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看了爛片是什麼樣的感覺,談談你的經歷?

愛吃雞腿的吳窮


現在我是先看幾集在決定是否會追,現在的電影電視劇爛片真的很多,有的是靠明星效應吸引觀眾,有的是靠熱門ID,但是以前我個人看完爛片覺得很煩躁,覺得為什麼這麼爛的東西拍出來,還演的這麼渣。白瞎我的流量我的錢我的時間。反正負面情緒很深,需要看看笑話之類的緩和一下心中不平,不過現在看到爛片反應沒那麼大,反而是不爛會讓我吃驚。導致我現在比較偏向美劇英劇之類的劇集。


星星娛樂派


我永遠忘不了那場爛片,那個女孩把我拉了出去。

那年剛出社會,喜歡上了大我三歲的一個小姐姐,因為工資不高,好不容易狠下心約她出去看了場電影,誰知道,雖然大牌雲集,卻是一部爛片,開場五分鐘,我便沒了興趣,一想到第一次約會,居然是在一起看爛片,在她心裡怕是要減分了,所以坐如針氈。


她好像也發現了我的不自然,轉過頭對我說:“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我心裡咯噔一下,說:“一般吧...額...是有點無聊。”她聽完,立馬拉著我起身跑出了電影院。


那天的片爛得連開頭都沒法看,可那個女孩拉我出去的灑脫,那瞬間的震撼,以及後來改行程去街上玩的好心情,我今天都沒忘。


人生很多時候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就是事情已經發生,損失不可避免了,你是繼續讓自己留下受罪,還是賠少即是賺的明智脫身?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談了多年的對象,明知道不適合,走不到婚姻那一步,你是立馬分手,還是繼續糾纏在一起?


工作上,心知肚明已經升職無望了,繼續領那微薄的工資,還是果斷辭職創業?

如果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每個人都能做出很明智的選擇,但當事情真正發生到我們頭上,我們通常會做出很傻的決定,為一個不值得的結果繼續糾結。


在爛人爛事上,沒多花一秒鐘,都是在浪費我們的生命,希望看到這個答案的每一個人,都能放下無畏的糾結,即時止損,不糾結的人生,真的很爽快。


關注蝦餃,一個分享乾貨,幫你提高認知的老司機。


點金隊長


首先我覺得不管這個片子爛不爛,我覺得都應該用心去看,因為每拍一部電視劇都是很不容易的,耗時、耗材、耗人、耗力,再爛的片也是人家用心血拍出來的,你認為它是爛片,可能是因為你不喜歡,其實對別人來說也可能是一部很經典的片子吧,這個就是因人而異吧。

就像我們拍視頻來說吧,拍個小小的視頻就很費勁了,何況拍部電影,所以說將心比心,我很理解這些,拍個電影也不容易,就算不是很成功的電影也是製片人和導演的心血,所以說呢,我們就算是不喜歡看,也要尊重一下人家的勞動成果,不要說人家那是個爛片,人家看了也是會傷心的。

就算是再爛的影片,它裡面也會有個主題,我們在這個主題裡面呢,也能領悟到點什麼,也能學習到什麼,就是看你用哪個角度去看了對吧?

我的觀點就先到這裡吧,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觀點的話呢,可以在下方評論裡和我切磋交流,互相交流呢,也就是一個相互學習的一種方式,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御香排骨


看了爛片之後,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暴殄天物。本來挺好的演員陣容和製作團隊,結果因為導演的能力不行,讓整部片子都走偏了方向,最後拍成了一部亂七八糟的作品,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團隊。

比如之前看的一部電視劇《呂不韋傳奇》,就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爛片。從這個片名看來,起初我以為是一部歷史大片,而且這部電視劇的陣容還有張鐵林、寧靜、陳好等人主演,所以我一度非常期待這部作品。結果後來播出後我一看,電視劇的內容完全讓我大失所望,這就是一部講述呂不韋后宮逸事的肥皂劇。

既然是後宮的故事,自然各種辣眼睛的故事和畫面是避免不了的。片中張鐵林扮演了呂不韋的角色,整個人的造型和行為舉止都變得異常猥瑣,讓我一時半會真是難以接受。而且導演本身的格局非常小,幾乎就圍繞著呂不韋和他幾個妃子的各種瑣事來拍,有一場戲還拍了呂不韋和愛妃趙姬纏綿七天七夜的,看得我實在是無力吐槽。

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這部電視劇食用動物拍攝的時候還非常過分。劇中有一幕審犯人的戲份,反派角色為了恐嚇犯人,直接拿著一把點著的火把就往一個活生生的雞身上插,看著就非常殘忍。一個如此不尊重動物生命的導演,能拍出好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呂不韋傳奇》可以說是讓我大失所望。

