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這次疫情是醫生護士和專家救了我們,以後醫患關係是否會有改變?

許仙視角


我一直認為,醫患關係是個偽命題。

一部分喪失醫德的人,和另一部分失去理性的人,能代表行業或人群或社會風尚的整體?

況且,

善與惡皆是人性。義與利都是人心之所念。

人性之多面,人心之多變,人世之多舛。

開高價藥者,不見得醫術不高,也不見得就不會衝在一線。

痛惡杏林者,不見得就沒有同理心。

寄望一次事件而致變更現象,除非事關利害。

畢竟,感恩與健忘,無奈與堅持,又何曾鮮見。


美味曲奇


談到這個問題我想說一下,醫院從現在起不要以贏利為目的,應該有救死扶傷的精神,才能減少醫患關係,但事實上醫院根本做不到,一切朝錢看,百姓平時攢點錢真不敢亂花,雖然有醫保,即便有病住院了,有一部分藥你自己花錢去外面藥店買,最後報銷也是一少部分,丨CU你根本住不起,你說醫患關係能改善嗎,疫情和醫患關係不是同類的問題!


在水一方142909107


首先在立法方面,要出臺很嚴厲有效的懲治醫鬧和侵犯醫院、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法律規範,做到嚴懲不貸!其次要統籌事業單位改革和穩定公立醫院規模,促進公立醫療事業取得歷史性長遠性的平衡!最後是倡導全社會遵醫崇醫的風尚,納入整個社會文明建設範疇!


用戶206325002804580


醫患關係緊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且不是所有醫生和所有患者,但是在大疫面前白衣戰的英勇表現給全中國老百姓一個震撼!教育了過去對醫生有偏見的人,解決了一些人對醫生的不理解。樹立了醫生的光輝形象!也使廣大群眾認識到醫療工作的重要性!更引起人們對醫生的尊敬!

醫患關係會有大的改變,但要徹底解決還需努力 。


平安喜樂1998


說實話,該怎麼樣還是會怎麼樣的,這次疫情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衝上前線,但是醫患關係中該鬧事的還是會鬧事,在那一刻他們不會想起來當初醫護人員的付出。想想當年的非典,也是一樣,後面醫患關係該怎樣惡化還是會怎麼惡化。主要是看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又又爸比


經過一場大難,群眾對醫生護士肯定會有一個重新認識,尤其對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沒有他們的英勇救治,與死神搶奪時間,怎會有逐步好轉的形勢。他們真正做到醫生救死扶傷的職責,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護。這種尊敬也會溶入疫情過後的工作生活中。你所說的醫患關係是否還會發生,矛盾總會有的,人們就生活在矛盾之中,但只要能合理化解,就會少發生或不發生。以上就是我的理解,不知你可認同。


愚人220775913


心懷感恩的心之人,就是沒有這次疫情也不會導致醫患矛盾。

自私自利的人,疫情過後,依然一樣的,俗話說得好:狗改不了吃屎。

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的。

借用古代醫家的一副對聯來表達此刻的心情:但願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


董興輝1979


這個問題邏輯有問題。沒有弄清整體與個體的關係。首先,醫患矛盾是全社會矛盾的個別體現,醫患雙方都是受害者。其次,醫護中害群之馬也不少,患者中素質良莠不齊,不能以偏概全。所以提高各自的道德水準,加強相互信任理解是根本。增強社會誠信,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猜忌,打消醫護及患者後顧之憂。


ZHICHIBAIXINGGUOHAOR


用非理性方式和醫生護士較勁的永遠是那一撮人。他們本身格局不大,心胸狹隘,自己沒問題都是別人的錯,還有點仇視心理。這類人,只要醫生沒有直接救到他們身上,他們是永遠不會感恩的。


一葉綿羊


我想每個人經歷過生死,都會有自己的感悟,有的人感覺生命的意義不只是活著,活著的意義就要有奉獻,責任,大愛,要不然就是行屍走肉,還有的人感覺什麼也沒有生命重要,病好以後會更加愛護自己,有可能也會變得更加自私自利,你們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