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廣東省在戰國時期是什麼國?

醉墨客


1、春秋戰國時期,兩廣地區還不屬於中國,所以不屬於七國之中。在夏、商、週三代,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均在黃河流域,最南的也不過到達江淮地區。

2、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帝國,立國後在軍事上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軍南征,盡拓江南之地,一直打到南海。這時候,廣東才納入中國的版圖。

3、廣東,古時稱南越,泛指嶺南一帶地方。在秦朝以前,廣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稱為百越地,並不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為廣東地區的中心。

4、南越不等同於南越國,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廣東;南越國是秦末至漢初趙佗建立的國家,範圍包括兩廣、海南島及越南北部 。


zhanghc027


廣東歷史上在戰國屬於百越之地。戰國後期主要剩下齊、楚、燕、趙、韓、魏、秦所謂戰國七雄。

最南的楚國疆域都沒有囊括今天的廣東和廣西兩個地方。但不等於在這一帶在戰國或者戰國之前從未出現過國家,只是可能這裡的古國記錄沒有出現在先秦中原一帶的歷史著作者的視野之中。

廣州最早有楚亭的記載。相傳周夷王8年即公元前887年,楚國國君派人來到今天廣州,為紀念兩地的來往,建了一個楚庭來紀念。證明廣東廣州一帶有與楚國對等的一個有實力的族群集團存在。

更早的時候,廣東還有一個縛婁古國存在,它是春秋時期位於廣東境內的一個古國。相傳為羅氏所建。《呂氏春秋》曾記載過它的存在。管轄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羅、東莞、深圳等。1985年,在博羅公莊鎮,出土7件完好相當於中原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和編鐘等。

2000年,在惠州博羅橫嶺山上發現並清理出300多座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群,當年獲評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這些古墓和很多出土文物,都可以印證古國的存在。

在廣東省博物館,還有一件鎮館之寶叫銅盉,是相當於西周時期的文物,曾被譽為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出土於廣東粵西的信宜。從這件銅盉的形制來看,能夠在當時享用這種大型青銅器的這一帶的貴族,也是有很高級別的很勢力的人。



(信宜出土的銅盉資料圖)

總之,廣東無論在春秋時期還是在戰國時期存在著較有實力的古國,有不少出土文物可佐證,但目前缺乏更多可信度較高的文字材料來記載,非常可惜。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一般而言,談論到戰國時期的國、國家,一般是指諸侯國。戰國時期的今廣東省地域,並還沒有出現諸侯國,絕大多還處於部族、部落、部落聯盟、方國狀態。包括今廣東省鄰近的今廣西地域,也還沒有出現諸侯國,還處於部族、部落、部落聯盟、方國狀態。

而今海南島地域,在現代改革開放之前一直隸屬兩廣地區管轄。歷史上的海南島要麼隸屬廣西管轄要麼隸屬廣東管轄,在戰國時期也同樣處於部族、部落、部落聯盟、方國狀態。因此今廣東省地域在戰國時期是不存在諸侯國的,但是今廣東省地域內的部分地方,一些小國還是存在的。

一.建立於今廣東惠州博羅的縛婁國:

縛婁國的前身是西周分封七十二諸侯國之一——羅國,因為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弱肉強食相互吞噬、大諸侯國不斷吞併小諸侯國,羅國的生存空間和實力變得越來越小。羅國受北面的楚國攻伐,從而不得不一路向南遷徙。《左傳》中的《楚屈瑕伐羅》記載:“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

羅國一路向南遷徙最後到達了今廣東惠州博羅地域,並在博羅重新建國、繁衍生息,新的國度叫做縛婁國。縛婁國在今廣東惠州博羅地域存在的時間,一直延續到戰國結束秦朝建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率50萬大軍,兵分五路攻取嶺南百越,其中有一路就是攻取廣東。勢力位於廣東惠州以博羅為中心的縛婁國,就是在這個歷史時期滅亡的。

(建立於今廣東惠州博羅的縛婁國(惠州市行政地圖))

二.建立於今廣東清遠陽山的陽禺國:

根據《陽山志》記載:“戰國時期,境內有陽禺國,治所在縣之東,屬楚,為嶺南三國之一”。 陽禺國即位於古代陽山縣的東邊,在藩屬上隸屬於大諸侯國楚國。今天的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陽山人文歷史專欄也記載:“陽山地域,古為南交地,周時屬楚,戰國時境內有陽禺國。”

戰國時期的陽禺國,其滅亡時間估計也是與建立於今廣東惠州博羅的縛婁國一樣,也是為南征百越的秦軍所滅。因為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主要是位於中原地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戰火併沒有波及到珠江流域。嶺南地區的百越部族、方國、小國,大多數是在秦始皇南征百越這個歷史時期,被秦軍所滅。秦朝在平定嶺南百越後,在北江沿線設立橫浦關、陽山關和湟溪關三大關作為軍事要塞,而其中的陽山關恰好就是在陽禺國故境之內。

(建立於今廣東清遠陽山的陽禺國(清遠市行政地圖))

三.建立於今廣東廣州的番禺國: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導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其中“一軍處番禺之都”的意思,就是有一路大軍駐紮在番禺國的都城。而根據秦始皇南平百越的歷史典籍可知,其中一路大軍正是攻取今廣東地域,最後也正是駐守在今廣州(番禺)。根據秦始皇南征百越這段歷史可知,建立於今廣東廣州的番禺國應該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為南征秦軍所滅。

(建立於今廣東廣州的番禺國(廣州市行政地圖))


