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買過保險嗎?買保險真的有用嗎?

我是妙女郎


買保險是必須得,不同的倸險有不同的保慞,有 些倸險可不買,比如分紅險,但重疾險必須買,必須買,誰也不敢自己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但買前必須身體健康,沒住過院,有些病是要影響理陪的,比如此前患上高血壓,高血脂,各種癌症,腎`炎,乙肝等,因為有業保險業務員文化低,素質差,責任心差,不會告訴你,要注意,買後耍及時看合同,不適合自己的話,十天內可退合同,不扣任何錢!為了家庭不應疾病而返貧,我們家人只要符合買重疾險條件都買了的


綠水藍天晴天


有用啊,我兒子一歲,買了七千多的重疾保險,保額一百多萬。我想的是,有個萬一,保險一百多萬,房子值兩百來萬,一共三百多萬,我也盡全力了,不給自己留遺憾。當然,寧可這錢白交了。

我和老婆也買了重疾險,想的是有個萬一,不給家庭增加負擔。同時我們還買了意外,算是一種責任吧!

你看發達國家的人過的悠然自在,我覺得那是因為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保章足,隨便冒險旅遊。我的規劃也是做足保障,四十多歲開始到處旅遊。

保險是一種保障,小孩買了是對孩子負責,因為如果他還有救,你卻沒錢,那是對他不負責。家人要買,也是責任,因為作為一個男人,不能在家人需要你的時候,除了眼淚,給不了別的。

保險在你平安時它只是一份合同,在你需要它時它能救命。

我不是託,只是學歷高一點兒,看得透徹。

但是買保險,一定要選自己需要的(重疾必須),買自己經濟條件能承受的,不要盲目多買。另外,選好業務員。爛人太多了,亂吹亂騙,搞得很多人想買不曉得找誰買。


驅魔巨魔墨跡


我爺爺買過 我爸爸買過,我自己買過,在幾年前甚至說快10年了我爺爺買了保險,保費總計1萬元,是在銀行保險買的,我爺爺去世後我家裡人去保險公司理賠結果就賠付1萬元,如果是退保退11000元,家人都不理解,紛紛說這不是騙人的嗎?去銀行找當時的代理人但是說那個人早已經辭職,去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說這是銀行保險我們不負責,當時家裡人都生氣要去告保險公司,當時的我對保險不理解,買保險是沒有用的嗎?後來我們村裡有個鄰居得了癌症,保險公司賠付了15萬,整個村子的人都聽說了 都趕緊非常驚訝,都紛紛諮詢保險,都說保險管用,但是為什麼會出現有時管用有時不管用的情況呢?我大致分析了下、

第一種 如果一個客戶年交1萬元,是交的理財保險,沒有保障,但是年年有分紅拿,收益不錯,那如果有一天這個客戶發生意外事故或者生了重大疾病,那麼要花大錢了,去找業務員,業務員只能說 這個客戶只有分紅險和利息,最多把保險的現金價值和利息退給客戶,無法理賠更多的錢,那這個客戶就不理解 我生病了為什麼不賠付我錢,甚至會給周圍的朋友說 保險都是騙人的保險都不管用

第二種 業務員給客戶介紹了一個分紅加醫療的保險 一年交一萬,保障5萬的重疾和1萬的醫療,客戶也覺得組合不錯,醫療能報銷重疾有保障,但是現在醫療費用花銷很大,客戶生病了 醫院說花銷要20萬,客戶去醫院要求理賠,只能賠付了1萬元的醫療費,保險公司說 客戶得的病不符合保險公司的病種,不賠付重疾保額,那麼客戶就會說就賠這麼點嗎 這有什麼用呀 還沒有我交的保費多呢,這個買保險真不管用

第三種 客戶購買了健康險,重疾保額50萬,醫療400萬,一年的保費1萬元,繳費20年,沒有分紅,只有保障,客戶生病了 去醫院 ,醫院說花銷20萬,那麼客戶要求理賠這花費的20萬元客戶完全都報銷完了,沒有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客戶說幸虧我買保險了 要不可怎麼辦呀,保險真是有用呀,

不同的保險保障是不同的,就說 買一個襪子不能當衣服穿,各有各的作用,買意外險就保障意外方面的 不能說生病了也要用意外險來報銷,而且有的人拿保險去跟做生意做比較 ,忽視保險最根本的是保障健康,而不是來收益,

