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十一歲的孩子,應該送到全封閉式的學校去讀書嗎?

缺根筋的川妹子


我就是孩子初一就把她送到寄去學校了,是她非得去。小學在家沒離開過我,我也照顧的很好,她沒什麼自理能力。現在初三了,我很後悔。其實她去寄宿,好處就是我省心,她不能玩手機,可事實是她也不好好學習,管不住自己。在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最佳年齡,我沒有在她身邊,當然學校也會做一些相關教育,但好多時間無非就是宿舍裡幾個孩子瞎討論,看問題比較偏激,缺乏正確的引領。等上了初三,尤其是上網課這一段時間,我發覺我已經很難管她,也很難改變她了,是油鹽不進那種。所以,建議孩子還是留在身邊,一言一行可以及時糾正。


是小白兔不是小白痴


我舉個真實的例子來回答吧!我的一個朋友兩口子在深圳工作!平時沒有時間照看孩子,最後把他送到了全封閉的寄宿制學校!但是最後他們後悔了!

經過了兩年,他發現孩子由原來天真,樂觀變得性格內向,孤僻,脾氣暴躁!後來在心裡老師的啊幫助下,才慢慢開始交流!

談起了他在學校的生活:學校里人的三六九等啥樣的孩子都有,他到那裡就被大家孤立!學生之間亦如此,不同的小圈子從來不互相交流。由於長期接觸不到外界的新鮮資訊(手機基本不讓用),只通過看書打發時間,這種情況對個人的心理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我長期失眠,性格暴躁易怒,有抑鬱傾向,而這些感受對他父母而言,只是不想上學,逃課的小孩子無病呻吟罷了。由於朋友的疏忽,僅僅兩年,孩子就像變了個人,少言寡語,精神呆滯,有時候還橫眉冷對,變幻莫測!最後沒辦法才找到心裡老師進行干預!

他們跟我說好後悔,不應該送她去封閉學校!專家也說,11歲的孩子太小,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現在家裡都是獨苗,嬌生慣養,缺少適應能力,一旦心裡造成創傷,很難恢復!這也給我啟示。這個年紀我是不會把孩子送去不管,哪怕是賺再多的錢!也沒有給一個孩子健康的心裡重要!在理應得到父母關愛,教導的年紀卻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面對所有的事情,去獨立,去思考。對孩子來說很冷血!

要記住,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否則會後悔終生!


李子BB


剛去學校有種恐懼,就是陌生環境的恐懼,小學二年級第二個學期轉的學,那一個學期我都是很老實的。而且兩個星期回家一個感覺真的太漫長了,慢慢的熟悉了,也習慣了,就一直在同一個學校唸完小學、初中。而高中是住校的,大學去了其他城市。

談談感受:這麼多年下來最大的感受是自立性非常的強,小學雖然有生活老師照顧衣食住行,心理上的變化是自己一直承受的,從而養成了自立的性格。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不怎麼戀家,可能就是從小學到大學很少在父母身邊。

建議就是可以給孩子送學校學習,但過星期一定要多陪陪孩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良辰奈何


我姐姐的兒子讀小學5年也是11歲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前面4年在老家農村沒人管的狀態,學習成績在班上也是數一數二!

去了封閉學校晚上上晚自習,成績提高的很快,剛開始去大概是30名的樣子,過了1年半時間,現在班上第1,全年級第5!

去的話,能鍛鍊他自理能力,在家裡假設沒人管的話還是去吧!對成績有好處!


陪著你成長


孩子為什麼要送到前封閉式的寄宿學校?一方面是因為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難以管教,送到全技術學校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的個性。

11歲的孩子已經讀初中了,他們有一定的意識,心智也比較成熟,我覺得把他們送到寄宿學校去,對他們而言是有一定幫助的。

記得小時候我家就在學校旁邊,我們從初中開始就要寄宿,我就一直住在學校,根本沒有回家,有時候也有一點點想家,但是我覺得這樣對自己的成長更有利,我們讀高中的時候也是全寄宿學校,後來慢慢的長大了,我覺得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



80師說


我們家孩子上完一年級的時候,孩子爸爸就想把孩子送到全封閉學校,10天回家一次,說人家哪裡老師教的好。但是,孩子太小我捨不得她離開我身邊!後來我仔細考慮了下,對於教育孩子,我們不能只讓她學習好,只是學習好,不懂道理,不懂人際關係,不懂防備壞人等,也是不行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混的好的人不一定全都是一起在學校學習好的孩子,再加上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每天做不完的作業背不完的古詩,想想我們自己小的時候那可真是太幸福了,有一個練習本子都得用老長時間才能用完,整天一群孩子這裡那裡倒出亂跑,玩的不亦樂乎。這樣一想後來我們決定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學習上只要孩子認真努力學就行,不管排名多少,有空就多給孩子灌輸其他方面的知識,讓孩子不要只做一個書呆子!



