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前 言//

近年来,中国赴外旅游人数屡创新高,许多外国奢侈品店甚至还会高薪聘请会中文的店员,给人一种感觉:中国人就是有钱。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但,中国人的购买力,真的有那么高吗?

且让我们来看看全世界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根据这项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为主要调查对象的统计数据,2016年度可支配收入排行(以户为单位)中,挪威占据第一位,平均每户人家有高达37556.9美元的财产可供支出。

澳洲次之,每户人家可支配收入数额为36378美元。美国则还要“对半”,平均每户可支配收入为16011.6美元。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而中国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换算成人民币,仅为4068.93美元。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中国的4倍,而澳洲人民每户人家可支配收入达到了中国的9倍。

可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澳洲物价低呢?

难道澳洲人其实很穷?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1.澳洲收入是中国9倍 物价却…

不少华人来到澳洲,都会感慨:

澳洲的物价,真的比中国便宜!

且不论2澳元的牛奶,8澳元的红酒,到底是不是“比水还便宜”,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蔬果、肉类也是如此。

一颗牛油果在澳洲超市卖2.5澳元,在国内最便宜也要7、8块人民币。

一块T骨牛排,澳洲超市卖22澳元一公斤,国内一块冷冻T骨牛排动辄就要上百人民币一公斤。

可能会有人说:如果按汇率来算,国内的价格定价,不是跟澳洲一样吗?

但问题是,上文中已经提到,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澳洲的九分之一,换而言之,同样买一块牛排,说中国物价比澳洲高至少八九倍,也不算是夸张。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前段时间,还有个热门新闻:

一位已经结婚生子的女性在网络上抱怨,称自己月收入4000人民币,加上老公的工资,小两口一个月收入在10000以上,然而因为育儿成本太高,婆婆要求她不要再每月花2000人民币购买化妆品,于是两人就起了争执。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这个故事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这名女士应该对自己好点,况且护肤品和化妆品也不一定都要贵的;但也有人说,作为妻子应该量入为出,主动“降级”化妆品未尝不可。

再举一个例子:在澳洲,你每个月挣4000澳币,喝2澳元的咖啡(7-11) ,看场电影25澳元;

在中国,你每个月挣4000人民币,喝几十块钱的咖啡,看场电影要50块人民币。

是不是觉得,同样的收入,你在澳洲妥妥的是“土豪”?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那么,为什么澳洲的物价可以那么便宜呢?

宏观来看,澳洲虽然多年来工资增长率一直不太乐观,但通胀率一直保持在一直保持在1.9%,因此商品也不太可能贵的太离谱。

但市场许多微观条件也为澳洲的低物价创造了条件。

当然是市场因素。大家都知道,woolworths和coles两家常年打价格战,一边廉价超市Aldi还异军突起;

最近,北美来的超市巨头costco也不甘落于人后,宣布即将销售比coles、woolworths更便宜的牛奶,还表示将在墨尔本北部再开一间门店,让澳洲各大小超市零售商惊慌不已。

当然,惊慌的是零售商,受益的就是顾客们了。零售商为了吸引顾客,拼命跟对手们打“价格战”,甚至像costco这样的大零售商还愿意推出$5.89澳元的烤鸡招徕顾客,宁愿亏本也要留住顾客的行为,让澳洲人普遍不用花很多钱就能买到便宜的商品。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其次,澳洲人的消费观也占据了很大因素。

澳洲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高,但人们对于购买奢侈品一般没什么兴趣,这也造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澳洲奢侈品商店打折时,门口经常排队的都是亚洲面孔。

甚至一些澳洲人买衣服也从来不买贵的,直接到Target等百货商店里买一件穿上就完事,因为在澳洲,只要穿着符合场合就好,至于你身上的衣服是名牌还是定制,还是百货商店里的便宜衣服根本无关紧要。

这种随性的社会风气,也让澳洲许多零售商为了招揽顾客,把价格一低再低,否则定价太高,就没人愿意买了。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当然,政府也功不可没。

以牛奶为例,澳洲的牛奶之所以可以卖到比水还便宜的价钱,离不开政府对农场农业的大力支持。

大农场生产的特点是: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农产品的产量高,另外,政府还会对这些农场予以一定的补贴,进一步为低价格创造条件。

如果农场主希望加价,澳洲政府还会派专人去协商,最终保证农产品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保持合理的水平。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而澳洲天然的环境也有一定影响。澳洲主题气候偏干燥,正好适合牧草生长,澳洲畜牧业所需要的饲料价格也低,因此在澳洲肉制品价格也自然较低。

最后,在澳洲买东西,你的税(GST)都是明码标价,白纸黑字写在收据上的,而且每年报税季,中低收入家庭的人根据自己缴税填写报税单,还会得到一定数额的返税。

澳大利亚的税率虽然高,但如果你按规矩缴税,甚至响应政府号召生孩子,一般就能得到不少的返税和各种育儿补贴、教育补贴,这样算下来,在澳洲,生育孩子越多反而越有好处。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想问了:

为什么澳洲人明明挣得比中国人多,花的比中国人少,还总给人感觉那么“穷”?

除去房价等原因之外,小编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中澳消费观不同。

同样是旅行,许多到海外的中国游客会排队买奢侈品,去逛免税店;而澳洲人更喜欢游览风景,走走停停,甚至许多澳洲人的终身愿望不是买房,而是环游世界;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中澳消费观不同还表现在养育观上。澳洲人养孩子提倡“量力而为”,富人家的孩子自然会被考虑送去昂贵的Grammar School,但多数家境普通的家庭还是更愿意让孩子进入普通的公立学校,并且鼓励他们贷款上大学,学知识,或者学技术另谋出路;

总之,

澳洲的教育观,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不虚荣、不强求的消费观。

所以,在很多人哀叹中国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生活越来越难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选择移民澳洲,这固然有关于澳洲的空气和水土,但也有很多家庭承认:移民澳洲,让我们不再需要做无关紧要的消费。

实际上,量力而为的消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澳人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9倍,为什么却感觉比我们“穷”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