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感覺諸葛亮的《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志超0210


《出師表》是中國歷史上以臣下的身份上給皇帝的表文中影響最深遠、思想最深刻、辭藻最華麗、意義最奇特的一篇表文,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奇文毫不為過。

《出師表》的作者是諸葛亮,如果我問你:中國歷史上最忠誠、最正直、最無私、最偉大的權臣是誰?你一定會想到諸葛亮,雖然權臣很多,比如管仲、霍光、張居正,但能被稱為最忠誠、最正直、最無私、最偉大的權臣,除了周公,就只有諸葛亮了。

如果你讀過屈原的《離騷》、岳飛的《滿江紅》、文天祥的《正氣歌》,這些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悲情英雄,之所以能讓後人千古傳誦,就在於他們的人格魅力、忠心忠誠,和一心為國的赤膽孤心。

中國歷史向來是一個同情弱者、弘揚正氣、宣傳忠君、推崇愛國的社會,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名義上的二把手和實際上的一把手,在為了報答舊主、追求理想,以一州之力北伐曹操九州之力,以偏安一隅對抗居華夏中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發動北伐戰爭,而作出的這一篇《出師表》,的確算得上千古奇文。

先不說表文內容如何,光是諸葛亮這一份一心為國的心胸讓人感動不已,所以《出師表》雖然作為一篇大臣上給皇帝的公文,但仍然被當成千古奇文流傳了下來,只要你讀起《出師表》,眼前一定會出現一個白髮蒼蒼的諸葛亮,彎著腰,日夜操勞,為蜀漢奉獻畢生生命的情景。

中國古代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自從儒家被確定為主流思想後,儒家思想就成了衡量整個社會道德標準的依據,儒家講仁、義、禮、智、信,講忠君愛國、君為臣綱,這一主流思想在《出師表》中處處體現出來。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這話的意思是:但是宮廷裡侍從護衛的官員並不懈怠,戰場上忠誠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這是忠君思想,屬於儒家的“三綱”。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這話的意思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這是尊重賢能,屬於“義”的範疇。

除了整篇到處散佈著儒家思想,《出師表》還刻章描述了相當多的治國理政思想,比如: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這話的意思是:皇宮中和朝廷裡的大臣,本來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作奸犯科觸犯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員,分別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這是公平公正的治國理念,有法必依,有犯必罰,有獎必賞。

《出師表》中還有這句千古名句: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話的意思是: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這是如何治國用人的理念,就是起用賢人,打擊小人。

《出師表》除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治國理念之外,其表文中的辭藻之華麗,語句之順暢也是堪稱千古奇文,首先來看一看《出師表》一文中出現了多少個成語?

不懈於內、忘身於外、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不宜異同、作奸犯科、志慮忠純、裨補闕漏、優劣得所、攘除奸兇、不知所言。。。。。

《出師表》一文中至少有十幾個成語,如果你認真地讀過《出師表》,你就會發現文中出現如此之多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辭藻表達的意思卻是如此的質樸,沒有絲毫的做作,沒有片刻的虛偽,整篇文章都在委婉地表達諸葛亮如何如何盡心為國,如何如何報答先帝,如何如何輔佐陛下。

再來看《出師表》中的語句,讀起來是相當的流暢自如,朗朗上口: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不信,你來讀一讀,是不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再不信的話,你對比一下屈原的《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或者文天祥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是不是感覺很苦澀?

或者感受一下岳飛的《滿江紅》: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激情澎湃,是不是感覺少了點什麼?

