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麼解除對一件事情的恐懼感,一提到就焦躁怎麼辦?

亞亞X


首先,接納這件事已經發生了,不抵抗不排斥,雖然有難度,從內心裡還是鼓起勇氣去接納這件事。而恐懼的另一個層面是提示自己遇到了危及自己的不安全因素,是身體的智慧反應。任何人遇到危機或危險的事情時,都會有恐懼發生。

第二,身邊找下可以讓自己信任和舒服的家人或朋友陪伴。如果願意,可以嘗試講述出來。

第三,可以借用一些專業心理學的資源。如果比較輕,如果自己可以,也未嘗不可行;如果恐懼程度比較大,對自己形成了應急創傷障礙建議找專業人士,心理諮詢師去幫助你。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是陪伴和引導,幫助自己舒緩壓力,慢慢消除壓力。用的方法就很多了,包括呼吸,系統脫敏,眼動治療等。像汶川地震等災區的心理援助也用了這些方法。不用擔心去諮詢心理幫助,哪怕平時生個氣等都屬於心理層面範疇。

建議看個電影《從心開始》。

祝好。


泉水叮咚009


關於恐懼症狀,我有建議如下,你可以看一下:

一,提高認知水平。

提高認知水平,能使你識別並排除一些沒有必要的恐懼,並能通過理智降低你的恐懼程度。關於這個,你可以讀點書,並且多和人探討。說到恐懼,人人都會有,它其實是人的一個自然本能,目的是規避風險、防止傷害,恐懼有它的積極意義,所以,也不要一味地否定它、排斥它。人有的時候,也應該懷有“敬畏”之心,不要“玩兒火”,這樣才能夠平安、長久。

二,增加經驗閱歷。

增加經驗、閱歷,多接觸一些人、事、物,對人一定是有幫助的。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生活,應該多實踐。對於陌生的事物、事情,人總是因為不瞭解而心生不安和恐懼。比如你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騎車,第一次演講等等。而當你經歷的次數多了,對它有所瞭解,有所把握了,你便會減消恐懼的程度。二回熟,也許一般人做不到,但十回、二十回之後,便能好很多。

三,失敗是成功之母。

面對困難、挑戰,可以後退,也可以前進。結合上面一條,有的人受挫一次、兩次就退卻了,它當然克服不了困難,戰勝不了恐懼;而優秀的人,則會越挫越勇,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最終走向成功。失敗不可怕,只要總結經驗、教訓,失敗也是值得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的曲折的。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也沒有所謂的常勝將軍,要有韌性,有耐力,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四,平常心與厚臉皮。

平常心,指人生在世,要看淡一些成敗、榮辱、得失,不要總是斤斤計較於一些細微小事,也不要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價。“一切都會過去”,請以變化、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過幾年,又是一番新的面貌、氣象了,請多為你的未來想一想,莫拘泥於眼前的得失。而厚臉皮,也是這個道理,不要怕失敗,也不要怕挫折。只要你心中有目標,有方向,你朝著你的目標前進,便好了。

五,一個好漢三個幫。

說讓你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評價,並不是讓你遺世獨立,故作清高。其實如果你能多交朋友,廣結善緣的話,你會感受到讚美、聲援、鼓勵、支持的強大力量,而這種力量,也可化作你前進的動力,幫你克服困難,消除恐懼。當然,除了友情,親情、愛情的力量,乃至國家、集體的力量,更是不可低估的。有時候,你背後有組織的話,你說話、辦事就會有底氣。

六,正確的三觀信念。

值得指出的是,一個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信念,往往也能決定他的內心強弱。如果一個人視野開闊,理想遠大,心懷家國天下的話,他往往不會被一般的困難、事物所困擾或嚇倒。此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多一些“求真務實”的作風,“講真感情,辦實在事”,充分認識到人際交往最實質、最根本的內涵,是“交流感情”與“協作事務”的話,他便會“抓實放虛”,看淡一些無聊的細節,扔掉一些多餘的雜念,從而輕裝上陣,更加坦然、從容地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七,學會調節與放鬆。

學會放鬆與休息,保持旺盛的精力,也很有必要。精力衰退,過度勞神,生活忙亂,過度分心等因素,也會降低人在某些方面的掌握感。說到調節、放鬆:深呼吸,這是常見的調節之法。此外,還可以朗誦、演講、唱歌。而從長遠眼光看,體育運動,更是調節身心的極好方法。而遇到重大刺激事件、特殊敏感事物時,你可以暫時採取迴避的方法,之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一點一點地接觸它、適應它。具體你可以網上搜索一下“系統脫敏法”。當然,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看一下心理醫生,相信也會有所收穫的!

