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註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總收入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國內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等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3]國民總收入,原稱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總額,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初次分配收入淨額。

[4]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按2015年價格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5]全員勞動生產率為國內生產總值(按2015年價格計算)與全部就業人員的比率,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6]見註釋[2]。

[7]見註釋[4]。

[8]見註釋[5]。

[9]人戶分離的人口是指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10]流動人口是指人戶分離人口中扣除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是指一個直轄市或地級市所轄區內和區與區之間,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鄉鎮街道的人口。

[11]2019年年末,0-14歲(含不滿15週歲)人口為23492萬人,15-59歲(含不滿60週歲)人口為91125萬人。

[12]年度農民工數量包括年內在本鄉鎮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和在本鄉鎮內從事非農產業6個月及以上的本地農民工。

[13]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是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14]居住類價格包括租賃房房租、住房保養維修及管理、水電燃料等價格。

[15]產能利用率是指實際產出與生產能力(均以價值量計量)的比率。企業的實際產出是指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總產值;企業的生產能力是指報告期內,在勞動力、原材料、燃料、運輸等保證供給的情況下,生產設備(機械)保持正常運行,企業可實現並能長期維持的產品產出。

[16]由於統計調查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核實調整等因素,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指標增速及變化按可比口徑計算。

[17]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等八大產業中的工業相關行業。2019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18]高技術製造業包括醫藥製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化學品製造業。

[19]裝備製造業包括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

[20]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範圍包括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或年末從業人員50人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或年末從業人員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

[21]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等八大產業中的服務業相關行業,以及新技術與創新創業等相關服務業。2019年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22]高技術產業投資包括醫藥製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等六大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九大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2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是指工業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投資活動。

[24]網上零售額是指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主要從事實物商品交易的網上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

[25]東部地區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區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區是指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12省(區、市);東北地區是指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

[26]減貧人口等於當年貧困人口減去上年貧困人口,也相當於當年脫貧人口減去當年返貧人口。

[27]貧困發生率是指貧困人口占目標調查人口的比重。

[28]貧困地區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片區外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原共有832個縣。2017年開始將新疆阿克蘇地區納入貧困監測範圍。

[29]見註釋[2]。

[30]2018年部分產品產量數據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進行了修訂,2019年產量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31]火電包括燃煤發電量,燃油發電量,燃氣發電量,餘熱、餘壓、餘氣發電量,垃圾焚燒發電量,生物質發電量。

[32]鋼材產量數據中含企業之間重複加工鋼材約25200萬噸。

[33]少量發電裝機容量(如地熱等)公報中未列出。

[34]見註釋[16]。

[35]見註釋[2]。

[36]見註釋[2]。

[37]2019年港口統計範圍由規模以上港口調整為全國所有港口,相關指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38]交通運輸部根據專項調查,調整2019年公路貨物運輸量、公路貨物運輸週轉量統計口徑,數據與上年不可比。

[39]旅客運輸總量包括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營業性旅客運輸量,其中公路旅客運輸量佔70%以上。近年來,隨著人們出行方式的變化,居民自駕出行、網絡約車及拼車人數增長較快,分流了公路客運量,導致旅客運輸總量下降。

[40]郵政行業業務總量按2010年價格計算。

[41]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年價格計算。

[42]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註冊,通過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寬帶接入方式和普通專線接入公眾互聯網的用戶。

[43]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電信企業登記註冊,通過FTTH或FTTO方式接入公眾互聯網的用戶。

[4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包括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運行維護服務,信息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數字內容服務和其他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

[45]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統計執法檢查和統計調查制度規定,對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進行修訂,2019年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46]見註釋[25]。

[47]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48]基礎設施投資包括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49]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50]高速鐵路是指線路最大速度200公里/小時及以上的鐵路和200公里/小時以下僅運行動車組列車的鐵路。

[51]數據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中央任務開工數。

[52]“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53]服務進出口按照《國際收支手冊(第六版)》標準統計,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54]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2019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有所調整。

[55]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餘額。

[56]滬深交易所股票籌資額按上市日統計,籌資額包括了可轉債實際轉股金額,2018年、2019年可轉債實際轉股金額分別為80億元和995億元。

[57]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又稱“新三板”,是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全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累計籌資不含優先股,股票籌資按發行報告書的披露日統計。

