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氣候是指一個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與天氣有所不同,氣候具有長期的穩定性。研究氣候的尺度往往較大,多是以月、季、年、多年、數十年、上百年、乃至幾千上萬年以上作為研究的時間單位,某一區域的氣候變化往往具有周期性,最明顯的週期是以年為單位,春夏秋冬週而復始的變化。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黑子與氣候

正是由於氣候有規律的週期性變化,我們才可以總結氣候規律,指導生產生活,不違農時。當然氣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形成氣候的各個要素,如氣溫、降水、光照、熱量等,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簡單來說地球氣候主要存在著氣溫上的“冷暖”變化,以及降水上的“乾溼”變化。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黑子

導致氣候發生“冷暖乾溼”變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球自身的週期性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包括地球之外的宇宙因素的影響。所以,地球氣候變化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影響的因素十分眾多,今天我們來聊聊地球之外的因素對於地球氣候的影響,來看看太陽黑子如何影響地球氣候。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樹木年輪的週期性變化

太陽黑子是發生在太陽大氣層光球層中的一種太陽活動,在光亮的太陽光球層中溫度相對較低,看起來相對較暗的區域稱為太陽黑子,黑子的形成至消失往往要經歷比較長的時間,從幾天到幾個星期時間不等,加上黑子個頭往往比較大,所以在地球上比較容易觀測到太陽黑子活動。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黑子高峰年(1957年)

人類對於太陽黑子的觀測研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目前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明確的黑子記錄是在公元前28年我國漢朝人所觀測的。通過長期的觀測,人們發現太陽黑子活動,具有明顯的週期性,有的年份黑子數量特別多,同時其他太陽活動,如耀斑、日珥等太陽活動也多發,稱為太陽活動高峰年。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黑子低峰年

有的年份黑子數量特別少,同時其他太陽活動也少,稱為太陽活動低峰年,黑子高低峰年之間大約具有11年的週期性。同時,人們發現,黑子數量的多少,還與地球氣候的變化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具體來說,當黑子數目較多,太陽活動劇烈的年份,地球的平均氣溫會偏高;而當黑子數目較少,太陽活動平靜的年份,地球的平均氣溫會偏低。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黑子樹木變化圖

最近的一次太陽活動高峰年是2013年,可以推測下一次太陽活動高峰年將會出現在2024年左右,而現在2018年,剛好是2013年年以來的第5年,即將進入太陽活動的低峰年。隨著,太陽黑子數目的減少,太陽活動趨於平靜,太陽會變成“白太陽”,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將會減少,地球可能進入溫度較低的“小冰期”。

隨著太陽活動低峰年來臨,太陽黑子變少可能使地球進入“小冰期”

地球氣候“小冰期”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