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期間,輔助教育如何復工,難道就此停滯嗎?

渣渣默許


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記者王啟慧)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有針對性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工作, 教師承擔在線教育教學、在線輔導答疑、作業批改等工作計入工作量,納入績效管理。

  ——未經批准學生不得返校 校外無關人員不準進校

  根據要求,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不得組織教師參加線下集中培訓等聚集性活動

  疫情防控期間,不得組織教師參加線下集中面授培訓、集中職稱評審、大型會議等集聚性活動。

  ——不得超前超綱在線教學 不可要求教師在休息時間授課

  根據“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部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適量和教學時長的適當。不得違反相關規定安排教師超前超限超綱在線教學,不得要求教師在正常休息時間進行授課。

  同時,充分利用國家網絡雲課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國家開放大學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中國教育幹部網絡學院、中國教育電視臺頻道節目、“人教點讀”APP、人教網、高等教育出版社愛課程等免費平臺,指導學生在線學習或收聽收看。

  ——將教師在線教育教學納入績效管理 職稱評審時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予以傾斜

  《通知》明確,教師參加在線教學或網絡遠程培訓,按照考核認定的學時數計入教師培訓學時(學分)。教師承擔在線教育教學、在線輔導答疑、作業批改等計入工作量,納入績效管理;

  支持高校改革創新醫藥衛生等相關學科領域教師科研評價辦法,鼓勵專家團隊和領軍人才集智攻關;

  大力宣傳和表彰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加大對在防疫一線作出突出貢獻教師的激勵表彰力度。特別是高校醫學院和附屬醫院中的優秀教師典型,在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績效分配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民間組織設立關愛基金或出資獎勵。

  ——加大對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力度

  依託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適時組織開展教師遠程教學及信息技術能力在線專題培訓。充分發揮部屬高校各機構的師訓功能,向社會免費開設諮詢和線上指導。各地教育部門應加大對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力度。

  ——對防疫一線人員及其子女進行看護和教育 解除其後顧之憂

  此外,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指導教師做好自我調適,理性應對疫情,做好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做好對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關懷工作。鼓勵教師志願服務組織因地制宜對防疫一線人員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進行看護和教育,為一線人員解除後顧之憂。

  ——支援幫扶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教師工作 主動輸送優質線上課程

  對湖北省等疫情嚴重地區教師做好支援幫扶工作。國培計劃、特崗計劃、教師表彰獎勵名額等向疫情嚴重省份傾斜支持。

  組織國培遠程培訓機構開放教師培訓網絡資源。向疫情嚴重地區的學校主動輸送優質線上課程資源。協同有關高校、教師發展機構等全力開放資源,為當地教師提供應對疫情急需的信息素養提升、心理疏導、衛生防疫等支援服務。


迷路中小書童


輔助教育,這詞兒我想了半天,應該理解成輔導班或者興趣班吧。其他行業都可以慢慢復工,唯有校外輔導機構必須等教育部門通知才能復工。誰敢擅自開班,誰就是自找死路,開始在線教學除外。

但是一般的校外輔導班沒這能力,跟長期做在線教育的巨頭根本沒法比,就比如我孩子的英語班吧,年後學校坐不住了,開始在班級群裡通知要上直播課,我一分鐘都沒讓孩子聽,因為課程都是孩子之前學過的,很明顯是學校為了跟上形式,臨時抱佛腳,做的毫無準備的課。

即便是疫情結束之後,純實體的校外輔導班還是會受到很大沖擊。到現在為止,很多在線教育的中學課程都是免費的,實體能做到嗎?明顯不可能。平時線下輔導班的費用少則每月幾百,多則上千,這還是單科的價錢,這是在線教育一年的費用,這對於家庭經濟條件本就不太好的家長就是福音。

疫情結束後,我們拭目以待,暴風雨即將來臨。


homework


題主所說的輔助教育應該指的是校外培訓機構吧!

