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復旦、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始終比不上清華北大?

tb雅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國內最好的一批大學就是清北華五人,清北屬於第一陣列,華五人屬於第二陣列,又有清北復交的說法,這樣看來,復旦和上交又可以在華五排在前面,是最接近清北的高校,即使是這樣,復交的名氣和影響力和清北比還是有較大差距,原因在哪裡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清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在考生和家長心目中,中國最好的大學就是清北,然後才是其它大學,即使和它們最接近的復交也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這個品牌效應也是清北以自己實力鑄就的,不管是國內排名還是國外排名,前二永遠是清北,即使有的機構偶爾將其它學校排在第二,也只能驗證這個機構的不靠譜。清北穩定,但華五的排名並不穩定,復交浙都認為自己才是第三,中科大在國外的排名也一直很高,復交離清北距離不小,同時在華五內部也沒有絕對優勢,所以,復交的影響力就是華五里靠前的,這就是大家的認識。

第二,清北有最好的學生。每年狀元們的選擇就是清北,高分考生的第一選擇也是清北,清北的平均分能高復交一二十分,這還是復交實行超短裙策略的結果,一二十分看起來不是特別多,但對最高分數段的考生來說,提高一分的難度可是很高很高,從48提到49和從98提到99難度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清北的學生素質遠高於復交。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奧賽金牌的高手幾乎全去了清北,復交一般能收到的也就是銀牌和銅牌。

第三,清北有最好的老師。清北院士、傑青、長江、千人、萬人強者雲集,優秀人才數不勝數,要想進入清北基本上都要有國外頂尖高校的留學背景,而這些人還可能都師從大牛。清北有最優秀的老師,他們本身都非常有影響力。

第四,清北有錢。清北得到國家的支持是最大的,有錢好辦事,想引進人才沒有錢是不行的,有了錢基本上八九不離十,北大有多少千人計劃,72人,這都是國家關鍵領域急缺的人才,他們即使在國外,也擔任重要職位,有很高學術成就,研究經費充足,想引進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葉秋相信他們也有一顆愛國之心,但北大引進他們必須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有競爭力的薪水甚至解決住房問題就是需要考慮的,沒有錢很難實現這一點!再想想清華施一公顏寧為什麼能留那麼多高數平文章,冷凍電鏡是個關鍵因素,這同樣離不開大量經費的支持!


第五,清北地理位置最優。清北位於首都,自然容易發揮影響力,首都可以輻射全國,上海雖然是經濟中心,也達不到北京輻射全國的水平,上海做不到,其它城市更不可能了。

所以,清北具有最好的學生、最好的老師、經費最充足、位於最好的城市,同時又是中國最好的大學,所以具有最高影響力,這是復交影響力不如它們的原因,而且,復交想追上清北的影響力,很難很難!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大家一直都說清北復交,很少有人說”復交清北“,至少我沒聽說過。而且,大家公認的說TOP2,肯定是指清北,絕對不會有人想到是復交。


確實復交的影響力不如清北。


原因何在?


地理的影響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國家的高校跟城市的關係很緊密。大學在好的城市,大學就好,差一點的城市大學就差一點。


很多人老是說,中國的大學拜金,應該學美國大學,到人煙稀少的大農村去辦學。這點在中國還真不靈。看看中科大就知道了,中科大在北京時,跟清北齊名,現在總歸要差一些,已經在復交的後面了。


在民國時期, 原南京大學比清北都要厲害。

所以,在中國,地理對大學的影響極大。現在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上海要比北京差一些,是文化和經濟的中心之一,所以復交比清北要差一些。


歷史的原因

北大在歷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它是第一所官辦大學,有一段時間,北大還等同於教育部。北大也是第一所國立大學。


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起家,清華辦學要比北大晚,但一開始就財大氣粗,起點很高,招的老師好,學生業好。在民國時期,清華的國文、理科等專業都非常有名。


在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和南開組成了西南聯大,辦學辦得非常好。可以說,除了中 央大學,其他大學根本及沒法比。