神渡說廣西廣東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小小的國家就是宋國!領土的範圍正是如今的廣東、越南、廣西,漳州、贛州!歷史上的這個小國有四郡,越南、廣西各屬一郡,廣東佔有龍川郡與四會郡兩地!在戰國時期,宋國的國力非常小,且又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所以它一直周旋在大國對戰之間!東有強大的秦國、西有強大楚國!稍有不慎將面臨滅國之災,不過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國,倒是在夾縫中生存度過了安居樂業、與世無爭的“晚年”,雨季來時,嶺川險隘、晝夜難行!古人稱之未開荒的“小乳地”

秦進攻宋國時,趙佗領兵伐宋,以殘忍斬殺宋國之主,惹得粵人紛紛抗擊暴秦,宋民趁夜襲擊秦軍,斬斷敵軍糧草,使秦軍混亂不堪、傷亡慘重!加上嶺南山多地少,秦軍勞師遠征,運糧困難重重,且不熟地形,而粵人又善於夜襲,使趙佗不得不改變策略,以安撫粵人!才最終穩定民心!事實證明那些靠人海戰術,也未必能打敗粵人!而是靠與百姓和睦相處,才能得到宋民歡心,才能能獻出嶺川!歷史上的粵人,就是如今講崖語的人!正是這些土著人,在各個朝代都出現了匡扶宋國,以“宋”為國,以宋民為根基,在歷史上有不少重疊的國號!不單是思想上任性!且文化上也善於好動!宋民以清明不祭祖,熱愛舞麒麟!


上善若水229913901


《述異記》中說:

“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里,俗雲後人追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述異記》

上面描述的是神話時代,嶺南地區就已經有“國家”了。證明有人類在哪裡生存繁衍,搞生產打戰爭了。

當然了,那個時期他們的生產力不如黃河流域的國家生產力發達,所以他們後來被消滅了。

他們被消滅之前也是有“國家”存在的,並且還不少,“百越”嘛!怎麼也要有一百個“國家存在”的。

可以說,春秋戰國的同時代,在嶺南地區也有一個“小規模的春秋戰國”正發生著,只是因為後來秦始皇的大軍屠殺太重,又不注重保留文化,留下的信史太少了。

所以,搞的現代的人不知道廣東在戰國時期有些什麼國。

一切都是秦始皇的錯,殺伐太重,缺乏文教。

具體到廣東地區,

我們現在能知道的只有幾個有限的國家,大概率就是百越互相攻伐剩下的幾個“大國”也說不定。

這幾個國家在周朝之時就存在了,周朝無力南伐,他們一直存在到春秋戰國。

  1. 其中之一就是“驩兜國”,在今天的珠三角地區;

  2. 有一個“縛婁國”,在今天的粵中地區;

  3. 粵北陽山、英德一帶有個“陽禺國”;


另外加個小貼士:

  1. 雷州半島有“儋耳國”;
  2. 海南有“雕題國”。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廣東地區被兩個主要大國瓜分著。

  1. 一個是西甌國,

  2. 一個是駱越國,

這是兩個大方國。

在廣東,秦始皇的大軍主要是和這兩個國家在戰鬥,當然了,最後的勝利也不屬於秦始皇。

勝利的果實被“燕趙壯士”趙佗全部吞了下去,除了嶺南的土地之外,他還吞下了大秦帝國的五十萬士兵以及三萬支援邊疆建設的單身女性。

趙佗正是憑著這五十多萬中原人氏,建立了一個南越國,才開始了中華文明在嶺南地區的進程。


葭明通半瓶歷史


1、春秋戰國時期,兩廣地區還不屬於中國,所以不屬於七國之中。在夏、商、週三代,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均在黃河流域,最南的也不過到達江淮地區。

2、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帝國,立國後在軍事上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軍南征,盡拓江南之地,一直打到南海。這時候,廣東才納入中國的版圖。

3、廣東,古時稱南越,泛指嶺南一帶地方。在秦朝以前,廣東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稱為百越地,並不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為廣東地區的中心。

4、南越不等同於南越國,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廣東;南越國是秦末至漢初趙佗建立的國家,範圍包括兩廣、海南島及越南北部 。


古今歷史觀文


兩廣、越南在屠睢、趙佗開拓之前,基本上處於原始社會,只有一些土著以原始方式居住,被秦軍盡屠,並從關中、河南一帶移民在此開墾耕種…有的學者說當年秦軍五十多萬大軍在開發百越時與當地土著通婚,純屬扯淡!中原文明與百越蠻夷之民根本不可能通婚!為什麼?受過周禮、孔孟文化薰陶的秦國軍士會與茹毛飲血,衣不蔽體的南蠻通婚?現實嗎?語言怎麼溝通?衣食文化理念怎麼融合?…只能說,現在的兩廣及越南人是秦人後裔,是秦人將先進的中原文化帶到了這裡…我們的粵語(白話)也就是秦漢時期的通用語言。


龍行天下1516058


1.戰國時應不屬於任何一國,仍為部落聯盟。直至秦統一六國,趙佗才於秦後期收編各部。

2.後建立南越國才出現第一個南越地區的政權,包括當時的越南。

3.就象今天的蒙古,歷史上屬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後來與中原文化交流才有了相應機制,慢慢成立政權,再交戰相互吞併,曾經屬於中國。所以說,廣東省在古代與戰國是並存的沒有政治實體和行政機構的部落聯盟


勥巭熊貓Jeff


先秦時期,珠江流域應該有一個文化存在!這裡的氣候比中原地區曖和,鹽糖都極其豐富,是早期人類最佳的生存之地!


理嗚


只能想象,不能證實。廣東廣西越南春秋時期應該是十分荒涼的地方,沒城鎮,只有小山寨。到處是未開墾的原始山崗、沼澤、雜草叢生,蛇蟲野獸到處是。沒有地名,沒有什麼人際交流,野人應該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