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英法聯姻導致百年戰爭

上次我們說到英格蘭在1264年出現了近代的議會組織,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英、法間百年的戰爭。

百年戰爭(1337—1453)是指英格蘭和法國在王位、領土以及貿易等方面開展的一系列戰爭,這場戰爭標誌英、法成為宿敵,影響著西歐的政治局面。

英格蘭經過“無地王”約翰一世以及亨利三世的統治後,基本失去在法國的領地。不過,到了14世紀初,英格蘭還是佔據著法國南部的阿基坦地區。同時,英格蘭對法國的佛蘭德地區垂涎三尺,因為佛蘭德在當時是英國重要的羊毛銷售地區,兩國為此產生許多衝突。然而,這些衝突都是小打小鬧。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面。

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去世。由於查理四世沒有兒子,法國的卡佩王朝絕嗣,法國陷入王位繼承危機。此時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母親是查理四世的姐姐,於是愛德華三世就以查理四世的外甥的名義宣稱法國王位。

英法聯姻導致百年戰爭

百年的戰爭

不過俗話說得好,近水樓臺先得月,法國國內的瓦羅亞家族先繼承王位,腓力六世當上國王。在1337年,愛德華三世向腓力六世宣戰,拉開了百年戰爭的序幕。可以說,這是英、法貴族政治聯姻下的又一惡果。

戰爭一開始,英格蘭軍隊所向披靡。英格蘭分別在1340年控制英吉利海峽,1346年攻佔諾曼底,光復國王祖先的基業。到了1356年,英格蘭軍隊甚至俘虜了法國國王,並奪取法國大片土地。

不過法國人被英格蘭暴打一頓後,居然緩過氣來,對英格蘭發起反擊。1364年,法國查理五世繼位,建立起野戰炮兵並大量僱傭軍隊。1396年將英格蘭軍隊反推到海邊上,締結二十年和約。法國除了五個港口外,其他領土全部奪回。

英法聯姻導致百年戰爭

百年的戰爭

到1415年,情況又有了變化。法國查理六世繼承王位後,國內發生動亂,英格蘭再次趁機而入。五年後英格蘭佔據法國北部,並簽訂和約,規定法國太子為英格蘭國王,王位繼承的主動權落入英格蘭國王手中。總之,兩國打得你來我往,不可開交。雙方的國王都換了好幾個人,戰爭都沒真正打完。

最終,法國人笑到了最後。法國人民的抵抗精神不斷高漲,民族主義開始萌芽,同時火器也開始出現在戰場上。1453年,法國收復除加來港外的所有土地,法國人完成了民族統一。

英法聯姻導致百年戰爭

聖女貞德,另一個故事

這場百年戰爭,源頭來自貴族聯姻。貴族們為了權力展開血腥的戰爭,百姓永遠是受害者。英格蘭失去在歐洲大陸的領土,轉向海權大國。法國人完成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為稱霸歐陸打下基礎。兩國都出現了早期的民族主義,初步具備成立近代民族國家的條件。戰爭間接促進紡織業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本篇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不妨關注作者,瞭解更多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