祝你身心健康,生活愉快





劉家銘新


對於恐懼的治療方法,首推行為流派的系統脫敏療法和滿貫療法!具體方法還要有經驗的心理治療師或者諮詢師來操作,尤其是滿貫療法,必須做好應對措施的情況下,才能實施治療!

大家可以網上找找這兩種方法的具體原理,有個大概得了解。後面會具體說下系統脫敏療法。

精神分析學派比較強調潛意識的內容,強調過去的經驗的影響,從潛意識的矛盾分析問題,從本我自我以及超我分析問題,從最開始引起的原初事件採取的防禦方式分析,從發展的角度分析等等吧!

而認知學派,強調症狀是由於對事情錯誤的認知引起的,比較著名有阿爾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阿倫.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以及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療法。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對你付出了,你必須也對我回報!

個人中心療法,主要是構建一種引發求助著或者患者自己解決問題的關係,在其中治療師不會給予任何的指導,他們的信念是患者有自己治癒自己能力,到缺少的是一個支持的關係!

大概介紹幾種治療恐懼症的方法,但我還是推薦系統脫敏療法!

具體步驟如下,希望能起到幫助!

1、學會放鬆訓練。方法有很多,這裡也不說了,可以網上找找具體方法,比我寫的還要好!大概要經過6--8天,每天2次,每次20分鐘,這個也不能太死性,反正就是能做到真正做到自己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想就能能進入放鬆狀態!

2、學會放鬆訓練後,開始構建恐懼等級!舉個例子,一個對小狗感到恐懼的患者。那麼就可以這樣構建。對小狗恐懼是5分,對帶毛的其它動物是4分,對有毛的衣服是3分,依次類推,直到1分,而這個1分引起的恐懼正好能被放鬆狀態對抗。經過多次的拮抗狀態,這個1分的物體不再會引起恐懼的反應,就進入下一個等級2分的!

3、實地操作。步驟2是想象的,那麼從這時就要開始實地操作了,開始面對真事的恐懼情景了。也是按照步驟2方法,一步一步的來,不過過急。最後患者要學會這個方法,應用到生活中遇到的其它問題!

當然,以上說的是主要步驟,而在具體治療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而且一個治療師的人格特徵,治療師的榜樣作用,治療過程中的移情,沉默的處理等等都會對治療產生影響。所以說歸說,做歸做,建議患者還是找一個專業的機構或醫院,系統的治療,這樣才能早日擺脫痛苦情緒的困擾,積極陽光的應對生活!


慈儉不居


相信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因恐懼併為之焦慮的事。

恐懼是因為在即將面對這件事時我們選擇了迴避,導致因這件事產生的恐懼能量如凍瘡一般凝結在身體之中,它的存在讓你時時窺探焦慮不已。

逃避恐懼和苦難是人的本能,而本能反應限制了可能性。

那我們可否嘗試剋制本能的逃避,去接受恐懼的存在,恐懼是生之常態,接受並試著和它聊聊天:你好,你從哪裡來?

鼓足勇氣感受這份恐懼感,不要排斥,讓它自然存在,肯定它存在的合理性,觀照它就像觀照你的老朋友。

心即理,心安即安。



一格一至


說明這一件事你不敢面對。

人生許多事,不是掌握在你的手中,不會因為你不敢面對就不會發生,要知道人是有限的。

還有,要把所有遇到的事或將來一定要發生的事,做一個梳理,哪些事我不能改變,哪些事通過努力能改變;不能改變的事平靜接受,能改變的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盡人事);你要擁有分辨這兩者不同的智慧。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焦慮。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6:34 和合本)

願神賜福與你,得到那美好永恆的恩典。



醒蓮7


消除恐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直面這個事情,而不去逃避。讓你的恐懼暴露出來,看到恐懼,體會到這個恐懼是一種什麼情緒,接納它,體會它,恐懼也就走了,從而解除對這個事情的恐懼。


翁昕Renata


焦慮是由於對未來的無知和恐慌。是由於自身對未來的不可把控。可能一方面憂心的太多,另一方面學識太少。所以有時間靜下心來多看看書,多學習就可以緩解焦慮


易正講堂1413


採用系統脫敏法。

比如你怕狗,

一開始可以先看狗的圖片

然後可以抱抱狗的玩具

最後可以摸摸真的狗

前提是安全的條件下


心理諮詢米蟲


必須引導重新面對該事件,突破恐懼,未來會不會形成恐懼心理



愛恩多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你怕什麼它就來什麼!我們只有去接受它!允許它的存在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