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白紅黃各不同,痱子用藥記得看清“顏色”


天氣開始轉熱,但是很多媽媽們都不敢掉以輕心,春捂持續,寶寶很容易就長痱子。

痱子是因為小汗腺的導管堵塞導致的一過性皮膚病。在高溫環境下,為了散熱人體會增加出汗,汗液從汗腺分泌然後從小導管排出皮膚,如導管被皮膚上的角化細胞、皮脂之類,或者緊身的衣物堵住了,就可能會長痱子,堵住時間長還可能導致細菌增殖引發一些輕微的炎症反應。

痱子會變臉,對症用藥才有效

痱子把戲多,主要分為白痱子、紅痱子和黃痱子(膿痱),除了黃痱子要及時送醫院治療,其他只需護理得當,都能很快衰退。

(前方高能,痱子看圖辨症)

白痱子

白紅黃各不同,痱子用藥記得看清“顏色”

表現:又稱水痱子,屬淺表性炎症,呈針頭大小的透明小水皰。水皰壁薄,輕擦就會破潰。四周不發紅,沒有癢痛感。好發於軀幹部,特別是胸部、頸部,多見於忽然出大汗的孩子。

治療:普通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及時擦乾汗液,改換衣服堅持身體乾爽,1~2日就會自行吸收,僅留少許糠狀鱗屑。

紅痱子

白紅黃各不同,痱子用藥記得看清“顏色”

表現:部位稍深,表現為針頭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四周紅暈且密集排列,常成批呈現,嚴重時可交融成片,盲目有瘙癢感和灼熱感,天氣涼快後可自行衰退,也有輕度脫屑。

好發於額、頸、胸、臀部,尤為皮膚皺摺處。多見於溼潤、高溫時出汗不暢的孩子。

治療:每天用溫水幫孩子洗澡2~3次,洗完澡及時擦乾,堅持涼快。

留意要防止用力碰擦有痱子的部位,避免擦破皮膚惹起感染。瘙癢嚴重時可用一些外用消炎藥,如百多邦;止癢藥,如爐甘石洗劑等。

黃痱子(膿痱)

白紅黃各不同,痱子用藥記得看清“顏色”

表現:是繼發於紅痱子的細菌感染,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黃色小膿皰。主要發作於皮膚皺襞處,如四肢屈側和會陰部,小兒頭部也常見。

若此類膿皰處置不及時,感染範圍擴展,可構成癤腫,伴有發熱、疼痛的病症。

治療:應堅持孩子皮膚清潔,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百多邦等藥膏外用。

面部癤腫不要隨意擠壓,否則細菌趁機進入顱內,易形成顱內感染。嚴重癤腫應及時送醫院,以免開展成膿皰疹以至全身嚴重感染。

爐甘石洗劑、痱子粉……除痱產品怎樣用?

處置普通的痱子,爐甘石洗劑外用是首選,必要時運用爽身粉 / 痱子粉。

運用痱子粉的留意事項:

1.防止揚塵現象,用粉撲沾取適量的痱子粉塗在起痱子的位置即可。

2.女寶寶運用時,避開陰道口。

3.不要快速擦拭,避免粉塵飛灑。

4.痱子粉不是護膚品,不起痱子時不要隨意運用。痱子粉品牌太多,難以選擇,其實滿足這一點就好: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鋅、爐甘石等,且為粉劑、擦劑。

預防痱子:涼快、不出汗

長痱子是由於排汗不暢。那麼,預防痱子,就要給寶寶發明一個涼快、溫馨的環境。

1.環境:增強通風,降低室內、四周環境溫度,減少寶寶出汗的狀況;

2.出汗後護理:寶寶大量出汗的話,及時用溼毛巾擦乾,防止汗液刺激皮膚,堅持寶寶皮膚清潔、乾爽、防止搔抓;

3.勤洗澡:天熱時,最好每天2~3次清水洗澡,留意擦乾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處;

4.衣物:給寶寶穿衣服,輕薄、寬鬆、透氣最好,選棉質衣服可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5.媽媽少抱寶寶:長時間抱著小寶寶,容易悶熱、出汗,能夠選擇笨重的小推車,或讓寶寶本人在涼蓆上游玩;

6.分次飲水:給寶寶喝水,不求一次喝很多,能夠分次、少量、漸漸喝水,以免反射性大量出汗。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