說句實話,此次疫情,對於培訓機構而言,確實是個不小的考驗,尤其是以下這三類機構:

【1】新開的培訓機構

由於沒有學員,再加上房租、工資等壓力,很難維持!

【2】藝術類培訓機構

比如舞蹈、美術等,線下效果最好,倘若轉到網上,教學體驗度勢必會變差……

【3】不會上網課或上不好網課的機構。

像新東方、學而思這樣的大機構,是不怕疫情的,因為他們的在線教育一直做得很棒!

反觀一些小機構,恐怕就會因為不會上網課,或上不好網課而倒閉。

【4】不會網絡營銷的培訓機構。

老穆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在疫情期間,任何培訓機構都不可以開課!

再者,校外培訓班都要比學校晚開學!至於遲多少天,則要取決於當地的政策了!

比如寧波,就規定培訓機構復課時間不早於中小學校正式開學後一星期。

校外培訓機構要配備一定用量的消殺用品(如泡騰片等含氯消毒劑)、體溫檢測用品(如紅外線額溫槍)、防護用品(口罩)、噴灑工具等物資。對機構所有場所實施全面消殺,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同時,做好消毒紀錄,以備檢查。

對於培訓機構而言,在疫情期間,若想順利渡過難關,不妨這樣做:

【1】服務好老學員,上好網課,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對於新籤學員,更要維護好,及時解決孩子的問題,並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

【2】與房東好好談談,看看房租能不能有所減免。

【3】讓自己的老師,錄製教學視頻,利用朋友圈或其它網絡平臺,進行宣傳,爭取新籤。

【4】與其他不同類型的機構進行合作,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比如學科類培訓機構與藝術類機構合作,或許能雙贏!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疫情還沒有過去,已經有不少教育機構倒下了。

2月初,IT兄弟連宣佈倒閉。13日,在線教育明兮大語文宣佈停止運營。近日,某總部位於北京的K12陷入“欠薪風波”。

就像這次疫情一樣,教育行業的危機也是來勢洶洶,讓人措手不及。

2月13日,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在員工會議中表示:“6個月之後,可能全國60%的純線下中小教育機構都會倒閉,活下來成為第一重要的。所以我下決心做壞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

2月20日,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對外發表觀點稱:“在線教育發展到今天,現在是群雄逐鹿的時候。未來1-2年,頭部在線教育企業會清掃戰場,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下。”

一、疫情對教育機構的影響

微觀層面教育機構未來走勢如何,取決於宏觀層面國家根據疫情做出的判斷和政策,我們國家的制度大家都清楚,違背政策的機構行為將承擔更大損失。

前段時間有個機構,資金吃緊頂著疫情壓力開課,被相關部門帶走負責人。所以,我們能做的是,做好配合,讓疫情早日過去。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2月23日0—24時,二十幾個省新增確診病例已經是0增長。

鍾南山院士預測湖北外2月底到峰值,湖北要到四月份。個人覺得院士的意思是,沒有出現新情況,那麼疫情大概率會在4月份結束,湖北以外的地區3月份結束。總的來說,疫情整體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二、各地開學政策

即使3月左右結束疫情,機構也不可能立刻全面復課。

絕大多數地區的教育局規定,教育機構必須等公辦學校開學才能復課,寧波等地規定教育機構必須等公辦學校復課後一週才能開課。

我們來看看四個一線城市的開學動作,作為一個前沿參考。

北京市:17日,百萬中小學生開啟線上學習。到底何時可以正式開學?市教委回應,開學時間設定要視疫情發展來看。

廣州市:在2月底前,在穗各級各類學校不開學,各類培訓機構停止線下服務。具體開學時間將視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研判後確定,提前向社會發布。廣州各學校將分批、分期開學。

深圳市:義務教育學段在線教學時間從2月17日起至3月17日暫定一個月,具體線下課堂上課時間以市教育局通知復課時間為準。

上海市:2月18日正式宣佈,為保證師生安全和健康,3月2日全市中小學生全面“空中開學”,開展在線教育,學生不到校。後續開學時間將視疫情情況,經過科學評估之後再決定。

