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後,為何次日就自盡了?

Linfeel


關於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三國演義》中在白門樓被困之前對她的描寫還算比較詳實,但是在白門樓事件之後,貂蟬此人卻彷彿人間蒸發一樣再也不見了,根據歷代文學作品的記載,貂蟬的死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

一、悲壯慘死

在中國古典戲劇文學明劇《關公與貂蟬》中,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內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而此時的貂蟬形象應當是經過歷代文學修改摹刻而成的,為家國大義而殉命的貂蟬正符合義氣千秋的關雲長,這種倫理標準非常貼近於中國傳統士紳階層的道德水準,極具戲劇化。

而在另一些版本的文學作品中,描繪了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髮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這兩版的貂蟬基本上形象都相差無幾,代表了我國古代知識分子對於家國大義的一種美好追求。

二、得以善終

而最後這個版本的貂蟬可能就比較貼近生活,民間流傳的版本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

三、嬌魂貂蟬極有可能是虛構人物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呂布曾與董卓侍妾私通,被董卓發現,用手戟擲呂布,但是被呂布躲閃掉了。

按照推斷,這應該是貂蟬最早的原型,但是這個董卓侍妾並沒有留下名字,也沒有說和王允有什麼關係,後來王允因此策反了呂布,殺了董卓,再沒有交代這個侍妾,羅貫中把這個小故事發揮了一下,說成是王允設下美人計。增加了謀略的成分,也讓故事變得更好看。


船伕聊名著


貂蟬去哪兒了?這是《三國演義》最大的謎團,沒有之一。

這天,白門樓上,呂布被砍了之後,曹操命人將貂蟬帶了過來。


只見貂蟬面色蒼白,神情落寞,頭髮散落,然而即便如此,也難掩其天姿國色。

曹操這是第一次見到貂蟬,他早就聽說貂蟬有沉魚落雁之容,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尋常,於是就動了憐香惜玉之心,想把貂蟬納為己有。

然而,劉備、關羽等一眾豪傑都在場,曹操不好意思直接張口,於是曹操從白門樓走了下來,徑直走到貂蟬旁邊,驅離了士卒,悄悄地對貂蟬耳語道:

“妹子,我可以饒你一命,但是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貂蟬撇了曹操一眼,問道:“什麼條件?”


曹操色眯眯地說道:“做我女人好不好,哥保證讓你過得舒舒服服的。你知道的,哥對待女人向來是不錯的。”

貂蟬啐了一口,曹操急忙躲閃,貂蟬厲聲罵道:“老淫棍,我生是呂布的人,死是呂布的鬼,你休想得逞!”

說罷,貂蟬一頭撞向了柱子,血如泉湧,不一會兒香消玉殞了!

曹操不勝悲切,哀嘆道:“可惜了一個絕妙人妻!”


曹操回過頭來,突然撇見一旁的關羽神情落寞,眼圈紅腫,像是死了親媽一樣,十分不解,於是問道:“關公,你怎麼啦?”

關羽抹了一把淚,答道:“我本以為丞相把赤兔馬送給我之後,也會捎帶把貂蟬送給我,沒想到……我的小心心啊,拔涼拔涼的!”

曹操安慰道:“沒事的,關公,哥以後給你再找一個!”

“好噠!”一旁的劉備臉色發綠,肺都快氣炸了!

以上是戲說。


關於貂蟬的出身,眾說紛紜,有人說她姓霍,山西沂州人,與關羽是老鄉;有人說她叫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

還有人說,秦宜祿前妻杜氏其實就是貂蟬。

我覺得這個說法更靠譜一點。

呂布是個淫棍,手下大將的妻子,但凡有些姿色的,都被他一一蹂躪過了,更別提秦宜祿驚為天人的妻子了。

呂布故意把秦宜祿派出去打仗,而他獨自留在大本營裡,偷偷享用著杜氏的美色。


後來,秦宜祿也聽說了此事,雖然心懷怨恨,但迫於呂布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何況大將出徵,九死一生,都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所以對於男女之事,也非常看得開,有酒一起喝,有肉一起吃,有女人嘛……

呂布死後,杜氏到了曹操的懷裡,後來還給曹操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曹林,一個是曹袞。

至於題中,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第二天就自盡了,那是戲曲中的說法。


明劇《關公與貂蟬》中:曹操把貂蟬送給了關羽,貂蟬向關羽傾訴衷腸,訴說自己如何用美人計為漢室除害,如何迫不得已,然而關羽終於還是難以接受一身汙點的貂蟬。貂蟬遂羞愧自殺,以死明志。

這個我覺得絕不可能!曹操是個老色鬼,他都能與兒子曹丕爭奪美人甄宓,又怎麼可能將貂蟬拱手贈人呢!

