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廣東未來應該重點發展哪個城市?

其實生活有點假


粵港澳大灣區, 是全中國的發展方向!其中大灣區涵蓋廣東這9個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肇慶、江門、中山、珠海,還有香港和澳門!所以這9個城市將會作為廣東乃至國家層面重點發展的城市!




小周在廣佛


點個人感想:小弟福建人,2012年就來廣州發展,2016年果斷放棄廣州開到清遠,去年2018年年頭,就把父母,孩子都接上來了,到今天為止發現清遠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我是一點白話都不會說的,父母更不用說了聽都聽不懂,但語言沒發現有什麼隔閡。

第二因為我和老婆還屬於打拼的年齡,清遠目前各種行業競爭沒那麼大,容易存活,做大。再加上長隆進來打造全亞洲第一大的清遠長隆森林度假區,年超過2500萬人次旅客量的規模,廣州長隆總佔地面積1萬畝,珠海長隆6千多畝,而清遠長隆總佔地近9萬畝,規模相當於9個番禺長隆,接近兩個澳門,超過半個天河區,帶動人口超過30萬人次。

又加上廣州對口幫扶清遠,廣州要把清遠當做廣州的一部分來規劃,像歐派集團的進駐,金髮科技的進駐,富強汽配的進駐,騰訊華南雲計算基地項目進駐,還有很多很多,今年年頭珠江電視臺又公佈整個中大布匹市場也確定搬遷清遠。

近幾年還有7條高速建設,輕軌建設,BRT專線,電車軌道,特別是全國第三條的磁懸浮,路通財通。

清遠現在總共有十七所高校進駐,對未來人口的人才引進做好引流口,清遠教育也很好,多所省一級學校,我女兒讀的很開心,作業沒那麼多,也不需要業務去補習,考試成績又好,一家人都超級開心。

一個城市人口大量的增長,特別對我們80後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像我女兒在清遠讀書,我父母幫忙照顧,我們夫妻打拼事業,一家人其樂融融,老家有事安排下一家人一起回去,鄉親父老間感覺比以前熱情很多。

清遠目前階段還是比較缺少高端人才的,我現在也剛在清遠成立公司,就發消息清遠跟廣州人才的差別好大,但反過來想下,既然這個地方那麼多人來發展,又都那麼缺高端人才所以未來這個市場人才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發展潛力會比廣州好。

朋友至於哪個城市,你還需全方位的考慮,但我個人會更喜歡清遠一些,比較有感情吧,廣州那城市是不跟你談情的,喜歡錢,很多人在那個城市已經成為行死走肉,打拼為了什麼?


我開保時捷來拉磚


廣東目前經濟總量排名全國首位,這其中珠三角的貢獻值巨大,但是廣東也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存在,除了珠三角以外,粵北、粵東、粵西的發展都比較一般,甚至還有貧困地區的存在。未來廣東省要想持續引領我國經濟,那麼肯定要對和三個區域進行開拓發展,目前廣東省也提出了副中心城市的格局,珠三角引領,一東一西推動建設。首先東部區域,東部的副中心城市為汕頭,汕頭曾經是經濟特區城市,但是改革開放到如今,汕頭並沒有像深圳、珠海那樣強勢崛起。目前將汕頭確立為副中心城市,就是希望汕頭能與潮州、揭陽協同發展,打造省內東部經濟區。汕頭這一區域的區域位置並不差,也是沿海港口城市,未來在省內發揮的作用巨大。

另外就是西部的湛江,當年湛江也是我國14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但是也因為種種原因,湛江也沒有發展為經濟強市。未來重點發展湛江可以打造湛茂一體化,且湛江地區作為我國西南地區省份的優勢出海口,比之廣西北部灣更有優勢,規劃重點發展湛江以後,湛江的港口優勢也有可能水漲船高。當然,珠三角地區未來肯定還是廣東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一點不可能否定,但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基礎已經遠遠勝過其他區域城市,如果廣東能將東西兩翼的發展帶動起來,那麼廣東的人均經濟以及城市均衡程度也會提升一個檔次,加之東西兩翼都是沿海優勢地區,發展速度肯定會快於粵北。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未來一定要重點發展粵東西北這些山區邊遠城市,不然,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實現小康社會將無中談起!

