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華為和小米,未來誰的發展更有潛力?

貓叔情感窩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華為與小米這兩家公司,一直是網友們爭論的焦點。可以肯定的是,兩家公司都很不錯,但要說到兩家公司未來誰的潛力更大,那毫無疑問是華為公司!

為什麼說是華為公司?

首先,華為公司已經34年了,一開始華為在通信領域深耕,近些年逐漸有意轉型為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華為手機和5G網絡為什麼強悍?那無非是背後的技術支持,而技術這個東西不是說用錢就能搞出來,而是要沉澱,這個優勢,華為還將繼續領先!

再從營收和技術投入上來看,華為公司營收超過了8000億,每年的研發突破了1000億,這樣的數字在全球科技公司中都是優秀的。而小米公司呢?小米集團營收突破2000億元;研發費用才70億元,難怪網友們說小米手機是組裝手機?

為什麼說小米還需要加油?

可能米粉們會說,人家小米不止有手機啊,未來物聯網時代到來,小米的生態鏈產品會徹底爆發。這麼說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家想過沒有,什麼生意最賺錢?顯然是出賣技術的生意賺錢啊,你要說物聯網,物聯網的系統未來肯定是用華為的鴻蒙系統了!也就是說,小米每天要累死累活的賣出產品才能賺錢,而華為公司呢?利用技術,每天睡覺都在賺錢!

結論:所以,綜合以上分析來看,我認為華為的前途還比小米公司大的多。當然了,小米公司畢竟才成立10年時間,未來的上升空間也還是很大!


春公子


這兩家都是目前中國硬件起家的科技公司中翹楚,其中華為成立的時間更長,小米還相當年輕。從年收入、員工總數、業務內容上來講,華為的體量是小米的數倍。

不過在手機方面,其實差距並不是很大,雖然華為每年在國內、全球的銷量目前在小米之前,但據產品力本身來講,小米已經沒有短板了,無論是外形工業設計還是內部元器件採購實力、系統優化上,大家都是頂級玩家。

要論誰的發展更好,不妨分析下各自的優劣、長處和短板。

華為以技術起家,目前是全球營收No.1的通信企業,即便15年諾基亞和阿朗合併,也依然沒能蓋過華為。華為的技術積累主要在通信領域,尤其從4G\\5G開始呈現出爆發的態勢,已經沒有讓歐美企業佔據明顯先手和被打壓了。

這些積累的表現形式包括通訊協議/標準的制定參與、基礎設施製造搭建(比如基站、路由、射頻天線等)、基帶芯片的研發等等。

同時,華為旗下的海思還是機頂盒、智能手機的芯片方案提供商,尤其是這些年異軍突起的麒麟SoC,已經進化到了10nm的麒麟970。

積累這些技術資源,華為依賴的是眾多大腦,也就是人才,尤其是工程技術人才。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和佔比在科技公司中名列前茅。

不過華為的短板也不能說沒有,比如創始人團隊已過黃金年齡面臨接班人的問題,再比如所有員工過萬企業都會面臨的大企業病等。

小米的優勢就是年輕、有活力。在雷軍的帶領下,愣是在高手林立、死氣沉沉的手機市場掀起一股風暴,並佔有了自己牢固的一席之位。同時,小米在手機之外已經迅速擴展出電視、路由已經龐大的生態鏈,以“智能”“新國貨”為著力點打造了一系列的硬件產品,今年的收入已經破千億元,明年將如無意外進入世界五百強。

不過,小米的劣勢就是積累還不是很足,主要就是核心技術、專利這一方面。因為硬件可以淘汰,但技術確是永久的硬通貨。不過我們看到,小米也通過很多舉措鼓勵創新,不斷彌補自己的短板,包括髮布了自主研發的澎湃S1手機芯片。

對於兩者,說實話很難給出一個絕對會發展好的答案,作為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他們都是國人的驕傲。


