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一、椒香嫩牛肉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賣點:牛肉切成塊後,先加入蔥姜水浸泡,再加入啤酒致嫩,肉質自然鮮香而且細嫩無比。

砧板:黃牛元寶肉(即坐臀肉)400克洗淨後切成塊。

打荷:牛肉片放入盆內,加入蔥姜水沒過表面,浸泡15分鐘,撈出吸乾水分,加入鹽、胡椒粉各4克,雞汁1克,味精2克,啤酒12克,雞蛋清、生粉各10克上漿,封少許色拉油,入冰箱冷藏30分鐘。

爐頭:

1.鍋內放入色拉油8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牛肉片小火滑油,撈出控油。

2.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幹辣椒絲20克、蔥白絲10克、鮮花椒8 克、香菜梗5克爆香,下入牛肉片,倒入辣椒粉、孜然粒各6克,熟白芝麻10克,大火翻炒均勻,出鍋放入燒燙的石板上。

二、小炒豬肝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家常湘菜中用豬肝入菜比較多,但豬肝烹不好容易發黑發硬且有腥味,豬肝的切法、醃製和火候等都有講究。下面我們跟大家分享一下,炒出香滑脆嫩的豬肝的五個關鍵點。

關鍵點一:豬肝選質地蓬鬆的

炒制豬肝前的食材選用非常關鍵。一般豬肝有粉肝、面肝、麻肝、石肝、病死豬肝、灌水豬肝之分。前兩種為上乘,中間兩種次之,後兩種是劣質品。我們選用顏色鮮紅、質地蓬鬆、口感沙軟的嫩豬肝,不要選顏色泛青、質地發硬的豬肝。嫩豬肝能充分吸收泡椒的味道,質地硬的豬肝不容易入味。

教給大家採購豬肝的一個小竅門:採購前可以用手按按,要買彈性好的,這樣的豬肝炒出來才足夠脆嫩。

關鍵點二:豬肝不要切得太薄

豬肝洗淨後要用毛巾吸乾水分,這樣炒出的豬肝顏色漂亮,不發黑。再將豬肝改柳葉刀,厚度在0.3釐米為宜,這樣炒出來的豬肝有彈性,如果切得太薄,豬肝受熱後反倒容易變硬。

關鍵點三:改刀豬肝不要衝洗

豬肝切片後不可過度清洗,如果將黏液全部洗掉,味道就不鮮了。很多廚師不瞭解豬肝的特性,認為切片再洗會更乾淨,其實這些黏液就是豬肝呈鮮呈嫩的物質。

關鍵點四:滑豬肝油溫四五成熱

豬肝滑油時,四到五成熱正好,油溫過高會使其變老,油溫過低會使豬肝脫漿。在炒制豬肝時還要控制好脆度和嫩度,炒至八成熟至豬肝變色即可起鍋。

關鍵點五:大火快炒多放油

炒豬肝的時候一定要大火快炒,煸炒泡椒時,炒至泡椒皮上起白色小泡並散發出香味時即可下豬肝。注意炒制的用油量比平時炒菜稍微多一些,因為上過漿的豬肝,放油少的話容易煳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小炒豬肝”的詳細做法:

1.豬肝500克衝去血水,改刀成柳葉片,用清水漂洗乾淨,撈出後用毛巾吸乾水分,放入盆中,加味精10克,白糖2克,蔥段、薑片、胡椒麵各4克,料酒8克抓勻,最後撒上生粉10克拌勻碼味。

2.五花肉切片,蒜薹100克切段,泡尖椒切段。

3.鍋入菜子油1千克燒至六成熱,下豬肝滑炒至變色,撈出控油。

4.鍋留底油燒熱,下五花肉煸香,下泡薑片15克,蒜片、泡椒圈各10克,蒜薹,小米椒粒炒香,下入豬肝翻勻,下雞精5克,醬油、香醋各6克調味,即成。

三、乾鍋黃鴨叫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隨著顧客對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口味好還要上菜速度快,將菜品標準化是行業發展趨勢。在菜品標準化過程中“傻瓜醬汁”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好的醬汁可以實現口味統一,操作便捷,降低成本。

備料:鮮活黃鴨叫500克宰殺制淨,加鹽、白酒各5克,白胡椒粉3克碼味。

製作方法:

1.鍋內入水菜籽油,下黃鴨叫煎成焦黃。

2.黃瓜條200克加鹽3克煮熟,撈出墊底。

3.鍋內入菜子油200克,燒至四成熱,下姜、蒜各10克,青紅椒段20克,泡姜、泡椒剁碎20克,炒香,加饞嘴醬50克、燈籠椒5克炒香,加水500克燒開,下黃鴨叫,紫蘇葉,加雞精20克、白糖5克,小火煮2-3分鐘,加味精10克調味,收汁,起鍋。

秘製饞嘴醬:

鍋內放入菜子油5千克、熟豬油5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下泡椒醬(市場有售,最好買二金條泡椒醬,也可以自制)、泡蘿蔔、泡姜各1千克,姜米、蒜米、紅油豆瓣醬各250克,慢慢炒香至水分幹,小火炒約20分鐘,加入芝麻醬、花生醬(芝麻醬、花生醬各150克提前用2倍量的溫水稀釋),炒5分鐘出鍋即可。

注:此醬可以做淡水魚和海水魚,也可以烹雞、鴨、烤鯽魚、烤腦花、牛蛙、蔬菜等,烹調方法可炒、烤、燒。

四、撈菜醬香肉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撈菜醬香肉這道菜是將五花肉與雪菜結合,在處理五花肉時,抹以湖之酒(湖之酒是衡陽特產,用糯米釀造而成,自北魏就成為貢酒)上色,炸制時湖之酒中糖分焦化起到上色作用,這也是衡陽處理五花肉或炸制其他原料的特色。

原料:精選五花肉400克,雪菜碎200克。

調料:蒜子 15克,小米椒2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100克),辣椒粉、蔥花各3克,A料(生薑、蔥各10克,郫縣豆瓣醬、辣椒粉、辣妹子、辣椒醬各5克,金標生抽、10度湖之酒、蠔油各15克,味精4克,胡椒粉3克,八角粉2克)。

製作方法:

1.淨鍋上火,下雪菜碎翻炒均勻,倒出;淨鍋燒熱,下色拉油30克燒熱,下雪菜碎炒香,翻炒均勻後加辣椒粉調味。

2.五花肉入水鍋,煮至筷子能插進去,撈出,在皮面抹上湖之酒。

3.鍋內下色拉油1千克,燒至四成熱,下五花肉炸至表皮金黃色,撈出控油,切成8×3×0.8釐米的片,加A料拌勻,入蒸箱蒸20—30分鐘。

4.淨鍋入色拉油20克燒熱,下蒜子、小米辣炒香,下炒好的雪菜、加工好的五花肉翻炒均勻,裝盤,撒蔥花即可。

五、香辣鳳爪蝦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對於年輕食客來說,香辣過癮的乾鍋系列菜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香辣鳳爪蝦”在我們太原店銷量排行第一,特點就在於使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香辣油和香辣醬調味,口味非常好。

而太原店的走到時尚路線的餐廳,消費群體都是年輕人,而這種口味的菜品非常受他們歡迎。

製作方法:

1.明蝦300克開背,拍幹澱粉後入燒至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外脆裡嫩,撈出控油。

2.淨土豆150克切成9×0.8×0.8釐米的長條,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大雞爪7-8個對半剖開,洗淨後放入沸水中大火焯透,撈出控水,再放入自制滷水2千克中,大火燒開,改小火滷至九成熟,撈出控湯,放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滑油。

熟處理:

鍋內加入自制香辣油100克,加入小料(蔥、姜、蒜各10克,花椒2克,幹辣椒段3克)熗鍋,下入自制香辣醬50克(嗜辣的可以增加用量)、黃飛紅香脆椒30克炒香,倒入土豆條、雞爪大火翻炒30秒,再放入炸好的明蝦,用(鹽12克,雞精5克,味精、白胡椒粉、孜然粉各2克)調味,大火翻炒30秒,淋入芝麻油5克,翻炒5秒出鍋,撒上白芝麻、小蔥各2克點綴即可。

注:菜品可做適量修飾,將雞爪土豆條墊底,菜品更美觀。也不會因為加熱導致蝦變鹹。

香辣油:

1.幹辣椒1250克放入鍋內,倒入清水2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軟,撈出控水,將辣椒放入絞肉機內絞碎。

2.鍋內放入金龍魚大豆油10升、牛油2.5千克,小火熬化後放入絞碎的辣椒蓉、郫縣豆瓣醬2千克、香料(香葉、香草各10克,桂皮20克,白豆蔻30克)小火熬至辣椒皮變成深褐色,離火過濾,即為香辣油。

香辣醬:

1.乾紅辣椒80克剪碎(儘量剪得碎一些);花生200克拍碎;姜、蒜各20克切末。

2.鍋中倒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時,先倒入豆豉80克、蒜末、薑末,小火炒出香味,再依次倒入花生碎,辣椒碎,鹽50克,白芝麻、白糖各20克,五香粉10克,小火炒約5分鐘,倒入醬油60克,再煮3分鐘-4分鐘,關火。待醬料徹底晾涼後,裝入容器中密封即可。

雞爪滷水製作方法:

1.將冰糖砸碎;炒鍋置火上,放菜子油50克和冰糖100克,炒至糖熔化,摻清水250克熬成糖色。

2.鍋內倒入骨頭湯5千克,放入拍姜、蔥段各100克,鹽80克,冰糖、紹酒各50克,糖色(使湯呈淺紅茶色)和香料袋(八角3顆,小茴香、花椒各5克,甘草3片,桂皮1塊,草果1個,陳皮1片),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香味四溢即成滷水。