從那之後,我再也不迷信什麼明星陣容了。實力派演員的演技雖然不錯,但是關鍵還得遇上好的作品和導演,像《呂不韋傳奇》這樣的作品,就算是張鐵林、寧靜這些人都難以盤活。所以以後每次看到這些歷史故事的影視作品,我都要再三審視才敢打開觀看,就是免得自己再次上當。

多讀書多看報,就關注“查娛日爆”。

查娛日爆


看了爛片什麼感覺?就是那種明明很期待,但是看完之後異常憤怒的感覺,之前看過的《青春期3》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青春期》系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由『宅男女神』趙奕歡主演的青春劇,相信陪伴過很多人度過一個個無眠的夜。

這部電影是管曉傑執導,趙奕歡、王一主演的《青春期》系列第三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昔日的問題少女程小雨順利以高分考入了大學,但是昔日戀人王小菲卻淪為了社會的底層,隨後兩人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要說大家看這種打著『青春』旗號的作品,那肯定是衝著美女來看的,小二先坦白,我就是衝著趙奕歡才去看的。

但是沒想到這部所謂的『青春電影』,活生生拍了『廣告』電影,電影沒有之前的第一第二部好看不說,整部電影幾乎都是『桃園』這個網遊的廣告,老師上課,學生在玩『桃園』,成績放榜了還能聽到學生在說某人天天玩『桃園』還能拿那麼高分,你這是在逗我嗎?廣告也不能做得那麼明顯吧?而且整個宿舍走廊全是遊戲海報,你告訴我那個學校的宿舍可以這樣做?

還有下面這個聯通手機硬生生的植入!

而且這部電影三觀還異常不正,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老頭在鏡頭面前宣揚高考的東西,說什麼考上了就洋房美女,這也算是正確的價值觀嗎?真的是讓我三觀都看毀了!

本來看這部電影就是衝著美女去看的,但是沒想到看得最多的就是廣告,還有一些三觀異常不正的對話,很多人說電影就是這樣的啦,但是我覺得不是。你拍美女就拍美女,扯那麼多幹嘛呢?整部電影都是廣告,你怎麼不去拍廣告算了呢?

當然這部電影這種做法也是透支了觀眾對它之前累積的好感,很多人看完都說是爛片,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呢?

關注頭條號“查娛小二”,看更多娛樂精彩點評!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查娛小二


首先,電影市場因為這些年的發展,幾乎有很大的爛片充斥其中的。記得看了一些網上的評論,其中提到,目前國內電影市場的爛片數量是非常高的。

那麼,我看爛片的感覺,就像喝白水一樣沒有滋味,看過也就完了,只為圖個熱鬧,不能給我一點思考。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的感覺吧。

其次,為什麼爛片大家都不喜歡,但還是有人拍呢?我想這應該跟國內電影市場觀影群體有關係吧,也就是我們說的需求大於供給,看電影的人群多,上映個片子就有人買單,所以發行方不太管片子的質量,只看利益。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木馬音樂


看了爛片是一種被折磨的感覺,內心是充滿了痛苦,覺得被虐了。如果我們花了錢去電影院裡面看了一部爛片,會覺得特別的委屈。畢竟我們花了錢。在廣州看一部電影要60塊錢左右。就意味著我們這60塊錢不值錢了。所以建議我們大家看電影之前要先了解它的口碑之後再確定要不要去看。這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

還記得當年楊冪火了之後,拍了一部孤島驚魂。很多人衝著楊冪的口碑去了。還有人衝著楊冪的身材去了。結果那部片真的爛得要命。而且覺得這個恐怖片有點故意刺激觀眾。沒有看恐怖片的激情,這就是看爛片的感覺之一,就是沒有當初的激情。

看爛片的感覺之二是感覺三觀被毀。我們去看一部電影的時候或者一部電視劇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讓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活觀有所改善。如果看完之後覺得我們的天塌下來了。覺得受刺激了。覺得我們的生活變得一片糟糕了!那絕對是看到爛片了。

為了避免我們看的爛片,我們要邊看邊思考。看不下去堅決離開。不管是在電影院裡面還是在家裡面充值看電影。我們都要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當我們內心受到挫傷的時候,我們要停止受傷害。停止繼續觀看。因為看下去就得不償失了。

在外國,無論多麼優秀的演員,在老百姓的心中,他們都沒有很特別。演員只是一份工作。不要把他們抬得太高了。而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感受。



清樂大本營


選擇看一部影片的時候,我習慣先選擇看一下演員陣容,是我喜歡的演員更會滿懷期待的點開這部影片。早先的時候,喜歡看恐怖片,於是朋友給我推薦一部電影,名為《盲女七十二小時》,說是影帝黃秋生主演的,我就想著既然是影帝主演,那劇情一定也不會差哪去,所以就滿懷期待的點開了播放鍵。

