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剛走上社會到中年,你的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

老實者說


每個人從剛走上社會到中年,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變化。從當初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無奈中年,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初心,都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不忘初心”,可知這兩句話都是有下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當初走出校園感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天之驕子,躊躇滿志,感覺憑藉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命運,改變世界,結果 ,自己被世界改變,被命運捉弄。

人們都說“吃一塹長一智”,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才知道有些事情是改變不了的,改變不了只有接受了,無奈的接受。

以前總以為事情不是對就是錯,人就分兩種好人和壞人。現在覺得事情的對錯要看站在誰的角度看問題,很多人都有兩面性,並不是只有好人和壞人,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普通人的無奈,有些事情沒有對錯,只有各自的角色和角度不同而已。

年青時以自我為中心,天下之大,唯我獨尊 ,只要自己高興就行。人到中年身不由己,上有老下有小,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

年青時朋友為重,每到週末呼朋喚友,吃吃喝喝,好不熱鬧。人到中年,每到週末洗洗刷刷,陪伴家人左右,再無以前瀟灑身影。

年青時工作不如意說走就走,從不委屈自己。人到中年工作不如意,只能委屈自己,不敢輕易辭職,想想家庭各項開支,想想房貸車貸,只能改變自己堅持堅持。

年青時總以為夢想能實現,人到中年才知道夢想也許只是夢想而已。

年青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從不掩飾。人到中年笑著笑著就哭了,遇到事情自己承擔,學會了掩飾自己。

年青時遇到事情總有人給你遮風避雨,自己從不孤單,人到中年遇到事情自己默默承擔,不願麻煩別人,孤單寂寞只有自己知道。

年青時好奇心重,東家長李家短總愛瞎打聽,人到中年不願多管閒事,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人到中年經歷了太多無奈,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知道了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儘管如此,生活依舊豐富多彩,以後餘生請多指教。





果實累累


剛剛走上社會到中年從一個天真浪漫的少女轉變成歲月沉澱的成熟穩重形象!

大概20歲那年去一個銷售公司實習,面對不同的客戶,都會充滿熱情,見的客戶多了之後,心裡對一個大概40歲女性群體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中年女性成熟穩重的臉上似乎都明顯的能看到些生活不易的影子。

年輕的時候忙著揮霍青春當然不懂,卻在心裡想,等我到中年的時候,一定依然會天真浪漫,充滿笑容,我無法想象自己變成成熟穩重的姿態,也絕不可能會像他們一樣吧!

直到後來自己的孩子們長大了,孩子們天真浪漫的笑容,取締了當年那個青春浪漫的自己,孩子們會用好奇的眼神在我身邊不停的問,媽媽為什麼你的表情那麼凝重,為什麼你總是不笑呢。每次被孩子問到的時候都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彷彿就是當年自己在心裡問別人的問題,現在卻輪到了自己。

這種轉變無法簡單的用一句話兩句話來形容,只能說是一種歲月的沉澱,慢慢的經歷了你就會懂的!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蘇金豔生活心理學



蘇金豔生活心理學


從剛走上社會,到進入中年,我的思想發生了太多變化:

一、從追求自我任性到後悔情感放縱辜負過很多人。

一度任性揮霍青春,任性追求完美情感,貪戀性慾,這個過程,追求過,放棄過,辜負了一個又一個異性,現在想來,就是痞子流氓一個,可是當初,自己認為那是非常合理的,認為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過的更好。

二、後悔從公立學校走出扔掉了編制的衝動。

1998年從公立學校出來了,進入私立學校,當初,私立學校工資是公立學校的好幾倍,所以,在面臨是不是保留編制的選擇時,毅然選擇了扔掉編制。現在後悔不已。年少時的衝動,根本想不到老無所養時的殘酷現實。