六、口水蛙蛙叫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川湘結合菜

初加工:

1.淨蛙肉300克洗淨,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加入牛肉粉、味精各2克,蠔油10克略微醃製,入燒至四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滑至八成熟,撈出控油。

2.鱖魚1條(重約600克)宰殺取肉,將魚肉切成雙飛片,加入鹽、味精各3克,玉米澱粉20克,蛋清15克抓拌均勻。

詳細做法:

1.鍋內放入自制冒菜底料150克、清高湯300克燒開,待湯汁剩餘一半時濾出料渣,放入味精、白胡椒粉各3克,牛肉粉5克調味,下入魚片和牛蛙,用中大火燒開,出鍋倒入容器內。

2.鍋內放入煳辣油20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幹辣椒節170克、新花椒10克熗香,出鍋倒入容器內,撒入土芹末、蒜苗末各25克即可。

自制冒菜底料:

鍋內放入菜子油10千克煉熟,放入牛油7.5千克,下入炸薑片、炸蒜子各4千克,紅油豆瓣5千克,餈粑辣椒10千克和香料(香葉、小茴香各70克,白豆蔻、八角各300克,桂皮、幹香茅各20克),小火炒幹辣椒的水分後,小火炒制約30分鐘,放入二鍋頭白酒500克、醪糟1千克炒勻,關火冷卻,再用絞肉機粉碎一遍即可。餈粑辣椒是用二荊條幹辣椒5千克、5號幹小米辣椒3.5千克、子彈頭幹辣椒1.5千克製作而成的。

七、爽嘴餛飩

7款出菜快、點擊量超高的家常湘菜

別看這些小吃售價低,看似不能給餐廳賺多少錢,其實這其中的利潤驚人,而且能吸引回頭客。

以這道餛飩來說,售價5元一小碗,一桌10人每人一碗就是50元,相當於兩道菜品的售價,但是毛利高達80%。別看這些小吃普通,但顧客覺得家常,還喜歡作為主食點。我們這道餛飩味道確實還不錯,很多時候顧客每人有點2份或者3份,老人小孩都喜歡,比賣米飯受歡迎的程度高很多。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這道“王家抄手”分兩種口味,原湯和紅油的,抄手皮薄肉嫩,添加湯汁,經過小火慢燉香味濃厚。

原料:餛飩皮10張,餛飩餡50克,菜葉2根。

調料:蔥花、香菜末、複合味粉各3克,複合醬油6克,豬油渣1克,大骨湯150克。

製作方法:

1.將複合味粉、蔥花、香菜末、豬油渣、複合醬油放入碗中,加入骨湯調勻;菜葉燙熟後放入碗底。

2.將包好的餛飩入似開非開的清水鍋中慢煮2分鐘用笊籬撈入調好骨湯的碗中即成原湯餛飩。如果製作紅油味餛飩,可以在此原湯餛飩的基礎上加入紅油、紅油海椒各10克即可。

複合味粉:將鹽90克加味精120克、雞粉60克、白胡椒粉10克混合均勻即可。

餛飩餡:肥三瘦七的豬絞肉500克(肉餡一定要多絞2次,而且要絞得細一點),加鹽10克、清水450克分多次加入(邊攪邊加水),用力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當水分全部被肉吸收後倒入雞蛋液60克,生薑末40克,芝麻油、味精各3克,料酒5克,白胡椒粉1克,繼續拌至呈漿糊狀即成。

豬油渣:將豬肥膘肉用機器切絲(多切兩遍),直接入大鍋中熬出油分,在不變色的情況下撈起來,晾涼,再用小火煎至幹、香、脆,控油,攤開晾涼即可。

骨湯:肥五花+豬棒骨吊出奶白底湯

我們選用豬棒骨+肉皮+肥五花來吊高湯,在大火加熱過程中,這些食材所含的蛋白質不斷析出,可以使湯汁變得濃白。選取豬棒骨5千克從中間敲斷,漂淨血水,入開水鍋焯30分鐘至焯淨血水;肉皮1500克將毛燒淨,刮洗乾淨;肥五花1500克入鍋焯燙。在不鏽鋼煲桶內依次放入豬棒骨、肉皮墊底,放入肥五花,入大蔥段、生薑片各50克,撒入白胡椒粒10克,添入冷水10千克,大火加熱至沸騰,打去表面的浮沫,轉小火煮約2小時,至湯色濃白、漂起薄薄一層油脂為佳。

關鍵:

1.湯底在使用至油氣不足時,可以加入熬好的雞油來增加香味和油氣。

2.此配方適合小店使用,如生意較好的門店可以加倍用量吊制骨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