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探究《紅樓夢》作者的簡單途徑

《紅樓夢》聞世三百年來,其作者究竟是誰?至今尚無定論。 《紅樓夢》作者採用“一喉二歌”的手法,通過文本內容暗喻了當年的歷史。許多研究者在探究過程中將《紅樓夢》的文本內容與現實中的人物作了種種牽強附會的解讀,研究者甚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解讀初期,牽強附會的解讀是正常的。但是,只要社會上有人指出你的解讀中有無法解釋的根本性錯誤時,就應及時止步,另尋方向。這就是“一證否決”法。

例如,關於真名實姓的曹雪芹是否作者?

一、因作者已明說書中無真名實姓之人,那就不要在曹氏家族中去牽強附會!

二、因書中寫了芳官剃髮的惡作劇,特別是相當於拉開歷史大幕開場白的“金簪雪裡埋”,就可確認這部書不是旗人所寫,旗人“剃髮”的風俗怎麼能染指呢?

採用這種“一證否決”的排除法,作者顯然只有在明末清初的文豪中找尋。從“鐘山懷古”詩可知,作者痛恨先隱居後出仕的文人,大文豪吳梅村就是先隱居後出仕的文人,應該“一證否決”!如此,作者的範圍就縮小到:明末清初的隱居不仕的大文豪。再根據脂批中隱含三人的情況:石兄、一芹、一脂,我們可初步認定作者應是由“石兄、一芹一脂”三人團隊組成。這三人具體是什麼人?在這個方向上深入探究應很快得出結論!紅學研究有興趣者應該採用這種“一證否決”法,儘快從研究的迷霧中走出,不要再牽強附會下去。大家齊心合力共同努力,在我們這一代儘早探究出《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