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治校園貸 僅僅正規軍還不夠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借隨到,即時提現”“無抵押,無擔保,借款模式更靈活”……部分網絡借貸平臺通過誘人的廣告在大學校園“跑馬圈地”,他們利用大學生認知能力差、防禦心理弱的特點,違法、違規開展校園貸業務,由此引發的“裸條借貸”“欠貸自殺”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昨天,還有報道說一名大三女生為了買到心儀已久的蘋果手機開始接觸網絡貸款,可沒想到從此陷入了一個無底洞,如今已經欠下幾十萬的債務,她的父親被逼得幾乎要賣房還債。

對此,有人寄希望於國有銀行的正規軍進軍校園貸市場,例如,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經相繼推出了校園貸產品,為高校學生量身打造小額信用貸款。

“正規軍”提供的貸款利息低,學生還不上錢也不會採取極端手段逼債,所以國有商業銀行推出校園貸產品可以說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前些年,銀行業也曾經以信用卡的形式進軍校園,但緊接著連續發生了多起消費信貸惡性案件,於是後來銀行不得不“一刀切”地關閉了大學生信用卡業務。那麼,銀行業進軍校園貸,會不會重蹈大學生信用卡業務的覆轍?

此外,銀行發放的正規小額貸款是要有風險控制的,不會想貸多少貸多少,也不會想貸幾次貸幾次。那麼,某些學生在用完了“正規軍”給的貸款額度之後,會不會再去找“游擊隊”,通過非法途徑借高利貸呢?

所以,要進一步治理校園貸,避免悲劇發生,僅僅指望國有銀行正規貸款來“良幣驅逐劣幣”恐怕還是不夠的。與此同時,我們一方面需要嚴打高利貸,讓違法違規開展校園貸的企業和個人受到懲處,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對學生價值觀以及“財商”的教育。

一直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重視知識的傳遞,而忽視財商、情商的教育,德育教育也往往流於表面。如今,一些學生不顧家庭經濟狀況,為了虛榮心瘋狂借貸,就說明了教育的缺失。更多財商、情商的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防範意識,讓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避免更多悲劇的根本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