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柳州在製造汽車方面有什麼優勢?

馬善人


有產業工人聚集的基礎和歷史:1、1937年,在柳州的廣西機械廠,已經制作出了戰鬥機;2、1979年之前,柳州的工業產值在華南排第2,僅次於廣州;3、2009年一年內,市區人口80萬的柳州生產了100萬輛汽車,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作為長產業鏈產業,汽車工業對上下游產業和物流有著高要求:1、柳州鐵路局是中國唯一不設在省會城市的鐵路局;2、柳州鋼鐵廠是中國第98大的企業;3、中國三大汽車廠:一汽、二汽、上汽,在柳州均有生產基地;4、除三大外:五菱、柳工、玉柴、萬向,產業聚集效應已經形成。

政府的支持:1、柳州的工業產值佔廣西1/3,而汽車是柳州的支柱性產業,從廣西到柳州市,兩級政府都有政策傾向性:有政策就有一系列優惠:稅收、土地等等。

地理優勢:在西南/華南地區:1、轎車:20萬以上的廣州豐田、廣州本田,對應柳州主打的10萬內的風行、spark和寶駿,不構成直接競爭,但是佛山大眾有可能後來居上;2、微型車:重慶長安,對位柳州五菱,在國內已經形成雙寡頭趨勢;3、卡車:除了重慶紅巖勉強算得上,柳州東風、乘龍、柳特的對手都集中在東北;4、工程車:廈工,對位柳工,柳工的裝載機有明顯優勢;


玉林身邊事


汽車企業選擇在柳州建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柳州汽車產業配套完善:從汽車輪胎、發動機、汽車用鋼都有完整的產業配套,在柳州幾乎能找到生產汽車所需的所有零部件,這就減少了配套的運輸成本和時間。


2.廉價的用工成本:柳州屬於典型的三線城市,這裡人的工資通常是在三四千,和動不動就七八千工資的一線城市相比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用工成本的降低也就簡介提高了企業的利潤,自然而言就有更多的企業選擇柳州。

3.政府的支持:汽車產業是柳州的支柱產業,每年都為柳州貢獻鉅額的GDP和就業崗位,這樣一來政府自然也就喜歡了,更是有傳政府要求所有國有單位都得買柳產車和在柳州買車上牌有政府補貼的優惠政策;有政府的行政廣告,車會不好賣嘛?企業一路綠燈,建設用地、稅收都得優惠,自然也就吸引企業了。


其實柳州這種汽車產業群是經過長時間積累來的,所有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柳州汽車產業的成功有現實原因,更有歷史因素。

感謝您的瀏覽,喜歡我就關注我,更多精彩解說等你來閱覽。


桂柳一號


柳州能成為中國的五大汽車城之一(上海、重慶、長春、廣州、柳州),可以說是一個小奇蹟。汽車工業被譽為工業的“明珠”,是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產業。柳州作為一個邊緣西南小城,沒有人才、資金、地緣優勢的情況下,硬是從一干省會發達城市口中奪得汽車產業的一塊蛋糕。柳州在造車上主要優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產業鏈聚集,規模效應不斷顯現

柳州一開始依靠五菱品牌,主打實用、便宜、既能拉貨又能載人的多功能五菱麵包車,成功滿足中國普通老百姓在過去沒有錢,又想擁有一輛汽車來工作創業的夢想。五菱依靠這一細分領域內越做越大,巔峰時幾乎壟斷MVP和微卡兩個領域車型的銷量排行榜。在五菱的銷量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知名汽配廠來到柳州落戶,比如耐世特、聯合電子、玲瓏輪胎、美國車橋、寶鋼、上汽變速箱等,形成了產業鏈聚集,規模效應不斷顯現產業鏈協同優勢。

第二、完善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和低廉的用工成本

柳州市內有發達的職業教育,柳州一職業學院、柳州二職業學院、柳州城市學院、柳州鐵路學院等都和本地整車和零部件汽配廠建立職業培養體系,保證了產能擴張時能及時提供充足的技術工人。另外,柳州本地相對低廉的用人成本,也讓柳州在和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發達城市的汽車品牌競爭時,產生了一定的人力資源成本優勢。

