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最好只在朋友圈發開心的事,難過的事自己消化掉就好,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因為,願意接收你分享的快樂的人那麼多,而願意分擔你憂愁的人那麼少。

你品,你細品。


葉壹落


首先我是2013年開始玩的微信,那會最熱衷的就是發朋友圈。吃個飯發個朋友圈,出個門發個朋友圈,開心了發個朋友圈,哭了也發個朋友圈,還必須要拍個帶著淚痕的美圖照。甚至睡個覺都發個朋友圈。

可是漸漸的我極少發朋友圈了,不僅僅是不發難過的,同時也不發開心的。我想這就叫做成長吧?因為明白了朋友圈這個東西原來是個小社會,彷彿一堆人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看你高談闊論,然後她們各懷心思。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朋友圈幾乎都是發的工作相關了。

其次你發個朋友圈無論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都會或多或少有一堆人有意無意的窺探著你的一舉一動。他們琢磨著你的小情緒,你發開心的?她們嫉妒一下或者祝福一下,你發難過的?她們有意無意的安慰一下,背後卻嚼舌頭。所以很多人開始只發快樂的事情去朋友圈了。

當然微信也特別的聰明,相繼推出了“標籤”、“分組可見”、“允許看XX天”,但是吧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你的微信里人特別多,越來越多,哪怕街上一面之緣賣雞蛋的都有你的微信。標註起來實在太累!萬一你哪天有點壞情緒、小炫耀只想分享給你的死黨,但是卻一不小心手滑洩露出去了,那滋味很是酸爽......

最後你就走向了大眾認為的成熟。只發點好的吧?發點正能量的,樹立一個元氣、正能量的人!發點文鄒鄒的吧?讓大家覺得你有知識有素質!發點有實用價值的吧?能幫助有需要的人!發點微商吧?你看我朋友圈我還能賺點錢!

其實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愛、恨、情、仇、喜歡和妒忌。微信朋友圈是個現實生活中的人玩的圈子,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沒什麼不對。其實也沒必要天天有好事就要秀恩愛,有壞事就要罵出來。你說對不對?


城裡客


今天早上收到了我的大姐發到自家人群裡的消息:群,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大改姐今天早上在養老院跌到搶救無效,八點鐘去逝了,接著就是大姐的哭泣聲……二姐也哭著說:怎麼辦,又不能去送她,家人紛紛在群裡哭了,大改姐,命苦的人,前兩年她唯一的女兒離世,去了養老院,我大姐時常去關心她,看望她,買些她喜歡吃的東西,讓她有暖暖的親情,而這些天,武漢疫情這麼嚴重,根本無力顧及那位老人,我們心裡都很遺憾,悔恨,慎至也無法送她一程,孤獨的大改姐,實在是心裡的悲痛無以表達呀,在此由心的表達我們一家的悔意,和期待大改姐在奔往天堂的路上靜好……。


蘇姐884


我就是這樣的與朋友分享喜悅,把悲傷留給自己。這樣你的朋友圈才是冬日裡的一縷陽光,給人以溫暖。 有人說,發朋友圈不是為了告訴誰,我吃什麼了,做什麼了,和誰在一起,在哪裡。更不是要得瑟給誰看或憂傷給誰看、而是有一天我們終將會老去,搬張凳子無事可做曬太陽的時候,能拿出自己的流水式日記看一看,回憶一下那些年在路上的日子……灰飛煙滅的東西很多,留在記憶中的著實很少。有一天我會拿著一個大手機,用模糊的雙眼來看我當年留下的字跡,這個世界我來過,而且活的真實且平淡。我非常喜歡。我想:如果真有神靈保佑我們,我只祈願,我的神請許我,足夠的善,滿格的勇氣,給每一位看到我朋友圈的人以笑顏,以暖。請許我,我的神許我,不說一句不想說的話,不做一件不願做的事。在朋友圈裡只做個夢,夢裡遇見她,相擁而泣。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那麼請允我,允我自己在朋友圈裡用香茗煮好歲月,以笑顏示你。



寒陽


我是布魯斯先生,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我個人很少發朋友圈,偶爾發的話,也是分享一些很開心的事情。前一兩年微商很火,朋友圈裡面很多賣東西的,刷的多了,看的多了,也疲勞了,每天就那幾個人,一直在刷屏,後來就逐一給屏蔽了。

