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美股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各國,你們已被加入“新冠疫情股民”群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眼下疫情形勢也成了股市的風向標。

北京時間29日,美國股市收盤,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差一週。繼前一交易日狂跌後再次遭遇震盪,道瓊斯指數盤中一度跌逾千點。至收盤時,道瓊斯指數跌幅1.39%,標普500指數跌0.82%,僅納斯達克指數小幅上漲0.01%。

此前一天,美歐股市遭遇暴跌。美股跌幅慘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收跌4.4%、4.4%和4.6%,其中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創下八年半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歐洲股市也全線暴跌,德英法三大股指均跌超3%。

美股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各國,你們已被加入“新冠疫情股民”群

(資料圖)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地時間28日就新冠肺炎疫情發佈聲明稱,正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將合理地動用工具並採取行動。

美股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各國,你們已被加入“新冠疫情股民”群

一位大型券商研究員表示,美股有所反彈但風險仍在持續,除非疫情明顯好轉,否則很難看到市場出現真正的反轉。

而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為“非常高”。

似曾相識的歷史

專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酵,必然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影響,這也是本輪歐美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投資者對疫情有可能重創經濟的擔憂,往往通過資本市場釋放出來。

從歷史上看,股市在遭遇黑天鵝事件後大多經歷了短期暴跌、後期修復的過程。股市的自愈能力受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市場投資情緒更離不開政策導向的刺激。

譬如說英國脫歐。倫敦時間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儘管已經準備了多年,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當日仍然大幅下跌,其中,道指跌2.09%,標普指數跌1.77%,納斯達克指數跌1.59%。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也下跌1.30%;巴黎股市CAC40指數跌1.11%;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1.33%。

而在脫歐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歐洲股市開盤走高,投資者對英國脫歐的擔憂似乎得到了緩解。

在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時,股市也在經歷了明顯震動後較快得以恢復。

更早之前的911事件也是一例。

2001年發生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當天關閉了股市,恐懼瀰漫著整個華爾街。事件發生後第二天,道瓊斯指數一天裡暴跌7%,創下單日下跌最高紀錄。納斯達克100指數繼續下跌,到了2002年,最低不到800點。

恐慌不可避免地擴散到全球的股市。當週內東京股市下跌4.8%,倫敦下跌6.2%,巴黎下跌11.4%,法蘭克福下跌12.3%,受影響最大的航空公司的股價下跌幅度更大,英國航空、漢莎和法國航空的股價跌幅在30%以上。

在9月17日股市重新開盤。美國股市先是繼續下跌,隨後企穩反彈。道瓊斯指數用25個交易日回到911事件發生前的水平。納斯達克指數則僅用了14個交易日即回到911前的水平。

歐洲股市在當年9月21日後也紛紛強勢反彈,其中德國股市在21日後用14個交易日回到911事件發生前的水平。

美國三位經濟學教授:哈佛大學David Cutler與 Lawrence Summers,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James Poterba於1989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研究非經濟事件對股市的衝擊,他們羅列出了49件最為突出的事件,諸如珍珠港偷襲、韓戰、肯尼迪遇刺等,直至1987年股市大崩盤。最終他們發現,在緊隨危機而來的恐慌性賣壓之後,市場通常出現自低點的強勢反彈。在1940至1998年間,共有28次重大危機暴發,而後的6個月,股市平均可較危機暴發前上漲2.3%。

無法淡定的美國

疫情下的股市行情依然處在觀望階段,而擔憂全球經濟將進入衰退的聲音已經不絕於耳。

日前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科斯汀在一份報告中預計,2020年美國企業收益將不會增長。高盛下調利潤預期,反映出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第一季度經濟活動嚴重下滑,導致美國出口商的最終需求下降,許多美國企業的供應鏈中斷,美國經濟活動放緩,商業不確定性上升。

高盛策略師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和Alessio Rizzi則表示,標普500指數的修正期平均為四個月,但因公共衛生事件的不確定性以及美聯儲決策者面臨的限制,這次回調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美股的跌勢可能至少要到7月才能見底。

