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1644年4月到6月,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大明帝国轰然坍塌,紫禁城先后换了三任业主。大明的覆灭原因至今都争论不已。

笔者试图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角度重新进行解读。

商业文明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起产生,中华文明也不例外,殷墟出土的文物,有南海玳瑁、新疆和田玉,显然这些非本土的物品,只能靠贸易交换得来。

其后汉唐的繁荣,也与丝绸之路贸易有关。即使是孱弱的大宋失掉了陆上丝绸之路,但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也创造了辉煌,大宋每年过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商业。至大明帝国,世界贸易走进了崭新的时代。

现在的我们,有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商业公司,它们的兴旺离不开发达的物流运输业,或者说是成千上万的快递小哥支撑起了网络商业。大明帝国时期的商业也不例外。

水运的发达,带领大明商业进入了新的时代。水运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至今也是最便宜、货运量最大的物流形式。京杭大运河——大明帝国的黄金水道,为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依托该水系的苏沪杭地区(淘宝包邮区),至今仍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大运河毕竟是国内的物流线,它的货运量毕竟有限,

容量更大的大海频频向大明招手,大明统治者们却蛮横拒绝了,紧闭着大门。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彼时世界的造船业突飞猛进,跨洲远航已经不成问题。为了突破阿拉伯世界的贸易壁垒,欧洲人不断的探索未知世界,1492年(明弘治年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开辟出多支航线,贯通了世界,把大明帝国也圈进了新的贸易体系中。

至17世纪初,探险者们开拓出了三条连接到中国的贸易通道,一是美洲走太平洋至吕宋再到中国的广东福建(包括日本至中国的支线);二是欧洲经马六甲到广东(主要是澳门);三是沙皇俄国开辟的毛皮贸易通道,从欧洲经西伯利亚的恰克图再走库伦(乌兰巴托)至张家口。顺着这三条通道,巨量的财富如潮水而至。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上图:马尼拉大帆船,明末时期满载白银或丝绸,频繁往返于美洲与中国。)

16世纪中叶(大明嘉靖年间),日本和美洲储藏量巨大的银矿相继被发现,开采出来的大量的贵金属形成了巨大的购买力,中国产的丝绸、茶叶、瓷器成了世界商人追逐的商品。

大明帝国最后的50余年间,往来的商人顺着上述三条连接中国的通道完成的贸易,占了世界贸易总量的1/2强,白银疯狂涌入,据测算有3亿两之巨,平均每年600万两白银净流入。

这个净流入,真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明帝国后期的年财政收入维持在2千万两白银左右。而且这个流入,并不稳定,经常出现的小冲突以及贸易争端,会时不时使流入暂停,故而巨量白银大量涌入,时而断流,进而造成急剧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大明帝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而这600万两白银的贸易顺差,最高统治者们并不掌握。自隆庆皇帝实行开放政策后,明帝国仅仅开了个门缝,广东澳门之外开放了福建月港,其后泉州和漳州相继开放,而查明帝国的关税(市舶税)记录,这几地的年关税总收入仅6万两白银的水平,按照大明20%的商业税率推算,对应的外贸总额只有30万两,

那么其余的未出现在官方记录的大量的白银,只可能从民间走私通道流入了。灾难由此而生。

超量的时断时续涌入的白银,像惊涛骇浪一样,冲击着明帝国旧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秩序。明帝国的富商巨贾,其实是江南士绅集团的一部分,从商业渠道流入的白银,基本入了江南士绅的腰包,农民——尤其是隔海千万里的中西部小自耕农,被隔离在商业体系之外,成了待宰的羔羊。

恶性的通货膨胀和紧缩周期来临时,首先吞噬掉的是他们。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确立了以白银货币代替上缴实物(粮食)和服劳役的赋役制度,当每一次粮食收获季节,大量产出的粮食迅速贬值,为了缴税,农民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劳动所得,甚至把口粮卖出换取白银,而当播种季节来临,种子需求旺盛,粮价急涨,再加上飞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活难以为继的自耕农们不得不求助于高利贷,抵押土地等资产换种子,显而易见,破产成了他们唯一的归宿。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而明后期人口剧增,现代学者估算当时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五千万,人口的增长使明帝国不堪重负。而1627年(崇祯刚继位之年)的旱灾成了压垮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史载,起于陕西、山西和河南的旱灾,最终蔓延至全国时间长达十几年,平常2两银子的1石米飙涨至10两甚至更贵,人相食!

