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做交通運輸工具時,馬、驢、騾子、駱駝都不用穿鼻子,為什麼唯獨牛必須穿上鼻子才聽話?

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她40600526


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1. 牛的脾氣是非常非常犟的,大家看看這個犟字就知道,上頭一個強字下面一個牛字。這足以看的出來,牛的脾氣是多大。養牛人在很長時間的實踐中得知,牛的鼻中隔很薄佈滿神經系統,只有人牽著鼻子才能刺激到牛的鼻中隔,才能讓犟牛乖乖聽話。所以需要一個鼻環穿過牛的鼻子,在鼻環上繫上繩牽著牛,讓牛乖乖的聽話。
  2. 牛是屬於大型哺乳類動物,體型較大,力氣也非常的大,它們比羊 驢 豬這幾樣動物更加難以馴服,如果不馴服它們的話,它們可就會帶來不少麻煩,當人們馴服它們後,它們的用處當然也比 羊 豬 驢這些家畜的作用要大,在咱中國馴服完的牛,一般都可以用來耕地,為人們幹一些體力勞動,成為人類重體力的好幫手!
  3. 穿鼻環,先找一顆有分丫的樹,把牛頭架過丫口,牛角綁在兩樹丫上固定,牽住牛鼻用專用利器迅速刺穿鼻中隔並套上事先準備好的鼻環,再在傷口塗上碘酊和防腐藥膏(如魚石脂軟膏)就行。 穿刺點不要太靠前,不然容易拉斷;太靠後也不行,後面神經不敏感,鼻環也較難穿。穿鼻環後要讓牛隻休息1~2天,而後經常牽拉鼻繩把牛牽到有青草的地方放牛,讓牛知道穿鼻環的好處(有草吃),並逐漸讓牛幹些小農活,訓練溫順。過去的鼻環為鐵做的,後來有銅製的,現在很多地方改用不鏽鋼的最好。穿鼻環時間在牛隻滿一週歲時進行(通常在10~12月齡時)。
  4. 論牛的脾氣有多大,有興趣可以看看非洲大陸,唯一可以和獅子PK的食草動物就是非洲野牛。另外牛魔王瞭解一下!


米都小坤


穿上牛鼻子是為了容易控制住它,安全啊。

牛力氣大,有時候脾氣還不好,牛脾氣上來的時候很難控制,關鍵是它還有兩隻大長角啊……!以前小時候經常會放牛🐮,偶爾兩隻公牛碰見了會打架,架勢就像兩輛戰車廝殺,搞的灰塵滾滾,場面挺嚇人的。有些牛但凡有陌生人靠近就會頂人,兩隻牛眼睛瞪著你,讓人不寒而慄啊,牛頂死人的事也是聽說過的。有些牛還會踢人,被它踢一腳可不輕哦。

牛鼻子是牛身上最柔軟的部分了,穿上鐵環,拴上繩子,牛就變得老實多了,要不然小孩子怎麼放牛呢。既使穿上鐵環,也有極個別的牛會掙脫掉,把牛鼻子扯開,那是屬於牛魔王級別的了。





金陵城外人


這個問題稍有差池,做役用時,馬、驢、騾子都不用穿鼻子,而駱駝、牛是需要的。究竟是為什麼?

馬、驢、騾子、駱駝、牛都是業已馴化的大型役用動物,在“草料+皮鞭”下供人們驅使,多數情況下頗通人性,但也有受驚嚇、使性子的時候。為防萬一,在駱駝、牛即將成年時,人們須給其上鼻環(亦稱鼻牶子,多為柳木製或鐵製,略呈圓環狀,從一個鼻孔穿入、另一鼻孔穿出),在役使馬、驢、騾子時,要給其戴上嚼子(亦稱銜子,多為鐵製,也有鋼製、合金制,呈條形,戴在槽牙部位),其作用類似於孫悟空的緊箍咒;再在鼻環、嚼子上栓上韁繩,以便牽引、樁栓、驅使,同時外出戴籠頭(也稱籠嘴,有鐵絲制,也有皮製),以防其胡啃亂咬,毀壞莊稼、樹木,乃至傷人。

那麼,為什麼給牛、駱駝上鼻環,而要給馬、驢、騾子戴嚼子呢?這是由其生理特性決定的。牛、駱駝屬反芻動物,沒有上門牙,有4個胃,吃草料時依靠唇、舌頭裹進嘴裡,囫圇吞棗進入瘤胃,經胃液浸泡、微生物發酵後再反芻到嘴裡,細嚼慢嚥消化,倘戴上嚼子,則阻礙了槽牙的咀嚼,進而影響其消化。恰好,其兩個鼻孔相通,且神經極其敏感,是最易控制的所在,戴上鼻環,就能很好地控制它。馬、驢、騾子門牙完備,為非反芻動物,戴上嚼子並不影響其咀嚼、消化食物;尚且,古代騸馬常常用作戰馬,嚼子配以韁繩,更易於駕馭。驢、騾子與馬類群相近,是以參照控制戰馬之法控制它。


北大屠夫陸步軒


牲口聽從人駕馭,並不是它們天生與人類親近,是人類用武力征服了它們。牛要穿牛鼻子,是因為在大型牲口中,唯獨牛戴不了嚼子,因為牛沒有上牙,其他如馬,驢,騾子,駱駝等,可以用帶嚼子控制它。

大型牲口皮粗糙肉厚,身高力猛,發起彪來,有時人們用皮鞭和木棒來去打它們是不害怕的,只有控制了他們的痛點,即身體最軟弱的部位,才能強制它們服從人的使喚。牲口的牙齦是它們身體最薄弱的地方,人們為了讓它們聽話,用細小的鐵鏈勒在它們的上牙齦上,用繩子拉著,它們如果不聽話,就用力掛拽,在劇痛之下它們會服從人的命令指揮。

而由於牛沒有上牙齒,無法戴嚼子,於是人們就用穿鼻子的辦法。

有個成語叫“狗常嚼子,胡勒”,就是說狗是不能戴嚼子的。


南極冰火


首先強調一下不是隻有牛才有鼻圈!駱駝也有!

騾馬驢屬於直腸動物,牛和駱駝屬於反芻動物。騾馬驢有上下兩排牙齒,牛和駱駝只有下牙沒有上牙!直腸動物的軟肋是在嘴裡兩側柔軟的地方!反芻動物的是在鼻子的地方!當然你不用擔心它們扎鼻子的時候會疼!就像人扎耳釘一樣!


酒暖回憶思念瘦19


因為牛的勁很大,不易控制,而牛的鼻中隔薄而佈滿神經,只要牽住並刺激牛的鼻中隔可使牛感覺到痛而乖乖地聽話,所以農民伯伯總結出用一個金屬環穿過鼻中隔並套上繩子就可以牽著牛走。


南部新農


往往我們說一個人牛脾氣,是說脾氣很大,牛🐮發起脾氣的話,比起騾子,馬之類的壞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創客小小


知道“牛脾氣”這個詞嗎?


酷遊紀官方號


牛脾氣牛脾氣,因為牛的勁大脾氣大,發起牛脾氣來不好控制,只有給它穿上鼻子,讓它覺得很痛才不敢發脾氣,才叫人的呵。其它牲畜比較溫和,黑它們帶上籠頭就能指揮得動,但不帶籠頭還是約束不了它們。


火起來才是硬道理


我見過最兇的牛是豁鼻子的牛,一見生人靠近就紅眼,轉圈,喘粗氣,嚇得我趕快繞圈逃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