最後再來說一下諸葛亮寫《出師表》時的情況和局勢。

《出師表》作於公元228年,在此5年前,劉備去世,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當時蜀漢政權四面楚歌,大廈將傾,外有曹魏、東吳的威脅,內有黃元、南中的叛亂,是諸葛亮一手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政權。

東和孫權,北抗曹操,南征南中,諸葛亮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將劉備去世留下的爛攤子治理得僅僅有條,用《出師表》的話說就是: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僅僅5年時間,諸葛亮就讓瀕臨破產的蜀漢,一下子恢復生機,到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的實力,諸葛亮真是不容易,但蜀漢所謂可以北伐的實力,如果與當時的曹魏比起來的話,實力對比不是一比九,至少也是一比四,曹魏的實力隨隨便便就是蜀漢的4倍以上。

如果只是普通人,恐怕這個實力,終身也不敢北伐吧,可諸葛亮就不是普通人,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信念,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實現終身理想的偉大壯舉,都能過這一篇表文中傳達出來。

所以《出師表》就是千古奇文,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讀起來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彷彿回到了那個激情四射的三國亂世,為著終身的理想,而進行著一場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北伐。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我要強調一下,這個問題的邏輯完全是錯誤的。

什麼所謂的“千古第一奇文”,什麼“文筆沒有獨到之處”,作為曾經教過語文的老師,我都快被這種無知的問題氣死了。



首先,《出師表》並不是所謂的千古第一奇文。而是堂堂正正公開給蜀漢皇帝上書的表文,何來民間獵奇心理的奇文一說?

其次,自從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上書劉禪以來,近兩千年的時間裡,《出師表》都是文人寫作文章的典範,忠臣上書勸諫的典範,大臣自述心志的典範。

無論從文章立意,格式,用情,文筆,《出師表》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精品,這也是兩千年後依然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原因。不知道題主何來文筆沒有獨到之處的說法?


看看陸游、文天祥這些人是怎麼評價《出師表》的?


一、文以載道

《出師表》可以說通篇就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可以說是諸葛亮的道。

三國之後,這八個字甚至成為各個朝代文臣武將行為的典範。哪怕是敵對勢力,在這一點上也都沒人說一句諸葛亮的不是。

《出師表》裡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不厭其煩的教導劉禪要用怎樣的人,遠離怎樣的人?


蜀漢大臣中誰的才能可以負責哪一方面?

諸葛亮要北伐的意義何在?

是個人讀完《出師表》都會為諸葛亮這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而一心恢復漢室的忠心而感動。

二、情真意切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多次追溯當日劉備和自己探討天下大勢,追究漢朝天下大亂的原因,根本就出在漢桓帝、漢靈帝的昏庸無道上。諸葛亮此時提出,就是希望能為後來者戒,希望劉禪可以繼承劉備的雄風,而不是成為桓靈二帝這樣的昏庸之主。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樣樸實無華,卻又充滿情真意切的文章,哪怕稍微讀懂一點文言文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能看出諸葛亮的真實感情。這樣的文章從古至今能有幾篇?


要是尋找辭藻華麗的千古奇文,我貼一段以辭藻華麗著稱的千古名篇在這裡,請問有幾個人看得懂?

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

我最看不得,不讀史書的人在亂黑諸葛亮,言辭激烈之處還請讀者見諒。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現在一些人吶,真的是大言不慚,前有蘇軾不如方文山,曹雪芹文筆不行,李清照不知所云,這又出現了《出師表》文筆不好。

在這個看《海賊王》都會被草帽海賊團的偉大理想感動的時代,《出師表》的偉大理想竟然只能出現在中學課本上,我也不知道該怒還是該哭。

讀《出師表》不哭者為不忠,《出師表》言辭懇切,情深意長,丞相為報先帝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惜,這一切在沒經歷或不瞭解那段歷史的人看來,內心毫無波瀾。有心的人可能會一聲嘆息,別有用心的人就只會diss了。

文筆

不說多了,就這一篇文章,創造出了20多個成語,還不足以說明其人文筆之好麼?

總結起來,《出師表》全文只講了一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多難啊,你連保證明天早上7點鐘起床好好吃早餐這麼點事都不到,人諸葛亮從27歲出茅廬,到54歲病逝五丈原,幾十年如一日,為的是什麼?

他本是一介布衣,隱居於在南陽,耕田種地,閒來沒事唱唱歌、讀讀書,順便幫鄉里鄉親搞點發明創造,提升一下生產力,輕鬆自在,為何要讓自己投身亂世?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這就是原因,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願意做牛做馬,即使處於危難,即使大廈將傾,也絕不推脫搪塞,至今足足21年。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年紀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篇《出師表》,為後主構建了一幅藍圖,包括君臣之道、宮中制度、對外政策等。


君臣之道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這段話,是諸葛亮對賢臣和小人的預言,是整個三國時期的縮影,更是整個中國歷史的縮影。你縱觀上下幾千年,哪一朝的興起不是因為親賢臣,又有哪一朝的滅亡不是因為親小人?

