五件,內二件有暗龍。奉旨,此杯燒琺琅……於二月二十三日燒破二件……奉王諭,其餘三件爾等小心燒造……於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畫琺琅酒杯三件。”由此可見用脫胎白瓷燒琺琅十分不易,更顯其價值之高。造辦處檔案還記載了雍正時期提供樣本的如意館畫師和畫琺琅工匠。如雍正六年,被指定畫琺琅彩花樣的為賀金昆(造字33號),雍正十年提供畫稿的唐岱(造字3349號)。至於畫琺琅的人就更多了,主要有戴恆、湯振基、宋三吉、張琦、鄺麗南、譚榮、周嶽、吳士琦、鄒文玉等。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4.粉彩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了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制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康熙中期由於宮廷從西洋引進了琺琅料繪製瓷器,琺琅彩色調柔和淡雅,繪出的紋飾優美而具有層次和立體感,所以深受內廷喜愛。但由於琺琅料進口數量很少,琺琅彩瓷產品太少,不能滿足需要。所以不久,聰明的工匠們又發明了能與琺琅彩相媲美的彩料—粉彩。粉彩的特點是在繪人物衣服或花卉的花朵時先用一種含鉛粉的“玻璃白”打底,然後在這種具有粉質感的白底上繪各種彩繪。由於彩料許多為國外進口,又用芸香油調合(和琺琅彩一樣,俗稱“油彩”,而傳統五彩用水作溶劑),所以具有粉質感和立體感。經780--830℃的溫度燒成以後,顏色凸於瓷器表面,呈色晶瑩,粉潤雅緻。

康熙粉彩首先是從五彩瓷器花朵上的紅彩開始的,尚處於初創階段,多與五彩混合使用。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款粉彩花卉紋盤(圖10),除紅花用胭脂紅,白花用白粉外,其它彩料仍和五彩一樣,用彩料平塗。康熙粉彩官窯少見大器。常有一些製作粗率,砂底無釉(類似康熙青花器)的香爐、燈盞、淨水碗等,用簡樸的畫風和粗糙的色料,繪製雲龍紋和花卉紋。直到雍正以後粉彩工藝才日臻精妙。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5.“青花五彩”

清初由於社會處於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文化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從而促進了制瓷業的高度發展,到康熙朝出現了經濟全面繁榮的景象。瓷器的生產也進入空前的繁榮時期。康熙朝的民窯青花就是其中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清人陳瀏的《陶雅》稱:“世界之瓷,以吾華為最;吾華之瓷,以康雍為最。”又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花之秧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康熙民窯青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色澤鮮豔、層次分明和題材多樣。

康熙青花中的成功之作呈寶石藍的色澤,極為鮮豔。藍色透澈,晶瑩明亮。康熙時期,景德鎮制瓷工匠純熟地掌握了珠明料的呈色技術,同時對胎釉原料精細陶煉和焙制、燒出了被譽為“翠毛藍”的康熙青花。不僅如此,繪瓷工匠們還運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墨分五色”的原理,將青料分成濃淡不同的色調。用以繪製的青花山水圖,遠淡近濃(圖11);花葉紋正面深,背向淺;具有豐富的層次和強烈的立體感。所以有“青花五彩”之譽。《陶冶圖說》記錄了清初描繪青花的分工情況,“畫者學畫不學染,染者學染不學畫。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畫者,染者分類聚一室,以成劃一之功。至如邊線青箍,出施坯之手;識銘書記歸落款之工;寫生以有物為上,仿古以多見能精,此青花之異於五彩也。”(圖12)

