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減少子線纏繞、斷線問題,釣友需要採取這些相應措施

第一:挑選適宜的子線。同一號線,不同品牌、質地的子線性能不一,所以在挑選子線的時候一定要選用適合自己魚情、水情、目標魚大小的子線,萬不可去釣大魚卻固執的選擇小號子線,這樣子線的拉力值不能達到要求,斷線在所難免。建議釣生口快魚時最好選擇碳素線,碳素線質地較硬,不容易相纏打結。

第二:減少鉛皮對子線的傷害。選擇比重較大且薄厚均勻且有一定厚度的鉛皮,較薄的鉛皮卷鉛皮座上體積過大,間接加大阻力,線組易旋轉纏線。而且薄鉛皮容易自行打開掛上子線。一定要修剪鉛皮末端,使其光滑,否則鉛皮座在水下和線組不一定垂直,揚竿時容易出現纏繞現象。

減少子線纏繞、斷線問題,釣友需要採取這些相應措施

第三:子線長度要適宜。釣魚技術好,但是線組不給力的話, 也會影響魚獲的多少。根據氣候、氣溫、釣法、水情、魚情等,需要對子線的長短做出相對應的變化。子線短,擺幅短,子線相纏的空間會相對應減少,反之則增加。比如釣快魚時,子線需要控制在10~15釐米之間,但是釣底、釣大魚和慢魚時,子線的長度在15~20釐米之間。

第四:防止子線受傷需要注意的幾點。首先綁鉤時捏鉤壓線的那隻手用力要輕,另一隻瘦抽線動作要慢,最後拉緊時用力不要過猛。其次那些習慣把綁好的鉤掛在子線板上,然後把整塊板隨意塞進魚護包的釣友們一定要注意,防止子線不要被硬物擠壓。而且鉤上板時子線不要繃的太緊。最後在換鉤時,需要注意子線和八字環的綁法,子線打好抽緊的過程中最好分開一根一根的抽。

減少子線纏繞、斷線問題,釣友需要採取這些相應措施

第五:摘鉤方法很關鍵。首先一定要眼明手快,卸大魚時一隻手捏緊主線,起到一個引到作用,待魚穩定後,抓緊摘鉤,另一隻要積極配合,舉高魚竿讓子線、主線和竿體一起承擔魚的重量,這樣做以後即使魚掙扎,也很難將子線弄斷。最後揚竿起魚時一定要確定魚的大小,不可貿然飛魚。

第六:提竿動作和力度配合要合理。提竿動作要自然連貫,決定飛魚時切記不可讓魚擊打水面,否則無倒刺魚鉤容易出現跑魚現象,再者因為魚的掙扎,會導致子線纏繞。提竿力度一定要控制好,漁汛到來時,切記不要過猛抖腕揚竿,容易出現斷線。子線遭到破壞以後,千萬不要覺得沒關係,一定要及時更換,不然斷線跑魚時有發生。

減少子線纏繞、斷線問題,釣友需要採取這些相應措施

以上便是針對釣魚過程中避免子線纏繞和斷裂的相對應措施,雖然看似簡單,大家似乎也都知道,但是這些細節往往容易被粗心大意的釣友們忽略,今天分享到這裡,希望各位釣友能夠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看這些細節自己是否做的正確,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