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美國只想借錢卻從不還錢,債務達22.5萬億刀仍想發百年期國債”,這是啥心態?

凡大先生


美國政府是想發50年和100年國債,但僅限於向投資人徵詢意見,並未實施。那麼問題是為什麼發百年國債呢?問題還是在於自身債務,發百年國債倒可以有效的解決債務問題,表現為積極,而非消極。

解決資金短期問題

假如不發百年國債,目前的債務問題無法解決,即無法償付本金和利息。那麼政府為了維持自身持續運營,應當會採取貨幣寬鬆政策,甚至通過多印鈔來歸還債務。

如果貨幣過度寬鬆,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實體經濟必然遭受重創,這是政府所不願意的。反而發行百年國債,可以有效的解決資金短期問題,更長期的歸還本金,緩解經濟壓力。

但是問題是錢總是要還的,百年之後怎麼辦呢?這個倒不用過於擔心了,百年的時間很長,而時間存在價值性,特別是在科技的推動下。比如歷次的工業革命,都會出現量級的社會財富,那麼百年之內能誕生第4次工業革命,債務就不是個問題了。

還有的就是貨幣它本身存在價值性,既貨幣它會貶值,而美國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比如10年國債利率1.6%左右,短期的國債利率更低,完全是可以用CPI去抵禦——美國7月份CPI為1.8%。

國債利率與國債收益率是兩個概念

國債收益率包括國債利率和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比如一年到期的國債價格98元,利率1.6%,那麼國債收益率就是3.6%。而這其中國家需要支付的利率只有1.6%,即票面利率只有1.6%。

而如今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掛,比如一年到期國債價格102元,利率1.6%,那麼買美國國債是要虧損0.4%的。

也就是說,國債利率是不能決定國債收益率的,特別是長期國債,國債收益率通常是由市場利率決定。

發行國債透支國家信用,但未必就是有弊的

我國的國債也逐年增加,每年12個月份有10個月份在發行國債,那麼你為國家發行國債操心嗎?既然你不為本國操心,外國你操什麼心?

國家發行國債它並不是為了沒有節度的消費或浪費,而是為了財政支出和基礎建設,是利民的事兒。既然是利民,那麼這責任應當由全民來承擔。

比如我們買社保中的養老,錢真的是給自己養老的嗎?反而是支付給老一輩的人,我們老了以後是要下一代來養的。國債也有這種性質——貨幣本身就是建立在信用之上的。

而在國債利率方面,如果不是要持續建設,繼續發行國債,那麼國債利率(利率偏低)是可以通過CPI去抵禦的,不必操心還息問題。只有持續發行國債,國家繼續大規模建設,才要擔心財務問題——而該問題可以通過技術革命去解決,也是不必過於操心的。

生活質量越來越好才是人們所希望的,比如買房方面,你要不要買房?買房會讓你負債幾十萬,但還是很多人選擇買房——通脹的存在,工薪的上漲能解決利息問題。何況是美國國債的低利率呢?

如果未來出現國債負利率,比如瑞士很多銀行存款都是負利率的,那麼也就更不必擔心國債利息問題了。或者換個角度來講,既然美債還能繼續發行,那麼說明仍然存在強有力的市場,也沒有人會擔心國債利息問題,要不就不會有人投資了——一個不買美債的行外人擔心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