二、雍正窯

世宗胤禎(年號雍正),在位13年(1723一1735年)。雍正朝政通人和,經濟發達。官窯瓷器的生產也特別注重質量,不惜工本地追求精細和創新之作。雍正官窯仍然繼承了康熙時期的傳統,由督窯官管理窯務。其中最為著名就是從雍正四年(1726年)直到乾隆元年(1736年)由淮安板閘關稅總監年希堯管理的“年窯”。《景德鎮陶錄》記載:年窯“選料奉造,極其精雅”。“琢器多卵色,圓器瑩素如銀,皆兼青彩。或描錐暗花,玲瓏諸巧樣,仿古創新,實基於此”。年窯的顏色釉豐富多彩,達一二十種之多,而且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其中以胭脂紅釉最為著名,其胎骨極細薄,器內多施白釉,釉色清白,使紅釉在其襯映下顯現出純美的粉紅色。年窯的仿古瓷也很出色,如仿青瓷就超過了康熙窯。時人徐康《前塵夢影錄》說:“年希堯為九江監督時,燒窯多仿尊懸古式,其色青,名雨過天青。”此外年窯的仿宣德青花器和仿成化的鬥彩器,都工緻極細。年窯還將康熙朝創制的琺琅彩,繼承並加以發展,以各種色地構圖,富麗清新,華貴不俗,成為一代極品。清人查儉堂《年窯墨注歌》稱:“國朝陶器美無匹,邇來年窯稱第一,不讓汝定官哥均,何況永樂之坯宣德質”,充分肯定了年窯的巨大成就。這裡“不讓汝定官哥均”就是指雍正時期的年窯擅長仿燒宋代五大名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1. 仿汝釉

汝窯的燒造時期很短,約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前後僅20年。所以北宋末南宋初,汝窯器已十分珍貴。景德鎮在明宣德時首創仿汝釉。宣德仿汝釉與宋代汝釉相似,釉色有淡青和天藍,釉質肥厚,勻淨,開細小片紋;但胎體不夠堅硬(類似漿胎),釉面同樣具有宣德時桔皮紋的普遍特徵。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此後,直到清代雍正時期才又一次開始仿汝釉,其胎之精細遠在宣德仿汝釉之上。胎體為灰中帶紅褐色,類似宋汝器的“香灰胎”。《陶成紀事碑》稱:“仿銅骨魚子紋汝釉,仿內發宋器色澤。”

雍正仿汝釉僅天藍色一種,勻淨渾一,開有細小紋片,與宋代汝窯釉的蟹爪紋略為相似,釉表面有桔皮皺紋,器底部露胎處可見泛灰黃色的火石紅痕。雍正仿汝釉的造型除穿帶瓶、弦紋瓶、渣鬥等外,均為當時流行的款式。區別真汝器和仿汝器的關鍵在於:宋汝釉為失透狀,釉面厚重穩定,有玉質感。仿汝釉則釉面透亮,清澈晶瑩,無玉質感(圖13)。

2.仿官釉

所謂“仿官釉”是指清代景德鎮仿燒宋官窯瓷器的一種青釉。雍正開始的仿宋官窯釉十分成功。釉質瑩潤凝厚,色有粉青、天青、灰白、青灰;釉面或有冰裂紋片,其紋色或白,或呈鐵色。因胎質為黑色,頗能顯現出宋窯那種“紫口鐵足”的效果。《陶成紀事碑》稱:“仿鐵骨大觀釉,有月白、粉青、大綠等三種,俱仿內發宋器色澤。”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清代雍正仿官器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們與宋官窯器比較,有時竟能達到真偽難辨的程度。仿官釉雖然幾乎亂真,但細細觀察仍有一些可辨認的特徵:釉面不如真官窯肥厚勻淨,也無釉流淌後出現的器口釉薄、外底聚釉的現象。許多器物底部有青花篆書六字款,少數無款者為有意摹古。清代仿官器,以仿古銅器造型為主,如壺、瓶、樽、花囊、缸、罐、方洗、桃洗(圖14)、硯、碗等。

