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竟然建議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單休,你願意嗎?怎麼看?

歷史的影


我是決對支持贊同的,今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各行各業都遭受重創,為了全國經濟復甦和有序逐步發展把失去的損失儘量補回來,特殊年份特殊對待,每星期少休一天也無妨,家裡有特殊事同樣可以請假,過了今年到明年就可以恢復如初。


懷念往事0906726


在疫情期間的損失只能通過努力去彌補,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企業加快運轉速度,動員全體員工的力量,用時間換空間,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舉個例子把:我司主要是做實體零售行業,在2月25日復工的,復工當天老闆跟我們開了一個會,大意是說: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大,公司目前現金流壓力很大,會對所有的崗位進行降薪,上至管理層,下至一線員工,要我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但是,一個員工都不會裁掉,哪怕老闆壓力大點,也要保住員工的飯碗,不過,因為之前的休假原因,原來的雙休暫時改成長短周。


我們同事私下在討論,現在這個時勢,沒有被裁員已經很好了,哪怕是降薪30%都能接受,畢竟現在開工也沒有生意,很多商場都還是處於停業階段。這兩個月老闆都是硬虧出去的錢,有些商場還好,可以免部分租金,但是大部分商場都是要按時繳納費用,還有人工的開支,雖然商場2月份很多天都沒有營業,但是相對一線員工的底薪還是要發放,不然,商場裡面的導購肯定不願意,到時候又一波離職潮就很麻煩。


作為我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車貸、生活費、小孩的費用等等,都壓得喘不過氣,而且從2月份開始底薪只能發一半,接下來估計要到7月份工資才會正常,所以接下來,半年的時間壓力都會很大,只能希望公司的其他電商業務有增長,可以快速回復正常。


對於剛剛老闆說的雙休改成長短周,很多員工都沒有大的意見,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1、補回春節休假


疫情期間,我司已經多休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很多年度計劃已經落下了,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重新定製年度計劃,然後分解執行,所以工作量肯定會增加,儘量用短的時間把之前的時間補回來。



2、彌補不裁員的損失


老闆對於此次的疫情采取降薪但不裁員,所以,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其實開支是很大的,為了彌補這塊的損失,必須要求員工自覺去加班,把工作做好做完美,只有這樣,公司才能更快速回歸到正常的水平。



3、員工的士氣


雖然長短周的決定是老闆公佈的,但我相信,哪怕老闆不提這個方案,很多人都會自覺週末加班,因為覺得老闆太好,寧願自己壓力大也不願員工失業,我們附近幾個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而且在這個情況下裁員是正常的。


可以共富貴,也可以共患難,更顯得我們老闆的魄力不凡,我相信,全體的員工會更努力為企業奉獻,哪怕是平日的加班,大家都是自覺的。



最後我想說:企業的老闆真的付出了很多,不裁員已經是很好的福利,我們真的不應該去較真一天的假期,我們更應該是如何回報企業帶給我們的福利,如何繼續幫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疫情過後,侈止雙休日,我特支持。

為國,為家,為企業,把這個疫情造成的損失給,通過大家的努力把損失補起來。知恩圖報,對祖國,對社會,一個擔當,為社會奉獻了,少休息一天,今年也行。

雙休日,肥了體制下的,而對於私人企業,個體,農民,進城的打工的來說,雙休日是個奢望。乾的累,拿的少,還休息不好,本來就是沒有享受雙休日的現實。

去掉雙休日,多好啊。


塔河紅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就是就首先把覺得單休合理的那個人揪出來,往死裡打,然後讓那些支持他的人努力幹,加油幹!最好假也不能請!工資不計入加班費,因為有的工作確實沒有加班費,或者加班費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算,畢竟很多企業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喉音


從勞動法來說,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但是實際上這一點有有多少企業能夠做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996,其實大家已經在默認這種996文化,導致原本沒有執行996的企業覺得自己虧了,強制要求員工執行996,又有多少企業把勞動法放在眼裡?


其中勞動法還有一點,就是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從雙休改為單休是合法的,疫情過後把雙休改成單休你願意嗎?


