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世間萬物有始有終,地球上一個人是如此,宇宙間一顆恆星也是如此

不生不滅的至高境界是人類難以企及的一種美好夢想。而事實上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會經歷從誕生到逐漸消亡毀滅的歷程。我們人類的生命是如此,從誕生到牙牙學語,及至長大成人,最終垂老消亡。其它的生命形式也無一不是這樣,雖然有一些生命形式似乎擁有著永恆的生命,比如水母,但是這種所謂的永恆也不過是不會衰老而已,事實上這種脆弱的生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丟掉自己的性命,比如環境的些許變化或者其它生物的捕食。不僅生命體會有誕生和消亡,任何事物都是有始有終的,這才符合熵增原理。

世間萬物有始有終,地球上一個人是如此,宇宙間一顆恆星也是如此

所謂的熵增原理簡單來說就是任何封閉系統內部的事物都遵循著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不僅地球上的生命和物質是如此,宇宙之間的天體也是如此。比如像太陽一般的恆星,同樣擁有著自己從生到滅的獨特一生。那麼恆星的一生又是怎麼樣的呢?用我們的話來說,那是無比壯闊的一生。恆星之所以是恆星,是因為他擁有著巨大的質量和密度,以至於在上面可以發生氫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的過程中,恆星上的氫會聚變為氦,而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光和熱就被釋放了出來。而這些光和熱向外輻射到其他的行星上,就會給那裡帶來光明和溫暖。

世間萬物有始有終,地球上一個人是如此,宇宙間一顆恆星也是如此

但是核聚變並不會憑空產生,是需要能量的,而恆星再大,也是有限的,既然恆星是有限的,那麼恆星上的燃料自然也就是有限的,所以終有一日恆星上的燃料會燃燒殆盡,在燃料消耗殆盡之後,核聚變反應也就消失了,光和亮也就消失了。但是燃料消耗殆盡的恆星並不是僅僅失去了光和熱而已,因為我們說過了,恆星擁有極高的質量和密度,因而會有極強的引力,這種極強的引力會與核聚變之間產生一種平衡。因為引力的本質是聚合,而核聚變的本質是分裂。但是當恆星上的核聚變消失之後,這種平衡也就不復存在了。

世間萬物有始有終,地球上一個人是如此,宇宙間一顆恆星也是如此

失去核聚變制衡的恆星會發生什麼呢?最開始的時候,恆星會變為紅巨星,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用不了多久,紅巨星的外層就會發生脫落,當外層徹底脫落之後,一顆白矮星就出現了。如果你對天文感興趣,那麼你一定知道宇宙中有一顆很明亮的恆星,我們將其稱之為天狼星,而在天狼星的旁邊有一顆小小的伴星,那就是一顆白矮星。白矮星的名字雖然聽起來可能不是特別的起眼,但你可不要小看了它,白矮星所擁有的質量和密度是十分驚人的,但是白矮星並不是一顆恆星的最終形態。

世間萬物有始有終,地球上一個人是如此,宇宙間一顆恆星也是如此

恆星的最終形態是什麼?這個名字我們可能很熟悉,那就是黑洞。失去能量的恆星最終會因為引力作用而逐漸坍縮為一種具有無窮質量和密度的天體,這種天體就是我們所說的黑洞。黑洞的引力要遠遠比它活著作為一顆恆星的時候要大得多,以至於可以吞噬一切。黑洞不僅不會發光,反而還會將所有進入的光牢牢鎖住,所以黑洞才會如此之黑,我們根本看不到它。恆星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但是它的最終結局卻並不會讓我們覺得悲慼。關於宇宙,關於這個世界,你有哪些知識和自己的想法,說一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