3.仿哥釉

因哥窯器非常珍貴存世極少,所以從元代開始就有仿燒。明人曹昭《格古要論》就說:“舊哥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躁,色亦不好。”明代仿哥釉始於宣德官窯,釉面光潔度不高,略有油膩感,也有桔皮紋,基本接近宋哥窯的釉面效果,宣德仿哥釉的釉色有淡青和灰白兩種,開片紋路不是微微帶黑,就是有些閃紅,而且沒有宋代哥窯典型特徵中的“金絲鐵線”和“紫口鐵足”(金絲是大開片中套的細小金黃色開片,鐵線為粗大的鐵褐色裂紋;紫口,是哥窯燒造過程中釉面向下流淌後,口沿處的紫色胎色;鐵足為器足部塗飾的紫金水)。宣德仿哥釉比較少見,器型亦單調。僅有雞心碗、菊瓣碗等,日用器皿底部都用青花書年款。明成化時,仿哥釉製品最多,也最成功。

成化仿哥窯釉的特點,是釉質肥潤,平整光亮,開片紋較規整,器口多施醬黃釉或醬黑釉,以摹仿紫口鐵足的效果,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黃等,造型多為小件器,如碗、盤、洗之類。以上海博物館藏粉青釉斗笠碗最為成功。該碗釉質凝厚,並有酥油光(俗稱“腦門油”,是宋代哥釉的典型特徵之一),無桔皮紋。如果不是器底圈足內有青花年款,很容易被當作真哥窯器。

清代仿哥釉,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講都要超過明代。《陶成紀事碑》裡也有“仿鐵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種,俱仿內舊器色澤。”《南窯筆記》記載:“今之做哥窯者,用女兒嶺釉加椹子石末,間有可觀。鐵骨則加以粗料配其黑色。”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清代仿哥釉成績最大的是雍正時的仿哥釉,釉色紋片皆佳(圖15)。釉中氣泡較少,底釉均勻,支釘痕細小而排列均勻。

4. 仿鈞釉

禹州鈞窯始燒於北宋,盛行於北宋晚期,金元時繼續燒造。元代後,鈞窯日漸衰落,至明初已不能燒鈞紅釉瓷器了。但值得慶幸的是,禹州燒製鈞紅釉的技藝被其它產瓷區繼承了下來。明代江蘇宜興和廣東佛山都有仿鈞釉瓷器,稱為“宜鈞”和“廣鈞”。

景德鎮自明初起也已開始燒製鈞紅釉瓷器。明郭子章《豫章大事記》中也有記載:“瓷器以宣窯為佳,中有窯變者極奇,非人為所致,人多毀藏不傳。”

然而,到了清代窯變紅釉瓷已經成為一種特色品種而專門生產。尤其是景德鎮的窯變紅釉,從一開始的只任其器物在窯中燒製,釉面自然流淌變幻,根本不知出窯後的呈色效果,到雖然任其釉面流動變化但已經能夠人為地配製釉料,控制火候,可以說基本上掌握了窯變的規律。

由於鈞窯的制瓷成就驚人,令後世讚美不已,爭相仿製。清雍正時,皇帝酷愛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有許多關於雍正時期宮廷催要仿鈞瓷器的記載。著名督陶官唐英於雍正六年到景德鎮御窯廠督陶。第二年,他就派廠署幕友吳堯圃赴河南禹縣學習鈞瓷釉料的配製方法,從此大量成功的仿鈞瓷不斷問世。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雍正仿鈞鼓釘洗(圖16),是仿製北宋鈞瓷的精品,器型比北宋鈞窯鼓釘洗梢小,器型則大致相同,但於細微處也有變化,如仿品洗口沿外斜裡直,不像真器口沿那樣圓潤。仿洗足外斜裡直,不像真器足牆那樣方正。仿洗通體滿釉,但釉色比真器亮得多,有玻璃質的光澤,由於施釉方法與北宋不同,因此釉層較真器薄,不見有開片和垂流現象。口內紫釉和天青釉相間,其中鈞紫釉被稱為“火焰紅”,青釉稱為“火焰青”,兩種釉不是互為暈散,互為過渡,而是截然分明,對比強烈,風格獨特。總之,雍正仿鈞鼓釘洗與真器相比十分逼真,這表現在器型基本相同,釉色也具有真器的一些特點,如鈞紫、天青、月白釉的互相變化,器底深醬黃釉等。同時,雍正仿鈞鼓釘洗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點。