美聯儲前主席耶倫當地時間週三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一次活動上表示,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遏制全球經濟增長,甚至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不對美國產生重大影響是不太可能的”, 耶倫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羅戈夫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若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出現,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將受到考驗,因為許多國家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已經相當寬鬆。

雖然美聯儲是否會進一步降息仍不明朗,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經濟的形勢下,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提升了不少。

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週四市場預計將於3月召開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會降息25個基點至1.25%-1.5%區間的可能性為72%。而就在前一日市場預期的這一可能性只有33.2%。

愛馬仕聯邦首席股票市場策略師菲爾•奧蘭多當地時間28日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份的下一次會議上降息50個基點。

雪上加霜的日韓

近期疫情愈發嚴重的日韓,經濟預期更是不容樂觀。

日經225指數週五收盤跌3.67%,報21142.96點,創去年9月來低位,周跌近10%;韓國綜合指數跌3.30%,報1987.01點,創去年9月來低位。

日本商業週刊雜誌《東洋經濟》發表的專題文章《新型肺炎對“日本經濟”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利影響?》指出,當前金融市場,除美國外的世界大部分國家都長期實施貨幣寬鬆政策,金融市場陷入了貨幣溢出的“過剩流動性”。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股票市場其實還有一線希望,就是美聯儲仍有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抵禦在疫情爆發期間的股價暴跌的可能性。日本和歐洲的許多國家則幾乎沒有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表示,如果經濟需要更多刺激,日本央行可以將短期利率在負值區間內進一步下調。然而目前,日本央行已經在負利率的“深水區”逐漸深入。

前日本央行副總裁武藤敏郎認為,日本央行幾乎已經耗盡了所有提振經濟的政策工具,負利率加深將是弊大於利,深化負利率有太多弊端。

日前,野村日本宏觀團隊將日本2020年GDP增速從+0.2%下調至-0.5%。

野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影響日本經濟:1)入境遊人數、消費下降(預計一季度同比下降40%);2)對華貿易出口下滑(預計一季度同比下降10%);3)入境遊和對華貿易間接造成的企業設備投資減少;4)新冠肺炎疫情下境外遊、娛樂活動減少造成的消費下滑。

韓國方面,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近日表示,從主要經濟指標變化來看,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5年前的中東呼吸綜合徵。

根據韓國統計廳28日發佈的《1月產業活動動向》,1月韓國消費與投資減少,特別是消費創下8年11個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統計廳官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零售銷售和投資的影響將會在2月出現。

摩根斯坦利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稱,新冠疫情將導致韓國一季度經濟增長率下降0.8%至1.1%。

27日,韓國央行宣佈將2020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自此前的2.3%下調至2.1%,2021年預期維持2.4%不變。

韌性仍強的中國

週五中國A股大盤受全球股市暴跌的牽連,並未走出獨立行情。

截至收盤,滬指收盤下跌3.71%,收報2880.30點,創下自今年2月3日之後的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大跌4.80%,收報10980.77點;創業板指大跌5.70%,收報2071.57點。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近幾年,A股與美股相關性明顯提高,這源於外資佔比的提升。

目前從市值佔比看,外資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的佔比已從2013年的3.8%上升到2019年的8.6%,陸股通北上資金在A股成交額中的佔比已從2014年的0.7%上升到2019年的8%。

隨著外資在A股中的佔比越來越大,每當海外股市波動時,A股也會因為外資的流入流出而短期受到擾動。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分析師曾萬平認為,2月24日至28日,美國股市持續大跌,道瓊斯累計跌幅約9%。美國股市在小跌時,影響不顯著,但是當短期累計跌幅達9%以上時,對中國股市的傳導效應較為明顯,往往會誘發短期大跌。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則指出,短期市場波動可能繼續維持,但積極應對之下,對中國無須過度擔心。

在王漢鋒看來,中國疫情控制及應對方面已經取得積極進展,與海外處於不同階段。中國內部應對疫情及其他衝擊還有政策空間,無論是貨幣、財政及產業政策方面的空間及靈活程度均明顯好於海外。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認為,A股上漲背後是無風險利率下行、估值抬升的邏輯,海外疫情對中國股市會有衝擊,但不會像海外股市那麼明顯。

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月24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要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1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人民銀行召開的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未來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