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拓”場外期權風險事件仲裁結果出爐

外匯天眼APP訊 : 2019年在場外衍生品市場引發關注的風險事件近期迎來仲裁結果。

“中拓”场外期权风险事件仲裁结果出炉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庭裁決支持了華泰長城資本有限公司(下簡稱“華泰長城資本”)的全部仲裁請求,駁回中拓(福建)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中拓(福建)”)的全部仲裁反請求,中拓(福建)應向華泰長城資本支付全部欠款及罰息,以及相關仲裁支出費用。中國證券報記者隨後聯繫採訪了本次仲裁案件的雙方及相關專業人士。

市場關注仲裁結果

據瞭解,事情始末為中拓(福建)為華泰長城資本的場外衍生品業務客戶,其在收到追加保證金通知的情況下,未依據合同約定追加足額保證金或有效減倉以縮小風險敞口,因此華泰長城資本按照雙方協議,對中拓(福建)頭寸採取了強制平倉以釋放風險。之後,雙方就穿倉造成的資金損失產生了爭議,遂按照協議約定提交仲裁。

不少專業人士表示,此次仲裁結果將對我國期貨行業乃至場外衍生品的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幾年來,場外衍生品作為我國期貨市場的重要創新,已經成為諸多實體企業開展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嵌入場外期權的“保險+期貨”試點模式也成為國家服務“三農”發展和精準扶貧工作的新路徑。場外業務從無到有、從個別品種到服務較多行業、從少數中介機構參與到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態勢,服務實體的作用日益顯現。近期疫情期間,包括華泰長城資本在內的多家風險管理公司紛紛發揮專業特點,利用場外衍生品助力企業群體復工保生產,很好地展現了自身的市場功能和社會擔當。

中國期貨業協會自律監察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眾天律師事務所律師於學會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嚴格、科學、有效的監管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場外市場發展過程中,中國證監會及派出機構、中國期貨業協會對於場外業務的發展都給予了嚴格的監管和專業的指引,包括適當性制度的完善和落實、中介機構的合規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等諸多方面,並就一些細節提出了非常嚴謹、具體的要求。譬如,從2012年到2019年,風險管理業務的相關工作指引從發佈到修訂,不斷對業務邊界、類型等一系列需要明確和規範的問題進行了完善。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制訂了《中國證券期貨市場衍生品交易主協議》及補充協議、《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權益類衍生品定義文件(2014年版)》、《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商品衍生品定義文件(2015年版)》,明確界定了場外交易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為發生爭議時的責任判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中國期貨業協會建立了規範市場操作的監管規則,強化了場外保證金管理制度在內的一系列制度建設,不斷加強市場信息收集和披露機制,以及風險分析、監控、預警機制。

從源頭上管理好風險

華泰長城資本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得益於這樣的監管環境,風險管理公司才能有效建立並不斷完善內部的公司治理、合規風控、交易管理等諸多制度體系。風險事件發生後,監管機構、客戶乃至同業都很關注,這次仲裁結果也從側面說明華泰長城資本的合規風控體系是完備的,消除了一些負面影響和質疑。當然,華泰長城資本還需要不斷完善和進步,繼續用規範經營來促進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市場功能,服務實體經濟。

這位負責人表示,相信通過此次事件,參與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企業也會更加意識到管理市場風險、資金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重要性。他說,從市場發展實踐來看,衍生品市場的信用風險損失,追溯其源頭往往在於參與方市場價格風險管理上的失效。一方面,企業只有實現有效事前風控,從源頭上管理好風險,才能夠有效降低信用風險發生的幾率和影響程度,確保衍生品作為工具與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目標一致。另一方面,風險管理公司也應該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圍繞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先進的專業工具。

據瞭解,華泰長城資本近期專門開發了客戶端衍生品交易風險管理系統,可以加強對頭寸風險預測、資金管理等方面的事前動態分析,從而幫助客戶從全局把握交易風險狀況,實現對頭寸風險的有效優化。此外,市場培育同樣任重而道遠,風險管理公司需要協同更多專業機構的資源,從根本上幫助市場參與者提升認知和專業能力。

“不可否認,當前的場外衍生品市場在監管手段、市場基礎建設、參與者專業能力、企業風險文化等方面,還有諸多挑戰和亟待提升創新之處。”長期從事期貨市場研究的北京工商大學劉曉雪副教授說,譬如,行業裡還沒有場內、場外統一的中央清算機構,單一的中介機構不能夠全面、及時地瞭解客戶在市場上完整的風險情況。如果監管機構今後可以建立一個涵蓋市場所有機構完整信息的數據庫,並在技術系統中嵌入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分析模塊,也會極大地提高精細化監控管理能力。同時,市場上還需要更多連續活躍以及長期限合約,使得期貨期權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長期資金管理提供價格信號以及風險管理功能。此外,不少國有企業雖有風險管理的需求,但因衍生品交易的複雜性和風險性造成的交易門檻,以及內部嚴格複雜的決策機制,還不能充分地使用(或運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包括髮生爭議之後如果產生仲裁,如何完善財產保全等相關程序,更好地保護勝訴人的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也同時致電中拓(福建)的關聯公司——杭州華速實業有限公司,以及代理律師事務所——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但截至發稿,均未收到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