粵東包括潮州、汕頭、揭陽、汕尾4市。粵北包括韶關、清遠、河源、梅州4市,粵西剛包括湛江、茂名、雲浮、陽江4市。

按照廣東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

要振興粵東西北這些城市,就必須做到:

一、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振興發展基礎。

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五、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動力轉換。

六、深化全面對口幫扶,推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一體化發展。

七、務實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穩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八、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


體育郎


廣東的經濟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了。2017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89879億元,佔全國GDP的比重約為10.5%。自1989年超過江蘇以來,已經連續29年位居大陸地區第一位;自2007年超過臺灣以來,一直位居全國第一位。

但廣東內部由於政策、資源稟賦、交通、地理等差異造成了發展極其不均衡的經濟格局。珠三角地區最大發達的四個城市——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GDP總量合計超過了6.1萬億元,佔全省比重68%。其他17個地級市合計僅有32%。經濟佈局和人口布局極不相稱。

東部地區(粵東)的五個市: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梅州GDP合計7556億元,僅相當於一個東莞市經濟規模。

2017年廣東各市人均GDP如下:

1、深圳市:183645元

2、廣州市:153118元

3、珠海市:153091元

4、佛山市:127964元

5、中山市:106821元

6、東莞市:91778元

廣東平均值:81716元

7、惠州市:80222元

全國平均值:59660元

8、江門市:59204元

9、陽江市:55712元

10、肇慶市:53876元

11、茂名市:47756元

12、韶關市:45262元

13、汕頭市:42134元

14、潮州市:40592元

15、清遠市:39025元

16、湛江市:38829元

17、揭陽市:35304元

18、雲浮市:33861元

19、河源市:30903元

20、汕尾市:28169元

21、梅州市:25817元

在廣東21個市之中,僅有6個市的人均GDP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且都位於珠三角地區;僅有7個市的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最低的汕尾和梅州市人均GDP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34.5%和31.6%;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47.2%和43.3%。

從經濟水平上看,廣東最不發達的地區是粵東和粵北山區。根據廣東扶貧辦披露的數據,全省尚有2277個貧困村,分佈於梅州、韶關、清遠等14個地級市。

在2277個貧困村之中,有735個位於粵東五市,佔比32.3%;有794個位於粵北三市(河源、清遠、韶關),佔比34.9%。粵北和粵東八市合計有貧困縣1532個,佔比67.2%。

所以,今後廣東加大力度發展非珠三角地區。


財經知識局


曾經在珠三角人印象中落後粵西二市湛江和茂名穩穩地在gdp數據上超過我1年前說的“曾經僅次於廣佛”的江門。雖然市政府一直強調加快產業轉型(這是有正面作用的政綱方針),以及獲得了小微企業創新示範市的優惠政策,但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至少在。


1年後沒有對江門產生了超過平均水平的影響。一,江門佔有珠三角未開發土地的三分之二,且江門是平地,對新建設新規劃容易開發利用。


二,江門有港口5個,有珠海最大的金灣機場做伴(珠海金灣機場真正服務的對向其實是江門)。


三,江門是中國外匯最多的城市之一,500萬的海外僑胞,對外貿易方面絕對佔優勢,關係圈瞬間提升到國際。

四,江門工業基礎紮實,九十年代之前在廣東除了廣州就是江門了。五,江門政府比較人性化,民主化;一直受僑文化的影響有關;這方面可以與周邊的城市做對比。
六,江門人愛用錢,愛吃喝消費能力高(別被江門的GDP才排第九名所誤解),江門的民富絕對沒有幾個城市能比得上的。記得點贊關注謝謝支持!


東峰


我認為是汕頭 我是深圳的,在汕頭工作幾年,汕頭地理位置好,加上有內海南澳島,地區資源豐富,美食甚多,旅遊業相當好,夜景也似小香港,在今年經濟增速全省第一!在2016年國家商業魅力上金榜題名!也在2016年上半年上過二線較弱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又是經濟特區,粵東中心城市,重點發展也是一下定崛起,如果重點發展汕頭的話,汕頭會馬上崛起!成為廣東第三座大城。


六蘇蘇蘇LYLM


未來第一重點發展省會廣州是無疑的,所以似乎討論第二重點發展哪個城市才更有意義吧,那麼,

首先看看深圳,估計很多人認為第一重點是廣州,那第二重點肯定是深圳啦,但其實未必,因為深圳已經是計劃單列市,而且是移民城市,經過前些年的經濟轉型,自我發展能力已經非常強,所以通常也不會也沒有必要列為省的第二重點發展的城市了;

然後看看佛山,佛山本身發展很好,而且與廣州地理位置又非常近,廣佛同城趨勢明顯,如此基本可以被看做是廣州的一部分,也當然可以視為與廣州並列的第一重點,第二重點就沒必要討論佛山了;

第三看看珠海,珠海也是經濟特區,很多深圳廣州享受的政策珠海也自然享受,比如自由貿易區,廣州深圳珠海每個城市就都有一個,理論上珠海應該被視為第二重點,但問題是珠海城市規模太有限了,人口也太少,即便重點發展也不能給周圍城市帶來很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鑑於此點不足,珠海被列為第二重點的可能性就少了許多;

第四看看在珠三角經濟比較靠前、城市規模也比較大的城市吧,這裡有東莞、惠州、肇慶、江門、中山,

東莞與惠州緊挨著深圳,一直被強調深莞惠同城化,那麼只要這兩個城市主動向深圳靠攏,做深圳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城市,再加上這三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的即將對接,那麼有了這些便利條件和靠近深圳的先天優勢,東莞和惠州就能自我發展的很好,於是也沒必要讓省重點關照做省的第二重點了,

