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常青


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如今過的怎麼樣了?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成沒成社會精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些人已經完全脫胎換骨了,不管是在才學還是在精神層面。

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個來自甘肅的國家級貧困縣的女生,她的家鄉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落後。

她說她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的時候,甚至沒有見過比賽用的儀器,這也讓她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距,這讓她立志用教育改變貧苦。

經過三年的拼搏,她幸運地成為了清華園的一份子,但基礎薄弱的顯示,一度讓她陷入自我懷疑:微積分作業要比別人多花三四倍的時間,競選班長不成功,報名實踐支隊長也失敗了。


在她的日記中寫道: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決不放棄!

後來,她成功了。在清華的四年裡,她先後去了甘肅、雲南、陝西、內蒙等多個省份開展了8次公益活動。


通過她的努力,她讓一個土窯洞裡的單親家庭的三個孩子獲得了北京一家公益組織的長期學業資金支持。

這個女生就是張薇,今年代表清華畢業生上臺致辭的真正的“寒門貴子”。今年已經推研成功的她,決定延遲一年入學,加入清華大學生研究生支教團。她說,“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其實,看過她畢業致辭視頻的人都知道,她看上去真的瘦瘦小小的,聲音也不大,但她說的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重重打在每一個聽她說話的人的心上。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從農村考上重點大學的學子來說,學歷是高薪高職和名企的敲門磚,但張薇卻選擇用一年的時間去做公益,不得不讓人佩服。

張薇沒有成為社會精英,但她確實是成功的,而她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的主見。她很清楚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也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也正是她的主見,讓她從一個落後鄉村的自卑女孩到現在的落落大方 ,這大概就是所有家長想讓自己孩子想要成為的樣子吧。

其實有沒有主見是跟基因有關係的,很多孩子生來就沒有主見,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家長、朋友幫忙做決定,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依賴別人,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們如果想要孩子能夠學會自主自立,首先就得知道孩子的主見傾向,這個通過基因檢測就能知道。


如果孩子是屬於沒有主見的基因,家長們就需要多點耐心,通過後天來彌補,比如像在生活中多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以及教會孩子說“不”等等。

有無主見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如果張薇不堅持相信她的信念“讀書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她恐怕在第一次見識到教育差距之時就會放棄走出農村的夢想。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說“寒門難出貴子”,那麼那些依舊能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一定是心懷理想抱負,有主見有堅持的人,這種人,在哪個領域都不會被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