現在的朋友圈裡面曬娃的、秀恩愛的、曬美食的、曬旅遊的,有時候看見了就點個贊。圖個開心就過了。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發牢騷的、發洩情緒的朋友圈。看到這些突然心情都不好了。所以有啥不開心的事情,最好自己不要發朋友圈,自己消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你心情不好,你想發個朋友圈發洩下情緒,可是發了之後對你的情緒改變多少了麼?其實並沒有改變多少。有時候可能還會帶來一些麻煩,更讓自己心煩。

二、讓家人朋友擔心

都說“報喜不報憂”,我們的朋友圈不外乎家人、朋友、同事、領導等。家人看到了你的朋友圈,為你擔心,以為你怎麼了,但是沒辦法幫助你,也是乾著急。如果真需要的幫助,還不如打個電話來的快。

三、讓人覺得你是一個負能量的人

正如我前面說的,我看到發牢騷、發洩的朋友圈,立馬就心情不好了。負能量也會傳遞的,沒人喜歡有負能量的人,也沒人喜歡和負能量的人交往。

難過的事情,可以找一些別的方式去消化。比如:帶上耳機,出去跑步,出生一身汗,回來出個澡,獲取你的心情就好很多了。現在的朋友圈人員越來越雜,如果想分享,分享一些開心的事情,會越分享越快樂。

現實生活當中也是,做個有正能量的人,別人看到你正能量滿滿,也會被你感染。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謝謝


布魯斯先生


曾經有個朋友總是在朋友圈發負面的東西,一天幾條,變著花不是罵這個就是吐槽那個,好像全世界就她最委屈倒黴的事全被她遇見一樣。初時還安慰幾句勸她想開點,不見成效,後來實在忍不住就把她屏蔽了。

活著已經很累,實在不想讓別人影響自己的情緒。

雖然在朋友圈發開心或者難過是個人自由,但是既然展示給別人看了,就要考慮別人看到後的感受。

每天刷朋友圈幾十遍,刷到有趣的東西,也會覺得輕鬆,看到別人生活的開心,也會覺得生活不全是灰色。

作為成年人,已經沒有資格隨心所欲發洩自己的情緒,也應該懂得即便讓全世界都知道你傷心難過,能幫到你的人也是寥寥無幾,說不定還有人暗中嘲笑。

我朋友圈設置了好幾個分組,同學的同事的客戶的家人的,其中家人還分了孃家一組婆家一組,每次發朋友圈之前都要想想內容不適合哪個組的看就設置“不給誰看”。

沒辦法,人活著就是這麼累!


貓貓咪呀521


您好,我是快樂創客,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所以我贊同此觀點。

剛畢業那會兒,可能是因為年輕氣盛,脾氣也不好,和別人鬧矛盾後,或者心情不好時經常也朋友圈發一些難過抱怨甚至喪氣的話,覺得那是一種發洩途徑,然後,下面就會有很多朋友留言安慰我,也有朋友私發信息瞭解情況,然後再陪我聊天幫我解決問題。當然,朋友圈裡除了朋友,還有親人,當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看到我難過的信息時,他們會為我擔心,不斷的打電話關心我。

後來,隨著我在社會上的經歷越來越多,我一般不在朋友圈發難過的信息,只發一些開心的事,後來發現這樣做好處多多。

首先,這樣做可以讓真正關心我的人不因為看到我難過的消息而擔心我,他們看到的都是我快樂的事情,大家也會為我感到快樂。

其次,朋友圈裡的人不一定都是朋友,這樣可以讓那些看笑話的人無笑話可看,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你過得很好很快樂。

最重要的是,經歷了種種過往才明白,成長的痛苦只能自己一個人去體會去消化,別人根本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也無法設身處地的去幫助你,這些難過的事,就留給自己消化吧。而記錄那些快樂的事,不但可以給大家呈現一個陽光正能量的自己,而且當自己回過頭來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時,留下的都是快樂的回憶!


快樂創客


朋友圈的定義

最初的定義應該是社會上一起談心交友的社群圈子。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微信已經不在只有我們的“朋友”,還有很多同事,上級,親友,總之多了很多自己並不是很想或是很確定的“好友”。

現在的朋友圈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隨意抒發心情的“情感樹洞”了,而我們有些話也不能在說出口,朋友圈當中也不再是生活情感,也充斥的廣告分享等等。

不過還好,畢竟有朋友圈分組,我們可以將不想看到的人分成一組,這樣就不會被他們的朋友圈所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也可以將自己的朋友圈設定給特定的“朋友”去分享自己的心情。

朋友圈報喜不報憂?