每個人都想付出一點而收穫很多,買對應的保險有對應的保障,不能一險全包,也不要聽更多的業務員誇大其詞,實實在在的看合同,瞭解清楚了再買保險。


保險董姐姐


家裡買過,說下去年小孩的兩次住院經濟吧。

一次是2019年3月,因為扁桃體化膿。小孩出生到現在6歲,所有的發燒都是因為扁桃體發炎或者化膿,3月份這次特別厲害,在市兒童醫院連續門診打了4天沒退燒,花了2300多塊錢,最後辦理了住院手續,住了4天,報銷醫保以後自費1400多元,交給保險公司理賠了1200多元,自己只花了180多元。

第二次是8月因為水痘住院。小朋友跟著回老家,在老家的縣人民醫院住院。因為小孩是婆婆帶去和別的小孩玩被傳染的,我們都在上班沒回老家,雖然一直有告訴他們水痘沒關係,發燒是正常的,只要發出來就好了,但是公公婆婆怕出現問題,也怕我們責怪他,堅持要給小孩辦理住院治療。在醫院隔離治療了5天,一共花費了1800元。因為是異地住院,拿回來去社保局報銷了800多塊錢,保險公司理賠900多塊錢,這次算下來這次住院我們花了不到100元。

保險是小孩出生半歲的時候買的,20萬保額重大疾病保險,附加住院醫療,附加意外醫療,20年交保費,一年保費2800元左右。


搬磚戰鬥士


題主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買保險有沒有用,您看看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和越來越多的人買保險就知道了,如果沒用的話,各家保險公司也不會在這短短的二三十年就發展成如今這麼大的規模了。

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我是購買了很多份保險的,我的車子有交強險和商業險,我有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我愛人有重疾險,醫療險,我孩子有重疾險、醫療險和幼兒意外險,我母親有醫療險,我家裡有家財險,另外,我們全家每個人都有社保,我母親有新農合。這麼多保險,您覺得我一年交保費要交多少呢?告訴您吧,20000元左右。

第二個問題:買保險真的會給你保障嗎?給您舉個例子,如果您認真看了我回答您的第一的問題,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我沒有提我的父親。我的父親前幾年去世的,去世前,購買了一份壽險和意外險,父親去世後,壽險和意外險都理賠了。賠款打給我母親後,我母親留著這筆錢,很小心地保管著,這筆錢也算是她老人家以後的養老錢。如果沒有我父親這筆保險理賠款的話,我母親的安全感肯定會大大減少。那您說,買保險會不會給我們保障呢?

第三個問題:有沒有被保險公司坑過的經歷?我本身是在保險公司工作,我的工作是保險理賠。我看了一下這個問題下面的幾百個回答者,有很多都是我們保險業的同行,但都是做銷售的。業務員對如果銷售保險有他獨特的見解,但是對理賠,我想應該沒我在行的,那麼被保險公司坑這個問題,我覺得我也更有發言權,因為如果客戶被保險公司坑的話,那麼多半是會發生在理賠環節。

我舉個例子吧,有個客戶,老公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有一天她回家,發現她老公喝了農藥(敵敵畏),她老公被送到醫院後醫治了10天,還是去世了。這個客戶的老公生前在某大型保險公司購買過一份年金險和一份意外險,事後,按照保險責任,年金險很快就賠付到這個客戶卡上,但是意外險卻遲遲沒有賠付過來,後來保險公司以客戶提供的資料無法證明其是意外作為理賠拒賠,對客戶說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保險公司還調查到了被保險人生前已經得了抑鬱症,在保險公司的理解裡,被保險人應該是自殺的。意外險條款裡有一個免責條款,寫的是自殺屬於除外責任,就是如果被保險人自殺的話,是不理賠的。但是這個案子中,被保險人是自殺嗎?被保險人喝農藥前沒有留遺書,事後他老婆送他去醫院後也沒有報警,醫生的報告上也只是寫中毒。所以保險公司找不到證據能證明客戶是自殺的。況且,喝農藥就一定是自殺嗎?

