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心理學:骨子裡快樂的人,大多擁有這三種心態,你有嗎?

心理學:骨子裡快樂的人,大多擁有這三種心態,你有嗎?

有人曾在後臺詢問我,什麼樣的人算是快樂的人,快樂也有標準嗎,大多數來說,骨子裡快樂的人,其實是擁有這三種心態:

心理學:骨子裡快樂的人,大多擁有這三種心態,你有嗎?

心理學:快樂

1、內心不糾結,順其自然的心態

不糾結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智者。因為他們從不為難自己。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

心理學發現,絕大部分的心理疾病在於不懂得放下,總是愛生氣,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我遇到很多心理疾病的人不斷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認為自己現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

我也遇到很多人明明知道對方不愛自己了,但還是捨不得放手;

這些人終其一生不願放下過去,不願意去擁抱自己新的未來,他們把心鎖死了,從此就活在痛苦與糾結中,一生鬱郁不得志。

真正快樂的人,基本上很少鬱結於心,因為他們思維通透。

真正快樂的人懂得一切都有自己定期,他們懂得緣聚緣散,深刻的明白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因緣際會。

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所以他們懂得每個當下過去都是屬於特定時刻所擁有的狀態與心情。

他們不會過度去責備自己,而是懂得深深接納自我的情緒。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之所以會痛苦會憂傷,這都是屬於一種正常的情緒,但是卻有些人總是糾纏著不願意讓它離開。

如果我們能放開讓它走,那麼就是善莫大焉,比如過去原生家庭受了傷害就告訴自己,曾經的你委屈了,都請你現在好好愛自己,不要讓過去的陰影停留在現在。記住,沒有人可以傷害得你,只有你自己願意。

心理學:骨子裡快樂的人,大多擁有這三種心態,你有嗎?

心理學:快樂

2、外在不焦慮,有自己的節奏

快樂的根本第二大心態就是外在不焦慮,擁有自己的節奏。

每個人其實每天都在奔跑,害怕自己被淘汰,這種內心的懼怕讓他們去學習與成長。

但是還有一部分心態成長是為了完善自己,他們懂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節奏,他們最大的快樂是找到自己成長的節奏。

節奏就是不以是非為標準,而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找到自我成長節奏意味著不攀比,而是用心去體會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要按照別人的標準設定生活,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境況不同,

比如有些人很早大學畢業,卻等了幾年才找到工作;

有些人從來沒上過大學,但是18歲就找到了他們所愛之事。

有些人畢業後直接找到一份有著體面薪水的工作,但卻討厭做它。

有些人歷經幾年間隔年並且找到了人生意義的人。

不要讓別人的時間表打亂你的節奏。

因為愛因斯坦曾說過,

並非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計算得清楚,

也並非所有計算得清楚的東西都真的重要。

每個人只有為自己創造有意義、有目的的人生,

才是最快樂與充實的。

心理學:骨子裡快樂的人,大多擁有這三種心態,你有嗎?

心理學:快樂

3、斷舍離,讓內心精神更豐富

快樂的第三個根本就是生活簡單,真正快樂的人都會選擇斷舍離,讓自己擁有更少的東西,但卻更加的有意義。

斷舍離真正內涵就是和過去來一場告別的儀式,丟掉生活中用不著的東西。

斷舍離也是對精神重新整理,舍掉過度的社交,追求與內心志同道者相聚;

斷舍離還是和自己重新發生連接,知道原來所有的快樂都是來自自己內心。

心理學發現,為什麼很多人越長大越不快樂,很大程度是由於我們生活在一種感官刺激過度的社會,

這種刺激往往短暫,卻在不斷提高我們的感覺到快樂的滋味能力。

如果我們能從感官刺激中跳出來,而是尋找內在自己,

這種內在的快樂是平淡的,但是卻更長久,更有力。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選擇和自己重新連接,去溫潤自己的內心,讓它變得更為柔軟與豐富起來。

這就是快樂的人擁有這三種心態。真正快樂的人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去尋找自己的節奏,是斷舍離學會讓精神與內在世界更充盈。你有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