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建陽區崇雒鄉:撐起農民增收致富“傘”

東南網訊 2月28日,在南平市建陽區崇雒鄉蔬菜實驗大棚裡,成畦成行的蔬菜青翠欲滴,飽滿肥厚的菜葉上還懸掛著清晨的露珠,晶瑩剔透。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好時機,來自臺灣的李偉城正戴著口罩,弓著腰,在田地裡忙著施肥。

“大陸市場前景廣闊,且崇雒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充分滿足蔬菜生長需求,是個種植蔬菜的好地方。”李偉城一邊仔細查看蔬菜長勢,一邊說道。他之所以選擇在崇雒鄉發展蔬菜種植業,除了發展潛力大,還鍾情於這裡獨特的綠色資源稟賦。

據介紹,李偉城在種植之前曾經過多次田間考察、市場調研、本地培育,對比試驗種植成功後,2019年10月,正式將“臺灣高麗菜、芥菜”等蔬菜於引入崇雒鄉。通過實行訂單收購的模式,按照蔬菜生長週期,與當地農民持續簽訂合作協議,拓寬增收致富渠道。

“把村裡農民閒散的土地聚集起來,他們提供勞動力和土地,我負責提供種子、肥料以及種植技術,並實行訂單收購制。農民們不僅增加了收入,還掌握了種植技術,我的產量也提高了,可謂是‘雙贏’。”李偉城如是說。

如此一來,不僅使當地閒散土地得到流轉,充分發揮了農村富餘勞動力作用,實行訂單收購制還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要,避免盲目生產,對穩定蔬菜價格、確保農民合理收益,抵禦市場價格風險具有一定的作用。

為提高種植積極性,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可享受以“按照本地田租價格”兜底因自然災害導致的減產、絕收。此外,李偉城通過與福州、上海等地大型超市、餐飲店合作的方式,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解決他們對於銷路的後顧之憂,又降低不定因素帶來收入風險。無疑,這種“資金零投入、收益快見效、兜底有保障”的發展模式,為崇雒鄉農民們撐起了增收致富“傘”。

崇雒鄉崇雒村的農戶吳榮正是這致富“傘”下的一員,“沒種蔬菜之前,家裡主要生活來源是務農,年收入平均3萬元,現在加入了這個項目,不僅在家門口就能工作,還給我提高了不少收入哩!”吳榮正笑著告訴筆者,如今,他的菜地已發展至15畝,每季度收成一次,單畝年收入1.5萬元,初步估計年收入可達20萬元。

“現在,崇雒鄉已種植了90餘畝蔬菜,下一步,我們將以培育致富帶頭人為抓手,繼續擴大種植面積並開闢新的銷售渠道,努力發展規模化生產,讓農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李偉城望著田間一片碧綠,憧憬著未來。(周心婷 洪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