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故宮隆宗門上插了根箭頭,已經200多年曆史了,嘉慶為何不讓拔

去過故宮旅遊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乾清門前廣場西側的隆宗門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隆宗門牌匾上竟然插著根箭頭,這大雅之堂的門臉上,為何留下這樣的敗筆?難道是當初清朝順治十二年,翻修時工匠一時大意,誤留下的?


故宮隆宗門上插了根箭頭,已經200多年曆史了,嘉慶為何不讓拔

來到此門前,你能見到隆宗門是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大紅色為底,梁枋繪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浮於門上。門道內外設慢道供車行駛,門內外挨著軍機處和太后的慈寧宮,是連接內廷與外朝的重要通道,為緊靠皇帝住所的一道重要禁門,沒有皇上傳諭,即使是王公大臣也不敢私自闖入。

這麼重要的一道門,怎麼會讓工匠粗心大意留下釘子呢?除非他是活的不耐煩了,那這箭頭從何而來?這其中是有一個故事的。
故宮隆宗門上插了根箭頭,已經200多年曆史了,嘉慶為何不讓拔

原來嘉慶十八年(1813年)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為首的林清帶領著“天理教”的成員,闖進了皇宮,故事就此開始……當時中原一帶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天理教”(清時稱“八卦教”是元末白蓮教的一個分支)起義。其中京畿天理教“坎卦”頭領林清(祖籍浙江,久居北京大興黃村宋家莊)策劃並組織了一支隊伍直接發起了攻打紫禁城的戰鬥。

起義起因源於嘉慶十六年天上出現的彗星,天理教認為此事主除舊佈新,是改朝換代的徵兆。加之嘉慶十八年的閏八月被移至次年的閏二月,林清認為閏八月是對清朝變故的體現,於是決定於嘉慶十八年陰曆九月十五日舉事(九月就是原定的閏八月)。
故宮隆宗門上插了根箭頭,已經200多年曆史了,嘉慶為何不讓拔


9月14日 ,蓄謀已久的林清趁著嘉慶攜帶大軍前往承德北部的木蘭圍場狩獵,這一走宮中隨從跟隨大半,只留個些許人把手皇宮,他試想機會來了。天理教教徒二百人分兩隊,暗藏武器,化裝潛入北京,另有一支隊伍埋伏於地安門。次日中午,攻打東華門的100人,又配合宮中收買的太監劉得才,劉金來了個裡應外合,兵分兩路輕鬆從東,西華門打進宮中,因與運煤人爭道引起矛盾,吵鬧中忿而拔刀爭鬥,被守門的禁軍發現,急欲關閉東華門,忙亂中只有幾十人衝入,其餘被關在門外的人,逃回宋家莊。衝入東華門的數十人,一路拼殺到了景運門,被堵截在門外。西華門的這隻百人隊伍則在內應太監的帶鄰下,眼看就要攻入內廷,來到了隆宗門之下。

只見此時外面槍炮聲響起,衝出倆人領著一群裝備精量的軍隊,包抄過來,一個個手裡都拿著一把火槍,林清看情況不對,進退兩難,就只能硬著頭皮衝了上去。雙方激烈交戰,最終起義軍因裝備與軍隊相差懸殊,慘敗,潰散而逃。這箭頭就是那時雙方交戰被一弓箭手射到上面去的。
故宮隆宗門上插了根箭頭,已經200多年曆史了,嘉慶為何不讓拔


要說那兩個反擊的人是誰?一位是太監總管,一位就是智親王,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嘉慶知道這事兒後,大發雷霆,堂堂的皇宮居然讓幾十個反賊給差點端了,真是養了一去窩囊廢。

因“釀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已詔”,並下令削去箭尾,就留箭頭於隆宗門牌匾之上,任何人不準拔,違令者斬。為的就是警惕後世“前車之鑑(箭)”

可是嘉慶沒想到的是大清還是滅了,晚清更是官員腐敗,軍隊不堪一擊,史上還稱清此時由盛到衰為“嘉道中衰”,至今箭頭還在,已經215年了,嘉慶想法是好的,卻不料是時代變了,大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