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上世紀80年代,國產電影有著長達十年的黃金時間,伴隨著國產電影的繁榮,一批電影演員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劉曉慶、張瑜、斯琴高娃、陳沖等都是那個時代走出來的巨星。那時有一本電影雜誌叫《大眾電影》,每期的封面基本都被這些國內的電影明星佔據。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劉曉慶

有一位女明星,她也登過《大眾電影》的封面,但她那時候在國內並不知名,後來人們認識她,也並不是因為電影,而是她在國外那種幾近病態的狂放表現,她就是白靈。

白靈最近的亮相,是在陳思誠電影《唐人街探案2》,她在片中飾演巫婆偵探,存在感很差。巫婆偵探在片中是一位癲狂的老妖婆,而現實中的白靈,現在差不多也是一位老妖婆了。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年輕時的白靈(中)

白靈出生於60年代,父母是一對高級知識分子,都從事高校教育事業,在當時,白靈的這種出身可謂根紅苗正。白靈於70年代末進入文工團,從事文藝工作,80年代中期開始電影生涯,比較知名的作品有滕文驥的《海灘》、胡玫的《無槍槍手》、張軍釗的《弧光》等,但這些電影的知名度無法跟當時劉曉慶、張瑜等人的知名作品,如《芙蓉鎮》《小街》等相比,長相甜美的白靈也就沒能在80年代擠入一線電影女星行列。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白靈去美國深造電影,由於成績優異,還獲得過紐約大學的相關獎學金,可見她是一名相當聰慧的女生,隨後白靈留在好萊塢發展。

白靈到達美國後,不僅相貌與之前判若兩人,性格也隨之大變,她對祖國似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埋怨,甚至憤恨,經常有一些攻擊祖國的言論。她在好萊塢發展也並不好,除了在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的電影《烏鴉》裡,飾演過一個配角外,鮮有作品問世。而內地影迷對其最反感一點,就是她主演了那部李察·基爾的反華驚悚片《紅色角落》,該片意識形態先行,其實質量不過爾爾。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之後的白靈除了越來越瘋,在公眾面前越來越“毫無保留”外,就是越來越會炒作。在好萊塢,她一直是個小角色,而她在公眾場合的不檢點,使得她看上去更像小丑。2005年,白靈在喬治·盧卡斯的《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裡飾演一個小角色,但上映時她的戲份卻被刪得一秒不剩,白靈自稱是因為自己為雜誌拍攝不檢點的寫真,惹怒盧卡斯,才導致戲份被刪。而盧卡斯的說法則是在白靈拍寫真之前,戲份已經刪了,完全是為了劇情需要。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2004年,白靈的演藝事業有了個小轉機,她在李碧華編劇的恐怖片《三更2之餃子》裡,扮演一個可以“妙手回春”的妖婆,角色的古怪與白靈的古怪渾然一體,加上白靈本來就有演技傍身,本片最終讓白靈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但這個轉機並沒有成為白靈事業上升的拐點,之後她繼續著特立獨行的人生。儘管最近十多年,白靈參演的華語片變多,但她對祖國似乎始終有一份恨意。

她曾根紅苗正,因為出演“反華電影”遭中國影迷唾棄

據她自己採訪時稱,她對祖國的這個態度,跟其年輕時的經歷有關,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去討論,也不去指責她,甚至可以理解她,但白靈在公眾場合那種極力吸引眼球的誇張方式,多少讓正常人有點難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