後來客戶找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讓客戶提供能證明被保險人死亡是意外的證據就能理賠。客戶回到家,找到了被保險人生前見過的所有人,後來和被保險人媽媽的詢問中才得知,這瓶農藥是被保險人的媽媽放在家裡,準備過幾天去給地裡的菜殺蟲用的。而且這農藥是從其他親戚家的瓶裡分出來的一小瓶,用一個空的中藥瓶子裝著。後來客戶分析後才知道,原來是被保險人當天覺得身體不舒服,錯把放農藥的瓶子當作是中藥瓶子了,一口氣吞了,是誤服,誤服當然是屬於意外了。後來保險公司就給客戶理賠了。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在理賠中會不會被保險公司坑,在於你對保險合同熟不熟悉,如果你不熟悉,很有可能在理賠中,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如果你熟悉了,和保險公司溝通起來就比較順暢了,保險公司這幾年發展得好,也越來越在乎自己的名聲,只要客戶能提供得出合理的證據和說明,很多模稜兩可的事情都是會傾向客戶這邊的。還有就是如果你覺得保險公司是無理拒賠或者是惜賠,你可以到法院去告保險公司,悄悄告訴你,法院一般也都最會傾向於保護客戶的利益。

最後,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又不是你專業搞理賠的,當然沒你這麼懂了,買個保險還要看懂那麼厚一本保險合同,我不是專業的,看不懂。那麼我想告訴大家,買保險不像買家電和買衣服,買保險是沒有實體的物體的交付到你手上的,唯一的東西就是一本保險合同。您買個電視機回來也要研究怎麼連機頂盒怎麼按裡面的媒體功能吧,為什麼花了那麼多錢買回來的合同要扔到一邊不管它呢?其實保險合同雖然看著厚,真正重要的也就那麼幾條,很容易看懂的。如果您實在不想看,看不懂,那我建議您真要找一個靠譜的保險業務員。或者是在出險後,先看一遍保險合同,再給保險公司報案。


很靠譜


我買過保險,我覺得還是挺有用的,至少心安,說說我的經歷吧。

自從畢了業,我一直忙於工作,或者和朋友出去旅行,連春節都很少在家。

直到最近,無意間發現,曾經英姿颯爽的媽媽,長了好多白髮。記性也大不如前,連炒菜都經常忘記放鹽…

我長大了,媽媽也老了,她需要我的照顧。所以,我退租了單位附近的房子,寧願每天花5個小時奔波在路上,只為了陪在她身邊。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才知道,原來隔壁班那個又高又帥的籃球男神,居然猝死了。

生命太脆弱了,這讓我更擔心家裡的老太太。萬一,我真出了什麼事,她該怎麼辦?

媽媽是個家庭主婦,也沒有退休金。我希望,如果我發生了意外,她至少可以得到一筆錢,體面地度過晚年。

我問了周圍賣保險的朋友,不過當時我的預算不多,所以他給我推薦的定期壽險。

確實不貴,一年不到200塊,但如果真出了事,又能多一點補償。

總之,當時我的基本原則就是,小投入大回報。

再來說說我的經驗,買保險錢,這幾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

1、我需要保障多長時間,20年or30年?

老太太今年54歲,保障20年,也就是到74歲。

同樣的保障內容,保30年的足足比20年貴了一半。我還是先買保障20年的吧,等過幾年,我賺了更多的錢,再考慮要不要增加保額。

2、我需要買多少保額的?

按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算,20年,一共是48萬。所以,50萬保額比較合適。

這個數字,既可以保障媽媽未來20年的基本生活,我的收入也負擔得起。

3、繳費期限怎麼選?

最近這幾年,我的指數基金定投,年化收益都在15%以上,成績還不錯。

所以,我肯定選擇最長的繳費年限,留出更多的錢,自己用來投資。

4、我和老太太的健康情況?

老太太身體還算健康,至於我,屬於傳統的“亞健康狀態”。

但要注意,我國的健康告知,是詢問告知機制。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問什麼,我都必須如實回答。

5、受益人是誰?

當然填媽媽的名字了。


七七的理財秘籍


我對保險的認知,從來沒覺得他是騙人的,先說一下我買保險的經歷,和保險提供給我的幫助。

我買保險的經歷和保險給我提供的保障

早期沒買保險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年紀輕,不著急,只給愛人購買過一個醫療險,但就是這一份醫療險,就給我解決了極大的問題,2015年10月份從事保險工作,本打算給愛人買一份重疾保險,但因為懷孕期間血糖高,轉成2型糖尿病,買不上重疾保險,在2016年5月份公司推出了一個針對女性的醫療險,可以給我愛人投保,保費不到400一年,果斷給愛人買下,在2017年2月份,老婆確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這個病現在的醫療手段,說不上不治之症,但是治療花費,還是很高的。第一年的治療是每個月去醫院14天,平均每次花費在1.5-2萬,除去社保報銷後,每月有4000左右,保險公司幫我報銷了,現在3年過去了,病情已經治癒,我的經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說,保險真的給我提供了保障。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保險,就說坑呀、騙的!