不僅用於歷史,即使用於當今也非常合適,上至上市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努力幹事的賢人、也有偷奸耍滑的小人;下至普通家庭,誰家又沒有幾個奇葩親戚了?

宮中制度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賞罰分明,不偏私。這樣,既能讓陛下顯得英明,又能真正做到維持內部穩定。

偉大理想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如果說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是原因,那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理想。是先帝的理想,也是丞相的理想。

定南方,聯東吳,養精兵,他都做到了,現在要做的是北伐,定中原,這裡最讓他擔心的不是個人的安慰,卻是“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太多了,十萬字也說不夠,就到此為止吧。



也可自話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諸葛亮的《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我不認可這個感覺,也不認可這種說法,《出師表》可以說不是一篇奇文,裡面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文章和文字,《出師表》是臣下向皇帝上奏的一個表文,表文中的內容總結出來一句話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以說是諸葛亮從出山到死後的真實寫照,文章通俗易懂,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在中國古代眾多文學篇章不可多得的好文,被稱作為“千古第一表文”並未過。

《出師表》用最普通的文字書寫了最真實的文章

《出師表》現今還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中,那時候要求要全篇背誦和默寫,想想那時候真的好難,但現在通過《三國志》瞭解到蜀漢的形勢和諸葛亮的為人,對這一篇文章的理解更為深刻了。


通篇《出師表》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質樸率直,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引經據典,而是通過最為通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與真實想法。諸葛亮在蜀漢有著多重身份,一方面是蜀漢的丞相,是臣子,得顯現出來臣子的身份,另一方面諸葛亮還是後主劉禪的“相父”,也是長輩。通篇看得出諸葛亮作為臣子為報答先帝劉備的知遇之恩,竭盡全力在輔佐劉禪,另一方面作為長輩,像教育子侄一樣盡心盡力的在指導劉禪,希望劉禪能成為一個真正能挑起大梁的人。


說個題外話,初高中時期學過屈原的《離騷》,這篇文章太過於生澀難懂,讀起來很繞口,或許是詞風的原因,《離騷》學了就忘,但對比一下,《出師表》到如今還能記住大部分的內容。這裡沒有貶低屈原《離騷》的意思,大家不要誤解哦。

大家來感受下屈原的《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再來感受下諸葛亮的《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再來說下《出師表》的文筆 是否真是文筆沒有啥獨到之處

文筆是指寫作的技巧 ,平常所說文筆好與不好指的的就是文章寫得好不好,文字表達的能力是好還是差。那麼文筆好壞的含義又有啥講究的呢?

文筆的好壞,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是規範:文字符合基本的表達規範,沒有錯別字、病句和詞不達意。

其次是準確-:能夠準確、清晰的表達出寫作者的主題思想,不使人產生歧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非常具有感染力,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如置身於作品之中。


那麼有了這三個層次再來看《出師表》,古人是很講究文章的邏輯性,第一條規範絕對沒問題。再來看準確的要求,《出師表》清楚的表達出了諸葛亮的思想,力主北伐,恢復漢室,還與舊都,報先帝劉備知遇之恩,對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再來看最後一條是否有感染力,對諸葛亮和三國蜀漢歷史稍微有些瞭解的,都知道當時的諸葛亮是有多不易。《出師表》的創作時間在公元228年,時間往前推到劉備白帝城託孤左右,當時劉備伐吳在夷陵大敗而回,蜀漢的精銳之師喪失大半,名將凋亡,加上南中的反叛,可以說諸葛亮接手的蜀漢是處在風雨飄搖中的,其實力也在三家當中最為薄弱的。