很多人都說朋友圈不要發難過的事情,因為你在哭泣而心懷鬼胎的人看見你落魄則會開心。

再者說,如果你的朋友圈被父母親人看到我們的朋友圈會擔心我們,但是當他們問起我們又說不出自己心中的煩惱,畢竟年齡經歷都是我們張不開口的原因。

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價值觀都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產生分歧的原因。

朋友圈不發難過的理由有千千萬萬種,但是有一種理由,你可以嘗試說痛下自己。

因為,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惱以及煩心事是不一樣的。

而朋友圈則是記錄你心情的最好日記,想象一下,當你多年之後再翻開自己的朋友圈,會不會一遍害羞到發笑的翻看著以前的自己那?

雖然很“丟臉”但是也是十分幸福的,畢竟我們生活的想一個人了,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感情的,有色彩的。


澤南敘


朋友圈是我們展示生活的平臺,是一個人社交的名片。裡邊有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有熟悉的人,也有陌生人。

在你的朋友圈多發一些開心的事情,把不開心的事情自己消化掉,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多發開心的事,讓你的朋友圈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我一個同學的朋友圈,你看一眼,就忍不住往下翻,都是讓人很喜歡的內容。語言有詩意、有能量。

在她的朋友圈裡,藏著溫暖的故事,沒有抱怨,或許會有一點淡淡的憂傷,但從這些小憂傷中,我們讀到的是她對生活的信念和憧憬。

朋友圈多發開心的事情,傳遞給親朋好友的是陽光快樂的心情,大家看你的朋友圈,覺得你心態好,是個積極陽光、充滿正能量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願意和你打交道。

朋友圈少發負能量的東西,沒有幾個人願意看

朋友圈裡經常有這樣的人,天天發抱怨人生的話,你看他的朋友圈,一次兩次還可以,看多了,真的很是心塞。

有個女的她婚姻不好吧,天天發一些和老公吵架,然後吐槽老公的言論。開始大家還可憐她,紛紛留言安慰她,後來天天看這種的,感覺負能量太滿,就屏蔽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委屈,你難受,沒多少人會真正在意,你發的朋友圈負能量滿滿 ,沒有幾個人願意看。

朋友圈是別人瞭解你的一個窗口,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發的內容,高興也好,悲情也罷,看過後,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朋友圈多發正能量的,開心的事情,對於不開心的,自己私下消化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看一場電影,聽一場音樂會,或者騎車去野外都可以。

結語:朋友圈裡多發些開心的事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一切。對於不開心的事情,選擇好的方式儘快處理掉,要做快樂的人,遠離負能量太多的人和事。

我是:青桔時光,一個喜歡簡單生活,生活簡單的人,歡迎您的關注。


青桔時光


我現在基本不發朋友圈,感覺這個圈子很虛偽,有些人天天曬幸福秀恩愛,整版整版的發自己的美顏照,家人的美顏照,吃個飯,睡個覺也拍個照發出來,孫子吃喝拉撒都拍個視頻發出來,自己覺得很開心很快樂,天天如此別人開心嗎?快樂嗎?反正我沒有感受這些給我帶來了開心快樂,反而看多了還給我帶來了煩惱。我喜歡看別人發自內心的,表達真情實感有意義,有哲理的文字。我也喜歡寫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活體會。有時是一段話,有時用詩歌表達,有時寫些散文,有時也寫一些傷感的文章,有人就說要我寫正能量的文字,別寫負能量的文字。生活本就是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酸甜苦辣交織在一起的,誰的人生只有喜和樂?誰的生活只有爰和甜?文學創作若都是喜劇那就脫了生活,那不是正能量而是謊言。別看一些人天天喊著正能量,負能量,你要問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他們不一定能說清楚。可能有些人認為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滿臉桃花開,滿嘴跑火車就是正能量吧!我服了,也怕了,從去年三月份就不怎麼上微信了,關閉了微信消息通知,不聊天也不發朋友圈。現在就把時間精力放頭條上,頭條是個非常好的平臺值得信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