三、從當初認為的一切皆有可能,到當下的感覺很多事情無能為力。

當初選擇扔掉編制,就是過於自負,因為參加工作後的前二十年,一切都順風順水,這讓我有輕飄感了。

進入中年之後,就發現自己並未功成名就,而且一切都在倒退,當年很多的追求,都不可能實現了,想去創業,會意識到自己的方方面面的資源都是不夠的,會感到特別無能為力。

四、感受到身體的制約,生命的衰老,讓人無法抗拒。

三十五歲以前,身體沒有一點毛病,覺得擁有健康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接近四十年,所有的該出現的毛病都出現了,血壓高、頭疼、心腦血管不好、抑鬱症、呼吸道感染、腿疼、胃病,能來的都來了,而且這兩三年又看到爸爸媽媽的身體迅速的衰老下去,並且忍受著腦梗腦溢血的反覆折磨,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衰老,身體方面的制約,讓人是無法抗拒的。

五、從當初對很多事物的追逐到現在對很多事物都不感興趣。

想當年也是興趣多多,才華橫溢,對很多新鮮事物進行不斷的追逐,對感情、對愛情、對事業的追求樂此不彼。但如今,經歷了多年傳統文化的洗禮,就真的覺得一切都是過眼煙雲的。

六、從不認命到認命,能夠接受一切生命安排。

年輕時仗著一點才氣,天不怕地不怕,覺得自己可以改變個人命運,甚至有濟世報國之心。人到中年,方覺之前很多的理想都是不現實的。悄然接受了生命的一切安排:來自身體方面的痛苦折磨,曾經讓自己心有不甘,但現在也接受了這一切的事實。

七、從當初的清高驕傲到今天的為五斗米折腰。

年少輕狂之時,拒絕過一個又一個身價過億的異性的追求,毅然選擇走自己的路,憑自己的雙手吃飯。可是現在,房貸、孩子、父母扶養,經濟壓力隨時存在,完全屈服於現實,一切都奔著掙錢而來了,不掙錢的遠大理想,哪怕是能獲得諾貝爾獎,也都選擇了放棄。

八、從當初拼命擠身大城市到想回歸農村田園。

拿到城市戶口不久就後悔了。不喜歡大城市的忙忙碌碌,更喜歡農村的清靜悠閒。不喜歡大城市的鋼筋水泥,更喜歡田園裡的青枝綠葉。不喜歡大城市居住空間的狹小,更喜歡農村寬大的院落。半生追求,已經感覺累了,只想在老家的按摩三分地裡邊清閒度日,了此一生。

哈哈,迴歸田園,倒成了我現在的最大理想。

總之,年輕是一種資本,但是,仰仗著這份資本,人總會做很多荒唐的事情,做出很多錯誤的選擇。

人到中年,尤其是百事不順時(也需要接納這個事實呀: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就會發現,初出茅廬時的很多選擇與做法,都是需要做出校正的。





大師心理


剛走向社會時,總是相信,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中年後才明白,有些時候黑的也可能是白的,白的也可能是黑的;

剛走向社會時,總是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總會有好的回報!中年後才明白,有些時候只是一味自己努力,如果方向錯了,可能永遠都得不到好的回報!

剛走向社會時,總是相信,朋友是越多越好,當面稱兄道弟親熱的不的了!中年後才明白,朋友越交越少,到最後能坐到一起的始終就那幾個!

剛走向社會時,總是相信,工作交流比什麼都重要!中年後才明白,那些都是表項,只有家庭親人才是今生最重要的瑰寶!

剛走向社會時,總是相信,時間大把大把的太多太好!中年後才明白,一晃中年已到,才感覺時間太少!

剛走向社會時,有很多沒想到,一到中年才知回頭瞧瞧,才發現自已虧欠這世間太多太多,只能藉助晚年好好回報!

剛走向社會到中年的你還在思考……@.com?$!這些符號,可能永遠都只能,也只會是符號!





重頭收拾山河


剛畢業那會,特別單純。特別信任別人說的話,也從來不認為別人會給自己指一條岔路,那時候,會沿著別人指的路越走越遠,然後忽然發現前面根本再也沒有路的時候,才知道別人給你指了一條不歸路。而自己在這條路上走的太遠,人到中年了,終於自己明白自己路永遠只有自己才能走好。人到中年也開始明白自己年輕時的那些想法是多麼可笑,當你開始明白自己以前可笑時自己才真正長大了。


我想種太陽511


1、中年歲之後,漸漸學會面對死亡,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原來覺得這句話那麼悲觀呢,現在反覆咀嚼,細細品味,才明白,當有一天,你老了,油盡燈枯,行動不便,你是希望躺在床上毫無質量的活著,還是淡然的離開人世?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旅行中的樂趣比旅行的時間重要得多。

