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遇事該如何消除內心的不平衡?

迦倫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有喜有悲有好有壞,有平衡就會有不平衡,心態才是一切。

其實把很多自己認為別人應該的事情把它變成別人可以做,這樣,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裡會豁然開朗。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杆秤,把自己為別人做的事,和別人為自己做的事放到這桿秤的兩邊,如果自己做的事,在上邊,那心裡肯定會特別平衡,反過來,如果自己做的事在下邊,心裡就會開始不平衡。為什麼?因為覺得自己做得比別人做的多,這是大多數人的正常心態。


而你則是按照傳統的觀念去要求婆婆,認為別人家的婆婆都會給帶孩子,為什麼自家的不願意,這麼一看,別人得到的又比自己得到的要多了,心裡的不平衡感又來了。哪怕自己有時間,能帶娃,心裡依然會不平衡,你可能要的不是婆婆真的帶孩子,只是要一種態度罷了,這就是你希望找到的那種平衡感。


那麼,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假如,照顧孩子不是婆婆應該做的,而是她可以做的事。那麼,你會發現,當她願意為你帶孩子的時候,你會很高興,如果她不願意,你也不會覺得心裡不平衡。


其實,生活沒有那麼多的應該,轉化一下自己的心態,相信你的生活會變得陽光明媚。別人對你沒有那麼多應該,你對別人也沒有那麼多應該,這種為自己而活的生活,不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嗎?


小生不解語


婆婆的話,聽聽即可,不必放在心上。

我結婚4年了,婆媳關係很緊張,她給我們帶孩子,但是她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帶,我給她提的生活中關於帶孩子的建議她從來不放心上。初為人母,我對孩子的關愛被她說成過度緊張,我當時很無語。給老公說,老公也是聽聽就算了,有一段時間都快抑鬱了……

後來,就自我調節,上班時間不分心,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到家後,飯做好就吃,好吃了多吃點,不好吃就少吃點,然後就是全心全意的陪孩子玩,不說別的廢話。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自己帶。

我們為什麼會難受,心理不平衡,因為我們把婆婆放在心上了,想和婆婆處好。可是,如果事不隨人願,就放手吧。

他對他媽好,天經地義,不是所有男人結了婚,都是以自己媳婦為中心的。不成熟的男人有很多,只不過我們恰巧遇上而已。

你現在難受可能是因為剛生完孩子的原因,情緒波動比較大,我那會也是,經常委屈的哭。生活百般滋味,不是你付出真心就能解決的,所以不必太在意,要記得那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等過了這陣子,你會發現有些事情已經風淡雲輕,不值得一提了[奸笑]



可可豆小朋友的媽媽


保持心理的適度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心理平衡是人在受到外來刺激時所進行的與外來刺激相適應的反抗性心理調節,也是精神需要的補償。青少年正處於各方面成長髮育的時期,保持心理平衡尤其顯得重要。心理平衡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目標專一。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目標,追求實現人生目標成了人生的動力。但目標的確定至關重要,目標選擇不當,會給人帶來無端的煩惱。如有的青少年希望將來能當明星演員,這種想法本身不錯,但主觀和客觀條件都不具備,卻硬要一味地追求下去,結果演員沒當成,自身的學習和工作也沒幹好。因此,確定目標要把個人的知識、創造優勢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這樣的目標才切實可行。

  2.善於從遺憾中解脫。人生中難免會遇到與心願相違的令人遺憾的事,如丟失東西、錯怪朋友、措辭不當等等。遺憾刺激大腦後,會出現心理不平衡。但人如果對遺憾耿耿於懷,心理長期失調,就會抑制人的情緒,不利於創造潛能的發揮。因此要善於從遺憾中解脫,使心理趨於平衡。解脫的辦法一是及時補救,如無意中傷害了同學,則要及時道歉,求得諒解;二是對遺憾進行心理“消化”,將遺憾內化為某種理由,從中解脫。如此次考試成績不理想,通過冷靜分析,可歸結為基礎不牢或發揮不好等,下次考好。

  3.生活上不盲目攀比。目前各家庭生活水平都有了普遍提高,但差別是客觀存在。作為青少年,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形成適當的期望值,生活上不能盲目攀比,減少不必要的煩惱。這方面要注意幾點:一是既與闊氣相比,也與貧窮相比,這樣才能感到某種滿足,滿足就是一種平衡。二是將這種不平衡感轉化為一種動力,通過正當途徑趕上去。三是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對那些躺在父母身上“高消費”的現象視而不見,懂得只有自己通過正當勞動得來的享受才有意義,保持一種高層次的平衡心理。

