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最近,豐楓火了。火的原因,是因為他為居民代購藥品時,身掛數十份藥袋,站在藥店門口的一張照片。一時間,“藥袋哥”的名號不脛而走。

“真的很敬佩他,為居民撐起了一片天。”

“一線人員太辛苦了。”

“以後就請大家多多配合基層人員工作吧。”

讓我們走進“藥袋哥”豐楓的日常,探尋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體驗一位社區網格員的艱辛。

【人物名片】

豐楓,40歲,武漢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

防疫期間職責:幫居民買重症慢性病藥物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問】

給我們講講照片裡的那天,發生了什麼事?

【豐】

照片裡,是24日的事,但故事要從23日講起。

23日,我和社區副書記張明娟,一起到黃石路上的國藥漢口大藥房,為社區60多位居民代購重症藥物。藥店是上午9點開門,我們9點之前就到了,搶在第一波排隊,卻被藥店工作人員告知,當天的號已經發完了。拿到號,才能憑號依次買藥。兩人一合計,明天一早就來排隊搶號。

特殊時期,排號並非易事。即使排到號,從領號到領完藥,也要耗時大半天,團隊配合、排兵佈陣,必不可少。

24日凌晨5點,入駐社區服務的出租車師傅董傑,就先行趕到國藥漢口大藥房排隊。他家住在香港路,距離藥店僅隔了一條街,最方便。

早上8點半,沒顧上吃早飯,我就趕到社區,和張明娟以及志願者劉張星一同前往國藥漢口大藥房,替換董師傅。

為重症患者買藥,不僅需要帶醫保卡,藥店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審查患者的重症病歷本。此外,作為代買者,我們也需要為每位患者手寫一份藥單,詳細記錄需買的藥品名稱、數量。

算上之前22日沒開到藥的近30份訂藥單,當天我們總共要為90多位重症患者買藥。資料裝了滿滿兩大紙箱,我還另外背了個揹包,裡面也塞滿了患者資料。

8點50分,我們三人趕到漢口大藥房,替下了董師傅。9點,藥店開始發號,我們拿到第9號,看起來很靠前,但真正排到我們時,已經是上午10點半了。

我們三人分工明確:張明娟負責清資料、做記錄、把病歷本、藥單和藥品歸類分裝。我長期為重症患者代買藥,經驗最豐富,負責直接和藥店工作人員對接,與他們配合接遞病例、藥單和藥品,並核對所領的藥品有無錯漏。劉張星則負責配合我們倆。

當天,我們成功買到61份藥,這時已經是下午3點了。

藥店好出不好進,如果這些藥不能一次搬出藥店,再想進來搬一次,又要重新排隊,就又要等幾個小時。

張明娟在前陣子為社區運送物資時,右肩肌肉拉傷了,沒法提重物,只能幫著拖箱子,裡面放不了幾份藥。劉張星則兩手提著4份藥,數量不多但很重。

剩下的50多份藥,袋子都不大,重不到10斤,我靈機一動,把它們系成一串,掛在身上。劉張星看到了,順手給我拍了一張照片留念,也算苦中作樂。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問】

看起來,幫居民買藥似乎挺簡單,主要是排隊和搬藥?

【豐】

惠民苑小區是公租房小區,住戶大多是殘疾人、老年人等困難群體,僅在這個小區,就有700位重症患者。包括惠民苑小區在內,惠民苑社區共管轄5個居民小區,重症患者少說有上千位。負責為這上千位重症患者跑腿買藥,主要是我一個人,跑不過來時,會有志願者“搭把手”。

每天上午,我會在社區為轄區需要買藥的重症患者登記。登記這事,裡面也有竅門,我每次不僅登記需購買的藥名和數量,還會多問一句,買這個藥是治療什麼病的,如果缺貨,能否用品牌不同但功效相同的藥替代?因為即使功效相同,不同品牌的藥可能帶來不同的副作用,有些患者對這一點很在意。

在藥店買藥,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習慣”。

每次買藥時,藥店的工作人員都會審核患者病歷本上第一頁的信息。因此,我會主動翻出這一頁,再在把病歷本和藥單一起遞給藥店的工作人員。這樣每次能節約幾秒鐘的時間。別看這個時間不起眼,當面對上百份藥單時,節約下來的時間就很可觀了。

從翻開病歷本,遞交病歷本和藥單,到拿藥、收回病歷本和藥單,這一套動作大約6秒鐘。而每次買藥,站在藥店裡,我都要不間斷地循環重複這6秒鐘,就像流水線的工人。由於背部有舊傷,長時間重複動作,會讓我的後背逐漸變麻,有時甚至僵硬。

【問】

聽說你本身就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情如何?

【豐】

2016年,我被確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這次疫情期間堅守崗位,是我主動申請的。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正因為我本身患有慢性病,所以我比一般人更瞭解重症患者的用藥需求,我也就能為居民提供更合適的購藥方案。

比如,我會建議居民對自己藥品消耗速度做到心中有數,並提前3至5天找我登記買藥。此外,如果在買藥時,遇到需替換同類藥品的情況時,我會盡量購買劑量更小的藥品,這樣能避免患者不慎超劑量服藥。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問】

為居民買藥過程中,發生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豐】

不久前,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現在我的辦公桌旁,說自己家的藥快吃完了,讓我當天幫她買到新藥。但是受藥店開門時間以及排隊時長的制約,我最快也要第二天晚上才能幫她買回藥。

小區實行封控後,這位老人再沒出門買過藥,因此沒法理解這個程序,就認為是我辦事推諉,而且情緒越說越激動。儘管心裡有委屈,但我還是收下她的藥單。

前兩天,我把新開的藥發到老人手中,這位老人也通過其他渠道,瞭解到我確實沒忽悠她,非要跟我道歉,讓我挺不好意思的。

通過這個事,我有個體會:疫情期間,居民情緒上容易“上火”,再加上對一些新政策不瞭解,有時會誤解社區工作人員。但這沒關係,只要我們好好做事,踏踏實實地為居民群眾服務,誤會早晚都會消除。

【戰疫一線紀實】對話網格員“藥袋哥”豐楓


【問】

堅守崗位至今,你的精神動力是什麼?

【豐】

我們社區的正副書記都是女同志,從大年三十到今天,她們沒休息過一天。我身為社區網格員,也是社區裡為數不多的男同志,有什麼理由不堅守在一線?

此外,家人的支持,也是我堅守的動力。

我母親今年69歲,患有乳腺癌,屬於重症患者,需長期服藥。儘管我本人的職責就是為社區重症患者跑腿買藥,但她從不在我這“搭車買藥”,一定是和其他居民一樣,按照正常的程序排隊登記。

她總鼓勵我說,網格員距離居民最近,代表的是社區的形象,守護的是上千戶重症居民的身體健康,即使累點也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