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生命,是一種類似於細菌,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原核生物,通過細胞分裂實現自我複製。35億年前,真核生物誕生了。這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因為真核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後進化形成有性生殖過程中的減數分列一有絲分裂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有性繁殖既可以把不同的遺傳物質綜合在一起,豐富了遺傳內容,又可以通過基因的分離、互換和配子的隨機結合,提高物種的變異性,大大提升了進化的速度。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隨著真核細胞生物的出現,生物界開始了植物、動物的分化,各自開始了漫長的進化之路。植物的進化路徑是藻類—苔蘚、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動物進化的路徑是原生生物—腸腔動物—蠕蟲動物—保護性外殼的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皮動物和原索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進化論認為,物種同祖,即所有的物種都源自於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已被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證實;其次生物進化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遺傳和變異,即通過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或遺傳重組;外因是自然選擇,即一切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發生適應性改變,並將這種有利的個體變異基因通過遺傳保存下去,而那些不能適應環境的生物逐漸被淘汰,這也叫最適者生存。可以看出動物和植物的演變是符合進化規律的。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當地球誕生生命後,這些生命不斷由低級進化為高級,其中大部分物種已經滅絕,有的連化石也沒留下,成了虛無;部分動植物留下了化石,也只是成了人們考古研究的對像,對於物種本身,沒有太大意義;一部分進化為現在的物種,它們便存活了下來,其中就有我們人類,創造了偉大的文明,這多麼了不起啊!從最早的魚類到現在的人類,繼續傳承下去走出地球,走向宇宙,這對人類意義重大,也是地球生命的奇蹟。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在進化的過程中,生命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當下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這兩個問題也可以總結成一個哲學問題,即為什麼活著,這是所有生命存在最根本的哲學問題,其次才是“我是誰?我從那裡來?我要到那裡去? ”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那麼為什麼活著呢?對於被人類飼養的豬羊奶牛來說,活著就是為了給我們提供食物,但動物自身不這麼想,當然它們也不會想,沒有那個物種會認為存在就是為了給別的物種當食物。除了人類,大部分物種都不會思考,但它們都拼命活下去,所以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的活著,活著是一切生命的基礎,也是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意義,故植物拼命的吸收著養份,動物餓了就去吃,遇到危險就跑,生命因此才展現出千姿百態。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活著固然重要,但要想創造燦爛的文明,實現地球生命的奇蹟,必須一代一代積累傳承下去才可以,因為生命在誕生之初便面臨著死亡,首先是自身存在生命週期,不能永生;其次是生存的環境,通常會同其它物種之間形成生物鏈,捕食別的物種或被捕食,這種生存壓力貫穿整個生命週期。所以要想讓物種長久的存在,創造出偉大的奇蹟,只有使其代代延續下去,一切才有可能,故活著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物種延續,即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既是為了傳承上一代的生命火種,也是為了延續下一代,將生命之火傳下去,這便是活著的另一個意義,也是每個生命的天賦使命。

生命存在的哲學,不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而是

除了人類,其它動植物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活著的目的就是生存和物種延續。當人類進化出大腦,有了自己的思維後,提出了經典的哲學三連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不過人類也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也需要先解決生存和延續的問題,這是活著最基本的哲學問題,其次才可以去探索生命的意義,去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