第三、開放的營商環境

2002年,柳州五菱放棄自己的優質整車資源,與上汽、通五合資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政府這種壯士斷腕,開放包容的合作態度,從此開啟了柳州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此後,從五菱到寶駿,再到現在的新寶駿,上汽、通用、柳州政府紛紛集合各方優勢,通力協作促使柳州汽車產業不斷升級。獨創的寶駿新能源汽車“柳州模式”讓柳州在短短三年間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佔比最高的城市。在柳州柳東新區建設了全球首條開放式5G無人駕駛測試路段,聚集華為、馭勢科技、中國移動、博世等多方強力夥伴合作,打造新寶駿未來無人駕駛產品。

以上就是我認為柳州在造車上的優勢,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柳州產業發展信息。


桂商圈


汽車工業需要有產業工人聚集的基礎和歷史:1、1937年,在柳州的廣西機械廠,已經制作出了戰鬥機;2、1979年之前,柳州的工業產值在華南排第2,僅次於廣州;3、2009年一年內,市區人口80萬的柳州生產了100萬輛汽車,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作為長產業鏈產業,汽車工業對上下游產業和物流有著高要求:1、柳州鐵路局是中國唯一不設在省會城市的鐵路局;2、柳州鋼鐵廠是中國第98大的企業;3、中國三大汽車廠:一汽、二汽、上汽,在柳州均有生產基地;4、除三大外:五菱、柳工、玉柴、萬向,產業聚集效應已經形成。

政府的支持在天朝也很重要:1、柳州的工業產值佔廣西1/3,而汽車是柳州的支柱性產業,從廣西到柳州市,兩級政府都有政策傾向性:有政策就有一系列優惠:稅收、土地等等。

最後,也許還有點地理優勢:在西南/華南地區:1、轎車:20萬以上的廣州豐田、廣州本田,對應柳州主打的10萬內的風行、spark和寶駿,不構成直接競爭,但是佛山大眾有可能後來居上;2、微型車:重慶長安,對位柳州五菱,在國內已經形成雙寡頭趨勢;3、卡車:除了重慶紅巖勉強算得上,柳州東風、乘龍、柳特的對手都集中在東北;4、工程車:廈工,對位柳工,柳工的裝載機有明顯優勢;

最後上張柳州的圖片,除了杭州外,柳州算得上另一個工業和環境和諧發展的宜居城市。

華若視頻


來來來,都挪挪板凳,要說柳州汽車優勢,凡者看見的是數量,智者看見的是質量,也就少不了有人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

柳州的汽車製造業,繞不開五菱汽車的光環,這臺車還沒有啟用大鵬展翅車標的“W”老五菱車,名為五菱LZ110,是柳州微型汽車廠(前身為柳州拖拉機廠)與日本大發株式會社技術合作的項目,從一個造拖拉機的企業,轉型升級造汽車,實屬不易,技術瓶頸一目瞭然。

柳微廠順勢而上,先後研發多種類型微型麵包車及微型貨車。

柳微從造拖拉機變成造汽車,也反應了剛剛開革開放的中國人,從坐拖拉機到坐汽車的最真實需求,所以五菱微車銷量也一度蹭蹭蹭的往上漲,甚至五菱微車賣到了北京、上海,也一度佔領華南微車90%的市場份額。這是柳微人值得驕傲、自豪的一場汽車大業!柳微人一路高歌猛進,有點像大躍進時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直到——


柳微人研製成功迪賽LJ5010K(LJ720)轎車時,才真正發現自己的汽車製造技術的落後,由於賽迪汽車沒有合適的汽車鋼板、開模及底盤技術,車身不得已大量使用玻璃鋼製造而成,碰撞危險係數大,及維修更換鈑金件時直接碎一地的尷尬,還有重要的發動機技術,由於日本大發只授權給五菱1.0升三缸發動機技術,而市面普遍的四缸機技術直到今天還是主流,五菱旗下的柳州動力機械廠並沒有技術手段吃透發動機。而且很要命的是,柳微只有中型客車與箱式微車的生產資質,所以轎車項目試生產了4000多輛僅位於廣西區內銷售,及天津汽車、長安汽車、哈飛汽車、昌河汽車四面楚歌的圍攻,所以五菱微車銷量下滑到只能佔據市場份額的15%,柳州五菱並沒有產業能力再一舉攻下汽車市場——實事求是,柳微廠老汽車工業向現代汽車工業的前進步伐戛然而止。