  4.待人寬容。人際交往中有一種相互示範效應,即每個人都在受他人言行影響的同時,也以自己的言行對別人產生著影響。有些人很善於與別人相處,有一種良好的心理氣氛,這有助於保持心理平衡。而有些人的人際關係緊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寬容不夠。寬容要求對別人以誠相待,把每個人都當作獨立人的主體,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別人如有冒犯之處,只要說清楚了,就不必放在心上,這樣既解了不必要的包袱,又能贏得別人的好感。當然,寬容不是萬能的,但在一般情況下,寬容有利於保持心理平衡。


第一奇談


你好,你的煩惱也是很多人的煩惱,有時候覺得自己這麼優秀,可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好,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認為一切都是別人導致的,感到心裡很不平衡。被這種想法所控制,你就會徒然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煩惱。怎樣才能走出這個怪圈?我給你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共勉。

首先你要解救自己,必須將心裡不平衡的原因,歸根於自身。是因為自己對事物錯誤的思想和觀念,以及不夠端正的態度,才導致自己心理不平衡。這樣才能將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慢慢的平復自己的心情。

其次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各種消極的情緒積鬱在心頭,時間久了,內心就會失衡。消極的那部分越來越沉重,也使人變得極為狹隘,甚至出現暴戾、偏頗以及愚昧等行為,但卻難以控制自己。要學會及時地宣洩和釋放不良情緒,讓自己得到放鬆。

最後我希望你還是推心置腹的坐下來跟老公好好談談,說出你心裡的糾結,不要打冷戰,讓對方知道你心裡真實的想法,然後你們一起去解決,一起去面對,相信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祝你們和和美美,永遠幸福[耶]





黃岡教育直播課堂


很高興收到您的邀請回答問題:

下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拙見:

下面介紹一些消除心理障礙的保健方法。

總的原則是:要堅定生活信念,樹立崇高理想,明確奮鬥目標。使精神有所寄託,生活感到充實。要有自信心,對自己的能力,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能夠正確地評價。能夠使自己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使自己的心態始終置身於平穩的狀態中。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與挫折,都能使自己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它。

學會駕馭情緒

不善於駕馭自己情緒的人總會有所失。一個人的情緒可以使學習、事業成功,也可以使學習、事業失敗。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是最明智的選擇。人們的情緒和其他一切心理過程一樣,是由大腦直接調控的。聰明的人是用理智駕馭自己情緒的,是情緒的主人。

學會寬宏大度

只有有度量的人,心胸才會開闊,才可團結更多的人。缺乏度量的人,處處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常常是孤家寡人。

每個人都要加強修養,經得起批評甚至冤屈,克己讓人。以大局為重,寬宏大度,利己利人。

學會理智與調控

用理智調控是用清醒的頭腦和較高的道德修養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使其激烈的情緒逐漸緩和,慢慢消退。

學會聽從勸告

人隨喜、怒、哀、樂變化是常有之事,不良的情緒一律壓抑有損健康,應及時找親人、知心朋友傾吐胸中鬱積與憤懣,聽其相勸。

學會轉移注意力

在憤怒時,大腦出現強烈的興奮灶,如果能及時有效調節這一興奮灶,使轉變為抑制狀態,則可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如當情緒被激怒時,儘量抑制發怒,可以走開做點別的事,如唱歌、看電影、散步、打球等。

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礙會引發人類多種疾病,甚至會產生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心身疾病。每個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幸福、歡樂與痛苦、悲傷是相互交織、碰撞、交替和並存的,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遭受多種心理刺激。如果精神上遭受挫折,必然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緊張。如工作上得不到重用,事業上遭到猜忌排擠,同志、鄰里關係不和,家遭意外,親人喪生,婚姻失敗等。心理緊張多數可以通過體內的平衡、調節控制系統加以調整平息。但因心理刺激強度過大,或因持續時間較長,或因同時遭受多種心理刺激的綜合作用,而又未能及時地解脫和調控,就會發生心理障礙。心理障礙是心理不健康的開端,是導致心理疾病(包括心身疾病和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須要及時地消除心理障礙,這就要求在外界的不良刺激對心理造成影響之時,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它、解決它。




國風少年


  這位朋友你好,很高興能夠參與到你的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去。人是社會中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在人與人接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進而產生不平衡的心理。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從全盤著手分析事情的始末,如果這件事情本身很小且和自己的關係不大,就要冷靜的去面對,有句話不是說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小事不計較,大事多協商。其次,如果遇到的事情很大,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那麼需要用大局的觀念來看待這件事情,做人要大氣,要格局大,要眼光長遠,遇事不與人斤斤計較。

     所謂心理不平衡,我認為是2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別人比自己強,比如家庭,父母,物質等比自己強,這些外在的東西不是一日兩日能夠改善的,所以,要用平常心去看待。第二父母的原因就是自己不如比人,才會產生內心的不平衡,這個時候我們要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究竟是哪方面不如別人,是自己的知識儲備還是自己的工作能力,還是其它的原因。對症之藥,找到問題的所在,逐個突破,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拿不下的碉堡。

    最後,注重自身的修養,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閒暇的時候多讀書,來充實自己的大腦,用發展的眼光來面對身邊的事情。多交益友,良師益友也是提升自己的一個快速途徑,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朋友,樹立學習的榜樣,跟著強人做強人。如此以來,再遇到事情的時候,就能夠很從容的處理了。

     以上觀點僅是我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加油!