然而,我看著看著漸漸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恐怖片,而是有一點點偏劇情的影片,影片的拍攝場地僅僅只是在一棟兩層樓別墅裡,女主的眼睛暫時性失明,老公與保姆都外出有事去了,這是黃秋生飾演的男主來到了女主家,先是騙女主說自己是她老公的小學同學,跑到女主家來噓寒問暖。



誰知天氣下起來大雨,男主離開後又折回,說是自己衣服被雨淋溼了,要借用女主家的衛生間。看這劇情先是有點摸不著頭腦,這男主莫名其妙的跑到女主家的洗手間裡,對著鏡子又是梳頭又是吐舌頭,還換上女主老公的衣服,在他們的大床上跳來跳去。


怎麼看,這男主也是個精神有問題的人啊。果然,原來女主的老公與男主的老婆發生了關係,導致了男主的老婆與之離婚,男主氣不過,趁著女主老公不在家,想要報復到女主頭上,天啦,這到底是什麼邏輯,關女主什麼事嘛?人家不也是受害者啊。


總共90分鐘影片,至少有70分鐘都是男主在虐待女主,比如把女主養的寵物狗給殺害了,並把它煎成肉餅,逼迫女主吃進肚子裡,威脅女主給自己捶背捏間,並且要求女主各種YH自己,可憐的女主因為住在獨立別墅區,眼睛又看不見,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情況下,為了活命,只能聽從男主的吩咐。

整個影片看下來,我非常的氣憤,因為影片中的女主太可憐了,因為失明的關係總是受制於男主,好在結尾時,女主的眼睛恢復的光明,終於將男主給打趴下了,不然我要久久意難平了。


娛間客棧


1.國產的沒有爛片,只是口水劇口水電影而已。

2.就是所有的情節都要和愛情有關,都是愛情劇,然而對白都蒼白無力,沒有任何信息含量,劇情都是平鋪直敘,沒有任何的邏輯,也沒有任何的反轉。

3.美女也好,野獸也好武打也好,純粹是滿足人的動物性需要。

4.當然,拍攝出來的受眾目標也都是一些動物


Dior阿騷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有人說,電影看得是“質感”,電影看得多了,對名導演、明星扎堆這種事越來越不敏感,反而對影片會不會講故事、能不能引發共鳴有更多的要求。

對一部影片的評價往往是很“感性”的,甚至某個鏡頭角度不佳、某位演員表演出戲,這部影片都有可能淪為觀眾眼中的爛片,更別提那些專業影評人一致看好、票房特別慘淡的文藝電影了。

得著是個不怎麼挑片子的人,只要題材、導演、主演、話題、熱度佔了一樣,都要急頭白臉、囫圇吞棗的看一眼。不過,有些影片很難能讓人克服“快進”的衝動,哪怕是不能快進的影院裡。說歸來,不入大多數觀眾的法眼,根本原因是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

回想了一下,得著很久沒看過國產小成本電影了,最後一部小成本片還是被網友戲稱《流浪地球》前傳的《最後的日出》。

有些作品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蹭熱度的山寨貨、一看海報就知道是打擦邊球的情色片,除了浪費觀眾的時間和票錢,真不知道該怎麼正確的形容它們為何而存在。

想要以新人的身份,迅速獲得影視圈的關注,國外的做法是拍軟科幻、實驗電影、風格化的短片,但在國內,這條路行不通。

平心而論,礙於成本、眼界、把控力、演技等方面的限制,小成本電影想要一鳴驚人是很難的,這也是新人導演、年輕演員很難單純的靠作品,就能在影視娛樂圈出人頭地的原因之一。

於是,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大家一窩蜂的蹭熱點、走捷徑、打擦邊球,拍出了東西很難糊弄得了大多數觀眾,最終,小成本電影中的絕大多數,要麼是“院線一日遊”的失敗產品,要麼在視頻網站中靠著誘惑十足的海報和挑逗的故事梗概,多騙一些播放量。

浮躁的環境影響了影視人的心態,這種浮躁通過影視製作的全過程,最終通過作品傳遞給了觀眾。但對於觀眾來說,片子好不好,看了就知道,不好看的作品宣傳炒作得再好、說得再完美,也很難引發積極的“口碑效應”,陷入小成本爛片的泥潭,再也走不出來。

得著覺得,越是影視圈的新人、越是拍小成本電影,就越應該精益求精、強調風格化和自我表達,靠著好作品獲得好口碑。《哪吒之魔童降世》、《無名之輩》、《我不是藥神》這些影片證明了,只要你的眼界夠高、能力夠好、表達慾望夠強,一樣能在魚龍混雜的國內院線中獲得超乎想象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