復旦有時候會被人說成暴發戶,因為在民國時期,復旦是個私立大學。私立大學的辦學經費沒法跟公立大學比,師資一般也比較差。復旦在整個上海都排不上號,更不用說民國了。


上交大的前身,交通大學是恨不錯的,屬於民國時期的名校之一,不過聲勢還是比清北差一些。現在的上交大並不是老交大的全部,老交大的大部分是西交大,很少一部分變成了上交大。所以,從歷史上來說,復交比不過清北。


校友的影響

北大從建校以來,就是我國近代史的一部分,歷史上上很多事情都跟北大有關,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這麼一個象徵著國家,象徵著國家覺醒的大學,地位是非常不一樣的。


清華校友是建國以後,影響力巨大。沒有哪個學校能跟清華校友一樣,每屆主席臺上都能坐好幾位。所以,說什麼事都繞不過清華。


我的感覺,清華和北大就是兩個網紅學校,大家特別愛談論這兩所高校,只要關於它們倆的事情,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總是超大流量。

復旦的民間校訓則是無用而有趣的靈魂,算是出世派。上交大是一副典型理工男的樣子,不是特別有話題。所以,這兩個學校的話題極少,我的感覺比武大和華科大的話題還要少,比中科大的話題還少。


學科的質量


清北能稱為TOP2靠的是實力,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清北的A+學科在國內高校裡,遙遙領先,水平很高。

在世界大學排名裡,也是排第一、第二。

我想,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根本原因還是資源的問題吧。清北所得的各種資源遠遠超過復旦大學和交通大學。

不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幾所大學究竟是不是一個檔次,去看看各省近十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就理解了。

比如陝西省,連續十年清北復交是穩穩的前四,復旦錄取到省排位130以前交大錄取到省排位150以前,清華錄取到省排位199以前,北大錄取到省排位198以前。各省情況大多如此,河南山東湖北等大多省,交大收尾線在復旦之前,前四格局很穩定。


其實,每個大學都有他獨一無二的優勢。如果從投入產出比來說,清北遠遠不如復交兩所大學,甚至不如西交。何況復交的學子大多都很優秀,至少很愛國嘛。不像清北最優秀的理工科生大部分給美國服務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否認復交的優秀,但也並不能以分數線來論英雄。分數線高的學校當然一定有其優勢所在,但純以分數線分學校檔次也並不科學。

這裡僅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例,今年溫醫在湖南提檔線為610分,與川大同分,僅比中南低1分,比同為醫科的首醫還高1分,更是比南方醫科高20分,比重大西工大湖大大工山大北交西電等一眾985,211大學高5~10分不等。

這能說明溫醫與這些高校是同檔次學校甚至還要高一檔次嗎?

我不是說溫醫不好,但造成溫醫分高的原因更多的是醫學熱,有人喜歡學醫,而溫醫只招1人。

何況還有很多這樣的學校,如南審只招審計1人,南信只招氣象學1人,同樣會分高超過好985,211大學。何況復交本身已經很好了,又身處上海魔都,加之本一批就招經濟金融計算機電子信息等有限的少數最熱專業,即使收分高也沒什麼奇怪,但這並非就能證明覆交要超清北了。


交大升學小博士


我們先來看一下“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科研經費排名”情況,如下:

【1】清華大學第一,經費總額153.75億元。

【2】上海交通大學排第三,經費總額108.15億元。

【3】北京大學排第四,經費總額91.43億元。

【4】復旦大學排第五,經費總額88.34億元。

從這份經費排名來看,清華、北大和復旦、交大差不多,都是非常受國家重視的。

那麼,復旦、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始終比不上清華、北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清華北大,位於首都,因此,他的影響力和名氣,肯定要高於復旦和交大。

【2】發展戰略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對清華北大的投入和宣傳力度,都要略高於復旦和交大的。

【3】人才決定名氣和影響力

清華北大擁有國內外頂尖人才,又怎能沒有名氣和影響力呢?

