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李志林:諸多消息衝擊大盤,獲利回吐震盪回落

04.26李志林—忠言午評:諸多消息衝擊大盤,獲利回吐震盪回落

週二週三上證指數和創業板好不容易收復了3100點和1800點,但今諸多消息衝擊了大盤。

其一,繼美國商務部制裁了中興通訊後,美國司法部(DoJ)正在調查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是否違反了與伊朗有關的制裁規定。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之一,與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比肩,該公司的部分零部件由美國芯片製造商供應。

華為拒絕就其是否正受到調查置評。在一份聲明中稱:“華為遵守其開展業務的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於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顯然,這是美國即將派團來華進行貿易談判前,為爭取主動使出的又一“王炸”。不可能嚇到中國。但還是驚嚇了上午大盤。

其二,最新披露的“國家隊”(證金、匯金、外匯局、證金資管及證金定製基金)2018年首季操作——緊盯業績、調倉換股、高拋低吸。截至4月25日晚間,約有110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首份季報,其中“國家隊”現身408家公司的股東榜,總計持股市值超過1900億元,但已顯示,國家隊大部隊已基本退出。“國家隊”一季度操作上,增持從高位回落的有色、電子板塊,減持明顯上漲的銀行、地產板塊。這對仍重倉持有大盤藍籌股和白馬股的公募基金,產生了震懾,動搖了他們的持倉信心。

其三,近期兩融餘額維持低位並繼續回落,跌破萬億,場外槓桿資金對後市顯然仍心存忌憚。兩融餘額的回落,意味著對兩融標的——上證50和滬深300大盤股的減倉,資金撤退。這也是今年大盤藍籌股走勢最差、大盤指數難以上漲、遠遠落後深市三指數的主要原因。相反,本週以來,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獲得了融資淨買入的板塊僅有計算機、國防軍工、生物醫藥和休閒服務四個板塊。不難發現,即便是場外融資和場內主力間,也已明顯轉向了新興產業的中小盤股。

其四,作為A股市場中高分紅的典範,格力電器這2017年業績創歷史新高,但是,12年來卻首次宣佈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格力電器解釋稱,公司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此消息導致整個家電板塊紛紛走低,飛科電器、格力電器等紛紛重挫,另外,青島海爾、蘇泊爾、華帝股份等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當然,主要還是外圍不確定性加大造成五一長假前人心不穩,紛紛兌現獲利盤。

今大盤高開2點,3119點。衝高3121點,隨後一路震盪走低。上證50和滬深300跌1.14%和1.41%,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跌0.92%、1.54%、0.99%、1.33%。個股漲跌比:249::145,397:1504。27股漲停,17股跌停。成交量2535億,與昨日持平。

隨著年報和一季報即將全部公佈完畢,市場層面上大盤和個股的風險釋放進入尾聲。雖然大盤股、上證50和滬深300中的撤退的大資金形成的窟窿較大,整體資金不足,上漲動能缺乏。但是,3040點對應的歷史最低的14倍市盈率估值,封殺了大盤的下跌空間。再過一個月,伴隨A 股納入MSCI 指數近在咫尺,疊加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我認為,上證指數、滬深300、上證指數,在今年後7個月,擔任為大盤搭臺的角色,還是有基礎的。

不論怎麼貿易談判結果如何,後市A股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以中小盤、去年未漲反而超跌、以芯片、集成電路、軟件、5G、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股、高成長股,將會輪番表現,爆發類似於以互聯網為代表的99年5.19那樣的行情。只是,因為股市規模已擴大了10倍,大盤指數不可能按當年那樣兩個月猛漲70%(1050--1754點)以上,主要使個股行情,通過牛股迭爆來實現。並因比價效應,帶動相應板塊和中小盤股上漲。

內外金融市場註定將難以平靜,跌宕起伏為階段常態。國內貨幣政策不會“大撒把”,只能定向發力,系統性行情不可幻想,結構性行情仍將是主基調。在二級市場流動性難以推動大盤股之際,β的空間彈性重於估值,“輕指數、重個股”、“抓小放大”、“重成長性、輕市盈率”,是市場無奈的選擇。近期新的領頭羊股市有核心技術的中國軟件,市盈率炒到176倍,短期股價翻倍,市場仍然追捧。今雖特停,但是,根據比價原則,市場正在尋找下一個中國軟件。

操作上(公眾號:李志林),逢低關注電子、芯片、集成電路、軟件、計算機、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底部放量成長股,相對低股價的股優先,迴避近期股價連續漲幅過高的股。

李志林:諸多消息衝擊大盤,獲利回吐震盪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