但諸葛亮僅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時間,就大大改善了形勢,穩固了國內動盪的局面,對外與東吳重新修好,並平定了南中,還訓練了近十萬虎狼之師,為北伐打下來堅固的基礎,這些說起來可能就幾句話的事情,但做起來有多難恐怕只有諸葛亮一人知曉。作為一千多年後的我,從《出師表》當中多少能感受諸葛亮的不易,為了蜀漢的振興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師表》運用了很多不可的寫法 為此文增添了更多的可讀性

文章中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很多整齊工穩的排比對偶句式,讀起來非常順暢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種寫作的寫法已經類似於後世的駢體文。

還有在文中多次引用成語,這些成語更多像是諸葛亮合成發明的,如“妄自菲薄”、“苟全性命”、“作奸犯科”、“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等。


結語:諸葛亮的這篇《出師表》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文筆上都當得上“千古奇文”的稱謂,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更多的典故知識,但都是出自諸葛亮對當前形勢的預判和實際情況,發自肺腑所創,文以質為載體,一篇好的文章沒有質量,而是通篇豐富華麗的詞語,那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像《出師表》這樣的好文章,歷史上還沒有別的文章可以媲美。借用陸游的評價“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紫氣東來 喜歡我寫的朋友如果關注我的話想必是極好的 期待您的關注哦!!!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五首·其一》有這樣一句詩詞!意思是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可見《出師表》的精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古往至今的影響力有多深?

題主說《出師表》文筆沒有獨到之處,那我問一句什麼樣的文筆符合出《出師表》?我們知道出師表可以用八個字就概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讀過之後是一種感動,有種油然淚下的感覺和心酸。文章每一句讀過後可以在讀者腦海中形成一個情景和影像,整篇讀完,彷彿自己也身臨其境的體會了諸葛孔明的一生。試問有哪些文章能這樣的?



至於《出師表》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這沒有任何依據,有點胡扯的感覺。我們都知道《出師表》這一篇表文,裡面的君臣之道和孔明為報先帝興復漢室的夙願讓人感動難忘!

君臣上體現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每一次讀,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孔明那種磅礴的氣勢和堅定偉大的理想!不禁讓人佩服



電視劇《三國》中角色是刻畫的最好的,特別是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大家覺得呢,歡迎一起探討。


普洱山村阿江


 

  目前網絡上總是有一種很不好的氛圍,特別是一些提問者,為了譁眾取寵,故意去汙衊一些歷史名人,或者模稜兩可去懷疑國家、民族英雄,很容易形成一種誤導,讓年輕一代受到不良价值觀的影響。

  《出師表》分前後兩表,前出師表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就是蜀後主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因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獨擔大任,既要安頓國內,整軍經武、發展民生,又要憂心劉備“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遺命,可謂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最讓諸葛亮焦慮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面對一個扶不起來的主公,實際上就是在面對一個沒有未來的蜀漢。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那種絕望心情。

  所以從出師表的內容可以看出,諸葛亮從日常行為、做人處事、用人安排、先帝遺命等無不需要一一交代,諄諄教誨。這哪裡還是丞相?簡直就是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在面對一個不爭氣的兒子。

  沒有人說過《出師表》是千古第一奇文,只不過確實是千古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奏摺。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這一段話開篇點題,說清了當下蜀國的基本形勢,告誡後主劉禪要廣開言路,激勵士氣。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這一段話就是具體交代如何管理朝政和內務,蜀後主繼位已經五年,諸葛亮出一趟遠門這都要一一交代,可見其平日裡多麼荒嬉無為。諸葛亮的內心又是如何的失落崩潰。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這是以講道理、搬先帝做範本的形式敲打劉禪,雖然恨鐵不成鋼,奈何他畢竟是主上,諸葛亮對他的教導到此也算是極限了。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這段話以史言志,追溯與先帝的相知,表明自己的忠心。

  《出師表》雖然是奏摺,其實也是一篇優美的文章。其顯著的特點是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在六百餘字的篇幅裡,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

  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整齊工穩的排比對偶句式,如“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開始興起的時代風尚。這不是文采是什麼?千古之下,能夠言之有物,情真意切,還對偶排比,朗朗上口,語言精煉如此者,幾人耶?