直至屈尊引進了上汽通用
,五菱才煥發了第二春。他們聯合組建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上汽集團+美國通用汽車採購、流水線、管理、銷售渠道的全球化體系,打破資金、配套、技術、生產、運營及銷售壁壘,聯袂研發生產的首款五菱之光汽車,上市7年累積銷量高達216萬輛,市場佔有率一度佔據80%,重返微車寶座!

而基於五菱之光的成功,上汽通用五菱繼續發力,反正有錢、有技術、有平臺、有口碑,你就只管往前衝就肯定對了!鏘!鏘!鏘!

一款可以用劃時代來形容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因此問世,同樣是上市7年累積銷量超400萬輛!問世至今穩居蟬聯MVP車型銷量寶座!

從拖拉機到微型貨車,再從微車到MVP(多功能商務乘用車),直至現今五菱旗下寶駿轎車、SUV車型的熱銷現象:

五菱汽車的路為什麼這麼順風順水,五菱是憑什麼延續這種優勢的?靠全球化的技術?靠加班加點的生產?

還是靠全國最大的銷售服務網絡?五菱服務網點最多時有2600家!遍佈全國市、縣及部分鄉鎮,話說五菱汽車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東風是啥,你以為我還要說五菱的第三春?

此東風非彼東風,正乃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什麼,柳州汽車你只知道五菱?那我幫你回憶一下:
這輛車見過沒?他雖老,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他才是我國貨車的開山鼻祖——東風神車EQ140。還有很多你值得回憶體會的細節:

沒錯,你在市面上、公路上、貨運市場上看到的東風輕卡、乘龍中卡、霸龍重卡、東風風行乘用車,都是東風柳州
汽車廠所生產的。

這款大面包車你一定不陌生,就是東風柳州旗下——風行汽車,除了風行MVP汽車系列,還有更多的景逸乘用車型。

所以,柳州汽車製造業的優勢,在於汽車工業的品牌底蘊,及產業化規模的優勢,以及汽車品質的不斷創新和提高。不理解不要緊,您就簡單記住柳州有兩個汽車大廠家,柳州有眾多的汽車相關產業配件供應商不計其數,及六個以上品牌的各種商+乘用上百種車型,柳州對於汽車工業的發展要比其他城市更加註重,柳州有歷史+產業+創新+品牌的汽車發展文化。


靈動優揚,深耕人文、經濟、社會發展,歡迎關注我們,相聚一起探討美好未來!


靈動優揚


資深柳州仔前來報道,柳州是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目前有兩家大型汽車製造廠,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柳汽,歸納起來,柳州在汽車製造方面的優勢如下:



首先是汽車配套設施全,也就是汽車的零部件製造企業多,因為上汽通用五加東風柳汽的年產量估計有150萬倆,這麼大的量,如果從外地製造零部件再運輸過來是不划算的,所以很多零部件廠商都在柳州有分公司。

第二,交通便利,柳州地處廣西中部,是綜合性交通樞紐,鐵路網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也有自己的飛機場,物資運輸是非常的方便快捷。



第三,人力成本低,柳州作為三線城市,房價雖然高,但是工資低呀,目前工廠工人2000-5000的工資居多,如此低的人力成本,不來這去哪呢?

