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個人會讀書,跟聰明有直接關係嗎?

周軍軍


答題人 | 胡 漁(青年魯迅學社 主筆):

一個人會讀書,和聰明有關係。但關係是否“直接”,還得看具體情況。

首先,得理清幾個概念,會讀書是個什麼概念和標準?還有說一個人聰明,有哪幾個維度?筆者現就這幾個前置條件,結合自身,還有我身邊的讀書人試做簡單的分析。

【會讀書】

我們說一個人會讀書,當時會有幾個標準。

一是,畢業只在傳統的學校教育裡,各種學科,具體學科的成績如何,如果是分數不錯,又有兩種情況,高分高能,還有一種,低分低能。高分高能的人,當然是比較聰明的;高分低能的人呢?當然,也是聰明的,不過這種聰明,更多的就是紙上談兵,如趙括之流,並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於實際的生活,並解決實際的問題。這類接受學校教育的人,步入社會之後,是比較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是,大學畢業之後,走上了社會,有各種閱讀習慣,具體來說,就是指成人閱讀。那麼成人閱讀裡,會讀書和讀什麼類型的書,也有幾種情況:

1-讀各類成功學,雞湯,比較實用類的圖書。這類書,表面看上去,似乎很有用,但實際運用於生活的厚度和深度都非常有限。比如教你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感恩於他人,如何在短期內發財致富,如何迅速成為簡愛高手等(假如你是單身的話)。這類書籍,有人讀了,迅速拿過來進行操作,偶有成功的,但這類知識很多是人坐在家裡,想象出來的,或者抓住人類急功近利的心理,胡編亂造而成。

即使你會讀這類書,但它並不能幫你建立起自己的思維繫統,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這類書,不管你讀多少,或者多麼會讀,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個雞湯搬運工,而已!

2-會讀比較經典的文字社科,人文經典作品。如果會讀這類書,並且將其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精神動力,結合自己的實踐與認識,靈活貫通,那麼你是可以成為一個聰明的人。這種聰明他體現在會說話,會辦事,有原則,有底線,有品質,有方法,有行動,有好的結果!

即使會讀這類書,裡面還有一種情況:有一部分讀書,讀得比較多,也能完整領會一本書的主題思想,但就是無法在生活中加以綜合運用,讀得比較迂腐。筆者有一個小友,80後,每個月購書幾十本,讀書也非常多,我看他那些書目,都是經典作品,但卻把自己讀得鶴立雞群了,有點與世隔絕。

而且,他似乎只能和讀這類書的朋友,愉快的交流,但在工作和生活裡,卻不能很好與人交流,似乎有些交流障礙了,你說他笨不笨?

一點不笨,很聰明,但這種聰明只是體現在純思維的角度,而無法與實際的生活發生有機的聯繫,並對自己的生活加以糾正。相反,他讀了這麼多好書,只是更好的把自己埋首於書堆裡!

【何謂“聰明人”】

前面論述了,幾種會讀書的情況,以及哪種情況,會帶來聰明的結果。那麼在人的聰明這個標準上,又有幾種情況,需要加以辨別!

一是,那種會做事,會說話。按照通行的情況說就是智商與情商都比較高的人,這可能是我們認可的聰明人。這也可能是提問者所界定的聰明人!

二是,還有一種情商比較高,但喜歡耍各種小聰明的人。這類人,很多因為曾經受的教育影響,到了社會上,成天喝著各種雞湯,讀著勵志成功學等書籍。他們一般表現是比較會說話的,在學校,他們能很好團結同學,與學校領導搞好關係;在職場裡,他們也非常會來事,闊以認真做到“雷聲大雨點小”效果,謙虛見風使舵,鑽營,各種逢迎。我想,這樣的“聰明人”,我們是不會喜歡的,或者不願意與之為友。因為在他們聰明的標準裡,就是各種利益作為聰明唯一衡量的標準。

【總結:慈悲】

所以說,一個真正大寫的聰明的人,他肯定是會讀書,會讀各類經典的作品,而不是那些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者。他們還心懷慈悲,這種慈悲不是那些俗不可耐的叫嚷,而是把自己讀書與這個時代和社會的大需要聯繫在一起的,就像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那樣,年輕時在南開讀書時,就立下了宏大的志願:

為中華只崛起而努力讀書!

(答題人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湖北省“十佳領讀者”,湖北省全民閱讀推廣大使,多家公益讀書會創始人,武漢市知名閱讀推廣人。)





青年魯迅學社


什麼叫聰明?不是一、二句話說清楚的。一個嬰兒,愛動,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靠大腦指揮的,他的動作多了,他用的腦子就多,根據用進廢退的理論,這個孩子就聰明。比如說舉重運動員,每天都刻苦訓練,他就會越舉越重,至到打破紀錄。

再說讀書,讀的書多,視野必然開闊,再加上這個人閱歷豐富,這個人就據有智慧的頭腦。假如這個人沒有什麼閱歷,這樣人就不會讀書,象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書的內容是不同的。在學校裡學到的,只是學到了求生存的技能,到社會上,就要學習社會學。首先,要認識自己,能幹什麼,然後就能樹立正確的目標,朝這方面發展。最好是從讀書當中,認識社會,認識自己,認識他人,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不斷進步。

人們都說有天才,什麼是天才?是你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其解,倏然,豁然開朗,得到了解惑的方法,這叫獲得靈感,靈感獲得多了,就是天才。很簡單。


老張1800


打個比方,這個問題就一目瞭然了:

聰明,就像一面蒙塵的鏡子,不擦乾淨,是照不出影像的。而會讀書,就像那塊擦鏡子的抹布。

鏡子不擦不亮,鏡子要經常擦才可以不蒙塵。

拋開先天的因素,人與人在是否聰明方面並沒有多大差異,就像不同的梳妝用玻璃鏡子,在照影像方面並沒有根本區別一樣,可是擦與不擦顯然不同。

正如一個人先天無論如何聰明,如果不讀書,永遠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願共勉。


柏藝康


會讀書當然跟聰明有關係。一個腦袋笨

的人,怎麼會讀書呢?他讀不進。

當然,有的人不會讀書,卻又在其他別

的方面有驚人的成績,他小腦發達,協

調能力很強,動作敏捷,在某項技藝上,

他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甚至成了名星!

所以,聰明也不只是會讀書人的專利。


廣法居士


我想有關係,不僅會讀書跟聰明有關係,做任何事情都離不聰明的思維空間大腦!


王青霞


不是勤奮麼,你還真相信天才靠的事靈感啊


學習發呆


跟天賦異稟有點關係吧。


崔青松鑫鑫付天曌付林


沒有直接關係就有點假了,聰明意味著你可以更有目的性地讀書。

哪裡可以快速略讀,哪裡需要仔細看,哪些書水分多,哪些書精華,都要判斷。


被套圈的車手


會讀書,代表你知識層面很豐富,聰明是一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