5.仿定窯

定窯白瓷的馳名始於北宋,而定窯白瓷的燒造則始於唐代。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清代康熙、雍正時期仿定釉尤其出色。《陶成紀事碑》稱:“仿白定釉,止仿粉定一種,其土定未仿。”清雍正仿定釉花觚(圖17),造型仿商周青銅觚,釉色潔白,外壁印蕉葉紋。底刻“大清雍正年制”篆書暗款。

雍正仿宋代五大名窯有幾個顯著特徵:

①由於基本掌握了五大名窯的釉色和釉質特徵,所以是歷代仿品中最接近宋代真品。

②除極個別外,絕大多數仿品均為只仿釉色,不仿器型,且以大型陳設器為主(宋代以小件日用瓷為主)。

③官窯仿品幾乎都有“大清雍正年制”或“雍正年制”篆書青花和暗刻款。

三、乾隆窯

高宗弘曆(年號乾隆)在位60年(1736一1795年),官窯瓷生產在品種和數量上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朝。其中,最具特色且空前絕後的器型當屬有“瓷母”之稱的各色釉彩大瓶和粉彩轉心瓶。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1. 各色釉彩大瓶

唐英以內務府員外郎職到景德鎮督辦官窯30年,至1756年去世,開創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這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各色釉彩大瓶(圖18)就是唐窯的傑出代表。它是集當時瓷器各種施釉和彩繪技法於一體,反映著清代制瓷業高度成就的宮廷陳設瓷器。

瓶高86.4、口徑24釐米。造型莊重大方,裝飾富麗堂皇。器型為圓唇外侈呈缽形、直頸豐肩、腹部飽滿、收脛、圈足外撇。頸部設有雙夔龍形耳。最令人讚歎不已的是該瓶的裝飾技法精湛。瓶體外側裝飾各種名貴的顏色釉和彩繪圖案多達十幾種。由於這些顏色釉和彩繪在窯爐中所需的溫度和氣氛各不相同,所以大瓶的燒造成功十分困難。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所見裝飾手法最多最精的瓷器,可謂集各種裝飾手法之大成者:

口沿部為紫紅地琺琅彩折枝花卉,其下是綠地琺琅彩。

頸部有三種裝飾,上部仿汝窯米灰色釉,開魚子紋;中間為白地青花纏枝花卉;下部飾帶有不規則開片的綠釉;以上各層圖案之間均描金彩一圈,不僅作為間隔,還具有色澤調諧的功能,使大瓶頓時變得金碧輝煌。肩部從上至下為鈞紅釉、鬥彩花繪、印有皮球錦暗花紋的粉青釉。

腹部是主體圖案,在祭藍釉描金地子上描繪十二幅長方形的開光圖案。其中六幅是寫實畫,有“三陽開泰”“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庭園景’,“博古圖”;另外六幅為粉彩花卉、仙草、靈芝和“萬”“福”“如意”裝飾圖案。

脛部和圈足有仿哥釉、青花纏枝花卉、綠釉描金花瓣、描金回紋、仿官釉、醬釉描金花卉等。

自上而下各道色釉、彩繪都色彩豔麗,無一瑕疵,體現了乾隆時期制瓷工藝的卓越成就。該瓶以眾多的畫面配合多層次的顏色釉,搭配協調、繁密,給人以目不暇接、琳琅滿目的藝術效果。