而肇慶則緊靠廣州佛山,那麼與東莞惠州同理,只要主動向廣州佛山靠攏,做好與廣州佛山的產業承接,那麼肇慶也能自我發展的不錯的,也就沒必要做省的第二重點了,

至此,在珠三角就只剩下中山與江門了,這兩個城市都在珠三角的西岸,而大家知道珠三角一直是東岸發展遠超過西岸,所以如果省想迅速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就有必要考慮將中山江門列為第二重點發展的城市,只有中山與江門發展起來了,才能有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其實從這些年港珠澳大橋的建成以及深中大橋的即將修建,還有最近深圳中山之間首次開通海上輪渡,甚至有提出深圳中山之間要建設公路鐵路兩用橋以及跨海地鐵,等等,等等情況,就可以看出中山以及江門很可能已經成為了省的第二重點發展的城市了吧;

至於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城市,鑑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剛剛提出,發展即在當前,那麼這些城市暫時還沒有可能被列為省的第一重點與第二重點了。

綜上推理分析,以及根據最近幾年省的一些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珠三角西岸尤其是中山江門應該是省除開省會廣州以外最被看重的重點發展目標了。


kuangjw


題主這個問題,表明還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暗含的意思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把資源和注意力投向哪裡,哪裡就能發展起來。很明顯這種思維是錯誤的落後的思維,在2017年的中國根本不可能實現。

一定要認清現實:那就是,中國的省級政府現在越來越多的是做社會管制工作,發展主要由各市縣政府來完成。以廣東省為例,省政府在發展方面主要做的是,行業的整合。而市縣的競爭就非常的白熱化,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廣州VS深圳,東莞VS佛山。

有答主在說,廣州會發展起來,有人說深圳會超過上海,還有人說湛江、汕尾、江門各有各的好。這都是基於區域競爭造成的結果。要看未來哪些城市有前景,基於這麼幾個因素:

A、產業佈局

珠三角騰籠換鳥,粵東西北虛位以待。以至於騰籠給誰?換什麼鳥?這就很關鍵了。

深圳,是騰低端製造業的籠,但市長出來講,製造業仍然是深圳發展的基石,實際上指的也就是哪些高價值產業鏈。

東莞,面臨變革陣痛,其實腳步是緊跟深圳的,華為搬到東莞,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向標,也是立志於高新產業。

廣州,比較特別一點,原本就沒有什麼優勢產業,並沒有鳥可以換,所以主要注意力在外拓方面:佈局南沙自貿區。

佛山,在經濟優勢上比東莞稍微強一點,但在環保風暴來臨時,面臨陣痛可以與東莞相提並論。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然而佛山的高汙染產業鏈,始終將是佛山未來發展的痛點。

粵東西北城市,都是張開懷抱等著珠三角城市轉移產業。結果可能會有失所望。這就面臨第二個關鍵因素:

B、經濟腹地

珠三角的經濟腹地狹小,這是有目共睹的。現在雖然開通了武廣、廈深、南廣、貴廣等跨省高鐵,但普鐵的線路並沒有增加,貨運方面,珠三角與內陸交通瓶頸沒有破除。經濟腹地的狹窄、交通不便利,這會導致製造業領域,與長三角、甚至是中三角的競爭中居於不利優勢。

對珠三角城市來說,尤其是深圳、東莞、佛山等,提高全產業鏈技術,發展高技術含量產業、發展總部經濟,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殺手鐧。

而粵東西北城市,恐怕會無緣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享受不到珠三角的外溢紅利。粵東西北城市,只有深入珠三角細分工,以自身的特色打造牢不可破的分工協作,藉助珠三角的優勢,方可在全國產業競爭中居於優勢。

C、人才培育

眾所周知,廣東地區的人才發展是很不均衡的。整體來說,廣深兩地吸虹效應明顯。其中深圳吸引著全國人才,廣州吸引全廣東人才。珠三角其他城市,吸引次一級人才。粵東西北,屬於被吸虹地區。

在產業轉移上,粵東西北與內地競爭,人才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劣勢。內地城市產業轉移,基本上是舉全省之力,重點發展一個區域。

回到題主問的建材行業。可以這樣說,在廣東做建材生意,除了珠三角城市(一二線城市),其他都是四五線城市。斷層的城市體系,一二線發展飽和,四五線需求不足,你的生意註定無法保持原有規模。

以上為拼在深圳的小楚的回答。


地圖小王子小楚


大灣區固然重要,除卻大灣區,廣東應該發展粵東的潮汕,和粵西的湛江。再增加這兩個龍頭,廣東就無敵了。

潮汕地區和湛江地區各自人口大概700多萬,對周邊城市有一定的虹吸聚集效應,各自都有深水港,已完全具備了成為特大城市先天條件。廣東應給予這兩個地區政策傾斜,培養成為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使廣東得以均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