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藍翔LOL戰隊慘遭11連敗,電競教育是不是偽概念?

前不久,北大開設的電競課在遊戲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討論,其中讚譽之聲居多。

根據那篇刷屏的《我在北大旁聽了一節電競課》自媒體文章來看,儘管北大這門課程被外界統稱為“電競課”,但其實它的名字叫做《電子遊戲通論》,其內容更多的是講授遊戲的研發、發展、管理、趣事等內容。

藍翔LOL戰隊慘遭11連敗,電競教育是不是偽概念?

當然,這門本應該是比較嚴肅的“學術”課程被外界解讀為“電競課”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電子競技是當下國內遊戲圈最火熱的風口,電競教育也借力被吹上了天。數據顯示,從去年開始,國內已經有20多家學校開設了和電競相關的專業和課程。

電競教育爭議

也許有朋友還記得,去年的時候,藍翔宣佈開設“電子競技專業”的新聞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可能對很多朋友來說,藍翔就是活在B站鬼畜和洗腦廣告裡的“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但陡然間,藍翔進軍電競行業,還開設了電競專業的消息還是在朋友圈引發了新一輪狂歡。

藍翔LOL戰隊慘遭11連敗,電競教育是不是偽概念?

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實戰表現看出,由藍翔電競學院學生組成的一支站隊,在今年LD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次級聯賽)春季賽裡,只拿到了0-11的戰績,更要命的是,在3局2勝的賽制中,他們甚至沒有贏下哪怕一小場的比賽。

這樣的糟糕戰績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電競學校真的能培養出職業選手嗎?

遊戲教育的試探

其實對於筆者來說,我更願意將這些高校開設的所謂“電競課”稱為“遊戲設計課”。就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北大“電競課”,其實講授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電子遊戲的研發、發展、管理等專業內容。

我們知道,在國外的高校教育中,電子遊戲研發也是一門細分的專業。南加州大學(USC)的互動傳媒專業為美國各大遊戲公司培育輸送了許多專業的研發、管理人才。

藍翔LOL戰隊慘遭11連敗,電競教育是不是偽概念?

在前不久的國產3A討論潮中,我們又發現了許多業內人士都在呼籲,中國的遊戲行業在人才方面的匱乏程度絕不亞於芯片行業。而經過最近幾年國內遊戲市場的發展,遊戲人才的薪資在整個IT行業也是拔尖的一群。

也許那些專科、職校甚至社會機構開設的電競訓練專業課程真的是風口中的噱頭,但是那些高校發展的電競專業則是在可行性的邊緣試探。期待未來國內能有更多為遊戲行業培育和輸送專業人才的學術機構出現,而不是憑藉風口撈塊錢的資本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