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一】

《杨淮表记》赏析

《杨淮表记》,东汉熹平二年刻于陕西褒斜道崖壁,后迁入汉中市博物馆,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湘弼表记”,亦称“杨淮碑”。

《杨淮表记》其字朴拙真率,巧夺天工。用笔沉着扎实、雄古遒劲,结字参差古拙、笔势开张,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石门颂》刻于建和二年。此为熹平二年。其间相距二十有六年,书法朴茂如一,而古拙疏逸则更胜。”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二】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

《杨淮表记》书法出于《石门颂》,皆刻在陕西西南褒斜道石门崖壁上,都表现出放纵的气势和古拙的趣味,都有气势磅礴与造化之极的天然风貌,在百花竞艳的汉代石刻中独标新格。

在统一的风格和书刻环境下,两刻石书法审美风格也存在着差异,《石门颂》显得潇洒流利,静中寓动,而《杨淮表记》则具有天真雄逸、不衫不履之态,在不经意间自出天趣。

《石门颂》线条舒展飞扬,将汉简草化的情势融入其中,介于“简”与“碑”两大体系之间。用笔逆锋回转,圆劲流畅,结字大小不一,纵横跌宕,人称汉隶之“草书”。

《杨淮表记》用笔与结体拙朴简古,非篆非隶,沉著圆劲,纵横挺拔而草情篆意毕现于毫端 ,疏秀放荡之美超过《石门颂》。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图为《石门颂》石刻局部,现藏于汉中市博物馆)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三】

临《西狭颂》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学习《西狭颂》我主张先学其宽博雄迈继而学其静穆遒古。宽博雄迈本不易得,然只有写出静穆之气才能得汉碑之古意。我临摹的《西狭颂》整体比较工稳,字形变化不大,只是做了简单的墨色对比。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如此临了,虽未做好,也有新的体会。在临摹汉碑的用笔速度上,我主张速度宜持重。持重才能使筋骨内蕴,自有古意。

作者:张凯,1986年生于山东泰安,华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现为四川博物院助理馆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图为张凯临《西狭颂》)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杨淮表记》、《石门颂》共性与个性之美(三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