截止今日,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撲滅,暫時沒有明確線下課堂開學時間。

按照這個進度,三月份能全面開學已經是樂觀的判斷。公校全面開學後,線下機構才能慢慢開始正常運作,家長們也需要時間慢慢修復疫情帶來的心裡壓力,最終線下培訓機構步入正規估計要到四五月份。

不樂觀的估算,那就到六月份了,希望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三、如果你的機構在這次疫情中活下,你會做點什麼

機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現金流,這裡就不再老生常談,小孩子都懂的問題。大家都在說保持三個月甚至六個月的現金流撐過這幾個月,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跟著說現金流。

但問題是,現金流背後反應了什麼問題,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大家都想得到的問題,沒有價值。

我們來個逆向思考,如果這次你的機構活下來了,你會做點什麼?

優化?開源節流?提高效率?切斷爛尾?機構做的更輕?開闢線上?

這次疫情其實是一劑催化劑,加速了機構現代化運營的進程,即使沒有新冠肺炎,未來能夠存活的,也是口碑良好、高效規範、利潤科學的機構。不管是教育機構還是其他公司,大部分初創企業三年存活率只有20%

這次肺炎,把優勝劣汰的考試時間從兩三年縮短成半年左右。

所以這次是危機並存,危難中將倒下一批,而存活下來的將迎來新的機遇。學生的應試壓力還在,素質教育需求依舊,家長不會因為一次疫情減少教育方面的投資。

即使近段時間經濟層面受影響很大,長期來看宏觀經濟還是樂觀的,明智的家長不會因為幾個月的收入下降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投入,不是嗎?

當然,家長的選擇會更加理性,這就要我們緊緊抓住家長的需求,憂家長之憂才能取得家長信任。

思考了這個問題,如果能活下去會做什麼調整,我們的思路也就更加清晰。任何時候,公司都會遇到困難,越是好的公司越有憂患意識並擅長思考。

今天的百年企業,都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兩次世界大戰,風雨飄搖卻越發茁壯。

我們除了堅定信念迎難實幹,沒有其他路。

四、當前教育機構面臨的四大問題

這個時期,大部分線下機構面臨生存危機需要重視以下四個問題。

1)退費風險。疫情時期,不可避免有些家長會有恐慌心理,一方面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問題,一方面擔心機構關門跑路。這個時候不可以對家長冷處理,應該主動安撫並做好相關服務。

2)固定支出。這幾個月很多機構幾乎沒有收入,但是固定支出是停不下來的。房租、人工成本是兩座大山,把機構負責人壓的喘不過氣,資金鍊一旦斷裂就無力迴天。

3)春招受損。本應該是開年後的大旺季,受疫情影響大家都不敢出門。三月份能不能全面復課還不一定,復課後市場人流需要一段時間緩衝才能恢復到同期正常水平。疫情過後,要準備暑假招生了。

4)團隊維穩。越是大城市這個問題越突出,個別員工會因為疫情暫緩回到大城市,個別員工會因為公司這段時間的“待遇”有新的考量,甚至有些人索性就不來了。

把核心人員留住,是個問題。

五、令狐支招,教育機構需要做點什麼提高存活率

以上問題壓在機構投資人和負責人身上,最近大家都有病急亂投醫的跡象,找各種方法各種課程。當恐慌開始蔓延,我們的思維也給矇蔽了。

因為疫情大家都禁足在家,大家都把希望寄託在線上培訓。朋友圈裡很多轉線上培訓,線上開班消課抵掉課時等等。

前幾天有個機構老闆跟我說,挺後悔搞了個線上課程。

年初八開了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線上課,和家長溝通過程中瞭解到,近一半的學生上過線上課,家長和孩子的評價很一般。不管是教學的效果和課堂互動,家長的評價非常一般,還是傾向於線下課。

二月初我在一式堂知識星球上講過,大部分中小機構沒必要新開線上課程,新開一個線上項目,線上設備軟件,老師培訓,互動教學教研,課後服務等等得投多少財力人力?