第四,政府政策扶持,毫無疑問,柳州汽車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超級有吸引力的政策扶持。



主機廠量大汽車配套全、交通方便、人力成本低、政府扶持,這就是鄙人總結的柳州四大汽車製造優勢,歡迎各位繼續在評論區補充


造車人說車


古時柳州因出木材 遂形成交通便利 的商埠 而近代工業發展 這是一重要因素 柳州依託重型機械製造 形成了以汽車工業為主的相關產業鏈 這是優勢 但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底特律 曾經的汽車業的輝煌 但己廢棄 既是前車之鑑



伊登100104231


說到柳州,不得不提柳州的兩樣東西。

一個是柳州螺螄粉。美食界一顆冉冉升起的網紅明星。

一個就是五菱神車。在全國各地,都會看到神車的身影,無論是在西藏這樣的高原地區,還是在東北這樣的極寒地區,都有五菱神車的存在。

柳州不止製造神車,還有寶駿、風行、客車、貨車、新能源車等等

柳州一直是廣西的代表性工業城市,廣西的工業就要看柳州,柳州的工業中汽車佔有很大的一個比重。柳州有中國一汽集團、二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國內三大汽車集團,日產和雷諾及通用全球三大汽車巨頭,而且柳州的汽配企業有幾百家,柳州已經在汽車行業已形成了完整的矩陣。

柳州銷量最高的當屬五菱神車,價格便宜實惠還特別耐用,無論是載人拉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小路,五菱神車無所不能。

讓我們看一組柳州汽車產量的數據

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整車廠配套項目相繼竣工投產,寶駿510、310W等車型銷量一路攀升,全市汽車產量超過250萬輛。在汽車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柳州的汽車產業仍然不斷的向前走,銷量也在逐年攀升。

新能源車也是在加快腳步發展,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一極

柳州市汽車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柳汽兩家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了1.2萬輛,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變革,柳州市汽車產業將做出最大的調整,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是重中之重。

未來,柳州的汽車行業還是會保持長足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南寧美食攻略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魯迅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國的很多汽車企業為什麼在柳州建廠,首先是因為汽車工業需要有產業工人聚集的基礎和歷史,而柳州就有。

在1937年,位於柳州的廣西機械廠製造出了戰鬥機,在80年代之前,柳州的工業產值在華南排第二,僅次於廣州。在2009年,柳州這個並不算大的城市產出100萬輛汽車,產能僅次於北京和上海。2015年柳州的汽車產量為230萬輛,產能僅次於重慶和上海,可以說,柳州在產能方面,與主要的汽車生產基地相比並無劣勢。


另外,汽車產業是長產業鏈,因為要保證絕對的可靠和便利,必然對其有著高要求,而柳州除了有本土企業柳州鋼鐵廠是中國第98大的企業、中國的三大汽車廠一汽、二汽和上汽的生產基地外,汽配廠、汽配城也已遍地開花,這樣看來,柳州早已經逐漸形成聚集效應。

當然,任何產業的發展勢必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柳州的工業產值佔廣西三分之一,而汽車又是柳州的支柱性產業,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這應該也是很多汽車企業在此落戶的原因之一。

另外,也有地理上的優勢吧,在南方,乘用車的話,廣州豐田、廣州本田,對應柳州主打的10萬內的風行、寶駿等,不構成直接競爭,不過現在也有些後來居上的意思了。而在微型車上,與重慶的長安已是不相上下,而在卡車等方面,則是在南方拔得頭籌。

總的來說,優勢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政府的決策也很重要,另外,因為在環境方面大力度維護,也使得柳州成為一個工業和環境和諧發展的宜居城市。


高氏觀市


作為柳州本土人,見證人柳州汽車工業的發展,90年代就有柳微,柳汽,柳特,柳工,柳機,柳發等汽車相關企業,而且當時這些企業都是柳州市乃至全國頭牌企業,汽配廠,汽配城也已遍地開花。發展到今天,柳微合資,去年216萬輛全國穩穩的老大,柳汽,柳特,柳工一般般,柳機,柳工不好過,柳發破產,柳州汽車整體規模是擴大了,全國大的汽配供應商和汽車運輸物流公司在柳也是鋪天蓋地的建廠,可以說汽車製造及相關產業已經成為柳州的經濟支柱,總的來說優勢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政府的眼光也很重要,柳東新區將成為柳州的第二個汽車工業區,第一個肯定是柳南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