  全文既不借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很有些微言大義的味道。言語中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出師表》感情充沛的特點和所表達的忠君愛國思想,也正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中華文化最終忠義孝道,《出師表》能夠名垂千古,為歷代帝王、大儒推崇的原因也在於此。

  另此文有大量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經過諸葛亮的提煉,後來都用為成語,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等。

  清朝丘維屏曰“武侯在國,目睹後主聽用嬖暱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師時叮嚀痛切言之,明白剴切中,百轉千回,盡去《離騷》幽隱詭幻之跡而得其情。”屈原是在遭讒毀、被放逐時寫出了《離騷》,為避政治敏感而採取幽隱詭幻的表現手法。諸葛亮處境跟屈原正好相反,但《出師表》感情充沛的特點和所表達的忠君愛國之情卻是一脈相通的,率直質樸的語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內容統一的。


謝金澎


一 “表”是個什麼?

是戴在手腕上的奢侈品麼,非也。

題主認為《出師表》文筆不好,可能是對錶這種古代文體缺乏瞭解。

表是大臣寫給皇帝的一種文章。先秦時期,大臣寫給大王的文章,一般統稱叫做書。到了漢代開始出現了細化,有的叫章,有的叫奏,有的叫表,有的叫議,各自承擔不同的功能。

文學評論家劉勰定義說:

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可見,表是用來陳述情狀的。這裡要說明一下,表是沒有標題的,所謂《出師表》不過是後人添加的標題,方便人們識別,中國古代有兩張表最有名,一個是李密的《陳情表》,你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後人加上去的,“表以陳請”嘛。另外一張就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它也是有很多代號的,《文心雕龍》裡面說:

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表之英也。

你看,那個時候《出師表》的名字叫《辭後主》。

劉勰還說:敷表絳闕,獻替黼扆。言必貞明,義則弘偉。肅恭節文,條理首尾。君子秉文,辭令有斐。

所以說,君子寫表,一定是文采斐然的。諸葛亮的《出師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如果文筆上沒有獨到之處,大才子陸游如何能對諸葛亮的《出師表》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二 《出師表》好在哪兒?


我們評論一篇文學作品,除了討論它整體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之外,還喜歡看看這篇文章給人們留下多少可以借鑑借用的名句名言。那麼這篇短短的《出師表》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成語呢?

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裨補缺漏、有所廣益、貞良死節、計日而待,危急存亡,開張聖聽、不知所言。

簡單盤點一下,就有九條成語之多。

至於中間的名句,也是句句經典。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現在人們只要看見這兩句就知道說的是諸葛亮。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兩句幾乎成為討論君王用人之道的必備素材。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句話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多少在危難之際勇擔重任的豪傑,會用這兩句話來給自己打氣加油。

別的先不說,就憑上面這些成就,《出師表》還不夠優秀麼。

至於《出師表》到底好在哪裡,文學評論家劉勰用一個字定義:實。

可謂是一錘定音。

所謂實,就是陳實情,論實理,講實事。

我相信,對於那些在困局中苦苦掙扎過的人,對諸葛亮的《出師表》一定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文觀止》評價開頭這兩句話說:

萬難心事,已傾瀉此二語。

整個一篇文章,諸葛亮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告訴劉禪治國之策,消除北伐後顧之憂;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文章寫到這個地方,諸葛亮完成了三個任務:講明大勢,推薦人才,給皇帝提供興國之道(親賢臣遠小人)。

接下來諸葛亮要完成第二件事。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言以蔽之,諸葛亮要乾的第二件事就是:表忠心。

有人說諸葛亮貴為丞相,阿斗尊稱為相父。還用得著向小皇帝表忠心嗎?