理解但是不認同


在疫情期間,企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些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員工沒有及時復工,業務受到了影響,但是企業還要面臨著各種開支,這是企業困難的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並不認同把雙休改成單休。


為什麼這樣說呢?實際上大家已經在陸陸續續復工了,從這一方面來說降低企業的損失,但是要明白企業在享受利潤的同時也是要承擔風險,而且是員工週末來上班,是不是也能拿到雙倍工資呢?這個時候有人又出來說話,企業在困難時期,怎麼可以跟企業談錢呢?但是員工在困難時期的時候,企業要開除不也是沒有考慮員工的情況嗎?

所以說這種做法是不可行,雙休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不應該是受到疫情的衝擊而取消。


可以幫助企業共度難關,但是應該是調休的形式


受疫情影響,企業確實也損失了,作為員工可以選擇跟企業共度難關,但是並不是上來就直接取消了雙休,畢竟每個人都有家庭,也有自己個人生活,總不能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吧,從做員工的角度上,我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企業如果是生產需要,那麼可以跟員工商量,現在上班等公司正常運行之後可以作為調休假,上班了多少天,員工後面可以自行調休。

理解企業的不容易,也希望和企業一起挺過去,是希望企業能夠有相對應的政策出來,不要一上來就說受疫情影響直接取消,強制員工週末加班,人在心不在,工作效率又會有多高了呢?我們已經開始慢慢擺脫了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更多是需要付出腦力,強制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但是能做好表面工作,就看企業怎麼選擇。


關注@懂職場,與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點評,轉發加點贊,你的認可是我分享的動力

懂職場


別扯雙休,大部分企業996呀,還有一部分全年無休,要麼請假,這就是曹德旺說的美國玻璃廠不養懶人,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是懶人吧[捂臉][捂臉][捂臉]


用戶73025212398


【職場魚觀點】我同意疫情結束後取消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但必須有個時間段。這次疫情對公司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也應該為公司分分擔子。接下來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想法

企業由每週雙休改為單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1.企業復工後,生產任務重,工期緊,不得不增加員工的勞動時間

企業復工後,趕工期,搶任務成為常態。設備設施的產能一定,這時只有延長勞動時間,來彌補其缺陷。

我家周圍很多廠子,復工復產後,員工的工作時間都在1小時以上,而且一個月只能休3天。和他們老闆聊起了這個話題,他們老闆說:”公司一個月沒開工,積累的任務太多了,貨主一直在問我什麼時候發貨。讓我加緊生產出來,趕快給給他們發過去,他們在等米下鍋呢。”

生產任務緊,不但操作工要加班加點,廠裡的所有人都要忙。因為輔助崗位要配合好生產,才能保證從原料採購入廠,加工計劃執行,再到產品出庫的順暢。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生產就會受到影響。生產任務完不成,就可能導致後續企業的聲譽受到影響。

2.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儘快走出疫情影響的需要

疫情期間,除與疫情有關的企業開工外,很多企業基本上處於停工狀態。企業的場地租金及貸款利息、工人工資等等還需要支出。雖然國家鼓勵減免租金,但有些私人土地,雙方談的並不順利,因此企業的經營壓力重。為儘早擺脫困境,降低疫情的影響,走向正規。只有延長工作時間,提高生產量,儘快回籠資金,延續企業發展。

3.企業變更休息時間是短期行為

我一個朋友在一家電器廠上班。復工後他們老闆開會:我們公司現在任務很重,資金壓力也很大。為了早日走出困境,我們幾個董事開會研究決定,要適當延長大家的工作時間,週末單休。本來還要降薪的,我沒同意。請大家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一下,幫公司度過難關。等公司消除了疫情對生產的影響後,立刻恢復常態。

企業是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後遺症而採取的臨時措施,是為了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生產經營的需要。如果是長期的話,企業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章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員工也要配合企業,幫企業走出困境

1.企業盈利了,我們才有穩定的工作收入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我們員工大部分是靠工資養活全家的,只有公司盈利了,才會拿錢拿獎金回家;反之,我們失去的可能就不是多上一天少上一天的問題了,因此員工要認清形勢,和企業共度難關。為了企業,更是為了自己。