大家覺得呢?


一半秋色


《三國志》中沒有記載貂蟬這個人,《三國演義》中只寫了呂布死後,貂蟬不知所蹤。所謂的曹操把貂蟬送給關羽,貂蟬次日就自盡的說法,不只從何說起???又拿戲曲當正史???

如果按戲曲的說法,去分析貂蟬為什麼自盡,其實也很簡單啊。因為為了樹立關羽不好女色的形象,就有人編排了這麼一曲。

話說曹操擒殺呂布之後,俘虜了貂蟬。同時為了拉攏關羽,曹操就把貂蟬送給了關羽做妾,但是關羽不為所動。

無論貂蟬表現地多麼嫵媚動人,無論貂蟬怎麼勾引關羽,關羽始終一副冷冰冰的樣子,拒貂蟬於千里之外。

貂蟬好歹是三國首席美女,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人,不計其數,無數男人想擁有她,想佔有她,偏偏關羽對她毫無興趣。這讓貂蟬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創傷,一氣之下,自盡而亡。

以上全是戲說、胡說而已,是後人為了樹立關公偉光正的形象,而刻意杜撰的故事。在正史上根本沒有貂蟬這個人,即便是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和貂蟬也從沒見過面,自然不存在曹操把貂蟬送給關羽,貂蟬次日就自盡的事情。

其實關羽和正常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也有自己的愛慾。如關羽曾經非常惦記呂布部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多次向曹操請求把杜氏賜給自己。曹操本來答應了這事,但是後來反悔了,就自己享用了。

實際上,以曹操好色的秉性,如果他俘虜了貂蟬,肯定是留著自己享用,絕不會送給關羽。從杜氏一事,就可以看得出來。曹操連杜氏都不肯給關羽,難道會把三國首席美女貂蟬送給羽?


袁衛宇


說到三國時期,最為有名的一個美女,應該就是貂蟬了。她是一個非常有才的女子,不僅擅長唱歌跳舞,而且姿色也是一絕。雖然她沒有太過於引人注意的地方,但是她卻能夠憑藉著自己的美貌。然後在那個四處打仗的時代能夠站得住腳,也是非常的不簡單。對於她的美貌,我們是不能否認的。

因為在四大美女之中,她有著閉月的稱號。即使是皎潔的月亮見了她也會失去光芒,從貂蟬所做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出來,她是一個非常懂事理的人。而且還非常的聰明機智,所以說在三國之中,她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光輝的形象。 在三國之中,她是最出名的一個女子,但是書中對她卻並沒有多少記載。有人說,當初她是被曹操獻給董卓的。但是我們根據曹操的性格以及他所做的一些事情,還有後來他對董卓所做的一些行為來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個人,她是為了小說的劇情發展被後人所虛構的。因為在一些人們比較認可的史書中,比如後漢書,這裡面並沒有提到過貂蟬。只是稱之為董卓的侍婢,更沒有交代她的姿色怎麼樣以及她的身世。更沒有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因為她,呂布和董卓兩個人決裂的事情。 而且在呂布兵敗之後,貂蟬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因此也就成了一個謎,所以好多人都關心這個美女以後的命運是什麼樣的?就連原著作者羅貫中對於她的結局也只是一筆帶過,只是後來在呂布要被打敗的時候,貂蟬曾經出場了一會兒。並且在那個時候勸呂布不讓他輕易出城,但是呂布卻沒有聽取陳宮的建議,所以就被捕了。

從這點看出,貂蟬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識大體的人,而是變成了一個容易牽掛的女子。 而且在呂布死之後,書中也沒有提及貂蟬究竟去了哪裡。有可能是被曹操藏起來了,也有可能是跟呂布一樣的下場被處死。可以說這是作者的一個疏忽,但是這卻讓後人疑惑了千年。

因此在民間,關於貂蟬下場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個就是她當時悲慘的死了,

第二個就是她獲得了善終。

在呂布死了之後,她被張飛送給了關羽。但是關羽對於這樣的女子卻非常的介意,他覺得只有把她殺死,才能保住她的名節。於是就在晚上的時候,把她叫到自己的身邊,然後將她殺了。 說她善終是因為貂蟬最後出家當了一個尼姑,後來又寫了一本書,向後人表明自己在政治上還是做出了一點貢獻的。然後就在尼姑庵裡面安穩的過完了下半生,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關羽當時把她納為小妾。然後又把他送到成都安頓了下來,但是後來關羽卻沒有想到自己會失敗。

因此也就把貂蟬拋棄在了四川,成了一名村姑。關於貂蟬,正史中的一些記載都是非常模糊,所以她的下場究竟如何?我們都是很難知道的,你覺得貂蟬究竟去了哪裡呢?


