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張文宏擔心“零新增”不是杞人憂天


張文宏擔心“零新增”不是杞人憂天

如果是“零新增”,“我倒是很擔心”

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全國抗疫取得積極成效。除湖北外,各省市確診病例持續下降,許多地區連續多天出現“零新增”,已有16省市調低應急響應級別。2月28日,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對記者說,像上海這樣的城市,現在每天發現一兩例確診病人是可喜的,如果是“零新增”,“我倒是很擔心”,這麼多人進來,“怎麼會是零呢?”(2月29日中國新聞週刊)

張文宏是網紅防疫專家,近來金句頻出,圈粉不少。如:呼籲大家在家待兩週“悶死病毒”;“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黨員上,“沒有討價還價”;復工要“防火防盜防同事”,讓人印象深刻。上海的確診病例是337例,83%已治癒出院,已有幾天出現“零新增”,防控成效有目共睹。不過,這個時候張文宏表示擔心“零新增”,不是矯情,是基於科學分析。

首先,病毒狡猾,疫情兇險。不同於以往的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可長達27天,且症狀不太明顯,甚至存在無症狀病人,潛伏期可能有傳染性;傳播速度快,病情進展快,疫情蔓延廣泛,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防控難度最大的傳染病。與這種“流氓病毒”戰鬥,絕不能輕言勝利。

其次,復工復產給防疫帶來嚴峻挑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兩手都要硬。但復工復產帶來的人員流動、聚集,不可避免。人口輸入較大地區,如何防止輸入型病例,考驗著分區施策、精準防控的成效。日前,鍾南山院士就提醒:現在是防疫最關鍵的時刻。應該說,各地復工復產帶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第三,病毒在世界的擴散,存在“疫情迴流”的可能。由於各國之間應對策略不統一,疫情有全球蔓延的可能,世衛組織已將全球風險調級別至“非常高”。與我國一衣帶水的韓國、日本,疫情擴散明顯,在韓日兩國生活、學習的國人,以及來自其他國家的病毒攜帶者,隨時可能將病毒帶回國內,值得高度警惕。

“零新增”,是各地防疫取得初步成效的標誌,但在全國疫情完全可控之前,態勢完全可能反覆,這從一些地區“零新增”時斷時續即可證明。因此,張文宏對上海當前“零新增”表示擔憂,不是杞人憂天,體現了科學防疫思維,表達了對疫情在世界擴散的憂慮,對“零新增”地區可能帶來的鬆懈情緒,無疑也是有力的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