2、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重要的是理解社會運行的規則。多讀讀歷史、哲學、經濟學、社會學,對人生有極大的幫助。同時,與社會保持著和而不同的態度,社會怎麼樣,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要怎麼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你夠牛,就試著去改變他不合理的地方,不夠,過好自己的日子。

3、長大並不意味著煩惱的減少,人越成長,承擔的責任越大,煩惱就越多。父母身體不好了,孩子成績落後了,自己身體不行了,工作業績上不去,親戚求幫忙...... 你也可以選擇不成長,但始終有各種責任需要人承擔。家國天下,看你肩上的單子有多重。別想著有一天沒有煩惱,而應該學會面對煩惱。

4、世界沒有普世的運行規則,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有。別用一套價值觀體系強加於其他人,也別嘲笑和你不同價值觀的人。

5、你今天的幸福和不幸,都來自於你所處的時代。你的父輩、祖父輩以及再往前的祖先,他們的幸福和不幸,都來自於他們的時代。不要覺得今日所得理所當然,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你只是幸運的生在了一個快速繁榮的時代(這是我一直對自己說的)。

6.一個忠告:醫者難自醫,愛人先愛幾!




舊心億夢


剛走上社會時,那是無知者無畏。一切都是美好的,無論處境多麼艱難,只要有一件開心的事兒,就能解開所有的煩惱。結婚以後,是無懼所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嬌妻小兒,那是動力滿滿。人到中年,是知足者無畏。中年人,如行在半山,上有老下有小,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都有點力不從心了,所以,要心態平和,知足常足,才能無所畏懼,活的坦然。


流星96623011


中年人的幾種思想境界

人至中年似乎明白了很多,又似乎還有很多不明白。孔老夫子講,三十而立。也許很多中年人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還有一部分人已經功成名就,準備遊蕩邊緣了。
一路走來,我自己感到事業還處於爬坡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是面對家庭的壓力,各種瑣事的纏身,到底能不能一路披荊斬棘就是個問題了。
我感到,從進入社會以來,總共經歷了三個思維層次,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層次是,社會一切美好。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態,初入社會當然信心滿懷,更是意氣風發,好工作動力足,有衝勁,做什麼都會奮不顧身的往前衝。處於這個層次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兩到三年就差不多了。因為在這兩到三年中,會遇到許多挫折,更會遇到許多的不公平,還會碰到一些陰暗的潛規則,讓人感慨不已。這個時候就進入了第二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社會一切都不美好。到這個時候,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在單位有了一定的地位,上下關係處理的也很好,自己的工作環境已經基本穩定。但是從入社會到現在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不平事,已經沒有了衝勁,開始相信潛規則,相信關係比能力重要,相信家庭出身比努力重要。這個時候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如果一直這麼思考下去,人生基本就頹廢了。如果能夠順利跳過這個階段,那就幸福了,進入人生的第三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社會一切都美好。這個跟第一個層次是一模一樣的,但是感覺卻是不一樣的。相信過來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會當凌絕頂。經歷了那麼多磨難,為什麼還相信社會的美好?因為自己的努力還有用啊,你的努力依然會得到上級的認可,工作中依然會成績斐然,這就是差距。社會中固然存在一部分不和諧的因素,但那不是非主流,我們不能藏在大樹下,喊著沒有陽光,你要勇敢的走出來,那就是另一片天空了。
我現在已經是33歲了,依然每天抓緊學習,抓緊充電,一刻都不敢放鬆。我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幸運,越努力越開心。
也願進入中年的你,魅力如初,火光四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4f127f811db47418f50812478a054d5\

SevenAndSnow


剛走上社會,往往自視過高,以自我為中心,人到中年,才逐漸意識到,個人其實很渺小,人需要適應社會的。


野狼2020


從畢業走上社會,思想上經歷了幾個階段:

剛參加工作時:雄心大志,捨我其誰;

參加工作兩年:迷茫困惑,痛苦彷徨;

參加工作三年:沉澱思考,找準方向;

參加工作五年:腳踏實地,深鑽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