農村人而已



東凡媽媽


我就是過來人,別去,那個階段小孩子身體發育學校飲食跟不上的,初中住校的男生都經歷過半夜餓醒的階段,一輩子發育期就那兩三年。在家肯定比學校好,孩子再皮一點都吃零食不吃飯,營養根本就跟不上。高中大一點過了叛逆期再去。


愛看新聞的土撥鼠


首先寄宿制有利有弊,從孩子自身性格是否合群、自理能力是否具備、原本親子關係是否和諧、孩子自身是否可以接受等多方面考慮,根據各家情況下結論。

從年齡上來說,十一歲,小學五年級,孩子這一年的變化特別大,更像個大人了。他很清楚自己什麼時候該幹麼,什麼時候不該幹麼,父母在這時不恰當的嘮叨,孩子已經表現出了反感,一定要智慧的去“干涉”督促他,而不能做強硬派父母,該是適當得體退出的時候了。

很多小學一年級的小豆包,也有寄宿的,他們也可以慢慢適應,當然,小編認為10歲前應該在父母身邊,最好不要寄宿。但11歲這個年齡來說,10年來一直在父母身邊享受著親子時光,性格、價值觀等三觀已建立,各方面習慣已基本成型,無論是好還是不好的習慣。那麼我們就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是否可以送孩子到全封閉學校:

1、好習慣的孩子,可以適當嘗試離開父母,去感受集體生活,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尤其男孩子初中一定要住住校,現在5年級下學期去,1年半的時間讓自己提前適應,升入初中後便會輕車熟路。

2、習慣不太好的孩子,建議開始走寄宿路線,這麼大的孩子,正是形成了自我意識,自有主張的時候,父母不好管教,即使懂教育的父母,也會時常遇到親子相處不順暢的事情。何況倘若孩子習慣不好,去學校這個大環境去薰陶會比在家裡有效果。家裡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會逐漸減少。

3、當然,寄宿後,並不是萬事大吉,會迎來新的問題。父母要見招拆招,平常緊密與班主任及各科老師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情況,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孩子回家後,相互多溝通,聊聊自己的工作,聊聊孩子學校的事情,告訴孩子凡事安全第一,遇到任何問題要告訴家人,不要不說。

4、電子產品漫天飛舞的時代,雖然孩子們將來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將來必定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不反對使用電子產品,但現在孩子們自控力相對差的時候,是該控制好與它的接觸。去到學校至少週一到週五沒有它,孩子也好靜心學習,不會過多分心。

5、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離開父母的羽翼,無時無刻孩子不在自己解決大小事件,他們慢慢會學會與人相處,社交能力提高了,不再是家裡的霸道鬼,自私鬼,懂得謙讓了。

6、寄宿的孩子,週末回家一定要補充家庭生活,親子時光,父母最好把加班、團建、出差都安排妥當,週末全身心投入陪伴。父母也無需過多補充心理,平常心對待孩子便好。

7、寄宿一段時間的孩子,不僅生活更加自立了,學習方面也慢慢不需要父母操心了,大家一週不見面,新鮮感也提高了,互相都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時光了,溝通順利的話,還會促進親子關係。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11歲的孩子可以選擇封閉式學校,前提是孩子願意接受,請勿強迫!



漫遊的小魚


現在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十一歲不算早的,有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就送去了。家長說自己沒有時間管孩子,又不會輔導作業,這樣還會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是的,把孩子送到全封閉學校,家長確實省心不少,不用每天思考給孩子吃什麼,晚上回來作業寫完了嗎?不用擔心看不看電視,玩不玩手機,自己該幹什麼幹什麼,星期六日接回來,洗洗涮涮,好吃好喝,親爹媽親孩子,忙忙碌碌兩天過去,又該送到學校去,對於家長來說,生活是愜意的。

但是我覺得家長們,你們難道不覺得自己誤過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嗎?孩子這個星期在學校過的怎麼樣,學到了什麼,跟老師同學處的怎麼樣,養成了什麼習慣,讀了什麼書,等等我們通通不知道,我們所能看到的恐怕就是學校發的一張成績單。哦,我的孩子學成這樣。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我們都錯過了,我們和孩子沒有交流,沒有共同的話題,孩子在學校學成什麼就是什麼樣,我們沒法插手,也沒法訂正,因為我們沒有陪伴,陪伴孩子成長,守護他長大成人。

所以打算送孩子去封閉式學校,應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要有辦法,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陪他長大。儘自己所能 培養他學習習慣,讀書習慣,指導他交友,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孩子共同努力,將來你會收穫一份親情,這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