現在很多人對保險的誤解,其實保險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冤枉的,為什麼這麼說,主要原因是保險,這一種制度的存在,已經數百年,他的出現,就是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如何風險轉移的產物,保險是沒問題的,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每一家保險公司的口碑和業績,都是在不斷的給客戶提供好的服務、產品、理賠等,才打造出來的,試問,那一家公司公司是通過欺騙成長和壯大起來的呢?其實,騙人的是不專業的保險代理人,原因如下

  1. 不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只以自己意願,不能從客戶的保障角度出發,推薦客戶的產品並不適合。

  2. 胡謅亂說,保險產品不能代替理財,它只是家庭財務規劃種的一部分,很多代理人過分誇大保險收益,造成客戶的損失。

  3. 產品設計不合理,客戶年齡層的不同,產品的設計也不同,我有個客戶已經83歲,在某銀行被推薦一款理財類保險,要到93歲時取回本金和收益。

總的來說,在買保險的時候,如果不想被坑,一定要找專業的代理人,以自己的需求出發,按照專業的家庭財務規劃為根本,設計和購買符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保險行家康哥


諸君好!關於這個提問,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與大家分享一下:

由於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寬裕,所以自懂事起,我的風險意識就很強,在經歷了身邊一些親友因病到處籌錢治病的窘況,感覺人生非常的不確定,家庭很脆弱,常常擔心萬一風險發生在自家身上,我的家庭能槓多久?所以,基於對風險的恐懼,我是主動去了解保險的那一批人。

在參加工作後,我開始陸續為家人和自己配置商業人身保險,我的做法是,先從健康和意外保障開始,先大人後小孩。作為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害怕如果自己出現風險事故,家庭的經濟會崩潰,我優先考慮自己,配置了大病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障。其次是老人和小孩,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做到保障均衡,尤其重視醫療費用報銷方面,所以我是比較認可保險的。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還不能完全報銷費用,新農合或社保都是比例賠付,還有很多進口藥和自費藥需要自己來承擔,因此,商業保險作為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我推薦的方案是:買重大疾病主險(保額建議30萬起)+附加百萬醫療住院費用險+意外險!可能有的朋友會問,單獨買百萬醫療報銷險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買一個主險呢?我的看法是,附加險是支付給醫院的費用,但是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是不參再參加工作的,所以家庭可能面臨著期望收入的損失,那家人的生活支出,孩子的教育支出還是會受到影響!而且現在保險公司的主險一般理賠比較簡單,基本上一確診就可以理賠保額,這對家庭的經濟是一種很重要的補償。

最後,我國現在也比較重視保險的發展,出臺了國十條來規範行業的發展,因此,我認為保險是我們人生規劃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儘量將不確定的經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東耳號


我買過保險,現在依然在增加保險配置。

之前買的保險,不能說被坑,只能說自己有買的意識,但是不懂怎麼買。

因為這些疑問,我專門跑到保險經紀公司,參加他們的培訓,雖然沒有全部搞懂搞透徹,也總算有了眉目,至少知道該怎樣配置。

保險的配置可以從意外險開始,因為花錢少,保障高。然後配置醫療險,主要是兩部分,就是通常說的百萬醫療類的和重疾,兩類保險一個是報銷型的,一個是給付型的。

這些配齊後可以考慮壽險,類型有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終身型是一定可以拿到保額的,只是受益人不是自己。定期壽險是保障一定時間內的,只有這個時間內可以拿到保障。

最後可以給自己配置下年金保險,用於養老或者孩子教育之類的,也可以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穩定升值的資產或者傳承資產。

我是薇薇,不一樣的保險經紀人。有任何保險方面的問題,我都願意為您解答。


薇薇的家庭理財


在我沒賣保險之前,我就已經配置了各種保險。當時的想法是,我不怕死,但我怕我爸媽不讓我死啊,家裡又不是多有錢,那會兒肯定得借錢,我爸媽一輩子沒向別人借過錢,沒欠過外債,我不能讓他們晚節不保啊(雖然可笑,但當時就是這種想法。)還是花點小錢,買保險吧,以後不治病了,那筆錢還可以留下來,愛幹嘛就幹嘛,起碼掌握了一點主動權。

所以當時我就決定了給自己買保險,但也不是立刻買,畢竟保險都是一買就交費二三十年,當時去刷各種論壇,對比各種條款,看了大半年才決定買哪個產品,也算對得我的錢了,萬一用不上呢?

再到我自己賣保險又是兩三年後的事了,學以致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