當然需要。

諸葛亮權力越大能力越強,阿斗越無能,越需要表忠心。因為阿斗需要,滿朝文武需要。劉備白帝城託孤,告訴諸葛亮,如果阿斗無能,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消息,也是籠罩在諸葛亮身上的魔咒。唯有常常表忠心,諸葛亮才能取得劉家人的信任。儘管從諸葛亮接受的傳統忠君思想分析,他沒有稱帝的慾望,只願意做一個名垂千古的丞相。

在表忠心的同時,再次提醒劉禪重用重臣,繼承先帝遺志。

整個一篇文章概括下來就是:袒露忠心,報恩先帝,忠於陛下,推薦忠臣,建議國政。
在平實的語言中,表達了一個忠臣名相對蜀漢的赤誠忠心。

忠臣的心事,只有忠臣可以理解。一千年後,岳飛路過武侯祠,看完前後出師表,淚如雨下,問道士要來紙筆,寫下了流芳千古的岳飛手書出師表。鐵錘將這篇書法放在後面,讓大家在嶽鵬舉銀鉤鐵畫的的線條中,揣摩一下忠烈之臣心中的抑鬱之氣吧。


鐵錘文史


《出師表》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嘔心瀝血之作,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文”。這個評價“非常好”。

首先,我表明自己的感情傾向,再來談談《出師表》這篇文章。對於三國,我秉持:一、視蜀漢為正統;二、討伐曹魏是正義之舉。 不管現代史觀如何,我仍然堅持這樣的看法,但我還是說明,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說到《出師表》,我中學時在教科書裡看到過,也在老師的要求下,教學大綱的指引下,努力地背過。年紀大了點,自己又在此基礎上,讀過數遍。也慢慢感受到文章的深意,諸葛亮的形象也更加清晰了。

這篇文章好在哪裡?好在感人肺腑。

其一,體現忠誠。《出師表》全文738字,六次提到先帝,且一開始就以“先帝”開端。可見諸葛亮的忠心是多麼的強烈。從《三國演義》《三國志》看,不管順境逆境,沒有哪一處說諸葛亮產生了一點想改換門庭的想法,甚至說他是連一點抱怨都沒有。要知道在那個亂世,改換門庭的謀士武將是不少見的。

其二,體現執著追求。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他的理想在當時士人看來是最崇高的,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對於北伐曹魏,他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種精神、這種執著,不能不使人欽佩。

其三,體現期盼和愛護。諸葛亮受託孤重任,真正做到了“鞠躬精粹,死而後已”。對於後主劉禪,他可以說用上了十二分的心。這一點從《出師表》上看得很明顯,他不斷地教導劉禪該怎麼做,又不能怎麼做,這很“囉嗦”,也很有溫情。

其四,體現一視同仁的態度。《出師表》倒數第二段,反映出諸葛亮對自己、對屬下都懷有一顆公正之心。為什麼這麼說?從首伐中原失利後,揮淚斬馬謖和上表自貶就可證明。

讀完《出師表》,我已忍不住熱淚盈眶,感慨萬千,真不愧為“千古第一奇文”。





六妙長春


陸游詩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對《出師表》表達了高度推崇和讚美,但主要是指表文體現出來的武侯高尚堅貞的情感和鞠躬盡瘁為國奮鬥的情懷。



表,是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書信或奏章,用來剖明心跡、奏陳事宜、規勸諫言、獻計獻策等。

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後,後顧之憂解除,此時他名聲鼎盛。一般權臣都是貪戀權勢地位,並利用權位不斷為自己尋租獲利。而諸葛亮此時雖然位極人臣,想的仍然是為國事操勞。此時,司馬懿中了離間之計遭貶,諸葛亮認為正是北伐中原的好時機。於是上書後主劉禪,請求率軍北伐。

《出師表》,即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全佔之時,諸葛亮請戰的一篇上書。《出師表》本身沒有被公認為“千古第一奇文”,它也不需要這個讚譽就能成為千古文章典範。



文中,諸葛亮分析情勢,指出北伐是不得不為的行為:先帝劉備創業一半中途去世,天下已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劉蜀雖得其一,但蜀漢核心區域益州,比起曹魏的中原腹地和孫吳富饒的江南水鄉,還是比較貧弱的。此時,不僅不是安逸享樂的時候,而是生死存亡的時候。

——今天不少人指責諸葛亮的北伐是“不顧實力的貪功冒進”,其實不然。打個比方:你跟敵人之間有一條界線,彼此離界線距離均等,你知道敵人終究會越界吞併你。這時你最好的做法是趁有實力以攻為守,延緩和阻滯敵人的過界時間。