[58]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券以及公司債、可轉債等。

[59]原保險保費收入是指保險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

[60]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61]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高到低順序排列,平均分為五個等份,處於最高20%的收入群體為高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中間偏上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低收入組。

[62]服務性消費支出是指調查戶用於本家庭生活方面的各種非商品性服務費用。

[63]農村特困人員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農村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

[64]臨時救助是國家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後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的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

[65]社會服務床位數除收養性機構外,還包括救助類機構、社區類機構的床位。

[66]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是指符合《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規定的,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精神為宗旨,提供物理空間、共享設施和專業化服務的科技創業服務機構,且經過科技部批准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

[67]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是指符合《發展眾創空間工作指引》規定的新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且按照《國家眾創空間備案暫行規定》經科技部火炬中心審核備案的眾創空間。

[68]PCT專利申請受理量是指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PCT專利申請受理局受理的PCT專利申請數量。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即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

[69]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是指以產品質量檢驗為手段,按照規定的方法、程序和標準實施質量抽樣檢測,判定為質量合格的樣品數佔全部抽樣樣品數的百分比,統計調查樣本覆蓋製造業的29個行業。

[70]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

[71]總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內到圖書館場館接受圖書館服務的總人次,包括借閱書刊、諮詢問題以及參加各類讀者活動等。

[72]特種影片是指採用與常規影院放映在技術、設備、節目方面不同的電影展示方式,如巨幕電影、立體電影、立體特效(4D)電影、動感電影、球幕電影等。

[73]人均圖書擁有量是指在一年內全國平均每人能擁有的當年出版圖書冊數。

[74]總診療人次指所有診療工作的總人次數,包括門診、急診、出診、預約診療、單項健康檢查、健康諮詢指導(不含健康講座)人次。

[75]出院人數指報告期內所有住院後出院的人數,包括醫囑離院、醫囑轉其他醫療機構、非醫囑離院、死亡及其他人數,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數。

[76]體育場地相關數據來源於第七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果,體育場地普查調查對象不包括軍隊、鐵路系統所屬體育場地,數據為截至2018年年底。

[77]體育場地面積指體育訓練、比賽、健身場地的有效面積。

[78]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是指報告期內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依法以出讓、劃撥、租賃等方式與用地單位或個人簽訂出讓合同或簽發劃撥決定書、完成交易的國有建設用地總量。

[79]房地產用地是指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總和。

[80]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按2015年價格計算。

[81]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能源消費總量等相關指標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民用汽車、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公安部;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技工學校數據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外匯儲備、匯率數據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市場主體、質量檢驗、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數據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減稅降費數據來自國家稅務總局;水產品產量、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數據來自農業農村部;木材產量、造林面積、森林撫育面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增耕地灌溉面積、水資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數據來自水利部;發電裝機容量、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電力消費量數據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公路運輸、水運、新改建公路里程、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通過能力數據來自交通運輸部;鐵路運輸、新建鐵路投產里程、增新建鐵路複線投產里程、電氣化鐵路投產里程數據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民航、新增民用運輸機場數據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管道數據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國家郵政局;通信業、軟件業務收入、新增光纜線路長度等數據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棚戶區改造、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數據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總署;服務進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商務部;財政數據來自財政部;貨幣金融、公司信用類債券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境內交易場所籌資數據來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數據來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數據來自國家醫療保障局;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社會服務數據來自民政部;優撫對象數據來自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據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數據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利、商標數據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宇航發射數據來自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數據來自教育部;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圖書、旅遊數據來自文化和旅遊部;電視、廣播數據來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影數據來自國家電影局;報紙、期刊數據來自國家新聞出版署;檔案數據來自國家檔案局;居民出境數據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醫療衛生數據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數據來自國家體育總局;殘疾人運動員數據來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據來自自然資源部;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環境監測等數據來自生態環境部;平均氣溫、登陸颱風數據來自中國氣象局;農作物受災面積、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森林火災、受災森林面積、安全生產數據來自應急管理部;地震次數、地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據來自中國地震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