1629年,饿急了的西北人李自成等人揭竿而起,成了明帝国的掘墓人。最可气的是,为应付紧张的战事,某次廷议准备再次增加军饷的征收,有大臣提议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多加税,崇祯准备采纳,但人数占绝对优势、出身于江南的大臣们,义正言辞的驳斥这个提议,最终还是回到按土地摊派的征税政策老路,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哪能再搜刮出一文钱?后果可想而知,越是加税,叛乱越多。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上图:李自成与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密会,时李自成部队几乎被全歼,受张献忠帮助东山再起。)

大明的灭亡,直接原因是超量货币泛滥引起的连锁反应,是通货膨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的崩溃,根本原因则是最高管理者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长期漠视商业和商品经济造成的恶果。

直接原因有二,首先是农耕文明政权存在的通病——限制商业。

农耕社会的统治者为社会安定必须保证粮食供应充足,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把人力牢牢拴在土地上的政策来保证粮食稳产,而商业人口增加必然使农业人口减少,进而影响粮食产量,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限制商业,限制商业人口是保证粮食稳产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僵化的价值观,秦汉以降,中国历代的统治者秉持外儒内法的策略,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韩非子则把商人列入五蠹。统治者高举道统的大旗,把商品经济和其从业人员钉在了耻辱柱上。作为道统表率的官家人,怎么能明目张胆的鼓励商品经济,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因此,儒家统治者眼中没有国际贸易,只有威加海内外,四方朝贡的体制,别人赠与的物品,我们成倍的恩赐回去。

所以,无论是我们北方的游牧民邻居,还是隔海的日本、琉球等“蕞尔小国”,年年拿着不值钱的贡品,敲开门要求朝贡,依大明惯例,我们成倍的赏赐回去。

朝贡越来越频繁,财政必然紧张,明帝国决定限制交往,降低频次,如日本与大明,原本一年一度的朝贡,改为两年一次,之后有时隔三五年甚至更长,最终爆发争贡事件(读者可自行查询),嘉靖彻底关上了大门,倭寇从此成患。

明帝国对郑和下西洋,更像是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但一路耀武扬威和馈赠礼物的航行带来的后果是"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故而永乐帝死后,这种政治航海运动就被永远的叫停了。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虽然大明政府实行关门政策,限制商贸往来。但民间已经开始了走私等深度交流活动。比如尼古拉·一官(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贸易商的佼佼者,他在中国、日本、葡萄牙和荷兰之间长袖善舞,既做贸易又合纵连横,鼎盛时期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凛然成为一个割据政权,掌握了台海的过往商船的收税权。

除了称霸的郑芝龙,大明还有大批普通人往东南亚移民,如吕宋(菲律宾)1603年的第一次屠杀华商事件,就有2万多华人丧命。

还有晋商,山西境内多山地,可耕地少、人口多,不甘于贫困的山西人多出门行商甚至走出国境,他们打通了张家口至库伦的商贸通道,他们同样进入东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城内仅晋商有60余户。

而贸易的交流,又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达,江浙的丝绸业发达,很多农户男耕女织,妇女的纺织收入甚至超过了丈夫的收入,在家庭占主导地位,至今我们的江浙沪妇女在家庭中都有很高的地位。

又比如按照欧洲餐桌礼俗,禁止举起汤碗盘喝汤,必须用欧式大汤匙,但是如果在普通的中国汤碗边缘放一把欧式大汤匙,因为碗边过高、重心不够低,无法平衡汤匙手柄的重量,因此需要制造扁平的有很宽的边沿的瓷盘盛汤,可以顺利地放置大汤匙,欧洲的商人把需求告诉了大明的瓷器作坊主,这些作坊大量生产,经遥远的海上运输,端上了欧洲人的餐桌;荷兰郁金香热炒之时,景德镇的瓷器工人就会在瓷器上绘制郁金香。