當時劉蜀實力相對曹魏來說是弱勢一方,荊州地方已被東吳分掉大半,不積極進取貪圖安逸,益州也遲早要被曹魏吞併,所以諸葛亮在“表”中才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接著勸諫君主,要重視賢能遠離奸佞勵精圖治,向劉禪推薦了費禕向寵等賢才,說明推薦他們的理由。然後提及從前自己和先主劉備討論過關於前漢後漢的興衰成敗得失教訓,希望後主能“聽爸爸的話”。

之後簡要回顧自己的履歷,感激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肯定北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勸誡後主廣開言路。蜀國內部的穩定,是他北伐成功的重要基礎。

整篇表文裡,諸葛亮沒有半點炫耀自己的功績,而是分析天下情勢,表達自己對先主的感恩之情,申明積極進取有為的心志。讓人們看到一個為了國家勇於擔當,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悲情英雄形象,體現了諸葛丞相的高風亮節和愛國勤政。 諸葛亮光明磊落毫無私心,雖然大權在握而從不貪權自傲,一生為國操勞死而後已。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諸葛亮才成為千古士人典範,說他是古代最最傑出的士人毫不過譽。



諸葛亮是務實型實幹型的千古大才,他當然也是出色的“文科生”,只是他並不屑寫那些清詞麗句文辭華美的文章,那些是酸腐書生所喜好的。

《出師表》文筆算不上華美,但蘊含的情感和情懷,遠遠超越文字本身。

自古“文無第一”,這篇表文並不需要被冠以“千古第一奇文”的名號,但它體現出來的,是大丈夫當胸懷家國忠君愛國積極進取有所作為的觀念。這,足夠影響千千萬萬仁人志士。

不光是愛國詩人陸游深受影響,民族英雄岳飛和收復新疆的左宗棠也都深受教益。它也許不是“第一”,但一定是卓越的。


鄒澤江的光陰故事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於227年在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之前,給蜀漢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文章,也是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名篇,可謂是家喻戶曉。要解答您的問題,有必要認真研讀一下原文,瞭解其創作背景與目的意義。

一、《出師表》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創作背景

先說說劉備。當時的劉備,可謂是顛沛流離一身,官渡之戰時從袁紹帳下逃奔荊州劉表,在荊州一呆就是六七年,有一次因為上茅房看到大腿有肥肉不禁落淚,途有滿腔興漢之志,卻英雄無用武之地。

再說說諸葛亮。據《資治通鑑》第六十五卷:“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諸葛亮也有雄心壯志,自比管仲樂毅,但他的這種壯志也好、才能也罷,除了徐庶和崔州平,沒有多少人認可,他需要一個明主。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兩人乾柴烈火,終得以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擦出了對的火花。諸葛亮給劉備畫出了一個“隆中對”的偉大戰略構想,但當時不可謂不難,諸葛亮剛出山,第一步是準備拿下荊州作為劉備的根據地,然而劉琮對曹操不戰而降,曹操五千輕騎兵一路追殺至長坂坡,劉備集團差點被團滅。

在此危難之際,諸葛亮主動請纓赴柴桑促孫劉聯盟,才有後來的火燒赤壁,這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說“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如果沒有促成孫劉聯盟,恐怕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在他出山不到一年時間就夭折了。

漢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兩年後,劉備病死,託孤諸葛亮。諸葛亮“隆中對”曾指出:“…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就是基於跨有荊益、撫和戎越,結好孫權,而經過十幾年勵精圖治,蜀漢境內已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加速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才有了這篇《出師表》。

三、特殊意義

《出師表》作為一篇表文,重點在於如何對劉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由於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敘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又由於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著殷切期望之情。全篇文字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出師表》最大的特點是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前人特別指出在六百餘字的篇幅裡,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全文既不借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清代丘維屏就曾這樣評價《出師表》:“明白剴切中,百轉千回,盡去《離騷》幽隱詭幻之跡而得其情。”


簡而言之,言而簡之,《出師表》之所以千古傳誦,正是因為諸葛亮的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