睿讀西遊


貂蟬隨然是一個下人,但是古代禮義廉恥貫徹的還是比較普及的。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用戶52245638526


說起來關羽這個人,他天生擁有著忠義的性格,為人剛正不阿,不喜好耍陰謀詭計,而貂蟬呢?貂蟬是個典型的禍水,但凡是與貂蟬共結連理的,大多沒有啥好下場,董卓算一個,呂布也算一個,當然他們的死亡並不能怪貂蟬,只能說貂蟬在這件事裡其實也是個受害者。

當年曹操為了謀殺董卓,想起了一招美人計,貂蟬正是美人計的實施者,不出所料的,董卓一見貂蟬,便迅速的淪陷了,同樣的,呂布在看到貂蟬以後,也是迅速地淪陷了,可以說呂布父子之所以能夠反目,貂蟬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而在這件事之後,貂蟬也正式的到了呂布手中,呂布對貂蟬愛之多深自然不需要詳說,董卓因為貂蟬被呂布殺了,呂布也在得到貂蟬以後被曹操劉備聯軍擊敗了,而在這之後,貂蟬自然而然的也被曹操俘虜了。

都知道關羽在三國時期是出了名的虎將,更是被冊封為五虎上將之一,關於為人赤膽忠心,深受各方勢力敬重,曹操雖然是亂世的一名梟雄,但卻不得不說,他愛財的心理只有少數的幾個人能比得上。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關羽就曾經被曹操所抓獲,關羽也是誓死不屈,但為了保護兩位嫂嫂,值得甘心被俘,曹操抓到了關羽,愛才之心頓起,也不說殺關羽,反而好酒好肉的伺候著。

為了拉攏關羽,曹操就曾經將貂蟬贈予了關羽,關羽不是不愛美女的人,但在關羽府邸中僅一天,貂蟬就自殺身亡了。

貂蟬也是一名知道大義的人,關羽被俘,本就沒有投降曹操的心思,任由曹操怎麼以禮相待,關於也只是與之和睦相處,並不會被拉攏,貂蟬深知自己只是用來拉攏關羽的工具,其實早在嫁與董卓時她就已經淪落為一個工具了,在關羽這裡她在一起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工具。

貂蟬為何自殺當然不是言之鑿鑿的事情,但就筆者看來,貂蟬本不是一名無知女性,在見到關羽這般赤膽忠心以後,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對方的累贅,做出如此決定也是大有可能的,貂蟬終究不是一平凡女子。




阿洋啊A


貂蟬自殺之謎。

貂蟬自殺之謎,歷來為民間的一個熱門話題,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個傳誦了千年的絕色女子。



貂蟬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就是用來來比喻絕色美女的。“閉月”是貂蟬的代稱,相傳,有一天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乾爹王允恰巧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貂蟬出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丈夫是三國名將呂布,俗話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可是個大英雄。作為呂布妻子的貂蟬,她的美貌是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關羽被曹操收買後,早就聽說貂蟬的美貌過人,於是請求曹操將迷人的貂蟬賜給他為妻。曹操為了收買關羽的心,沒多想便答應了,但哪裡知道當他看到現實中的貂蟬後,立馬就反悔了,迅疾將其帶進後宮“自留之”,可見貂蟬的美貌是何等誘人。不過曹操畢竟是以天下為重,最終把貂蟬讓給了關羽。



呂布死後,貂蟬的結局又如何呢?歷史資料上記載得不多。不過,關於貂蟬的死,史界卻有這樣的說法。說的是是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後,由於戰事繁多,根本無法顧及貂蟬,這樣一個大美人,就被孤獨地晾到了一邊,經常對著月亮發呆,不知道是思念死去的呂布,還是掛念遠方征戰的關二爺,關羽也覺得非常對不住貂蟬,所以關羽就託人將其送往成都定居,關羽本想在功成名後就回成都慢慢和貂蟬花前月下,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整天以淚洗面,最終無法適應這巨大的生活落差,自殺而死。