 



小楓愛生活


●作者楊明

有這麼一對夫妻,兩口子相親相愛,家庭生活有滋有味,孩子懂事出息……所有這一切,外人頗是羨慕。

但兩口子卻過的不安生。他們小打三六九,大吵月月有。

為啥?

老婆一直生活在過去,她常常沉浸往事,難以自拔。

什麼公公婆婆欺負她了!什麼大輩哥、小姑子經常給她虧吃了!什麼自己的孩子公公婆婆幾乎沒有給看了……

老婆總愛叨叨這些陳穀子爛芝麻,老公耳朵聽地起了繭子。每每老婆往事重提,老公心裡就膩歪,三言兩語兩人就爆發了“中東戰爭”。

往事如煙……

過去的就讓它隨風飄走吧!否則,整天生活在“楊白勞”年代,搞的自己心情糟糕不說,還惹的老公嗷嗷不休。從小出講,影響了夫妻感情,從大處言,搞不好還會因小失大,危機家庭幸福。

珍惜當下吧!

多看看自己的美好生活,多道道夫妻之間的你情我愛,多拉拉彼此身上的閃光點……

如此,美好的窗口便徐徐打開,陣陣花香鳥語襲上心房,幸福的日子自然就地久天長……





柳初


我是一個初當爸爸的男人,我可能不會勸你怎樣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給你點建議。

1你的婆婆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啥的。他們把你老公帶大就是對你最好的幫助。但是既然喜歡孩子,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幫助你。畢竟初為人母,沒那麼多經驗!(這只是我希望他們能幫你,畢竟幫兒媳婦也就是幫自己的兒子)

2你的老公我不瞭解是什麼樣的,作為一箇中間人,他沒有及時發現問題,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3這個才是重點,既然有了寶寶,我媽媽曾經給我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沒寶寶之前我能說走就走,有寶寶我一切不順心,一切不平衡的事。我都為了自己的寶寶而努力的活著。可能有的人就說了這樣卑微的婚姻不幸福,可有了孩子的我就像有了全新的世界。(有寶寶的家長最清楚)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一天一個樣子我很珍惜和他的時光,不對嗎?

今天,明天,後天。[微笑]

加油!



昨個今個明個


生活就是一種心態。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心態放正,凡事不強求、不苛求、不壓抑、不放縱,順其自然,隨緣而定。心態這東西,你若覺得快樂,歡欣無所不在;你若為自己悲鳴,世界處處灰暗。是非常有,不聽皆無;情感憂亂,隨緣就好;感情紛擾,淡然處之;禍福相依,順其自然;心小難容一草,胸闊能納百川,順境保持淡然,逆境力求泰然。心情再差,不要掛在臉上,情緒再亂,不要寫在嘴裡。人,必須具備一顆平常心,而平常心是靠修煉而成的。我們要用這顆平常心面對現實,看待人和事,同時也請善待自己。諸惡切莫行,堵善皆奉行。生活不順心時,不要一味抱怨,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人生不會因為你惆悵而憫憐,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惆悵多了,苦的還是自已。人生在世,快樂是一生,憂愁也一世,既然如此,又何必斤斤計較,又何必煩惱自憂,凡事順其自然,淡然處之就好。

無論是誰,都要學會包容、原諒、自制和反省。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煩心的,亦有順心的,不管是那一種,我們要努力讓這些事情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那就是痛苦或者高興的時候,都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學著在沉默中讓自己堅強,在安靜中讓自己沉思!



提摩西我摸我


你好,這不是不平衡,這是你們婚姻生活的問題所在。

我覺得這更像是在抑制失望。失望是抑制不住的,一旦你有這個想法了,下次你老公稍微做出一點不好,你的失望就在增加,等失望攢到一定程度,會爆發,會吵架,會歇斯底里。

遇到問題不能逃避,當然也不要向老公抱怨婆婆這裡不是那裡不是,誰會想聽到別人說自己媽不對。

解決問題就是要溝通,不能一味的忍,不然吵架容易翻舊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