復旦交大也有,但略遜於清華北大。

【4】文化底蘊與貢獻

清北的文化底蘊和貢獻,都要比復旦和交大大。

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沈從文、陳寅恪……

試問,他們哪一個貢獻不大呢?而這些名人,皆來自清華北大。


【結束語】

名氣和影響力,從來都不是自封的,而是靠實力打拼出來的!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老穆說語文


復旦大學,交大的名氣和影響力始終比不上清華北大?為何啊?因為這倆大學雖然很牛,但是一直都在清華北大的後門晃盪,從來都沒超越過清華北大。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清北復交,這4個大學最牛的是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北京大學是第一個國立大學,第一個大學堂,地位那肯定是最牛的了。

而清華大學呢,開始地位低了一點,當年是清華學堂時候,是三大留學預備學校之一,和南洋公學(交通大學)一個檔次,說明當年交通大學還是有點水平的。

當然不能說交通大學厲害,因為當時的河南留學預備學校,現在是河南大學,混的就夠慘了。

清華大學後來成為國立大學,也是生命呵呵,在民國時期就揚名立萬了,當時的交通大學後來才成為國立交通大學。

至於復旦大學,一直都是私立大學,但是在國內籍籍無名,在最後時刻才混個國立大學的名頭

  • 國立北京大學,1912年

  • 國立清華大學,1928年

  • 國立交通大學 ,1938年

  • 國立復旦大學, 1942年

一句話,民國時候,復旦大學和清北交根本不一個檔次。

看民國辦學經費就知道了,復旦大學基本快成全國倒數了,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交通大學作為國立大學,辦學經費充裕。尤其清華大學經費最多,幾乎是北京大學的兩倍,交通大學的三本,復旦大學的10倍。

不過咱公正的說,當時的清北復交,見了中央大學都得跪,當時西南聯合大學實力都不如中央大學,要知道西南聯合大學可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的。

新中國時期

1952年,國內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共有6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沒有復交,直到1959年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時候,才有了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後來清北復交都進入了國家重點大學名單。受到了國家的特殊照顧。

1998年5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日簽約985院校,清華北大是首批兩所簽約211院校,首批簽約的兩所985院校,這一點是任何高校所不能比的。

實力

1981年首批博士點。清華,北大就顯出了非凡的實力。

  1. 北京大學45個

  2. 清華大學31個

  3. 復旦大學23

  4. 上海交通大學12

清華北大實力也是的確的強啊。

別的不說,第四次學科評估成績。A+學科:

A+學科:北京大學21個,清華大學21個,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才5個,顯然從學科上來說,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和清北不一個檔次,也就在a類學科總數是和華東五校一個檔次而已,比清北還是差距比較大的。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數量,國家重點學科等方面復交和清北之間差距懸殊。

一流學科建設,北京大學41個,清華大學34個,復旦大學和上交都是17個。

正因為這些原因,復交和清北的名氣實力都差了一個檔次,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交大復旦名氣比不上清華北大!這與學校本身的實力與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就像國科大頭兩年開始招本科生的時候,依託中科院的後臺優勢,錄取分數線直逼清北!這兩年呢?已經低於復交!再過幾年估計連華五都要趕不上,那也說明了國科大本身實力的不足!別總說地域限制,交大復旦就一定會比不上清華北大,想想人家上海財經大學為什麼可以吊打中央財經大學!找出原因才能實現超越!


i燕128884925


湊個熱鬧,我表哥考大學的1978年,以數學系為例,復旦正教授僅蘇步青一人,副教授三人,北大數學系36名正教授!您說怎麼比?[捂臉]


明宇晨來了


在實力和影響力面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國人眼裡,清華和北大始終是高考學子追求的一流學府,在世界範圍內,能排得上號的也只有清華和北大。

1、清華和北大在歷史上的影響力一直以來都排在前列。

2、清華和北大曆年來的高考錄取分數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置。

3、歷年來的高考狀元選擇清華和北大的概率遠遠超過復旦和上海交大。

4、清華和北大處在首都的地理位置,是其他任何高校不能媲美的。

5、清華和北大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力始終是排在第一位。

6、清華和北大的學術影響力在國內排名前列,在國際能排的上號。

7、清華和北大曆年來的國家三大獎項始終獨佔鰲頭。

8、清華和北大在國人眼中的第一的位置觀念無法改變。

所以,儘管上海復旦和交大也很優秀,但實際上人氣和影響力是遠遠無法與北大和清華齊頭並進的,這不僅僅是實力上的差異,也還有觀念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美蛙英語


舉個例子,幾乎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最高,可很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哪個山峰。一個道理。


kiddy66


主要還是城市所在地的原因,如果中科大當年留在北京,現在清北中科大三足鼎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