你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打磨出一條完整的產品線,僅僅這一個月遠程辦公能把這些流程梳理清晰嗎,顯然不不夠的。

即使純線上大機構,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續費率也只有30%-50%。教學效果那麼容易出來嗎,什麼原因,你細品。

可以肯定的說,這次疫情將有一批機構死在轉型線上的路上。

針對機構的幾個問題,給出幾個解決思路。

1)針對退費。線下不能上課,那線上的微信群複習打卡,免費線上互動課這些都可以做。

除了安撫家長和學生,這些動作還為全面復課後老學費續費和轉介紹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春招將比以往艱難,所以這部分續費和轉介紹將是救命稻草,要抓住了。

這裡提個醒,機構負責人不要再尋找什麼“疫情下的妙招”,抓緊實幹吧。

2)針對支出。房租需要和房東多次協商,即使不能像某達免租,也要共同減免部分或者分期,為自己贏得更多籌碼。

員工工資有條件的正常發放,有困難的也要發當地最低薪資,員工也需要正常的生存,實在有困難需要提前溝通,出一個大家能接受的方案。

如何操作,豐儉由人,誠意要到位!同時,需要和股東溝通,提前做再次創融的準備。

3)針對春招。轉介紹將是個強有力的支撐點,把微信群服務等和轉介紹有機結合,先線上引流再慢慢轉化。

線上營銷,需要十分重視,並探索出一個適合自己機構的路線。目前來看,微信營銷是最經濟直接的路。

4)針對維穩。管理層和骨幹員工是機構最寶貴的財富,這個適合除了精神方面的安撫和鼓勵,股份分紅等實際利益更能讓人心靠攏。





鹿老師物理


在學校沒開學之前,教輔機構復工的可能性非常小。

目前寧波已有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的復工時間不得早於學校開學時間後一星期。相信各個地方的相關教育部門也在觀望並做出相應的決定,但個人覺得絕對不會早於學校開學時間的。

小型校外培訓機構如何在此情況下自救?

對於很多小型教輔機構來說,今年的情形無疑是致命一擊,上半年本身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旺季,到現在距離中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卻不能開課。每月還得面臨房租、員工的工資等費用。疫情過後應該有很多小型培訓機構開不下去了。那想堅持開下去的應如何自救呢?

如今線上課程如此火爆,可以趁此機會去擴展線上的課程,這也是教育部門所允許的。建議先針對在讀學員開一期免費的課程,開課之前要先將老師磨鍊好,給家長不同於學校網課的體驗,再去進行收費服務,切不可急於盈利,因為現在這種情況家長的選擇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流失現有學員。

隨時做好復工的準備。

各種物資要準備好,不然就算同意復工你也不敢去冒這個風險。這是寧波出臺的相關復工流程 ,估計各個地方都大同小異,大家可以看看。


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


疫情防控期間,教育輔導機構想要復工的話,我想是非常困難的~

目前全國中小學海沒有復課,最早確定復課時間的貴州省也定在了3月16號,而且復課的範圍也侷限在了初三和高三!

釣魚輔導機構想要復課,遇到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疫情防控如何落實的問題?

學校作為國家的公共教育機構,無論是從財力物力還是人力上,都有先天的優勢,在執行政府的相關決策時,也會不打折扣,完全執行!

但是教育輔導機構就不同了,很多教育輔導機構都是小本經營,除了極個別的全國連鎖教育品牌之外,很多的教育機構都是私人在投資,疫情期間,尤其是春節期間,本來應該是教育輔導機構最紅火的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春節期間的營業幾乎為零!

大部分教育機構現在已經是舉步維艱了,如果再讓他們採購大量的消毒設備和口罩,並且還要達到相應的安全等級,我想這樣的成本是他們難以承受的!很有可能會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政府的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很有可能會引起疫情的爆發!