2.員工要有感恩的心

企業為員工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舞臺,對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也為員工的升遷提供了通道。我們員工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工作,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員工能力的提升也為員工的升職加薪打開了通道。週而復始,員工一步步走向成熟,收入逐步提高。

企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回報企業,和企業共度難關。只要這樣,企業好,員工好,企業差,員工各方面也會變差的。

3.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員工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

記得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某公司發佈推遲上班的通知,因疫情影響,公司推遲到2020年2月3日上班。後來又發通知要求2月17日來公司上班。再後來發通知 公司由於資金壓力破產了,你不用來上班了。看著可笑。實際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企業頂不住資金壓力不得不破產。被離職的現象很嚴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如果我們員工不能理解公司的規定而離職的話,不一定能很快的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生活壓力將大增。因此建議我們員工和公司凝成一根繩,勁往一處使,同甘苦共患難,和公司一起走出困境。

總之:疫情過後,公司和個人都要承擔一些由疫情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儘快走出困境。我們付出的是短期的時間成本,而企業付出的是真金白銀。只有企業恢復了正常經營,我們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家庭的美滿幸福。


我是職場魚@職場魚,歡迎大家吐槽,加關注一起聊聊職場的事。


職場魚


這次疫情衝擊最大的是第三產業,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重了,再單休誰還出去消費?哪個腦殘出的主意,這是想讓下半年中國經濟崩潰嗎?想單休最起碼要把工作時間縮短兩小時,這樣還能刺激夜經濟拉動內需市場!中國現在是產能過剩,再萎縮消費市場,經濟增長從哪兒來?


脫毛的金剛343


我覺得這個需要分行業,看企業和員工的情況,靈活處理。

這一次疫情的到來,無論是小企業、大企業,還是我國整體經濟都收到較大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每個企業、每個員工肯定都需要發力,包括政務部門也都有這樣的一個經濟指標的壓力。

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員工之間都有很多複雜關係需要處理。


一、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員工之間抱團取暖

越是在這樣一個大事件影響的背景下,首先企業的外部關係調整。

形勢越嚴峻,企業之間就越應該抱團取暖,比如這一段時間國家發佈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關於免收房租、減稅等等。這是從國家層面來的,那落實下來就會存在某一些企業之間,比如說上游與下游企業之間,或者其他有相互關聯的企業之間,如何儘量減少成本,以渡過這次疫情這個所有企業都應該思考的方向。


二、從行業來看,需區別看到

對於很多行業而言,都需要員工極大的付出來獲得企業經濟的增長。但是也有一些行業,它需要人出去消費,但人若要產生消費就得需要時間,那麼這就和單休產生了衝突,近期有很多的旅遊專家也都建議,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政策延長假期,以促進旅遊行業相關的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發展。那麼這就存在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一個差別。如果我在旅遊行業,我就希望所有人每週不止雙休,還休更多的時間,但如果我不在旅遊行業,那我也希望在一定的時期能夠多休兩天,因為最近在家辦公其實是比在辦公室辦公要更累一些的。但是從現在國家宏觀經濟和行業經濟的發展來看,我覺得,這個要看每個行業的特點,每個企業的狀況,靈活對待。

三、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這段時間無論國家還是大小企業,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現金流壓力。目前這樣的經濟是我們每一個小我創造出來的。那麼現在整體經濟不容樂觀,相信那我們每一個人再努力貢獻一點點力量能夠讓它恢復。對員工來說,我們很多人都有各種貸款、養孩子的壓力。更不要說陪伴孩子,陪伴老人。我們在付出的同時,肯定也希望有所回報,而這個回報就是待遇保持不變,或者,適當減少一點,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我覺得這個在短期內還是能夠接受的,但是如果長期的話,員工會處於很疲勞的狀態,或者是消極怠工的狀態,這對企業而言也有很多不利,那麼企業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員工略多一些的休假。


相互幫助,共渡難關,相信我們會跨過這個砍,迎來一片春風。


職場小鈴鐺


實際上雙休日只是好了政府官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工廠和建築工程人員名義上有雙休日,實際上他們都是記件記日勞酬工資,你只管休,休來休去休自己的,你不做事就沒薪水。看你休不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