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仔細看!寶寶尿液有5種顏色!最危險的是這2種!

仔細看!寶寶尿液有5種顏色!最危險的是這2種!

尿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裡面卻隱藏著重要的健康信號。

最近,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或寶寶活動量大,很多寶媽開始擔心寶寶“上火”了。

● 寶寶尿黃偏少,是“上火”了嗎?

● 最近無故發熱,一尿就哭,有什麼問題啊?

今天,我們就從“一泡尿”來說說寶寶的健康真相。

五顏六色的尿液

- 寶寶正常尿液 -

無色透明或淡黃色,

在空氣中放置一會兒後,會有些許沉澱,且寶寶在排尿過程中,無任何不適感。

- 寶寶異常尿液 -

黃色:很多寶媽看到寶寶“尿黃偏少”,就認為是“上火”,事實上,現代醫學裡沒有“上火”這個概念。

這種大多可以通過增加液體攝入進行改變:六個月內的母乳餵養兒可增加母乳餵養量;配方粉餵養兒,可適當補充水分或吃點水果。

還有一種是病理性的,多由尿路感染引起,如果寶寶在排尿時哭鬧、補充液體後無改善等,應及早看醫生。

仔細看!寶寶尿液有5種顏色!最危險的是這2種!

濃茶色:常見於嚴重的新生兒黃疸

白色:尿尿呈現乳白色,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裡,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乳白色膿尿可能有感染存在。

紅色:服用一些藥物會引起血尿;泌尿系統疾病如尿路感染、結石也會表現為血尿。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仰臥(平躺)睡覺,無任何因睡眠姿勢可能造成眼皮浮腫的問題,家長可以留取晨尿送醫院做檢查。

注意:尿液顏色只是一種輔助瞭解方法,具體還需尿常規檢查,再由臨床醫生來準確判斷。

看懂尿常規報告單

尿常規是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各家醫院的尿常規報告單格式不同,但其內容大同小異。

一般來說,左側是需要做的檢查項目,右側是具體數值及參考區間,方便我們進行對照。

尿常規報告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指標是:尿蛋白、白細胞和紅細胞。

<table><tbody>#檢查項目參考區間1

尿蛋白

(PRO)

正常為陰性(-),變陽性(+),可見於各種腎臟疾病,發熱、劇烈活動也可短暫出現尿蛋白。2

白細胞

(WBC)

正常為陰性(-),變陽性(+)或參考值<5個/HP,提示有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3紅細胞

(RBC)

正常為陰性(-),變陽性(+)或參考值>3個/HP,稱為血尿,可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等。+、-、±分別表示陽性(檢測得到)、陰性(含量很低或檢測不到)、弱陽性(結果可疑),+增多,表示程度增強。

/<tbody>/<table>

一般來說,腎臟疾病會在尿常規檢查中發現異常,建議半年或一年一次尿常規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警惕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小朋友的常見病,2 歲以下寶寶的發病率尤其高,女寶寶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寶寶,約為 3~4 倍。

尿路感染常見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寶寶除了無故發熱這一明顯症狀外,有以下異常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 頻繁更換尿布,但每次尿量不多;

● 已能控制小便,但又出現排尿不可控;

● 寶寶的陰部出現尿布疹,尿布上有臭味。

仔細看!寶寶尿液有5種顏色!最危險的是這2種!

➤ 一不小心中招了怎麼辦?

為了篩查,醫生會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如果寶寶感染情況較重,需使用抗生素時,一定要按照醫生指導下用藥

寶寶服藥後,尿痛、尿急等症狀會很快消失,尿化驗也會逐漸正常。這時,不要擅自停藥,以免反覆發作,導致慢性尿路感染

➤ 夏天如何預防尿路感染?

寶寶易患尿路感染,這與寶寶的生理特點分不開。預防尿路感染,需做到:

勤換紙尿褲,已經戒了紙尿褲的寶寶們,可以穿透氣性強的棉質內褲,讓寶寶的屁屁保持清潔,防止細菌繁殖;

多喝水,可使寶寶尿量增多,利於沖洗尿道,促進細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

千萬別憋尿,及時排出產生的尿液,就能減少細菌滋生。上了幼兒園的寶寶,有尿一定要跟老師說,千萬別憋尿。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