該瓶的主要特色,是仿古釉的集中代表。乾隆時期的仿汝釉多呈灰青色,有極細小的開裂,好似魚子紋樣。其胎、釉都極細膩,色澤淡雅柔和,比宋代汝窯器有過而無不及。而乾隆仿官窯成功之處在於失透的灰藍色釉面上點綴著本色紋片,其中佳者與宋官窯器比較,竟能達到真偽莫辨的程度。哥窯器以金絲鐵線而著稱,明代成化年間已有少量仿製,但器型多屬小件碗、盤、洗之類。乾隆時期的仿哥器,不僅器型較大,而且通體由大且深和小而淺的兩種紋片交織而成,即所謂的金絲鐵線紋。在這件各色釉大瓶上的仿古釉中,應屬仿鈞釉最不易掌握。眾所周知,鈞窯是以窯變釉而聞名於世。這種釉料因成分複雜而燒造溫度與氣氛也極難控制。在如此複雜的各色釉彩大瓶上能燒出這樣鮮豔的窯變紅釉,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各色釉彩大瓶的另一個特色是多處運用金彩。我國早在唐代就利用黃金來裝飾陶瓷。如四川省曾出土用漆粘貼金箔的唐俑,宋代定窯有用金箔包口的瓷器。而描金則始於清代。其方法是將黃金磨碎,倒入瓷缽內,使之與水混合備用。使用時取其一部分,溶於適量的橡膠水裡,然後摻入鉛粉。黃金與鉛粉的比例是10比1,再描繪於瓷釉表面,在700一850℃的溫度下烘烤,金粉就能牢固的粘附於釉面上,最後用瑪瑙棒、石英砂或稻穀磨擦使其發光。

由此可見,這件瓷瓶的燒製是經多道工序完成的。即由高溫釉到低溫釉,由釉下彩到釉上彩,按各種裝飾方法所需的燒成溫度由高到低來完成的。該瓶的燒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瓷器的發展已進入歷史高峰。

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仿古與創新

2.粉彩鏤空轉心瓶

清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賞殊品也。”轉心瓶是清代乾隆官窯創造的新品種。由於工藝複雜,製作難度大,傳世甚少。其工藝是在一個鏤孔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上繪各種紋樣。“轉心瓶”瓶體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製組成。內瓶上部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裝飾繪畫,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等。轉動內瓶時,通過外瓶的鏤孔,可以看見不同的畫面,猶如走馬燈。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天藍釉粉彩開光轉心瓶(圖19),高73、口徑31、足徑28釐米,瓶撇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外撇。頸部兩側各有一金彩蟠螭耳。此瓶由頸、腹、底座三部分組成,內外共三層,瓶頸、腹與脛底相連處由銅質鉚釘加以固定,可以自由拆卸。腹部四圓形粉彩鏤空開光,通過開光可窺見內瓶。瓶通體天藍色釉為地,上繪青花蟠螭紋。底座為蓮瓣狀,每蓮瓣上繪一折枝花。瓶底有青花“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瓶身天藍釉與青花紋飾互相輝映,色彩鮮豔,華貴典雅。其結構精妙,鏤雕精工體現了乾隆朝瓷器製作爐火純青的最高水平。

轉心瓶的製作難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製成雞心狀的鈕,把內瓶的底心做成雞心狀的槽,鈕和槽要絕對吻合。尤其是要考慮外瓶和內瓶的乾燥率,以及掌握好燒成後的收縮率。稍不留意,造成鈕和槽不吻合的話,將會前功盡棄。所以,製作轉心瓶的代價十分大,往往是“百裡挑一”。不過,“上之所好,下必甚焉”,都是供給宮廷的東西,取悅皇帝之用,自然是不計成本的。據乾隆十八年《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傳旨……江西燒造門龍舟、燈觸人旋轉瓶一件……十九年初四日送到。”燒造一件轉心瓶耗費半年多時間,難度之大由此可見。

轉心瓶是用榫鉚結構連接內瓶和外瓶,且內瓶是可以轉動的觀賞用瓶。由於轉心瓶和轉頸瓶的製作+分困難,嘉慶以後工藝失傳,目前存世的乾隆轉瓶極少。2010年11月,英國班布里奇(Bainbridges)拍賣行拍出清乾隆年間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以摺合人民幣5.5億元的高價創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品拍賣紀錄,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中國藝術品交易的最高價格。

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官窯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一頁。

獲取古玩拍賣信請關注典藏拍訊微信公眾號 guwan1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