快科技問答


1.我說個價位差不多的產品 樓主可以作為參考,我有三部手機:蘋果5S、華為G9青春版、小米4.蘋果5S撇開不談,小米4用了1年修了4次,卡的不要不要的;華為G9一直作為主用手機在使用,現在也差不多快1年了 還是很流暢 而且指紋解鎖也很迅速,真要拿華為和小米去比較 我不是誇華為,真的碾壓小米


2.我覺得華為更好一些,就比14年兩家公司剛試水的紅米和華為榮耀3X暢玩版,華為的用到現在都不卡,不過因為沒有4G我現在換了G9了,紅米因為公司發了一隻,用了,電池耗電簡直要吐血,用不到3、4小時就沒電,重點是手機跟燙手山芋似的我老怕它爆炸,卡也比3X暢玩卡,論外觀,耗電這方面華為遠優於小米,但是小米的系統比華為更完善功能更多,華為的系統也很夠用,但是如果對系統功能要求多的話,小米優一些,總體上還是華為更好用,用久不卡,華為榮耀的性價比遠高於華為的


博士澤


小米手機我是從紅米第一代開始用的,後來換了小米note,小米5sPULS 現在的小米9,家裡也有很多小米的產品,也算是小米的鐵粉,小米的用戶體驗做得好,對產品質量上做得也不錯,華為手機在用戶體驗上不如小米,但華為能研發處理器這點就比小米強很多,能研發cpu可不是一件小事,小米要想做強做大做得更加穩固的話,必須能研發自己的處理器,這點很重要,處理器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你見過不會做發動機的廠家嗎?答案是有,但都是要即將倒閉那種,本田,豐田,奔馳寶馬,哪家不會做發動機?現代汽車拼死都要做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所以小米一定要做自己的核心技術,小米還有一個特點,價格便宜,能把一臺本來要花6000能買的手機2000快賣給你,可能還更低,在用小米之前,我覺得小米就是個國產的爛雜牌,不管有多便宜我都不會用的,可以說送給我都不要的那種,我以前用的是三星,諾基亞,蘋果,最便宜的手機都沒低過3000元,我的三星蓋世第一代,當時花了5000多買的,用了剛好一年壞了,我老婆給我說有個牌子的手機還不錯,是小米手機,我說謝謝!我不用,老婆說這手機是公司裡送給她們的,等我買到手機了在還給她,我說可以,我用了後發現一個問題,這個手機太好了!比我花5000多買的三星手機都要好得多,而且裡面有很多實用的小功能,在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個品牌沒我想的這麼簡單,後來成了資深米粉,我向很多用蘋果的朋友推薦小米,得到的都是一個答案,我只喜歡蘋果!還有一個是金立手機的鐵粉,我給他說小米更好用,性能能甩金立幾十條街,他說我只用金立!後來金立倒閉了給他說都不信,好了不說了,小米和華為都是現在國產最好的公司,以後的發展誰也說不清楚。


小偉偉車行VLOG


從目前來看我更看好華為,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目前來說很多人還在唯技術論,特別是現在小米的營銷方式,單獨去對比一款產品的好壞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如果核心的東西一個都沒有,你永遠掙得是產業鏈中最少的錢,一直會被國際資本巨頭剝削。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可能在核心技術上面依靠買,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別人也不會賣給你,可以參考中國的軍工,在那一段中國與西方的蜜月期,中國是可以買到很多高端軍工產品的,包括黑鷹直升機等。後來結果怎麼樣,人家說不賣就不賣了,而且一個國家國防安全靠買永遠依靠別人,這靠譜嗎?

經濟安全也是一樣,現在可以說芯片,操作系統這些都是關係到國家經濟體安全的,當你掌握相應技術的時候才能不受制於人,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小米這些年掙了不是錢,但是他沒有改變自己本身的運行模式,雖然他嘗試去改變發展芯片等技術但是他沒有堅持下去,從第一代芯片出來以後因為市場的原因現在基本沒下文了。

可以說你現在這種堆積技術在貿易壁壘低,國家間關係穩定時沒什麼,因為能夠買到,人家有錢不掙白不掙。但是現在中國在國際上面臨的形式非常複雜,說不定哪一天人家就會斷供,或者提高價位,如果華為倒下了,沒有了這種競爭性制約,你拿到的相關原件價位絕對不會低,這還是能買到的情況,更有甚者人家不賣給你都有可能。