所以我認為現在很多的教育輔導機構可以轉為線上和輔導,例如在今日頭條APP上有很多的一線輔導教育品牌都推出了網絡課程,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對於那些小本經營的輔導機構來說,可以依靠或者掛靠大型的品牌,通過他們的品牌效應以及宣傳推廣自己的教育產品,從而降低損失!

總之,我認為疫情期間,教育輔導機構想要開展線下輔導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疫情防控要求也是不允許的!


說文寫作


政府總會有一套顧全大局的方案,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因為這種疾情不同於一般的病情,人傳人太快了,萬一控制不住 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的情況誰都鬱悶的,大家都要剋制自已吧,以大局為重,共同遵守上級的指示安排,這樣才能更快打贏這場疾情之敵。

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喜歡的點個關注以予鼓勵[呲牙],多謝大家了!





Y水仙花


疫情期間,輔助教育機構現在來看還不具備復工條件,目前只能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培訓輔導。

疫情發展到現在,雖然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大意不得,任何一點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我們之前付出的巨大努力白費。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狡猾,非常詭異,我們既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只有繼續使用我們最笨也最有效的居家隔離方法,嚴格實行群防群控才能早日贏得抗擊新冠的全面勝利!

個人認為,輔助培訓機構應該在學校開學之後方可復工。

個人意見,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山東所見所聞


在疫情期間,目前學校都不允許開學,那輔助教育,這裡想必說的應該是教育機構也不會讓開學,這是肯定的,但是就此停滯,肯定會帶來嚴重損失!所以必須要尋找出路。

就目前來看,已經進入三月份,但是全國各地明確開學的只有貴州省一家,但也只是限於高三、初三面臨升學的年級。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最新的暫定開學通知:


從三張圖中可以看到,目前學校還是不能開學,但是大部分學校都已經或即將組織學生在家線上開課。

所以教育培訓機構雖然和學校一樣不能開學,但是學校的做法也給教育機構提供了一個參考,線上授課。

目前有很多省市已經開始線上授課,比如上海、廣東等地從明天(3月2日)開始線上開課,那麼這些地區的教育機構雖不能組織線下教育,但是也可以組織線上教育啊。

因此,在這個非常時期,我認為教育機構不能線下授課,但可以從以下方面做:

1.同步所在地區線上開課時間,同時組織線上補習班;

2.跟上這段時間線上教育的腳步,加快培訓部分教師線上授課學習能力,以應對接下來各地區線上開學方案;

3.抓緊時間,採用線上免費學習,來保護自己的市場或有可能擴大自己市場。

有句話叫:機遇與挑戰並存。雖然在這個時期,確實很艱難,但是一旦抓住了這個機遇,真正經受住這次考驗,我相信這會是一種飛越,任何事場都是優勝劣汰的,所以必須改變,才有出路!

你覺得呢?一起來討論吧!!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輔助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行業的一直生力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機構沒有在線服務的能力,在疫情影響下,辦法生存越來越困難。在此情況下,輔助教育必須自救,轉型線上教育。

首先,對老師進行安全教育,做好疫情的安全防護工作,配備好防疫口罩、酒精、測溫槍等物資。

其次,向家長做好解釋工作,取得家長理解與支持,遇到不理解的家長,妥善處理好調課及退費等相關事宜,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

再次,安排好線上開課或者直播開課,當然要尊重學聲或者家長的決定。輔助教育機構需要做好規範的線上開課工作,做好學生的服務同時,還要保證教學質量。

當然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傳統的老師沒有線上教育經驗,需要適應線上教學的風格,問不能將教師當做網絡主播,所以這是難點所在。另一方面原本開展的課程也不可能直接移植到線上。

這次疫情對輔助教育打擊很大大,很多學員流失、房租和人工的成本,不要等著疫情過去再解決現實的問題,儘量減少虧本。

學生很在乎費用問題,各種服務到位,價格不調整也可以,也可以把原有的價格的打折,根據情況選擇招生方式。

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應對,輔助教育一定會突破重圍,迎來美好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