而所有的这些交流,大明统治者充耳不闻,他们还是沿着传统的思路,把财政收入重点放在农业税上,明中后期的财政收入2千万两白银,商业税只有3百万两,这其中主要还是盐、茶和运河9个收费站的收入。随着战事加剧,财政难以为继,入不敷出的崇祯找不到财源,只会找穷的叮当响的农民要钱,实在可笑!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上图:宽边沿的欧式汤盘,在明后期大量生产并在欧洲畅销。)

站在世界史的角度回顾明亡历史,更能认识到明帝国的统治者们是多么的奇葩,他们手握一把好牌,却打出了最烂的结果。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财富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明帝国消失了,西班牙开始从巅峰走向没落,而满清和大英帝国则国运日隆。当时,明帝国、满清、西班牙和大英帝国,都面对着几乎相同的情况,只有明帝国应对最失策,下场也最惨。

我们可以对比同期的满清与英国的统治者,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他们并没有占得先机,反而处于劣势,可以说并没有拿到好牌,但他们更加务实,甚至是不择手段,他们赢得了未来。

女真人长期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努尔哈赤的祖先属于建州女真部,在大明和朝鲜边境,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土地产出低,他们既渔猎又耕种,还屡屡受到大明和朝鲜地方官盘剥欺压。虽然他们生存环境险恶,但老天爷也赐予他们宝贵的特产——山参、东珠和毛皮,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财富大爆炸时代,给了他们红利。

腰包鼓起来的明朝士绅阶层,对东北的奢侈品趋之若鹜。成书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很好的反应当时现实,书中多次提到士绅们身穿貂皮大衣招摇,而好的貂皮大衣值60两银子,由于当时没有人工养殖的貂鼠,西门庆的貂皮大衣只能从东北人那里采购而来。

另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建州女真的奴儿哈赤先后朝贡了七八次,如第一次“万历十八年四月庚子,建州等卫女直夷人奴儿哈赤等一百八员进贡到京,宴赏如例。”

这个奴儿哈赤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部族首领,他注重贸易,利用明朝的朝贡制度,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建政之后,努尔哈赤向西扩张,争夺的目标就有边贸口岸,抚顺、开原等城市,皇太极争夺张家口,也是看中了张家口的贸易口岸地位。重视贸易,为满洲政权带来了丰厚的资本,支撑起他们称雄东北亚的事业。其后他们的势力逐步扩张至蒙古草原,直至李自成灭掉大明以后,他们把握住了天赐良机,成功入主中原。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上图:缀满东珠的皇冠以及身着东珠朝珠的雍正,东珠极难采集,多为王公贵族所配饰,史载努尔哈赤多次向明政府进贡。)

英格兰的进步更加突出。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同时代,与足不出户的万历相比,她更有野心和智慧。她敏锐的意识到世界贸易能改变落后的英格兰,就不顾一切带领英格兰融入世界贸易体系。

英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无法直接派出大体量的商贸船队出海贸易,她发现了民间资本的力量,

创造性的实行授权制,垄断海外地区的贸易,比如东印度公司,政府收费后授权这家公司垄断在印度的所有贸易,从贸易中收税渔利,其他还有摩洛哥公司、几内亚公司等等,这些公司从事各种各样(包括奴隶和鸦片)的贸易,给英帝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她还开启了英帝国的海外殖民的探索,英国人的足迹首次踏入美洲。为了保证海外利益,抗衡西班牙的海军,她大力发展海军,不惜跟海盗合作(包括投资),于158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英格兰步入海上强国之列。在她的一系列重商政策驱动下,英格兰迎来了黄金时代,之后更是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被财富冲垮的明帝国

(上图:弗朗西斯·德雷克,著名海盗,被伊丽莎白一世授予勋爵,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立下战功。)

大明帝国像一栋屹立了200多年的摇摇欲坠的大厦,巨大的财富从天而降,大厦轰然倒塌。笔者行文至此,不禁掩卷叹息,大明的统治者们很像别里科夫(契科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不仅禁锢着自己,还把周围所有人都禁锢起来,拒绝一切新文明和新事物,最终自取灭亡。

一个占尽天时地利的王朝,一个有着辽阔海域的帝国,不可避免的灭亡了。明亡近四百年,现今我们站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更要吸取先人的教训,不管个人、公司或国家,一味地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傲慢自大,迟早会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