從這一點我很佩服華為,通過以及產業鏈去幫助國產企業,包括屏幕,芯片加工等等。所以我說小米的一些行為,特別是網上這種所謂的營銷方式有一些噁心所以對於華為雖然有些東西不如別人我依然支持,也希望華為不改初心。




橙子每日趣聞


當然,我們這裡只比較華為的消費者產品和小米,不同體系的產品比較沒意思。


在任何時候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看看蘋果就可以知道。我記得小米的BOSS雷軍經常拿蘋果的5%的研發經費說事,證明大筆經費投入研發不是很重要,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蘋果研發投入比例低,是因為蘋果的利潤高,但是蘋果絕對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科技消費品公司。

且不說IOS和A系列CPU芯片,就是蘋果的無線耳機,蘋果的智能手錶,哪個沒有包括蘋果的核心技術,例如蘋果手錶的熄屏待機功能,又有幾家能支持呢?蘋果的及時積累讓蘋果的產品極具競爭力,可以做到人無我有,這就是科技競爭力。


所以我們再回到華為和小米,華為和小米誰具有最深厚的技術積累?肯定是華為,小米現在還熱衷於微博營銷,所謂的性價比2019年證明了就是成熟技術,很容易被對手照搬,例如Redmi 8的性價比就被眾多友商超越。

而在消費者領域,華為有芯片,這時任何智能產品最核心的優勢;華為有軟件,現在華為還有鴻蒙系統,方舟編譯器等等也早已商用;華為還有超級藍牙、NM卡等邊緣技術的積累,所以華為的確和蘋果很像


所以很明顯,華為的潛力更大,小米沒有太深的積累,目前還看不到太大的潛力。如果沒有美國製裁,華為鐵定的吊打小米,現在是手機未來是物聯網,即使有了美國的制裁,華為失去了海外的市場,依然會在國內繼續把小米拉開差距。

其實任何一個公司,永遠是有實力的具備更大的潛力,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尤其是對於科技公司而言。我也期待小米能夠突然醒悟而轉型,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IT老菜鳥


我個人覺得這兩家公司目前來看發展的方向不一樣,我家用的都是華為手機,但是什麼洗手液智能插座小愛音箱,手裡支架吹風機等等用的都是小米的。華為只是手裡周邊和通訊領域,小米是打造智能家居是生活周邊


i暮色i


誰賣的貴,誰走的遠。賣的貴,就是高端,消費者喜歡。賣的貴,利潤就高,就能做更多廣告,請更多水軍,寫更多軟文。毛主席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可是大多數消費者,都是盲從的,正所謂“三人成虎”。

不是雷軍逆天,小米這個玩法,早死了100回了。


博古爍今朝


當然是華為,有個笑話朝鮮球員踢不好球,時刻準備著挖煤去,華為可以重點宣傳下,有意無意的往251上靠,員工創造力絕對的滿血。


標配251


客觀來說華為肯定走的更好,也更紮實,因為技術上的距離不是隨便就可以超越吧,華為近些年科研投入不斷加大,也真的是錢多能耐住花,華為的技術進步也是有目共睹,5G話語權提升,三攝霸榜DXOMARK,gputurbo技術革命,麒麟980雙NPU對抗高通,華為的路越走越穩!


小米手機超越華為其實很難,因為供應鏈問題太大,但是小米生態做的比較成熟,怎麼說呢,相對成熟吧,聯合一些國內優秀的製造業,用小米的招牌賣出去,雖然有點套牌的感覺,但是還是比較成功,手機方面小米太年輕,不過高通扛得住就行了!



雖然說小米有可能有可能成為中國的亞馬遜,但是畢竟門檻太低,國內其他廠商也在努力做生態,小米的優勢無非是早做幾年,一個不小心就被超越了,但是華為不一樣,一個技術有可能可以領先3-5年,所以華為更穩定,科技行業技術才是第一驅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