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隔離期間你讀了哪些改變認知的書?

viki丶


百年孤獨。

愛情本就是虛幻,在時間面前,人生顯得微不足道。只希望能夠找到心靈的歸宿樂土


逆流的風雨


改變我對生命充新認知的一本書是中醫世家第四代傳人郭生白先生與他的嫡孫合著的一本書《本能論新解》。

我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我們進入了一個養生的新時代,這本書的思想實現了郭老提出的“天下無醫,生民無病”的理想,我我們讀懂自己的身體,開啟生命的智慧大門,提供了一把新鑰匙。一般人很理解書中所講的“中醫西醫皆是醫,都是方向性錯誤”這個見解的深意,理解了這個深意後,我才恍然大悟:中醫西醫皆是醫,仍是治病思維,本能論中則無醫。新解裡面講“換食”養生極為精彩,一個換字將養生講絕了,醫生換成了養生,思維馬上得到了調換,就如同看電視換了個頻道,換了一種活法,變換了一種生活方式,真是有換了“腦筋”的感覺。



兆陽師兄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這本書是根據著名學者周國平先生和濟群法師的一系列深度對談整理而成。

中國版的《僧侶和哲學家》。

在關於的信仰的方面,濟群法師談到,“信仰只是入門的基礎,真正解決問題要靠生命內在的智慧,而不僅僅靠信就可以的”。“再大的力量也不能代替你,只能給予正確引導和加持。至於這種引導是否有效,有取決於你的信任與配合程度”。就像我們餓了需要吃飯一樣,除非我們自己主動去吃,否則的話在能吃的人也沒辦法替我們吃飽。

濟群法師在書中還談到,“凡夫都處在無明的狀態,我們因為不瞭解自己,將會對生命形成錯誤的認知模式,進而帶著這種認知模式看世界,導致對世界的錯誤認識”。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認知模式,才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煩惱。這一點在西方心理學裡面已經得到了重複的證明,尤其是在認知行為理論體系裡有非常充分的描述。但是沒有上升到生命的高度,佛學是從生命的高度和心性的深度來闡述心靈變化的規律,並提出究竟的解決辦法。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哲學和佛學對我們自身的成長和對這個社會的意義。哲人與高僧的對話,他們的聲音值得身處煩亂的世界中的我們細細傾聽。


投之以木桃


謝謝。閒暇在家,讀了張其成教授著的《易經》感悟。《易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是我們先民以卜筮為手段,來探索宇宙變化規律和人生奧秘的哲學。作者用淺顯的語言,把《易經》六十四卦辭,爻辭,感悟,呈現給讀者。特別是他的“入靜觀象法”,會使你體會到什麼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淘寶村裡的人


《終身成長》(美)卡羅爾•德韋克

不管肯定性標籤或者否定性標籤對固定型思維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傷害,讓他們沒有前進的動力,甚至出現撒謊、破罐破摔的不利想法,而不管是肯定性標籤和否定性標籤對於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都能夠成為成長的動力,當別人懷疑時,會懂得反擊,當別人肯定時,會懂得認同。

一、體育:冠軍的思維模式

案例:邁克爾喬丹、皮特普拉

二、商業:思維模式和領導力

領導力與固定型思維模式案例:李艾柯卡、傑弗里斯基林

領號力與成長型思維模式案例:傑克も爾奇、郭士納

三、人際關係:人們相處的思維模式

愛情關係中的思維模式案例:夏琳和麥克斯的愛情

社交中的思維模式案例:害羞的喬治

四、教育:思維模式和教育

父母教育的思維模式案例:桑迪父母的哈佛夢

老師教育的思維模式案例:拒絕學習的蓋瑞變了

五、如何將成長型思維模式傳授給他人

掌握稱讚的方法

正確面對孩子遇到的挫折

重視孩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六、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

接受、觀察、命名、教育



蚍蜉微語


想了解人類是怎樣從動物到上帝的,於是疫情隔離期間我讀了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所著的《人類簡史》。

書中第一章就講了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上有些分子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特別龐大而又精細的結構,稱為“有機體”也就是“生物學”,從此地球上有個生物的存在。250萬年前,出現了非常類似現代人類的動物。他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與一同共享棲息地的其他生物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之處。但人類為了能望遠、能有靈活得雙手,現在人類只得面對背痛、頸脖僵硬的苦惱代價。

讀《人類簡史》可以感受到很多的人生哲理,是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徹悟。他痛恨人類給地球生態帶來的破壞,霸權主義對人類帶來的災難,擔憂人類有可能以這樣的方式自我毀滅。他強調“全球帝國”式的世界政治秩序,全書洋溢著“無邊大愛”。讀完此書突然明白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詩詞愛好


我喜歡讀歷史,就給你推薦這方面的吧,

第一本《成吉思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黃金家族鐵木真在眾叛親離的環境裡是如何通過自己一步步努力,聚集部眾,強大部落,籠絡人心,登上成吉思汗寶座,並統一蒙古草原的,對於那些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可以看看。

第二本《張居正傳》,寫的是明朝年間這位名赫一時的首輔是如何在人心險惡的明朝官場從一個小吏默默無聞耕耘,韜光養晦的生存,和如何拉攏關係,走上最高政壇首輔位置,和當上首輔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強勁大明王朝的。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不錯的一本書。


瘋狂的小人物


推薦一本書:畢淑敏的《花冠病毒》。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講述的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在上演。在序言裡我們知道畢淑敏因為當過醫生當過兵,被作協選中參加一個特別的採訪組,開赴非典第一線。她結合自己的經歷,醞釀八年,寫出了《花冠病毒》。

在書中花冠病毒開始人傳人的時候,意味著必須隔離,而被隔離的這群人,等待著的似乎只有死亡。書中關於病毒的殺傷力也寫的極為悲慘震撼。曾經讀花冠病毒不知意,知其意時我已在疫情中生活了許多天。



新疆風物誌


我讀了皇帝內經和王陽明。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從新規劃了自己的修心養性之路。人是天地的產物,但改變不了天地,所以要順應天地,順應自然,也就趨吉避凶了。王陽明的心學更是感觸頗深,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萬事萬物的對與否,成與敗,都只取決於自己,你的心即是理,你的品德思想,即是理,不用外求,一切在你的內心。做到上善若水,無我利他,世間沒有對與錯。知行合一,知行是相互依託的,沒有先後,就像陰陽相互消長。它們即是合成的一體,又是若隱若離的伴侶!相互作用著生長!


易決策


改變認知不是光憑一兩本書就能改變的,但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你的思想改變你的思維讓你感受生命的精彩。

書是記錄生活、感悟生命、改變命運,提高認知的思想總結,高人有高見,庸人看眼前,只有去學習高人的思想、認知、觀點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它可以開闊視野放大格局;可以打開精神世界發現真善美,可以驗證人性懂得經歷。只有在讀書、經歷、學習、思考中不斷提高認知,豐富人生,充實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