智者說歷史


貂蟬本來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在正史上面根本就是沒有這個人的。如果是以小說《三國演義》來說的話,貂蟬最終也是下落不明,小說裡並沒有說曹操把貂蟬給關羽了,所以哪裡來的第二日就自盡了。

貂蟬在正史上面從來沒有這麼一個人,就說《三國志》裡面根本就沒有貂蟬這兩個字。貂蟬作為小說裡的人物,第一次出現是在《三國志評話》裡面,可以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很多都是參考它來完成的,《三國志評話》出現在元朝,但是作者已經完全不可考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貂蟬就是根據它裡面的貂蟬來的。

在《三國演義》裡並沒有說曹操把貂蟬給關羽了,貂蟬在《三國演義》裡最後一次出場就是和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圍困的時候,之後小說只說了呂布兵敗被殺,但是貂蟬從此再也沒有出現。

現在網上流傳的貂蟬的各種死法,比如說被曹操佔為己有,又或者送給關羽,又或者被關羽放了,削髮為尼,還有人說被關羽殺了等等,這些都是一些民間傳說,一些人想象出來的,目的就是給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個完美的結局。

曹操我們都知道最喜歡的就是人妻,面對貂蟬這樣一個絕世大美女,曹操怎麼會把他放過呢?所以貂蟬最後的結局應該還是跟了曹操最為可信。後來關羽到了曹操那裡,為了留住關羽,曹操也是有可能把貂蟬賞賜給關羽的。但是關羽一直都比較孤傲,所以貂蟬關羽不一定能接受,被關羽殺了,或者被關羽放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現在很多人也相信其實在《三國演義》裡,之後把貂蟬就化作為赤兔馬了,當時曹操把赤兔馬給關羽,其實給的就是貂蟬,之後赤兔馬一直跟著關羽,也就是在暗示貂蟬其實一直都是跟著關羽的,所以羅貫中也是交代了貂蟬的結局的。我們可以看到赤兔馬和貂蟬的命運是差不多的,一開始跟著董卓,後來呂布,再後來被曹操所得,再後來就是關羽了。赤兔馬和貂蟬的命運如此的相似,難道羅貫中不是在暗示什麼嗎?封建社會里,女人永遠只是男人的玩具,禮物。


中國歷史研究所


看真實的三國曆史,透過演義故事認識我們熟知的貂蟬,關羽以及曹操。不一樣的三國,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貂蟬之誅殺董卓。

貂蟬被稱為四大美女之一,羅貫中功不可沒,一個被用來離間董卓和呂布關係的美女,演義了幾百年的悽美故事,但是真相很殘酷。1. 王允確實一直都想殺掉董卓,並且一直都在幹著謀劃的事情,但是王允可從來就沒有想過使用美人計這樣的計策,王允來自名門望族的太原王氏,向來不喜歡這種蠅營狗苟的事情,使用美人計對於他來說就是一件下作的事情,要除掉董卓就光明正大的幹,齷齪的事情,他王允是幹不出來的,那麼獻貂蟬也就沒有影的事情。

2. 呂布好色這點倒是事實,英雄美人古今亦然,呂布尤其如此。呂布喜歡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其實只是董卓的婢女,就是伺候董卓起居的女人,由於呂布需要朝夕保護董卓,回家的次數比較少,和自己妻子團聚的時間比較少,作為血氣方剛的男人難免寂寞,一來二去就和董卓的婢女勾搭上了。這個事情被董卓知曉後,董卓竟然勃然大怒辱罵了呂布,並且以短戟投擲呂布,搞得不歡而散,呂布私通董卓的婢女被王允知曉了,就被王允大做文章,由此呂布在接受了王允開出的條件後,誅殺了董卓,開始了三姓家奴的生涯。

貂蟬之曹操故事。

曹操喜歡別人的老婆,遇到漂亮的女人很少放過,即使夠不著也要寫詩傾慕一翻,連在江東的二喬也被曹操想了不知多少次,那麼對貂蟬呢?1. 貂蟬能夠被稱為四大美女,肯定是傾國傾城,如果曹操遇到了,以曹操的秉性,斷然是不會將她贈送他人,這事曹操是幹不出來,曹操籠絡人會不吝嗇官職,爵位和財寶,但是對於女人絕對是非常吝嗇,不可能將自己喜歡的美女送給別人。2. 在消滅呂布的時候,曹操倒是得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呂布的部將秦宜祿的妻子,據說非常漂亮,連呂布也曾經染指,曹操得到之後,就連他的兒子和妻子一起拿過來了,送到銅雀臺儲存起來,因此也沒有什麼貂蟬的事情。

