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寶寶1歲以後,活動能力、語言的技能

都在不段提升,寶寶已經能夠自己做很多事情了,正是最有趣的親子時光。爸爸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互動顯得更重要。

今天介紹幾個既不需要花裡胡哨的玩具,又簡單有趣,適合跟一歲以上孩子玩的小遊戲。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1.打擊樂手

所需材料:撥浪鼓,勺子,鍋碗瓢盆,鈴鐺,鼓

怎麼做

使用打擊樂器製作音樂。

找一首有趣的曲子,最好是有令人興奮的節奏的曲子。和寶寶一起玩,也鼓勵寶寶自己玩。

推薦曲目:Queen《we will rock you 》

學到的技能:協調,傾聽技巧和音樂探索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2.大玩家

所需材料:大型紙板箱、或商店購買的遊樂隧道、或劇場

怎麼做:從紙板箱,隧道或玩具屋中創建一個堡壘。包括入口和出口,並鼓勵你的孩子進出。

一開始可能孩子不太敢鑽進去,這就需要爸爸媽媽身先士卒了。

等孩子們鑽進鑽出很熟練了,我們可以增加一點“扮家家”的假裝遊戲元素來增加樂趣。比如敲門、按門鈴,詢躲在裡面的孩子:“有人在家嗎”。

學到的技能:社交技能,大動作技能和探索他們的環境。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3.打電話

所需材料:玩具電話或舊手機

怎麼做給你的孩子一個電話,你自己也拿一個。假裝和對方打電話,也可以假裝和一個虛構的人在打電話。

變化:有些電話可以錄音,錄好自己和孩子的聲音並播放出來,就更有趣了。

所學技能:語言和社交發展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4.海灘派對

需要的材料:沙子,水,桶,匙子,塑料鏟子,大桶

怎麼做:當你的孩子已經18個月以上了,沙子和水的遊戲是很棒的活動。用水或沙子填滿一個大盆,讓你的孩子可以自由地挖掘,傾倒,舀,等等。要是擔心把家裡弄髒,可以把這個大盆子搬到外面去,找一塊合適的空地。

爸爸媽媽可以與他們一起玩,一起聊聊天,鼓勵他們模仿你正在做的事,你也嘗試模仿孩子們正在做的事。

加點變化:旁邊其他的孩子看到,可能會加入進來,雖然18個月的孩子還不會有商有量地一起玩,但他們會模仿對方的方式,這就是平行遊戲,這是孩子社交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

學到的技能:

創造力,精細動作技能,觸覺刺激和社會發展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5. 管道通話

所需材料:捲紙用完後,剩下的紙巾筒

怎麼做:對著紙巾筒與寶寶說話,或發出

奇怪、有趣的聲音,看看孩子聽到這種“不同尋常”的聲音,是如何反應的?

這麼大的孩子正是對語言充滿興趣的時候,語言本來就是在模仿聲音。

對著紙巾筒說話,正好讓孩子體驗到新穎的聲音,增加了幽默感,孩子會覺得說話很好玩,更願願意開口說話。

所學技能:聽覺,語言、社交技能。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6、小小快遞員

怎麼做:讓孩子到屋子裡的各個地方,按媽媽發出的指令,“拿到”他的鞋子、帶上皮球、找到爸爸的杯子、找到媽媽的圍巾……全部給媽媽送過來!

這個遊戲,不僅讓孩子能夠練習“接受語言”這個技能,也讓孩子有機會對爸爸媽媽展示:你看,我能拿這麼多!我真厲害!

加點變化:等孩子能比較熟練地根據媽媽的指令拿東西了,我們就再加點難度和樂趣,比如:如“絲巾要頂在的頭上帶過來”、“皮球要踢過來”……遊戲嘛,當然好玩、有趣、幽默最重要了。

學到的技能:理解方向,記憶技巧

7、“我被粘住了!”

怎麼做:剪一條雙面膠帶貼在地板上,讓孩子在膠帶上跑跑跳跳,孩子在粘性表面上扭動腳趾時,會覺得非常有趣。這也是孩子們瞭解自己的身體,體驗不同觸感的好方法。

加點變化:把一些小玩具貼在粘性的膠帶上,再讓孩子嘗試把它們拿起來,看看是什麼感覺。

技能學感官認知,肌肉力量,身體意識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8.點點滴滴

所需材料:口紅

怎麼做:給孩子臉上塗一點口紅,然後分散孩子注意力,幾分鐘後,將孩子放在鏡子前看看孩子有什麼樣的反應。

要是孩子會摸著自己的鼻子,或試圖擦掉口紅,這表明孩子已經意識到,她的反思中有一些不尋常的東西。

因為孩子們很小的時候沒有“自我意識”,但一歲半以後,孩子就漸漸明白自己和鏡子裡的那個人的區別了。

當然,如果孩子暫時還沒有反應,不要擔心,很快就會有的!

加點變化:在鏡子面前,給你的孩子的頭上戴一頂有趣的帽子,看著她脫下;給孩子搭上彩色的絲巾,看孩子扯下來。

學到的技能:自我意識和身份。

1歲以上玩什麼?這8個親子游戲,材料簡單易得,存著陪娃玩個痛快

這些遊戲都簡單、方便,對場地沒什麼要求,要用的材料也很普通,每家都有。

陪伴孩子玩這樣的親子游戲,不僅有利於孩子積累感知印象、幫助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也讓孩子體驗了初步的交往關係,有利於孩子練習社交的技能。

而且,做一個會玩、有趣的家長,更容易拉近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對於孩子來說,有爸爸媽媽的陪伴的小遊戲,勝過任何高級昂貴的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