貂蟬之關羽故事。

說關羽好色有些牽強,整天手拿春秋大義閱讀的人大概不會明目張膽的索取貂蟬,這事有些不靠譜。

1. 關羽也曾經鼓足勇氣喜歡一個女人,她就是秦宜祿的妻子,在圍困呂布的時候,關羽幾次三番的提醒曹操說他喜歡秦宜祿的妻子,破城後務必要將這個女人獎賞給自己,次數多了連曹操心裡嘀咕了,後來專門去看了這個女人,一見之下就據為己有,沒有關羽啥事了,由此關羽恨上了曹操。其實這事特不靠譜,明明是曹操自己喜歡,偏偏要扯上關羽,不太地道。

2.至於說曹操送給關羽貂蟬也就不太現實了,以曹操的本性,送官職送爵位送財寶就是不會自己喜歡的美女。不過,呂布也還有一個女兒,本來打算是用來和袁術聯姻,但是幾次沒有送出去,呂布倒是很鍾愛,可惜呂布被吊死之後,這個女兒就不知道下落了,也許把這個女人送給關羽也未知吧。

貂蟬會自殺嗎?

貂蟬會自殺嗎?其實很有疑問,別說這個女人本來就是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太可能自殺。她本來就是王允送給董卓的,後來董卓死掉了就被呂布霸佔了,即使是演義中也沒有說貂蟬自殺了,可見連羅貫中也不太相信貂蟬會自殺殉情。

1. 時代不太一樣,那個時候的女人沒有自殺的習慣,即使被其他男人擄走為妻為妾,她們也極少會自殺,要知道戰亂時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女人和財物是並列的,搶來搶去的,每個人都習慣了。

2.如果貂蟬真實存在,並且賞賜給關羽,也會乖乖的和關羽一起走的,斷然不會自殺,對於她們來說,和董卓一起過也是過,和呂布過也是過,那麼跟從關羽也不會辱沒她,自殺只是人們心中所想而已。

總而言之,如果真實的歷史中有貂蟬一說,被曹操賞賜給關羽同樣也不會自殺,相反很有可能會為關羽生兒育女也未可知的,畢竟關羽也是一個曠世英雄,配她不虧。


笑看三國風雲


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後自盡,皆見於民間傳說。難以找到準確的出處,我姑且選擇比較合理的兩種說法回答這個問題。

一、關羽認為貂蟬先事董卓,又事呂布,再被曹操送給自己,怕汙染了自己一生英名,想殺她又覺得一個弱女子不忍下手,便在夜晚看貂蟬月下起舞,掄起青龍偃月刀砍向貂蟬的影子,貂蟬眼見不為英雄所容,悲憤自盡。

二、曹操使美人計拉攏關羽,把貂蟬送他,好像劉備、張飛也被貂蟬美色吸引。關羽怕因為一個女人影響到三結義的兄弟情份,果斷殺了貂蟬。

貂蟬其人,在《三國志》、《資治通鑑》中,連她的名字都沒有。

《三國志·呂布傳》中只一句:“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資治通鑑》中說“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於傅婢,益不自安。”

《三國志》出自蜀漢時期的陳壽,《資治通鑑》出自宋朝的司馬光。

最早的正史《三國志》沒有貂蟬的記載,而幾個朝代之後的《資治通鑑》沿襲《三國志》資料,記載基本一樣。也許貂蟬就是那個侍婢?

《三國演義》的前身《三國志平話》成書於約元朝自治年間,作者不詳。裡面的記載是呂布被曹操殺了後,貂蟬就不見下文了。《三國演義》也是如此。

清朝蔡東藩的《後漢演義·第六十九回》記載了貂蟬受王允之託,利用呂布殺董卓的故事,同樣沒有曹操把貂蟬送給關羽的記載。

蔡東藩對貂蟬大加讚歎:“彼貂蟬既受汙於董卓,又失身於呂布,大節一虧,雖有他長,亦不足取。庸詎知為一身計,則道在守貞,為一國計,則道在通變,普天下之忠臣義士,猛將謀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蟬獨能除之,此豈尚得以迂拘之見,蔑視彼姝乎?或謂貂蟬為他人所捏造,故不見史傳,然觀唐李賀《呂將軍歌》雲:“搕搕銀盤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可見當時必有其人。貂蟬!貂蟬!吾愛之重之!”

蔡東藩的說法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